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1
作者 常浩文 刘志峰 +4 位作者 孙志宾 马爱军 王新安 杨敬昆 徐荣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饲料转化率(FCR)是大菱鲆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选择育种提高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地降低大菱鲆的养殖成本,进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微卫星标记是鱼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常用的分子标记,为了筛选出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提高育... 饲料转化率(FCR)是大菱鲆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选择育种提高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地降低大菱鲆的养殖成本,进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微卫星标记是鱼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常用的分子标记,为了筛选出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提高育种效率,实验以300尾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特制的网箱养殖系统,测定个体饲料转化率,分别选取饲料转化率最高和最低的30个样本作为高饲料转化率组(H组)和低饲料转化率组(L组)。利用40对大菱鲆微卫星引物,对H组和L组的DNA混池进行PCR扩增,统计两组个体PCR产物的基因型,筛选两池之间出现差异等位基因片段的位点,通过进一步的群体验证和家系验证,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卫星位点YSKr148在238 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359,家系验证中该位点的阳性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阴性组。研究表明,大菱鲆微卫星位点YSKr148与饲料转化率性状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性状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为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微卫星标记 饲料转化率 分群分离分析法(BSA)
下载PDF
3种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琪 杨敬昆 +2 位作者 徐世宏 刘清华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6,共6页
作者以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作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稀释液(天然海水,人工无钙海水,Hank’s平衡盐溶液)、3种抗冻剂(二甲基亚砜、丙二醇和丙三醇)、... 作者以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作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稀释液(天然海水,人工无钙海水,Hank’s平衡盐溶液)、3种抗冻剂(二甲基亚砜、丙二醇和丙三醇)、3种稀释比例(5%、10%和15%)、3种不同的降温程序对3种对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冻精解冻后通过台盼蓝染色的方法计算其存活率。结果显示,对于3种对虾,以天然海水作为稀释液,10%PG作为抗冻剂,4℃平衡20 min,以–2℃/min降温至–40℃,–40℃平衡10℃,以–15℃/min降温至–150℃,然后投入液氮作为降温程序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最好,冻精解冻后存活率分别为75.33%±2.56%、69.00%±3.00%和23.33%±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中国明对虾 南美白对虾 精子 超低温冷冻 存活率
下载PDF
青岛市部分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与评价
3
作者 赵玉明 曲恒超 +2 位作者 常欣 杨敬昆 王金叶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解青岛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为农村居民安全的使用饮用水提供参考,本文以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样采集和测定,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总溶解固体含量、总硬度、碱度、CODMn、硫... 为了解青岛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为农村居民安全的使用饮用水提供参考,本文以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样采集和测定,水质监测项目包括:总溶解固体含量、总硬度、碱度、CODMn、硫酸根含量、氯离子含量、金属离子(Pb、Fe)含量及亚硝态氮等。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中氨氮、总溶解固体量小于标准限值,其它指标均存在超标情况,CODMn的超标率最高,可达39.1%,其次是硫酸盐和铁含量,分别为35%和34.8%。硫酸盐的超标倍数最大,超过国家标准值的52倍。建议加强对农村水质进行监控,改善饮用水的品质,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青岛市 水质
下载PDF
双锯鱼(Amphiprion)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迎娣 孙志宾 +8 位作者 马爱军 杨敬昆 刘志峰 于宏 赵亭亭 常浩文 朱理光 刘诗颖 曲江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双锯鱼(Amphiprion)亦称为海葵鱼,又称为小丑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目前国内在双锯鱼的胚胎发育、人工饲养以及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双锯... 双锯鱼(Amphiprion)亦称为海葵鱼,又称为小丑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目前国内在双锯鱼的胚胎发育、人工饲养以及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双锯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成鱼组织的内参基因,分析酪氨酸酶(TYR)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和白条双锯鱼(A.frenatus)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18SrRNA、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Ef-1α(转录延伸因子基因)和β-actin(β-肌动蛋白基因)这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通过ge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以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参考,研究TY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双锯鱼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18S和β-actin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基因较为稳定;在双锯鱼的不同组织中,稳定性依次为18S>β-actin>Ef-1α>GAPDH。以18S作为内参基因时分析发现TYR基因的表达在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体节期表达量最高;在双锯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眼、尾和红皮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锯鱼 内参基因 TYR基因 qPCR GENORM Norm Finder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热休克蛋白SmHsp47相互作用蛋白His-pull down和质谱鉴定
5
作者 朱春月 孙志宾 +3 位作者 马爱军 刘志峰 杨敬昆 赵亭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982,共12页
首次克隆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热休克蛋白SmHsp47基因。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92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18 bp,编码一条长度为40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结果表明,大菱鲆SmHsp47基因在肝脏、皮肤、鳃和肠等4个组织中都有表达... 首次克隆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热休克蛋白SmHsp47基因。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92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218 bp,编码一条长度为40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结果表明,大菱鲆SmHsp47基因在肝脏、皮肤、鳃和肠等4个组织中都有表达,表达量最高的组织是肝脏,表达量最低组织是鳃;25℃处理6 h后SmHsp47在皮肤中的表达量增加150多倍。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SmHsp47的his标签融合蛋白,然后利用His-pull down技术捕获了SmHsp47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出31种候选蛋白,其中大部分蛋白为参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转换及分子伴侣;此外还包括参与脂转运与代谢、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骨架、防御机制等过程的蛋白质。从31种候选蛋白中进一步筛选出3种分值较高的蛋白:未知蛋白(uncharacterized protein,A0A6A4TFV0)、胎球蛋白B(Fetuin B,A0A2U9C388)和胶原结合蛋白(collagen-binding protein,A0A2U9B608),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SmHsp47 蛋白相互作用 His-pull dow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