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3磷酸转酰酶氨基酸与植物抗冷性关系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明挚 陈善娜 +2 位作者 鄢波 黄兴奇 刘继梅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甘油 - 3磷酸转酰酶 (GPAT)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南瓜 (Cucurbitamoschata)与黑子南瓜 (Cucurbitaficifolia)同属不同种 ,亲缘关系较近 ,但却存在显著的抗冷性差异。南瓜及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克隆 ,可以使我们从二者推导的有限氨基酸... 甘油 - 3磷酸转酰酶 (GPAT)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南瓜 (Cucurbitamoschata)与黑子南瓜 (Cucurbitaficifolia)同属不同种 ,亲缘关系较近 ,但却存在显著的抗冷性差异。南瓜及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克隆 ,可以使我们从二者推导的有限氨基酸的差异中对GPAT氨基酸组成及其与植物抗冷性作一定的探讨。发现在南瓜与黑子南瓜 13个不同的氨基酸残基中有 3个与抗冷性植物拟南芥菜 (Arabidopsisthaliana)、豌豆 (Pisumsativum)、红花 (Carthamustincto rius)和菠菜 (Spinaciaoleracea)等相同 ,可能与黑子南瓜比南瓜更具抗冷性的原因有关。比较南瓜、黑子南瓜、豌豆、红花、拟南芥菜和菠菜等植物中GPAT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现 ,在比较抗冷的拟南芥菜、红花、豌豆和菠菜等植物中 ,虽然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 ,但某些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却完全相同 ,而与南瓜等抗冷性较差的植物不同 ,这些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可能也与GPAT对底物酰基的选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 抗冷件 氨基酸序列 植物
下载PDF
云南高原酿酒葡萄的特点及梅里冰葡萄酒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明挚 康登昭 +4 位作者 蒋通 吕霞 罗金海 杨华峰 刘加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39,共3页
云南高原酿酒葡萄种植已初具规模。位于青藏高原南延云南迪庆州德钦县的奔子兰、茨中和布村是目前海拔最高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在多年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原种植的赤霞珠葡萄品种的生境生理特征以及利用布村冰葡萄酿制的高原... 云南高原酿酒葡萄种植已初具规模。位于青藏高原南延云南迪庆州德钦县的奔子兰、茨中和布村是目前海拔最高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在多年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原种植的赤霞珠葡萄品种的生境生理特征以及利用布村冰葡萄酿制的高原冰葡萄酒的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基地均适宜赤霞珠葡萄品种的规模化种植,生产的葡萄酒具有云南高原冰葡萄酒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葡萄 云南高原酿酒葡萄 梅里冰葡萄酒 香气成分
下载PDF
黑子南瓜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明挚 陈善娜 +2 位作者 鄢波 刘继梅 黄兴奇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依据国外报道的南瓜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的cDNA序列合成相应引物,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离了黑子南瓜(Cucurbitaficifolia)GPAT基因的cDNA片段,并亚克隆到了pGEM-T载... 依据国外报道的南瓜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的cDNA序列合成相应引物,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离了黑子南瓜(Cucurbitaficifolia)GPAT基因的cDNA片段,并亚克隆到了pGEM-T载体系统的多克隆位点上,序列分析表明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cDNA序列及递推的氨基酸序列与南瓜(Cucurbitamoschata)相比分别具有98%和965%的同源性。在1188bp中有22个核苷酸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子南瓜 甘油 磷酸酰基转移酶 CDNA
下载PDF
来自中国云南野生稻的抗稻瘟病遗传资源(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明挚 程在全 +3 位作者 陈善娜 钱君 徐玲玲 黄兴奇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9-595,共7页
与Pi-ta^-等位基因相比,含有Pi-ta^+等位基因的栽培稻具有抗稻瘟病特性。本研究用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云南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以及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种和非洲长雄蕊野生稻种中的Pi-ta基因,发现Pi-ta基因在稻属植物中高... 与Pi-ta^-等位基因相比,含有Pi-ta^+等位基因的栽培稻具有抗稻瘟病特性。本研究用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云南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以及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种和非洲长雄蕊野生稻种中的Pi-ta基因,发现Pi-ta基因在稻属植物中高度保守,但Pi-ta^+等位基因的存在极其稀有。在所检测的栽培稻和野生稻中仅有来源于云南景洪的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含有Pi-ta^+等位基因。而与Pi-ta基因相比,另一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经部分同源序列克隆及测序发现该基因在不同野生稻中的变异较大。在所克隆的不同野生稻Pib基因同源序列中,也只有来源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的序列能按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正常翻译。对不同类型普通野生稻的抗稻瘟病能力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对供试的本地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较强抗性,其抗性可能源于所含的Pi-ta^+等位基因及可能有功能的Pib基因。由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同属AA基因组型,因此,云南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可通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途径用于栽培稻的抗稻瘟病性能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型普通野生稻 Pi-ta^+等位基因 Pib基因同 源序列 抗稻瘟病遗传资源
下载PDF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中Pi-ta和Pib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明挚 程在全 +4 位作者 陈善娜 钱君 尹梅 吴成军 黄兴奇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3-486,共4页
用高保真PCR技术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Pi-ta同源基因的编码区及Pib基因的部分同源序列。Pi-ta同源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报道的栽培稻有99.7%的同源性。根据前人的结果,从元江普通野生稻的Pi-ta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918... 用高保真PCR技术从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Pi-ta同源基因的编码区及Pib基因的部分同源序列。Pi-ta同源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报道的栽培稻有99.7%的同源性。根据前人的结果,从元江普通野生稻的Pi-ta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918位点为丝氨酸,属于Pi-ta^-等位基因,不能对含有AVRPita基因的稻瘟病菌产生抗性。与Pi-ta基因相比,元江普通野生稻中的Pib同源基因第一外显子与栽培稻的相应序列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一段87 bp的DNA序列缺失,而且不能按正常的Pib基因序列的阅读框进行翻译。因此认为,元江普通野生稻不具有基于Pi-ta和Pib基因的抗稻瘟病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普通野生稻 Pi-ta基因 Pib基因 同源序列
下载PDF
云南高原冰葡萄酒生产可行性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明挚 杨华峰 +2 位作者 罗金海 吕霞 刘加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共3页
多因素综合分析表明,位于青藏高原南延,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的布村及其周围的小范围区域具有适合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等栽培和获得优质葡萄果实的物候条件,并具备冰葡萄酒原料生产所需的相应环境、地理因素。5年多的葡萄种植试验和酿酒工艺... 多因素综合分析表明,位于青藏高原南延,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的布村及其周围的小范围区域具有适合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等栽培和获得优质葡萄果实的物候条件,并具备冰葡萄酒原料生产所需的相应环境、地理因素。5年多的葡萄种植试验和酿酒工艺技术探索,已成功酿制成了首批品质优良,并独具特色的冰红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葡萄 冰葡萄酒 赤霞珠 物候条件
下载PDF
用保守氨基酸区段序列分离克隆几种云南高原作物GPAT基因cDNA片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明挚 陈善娜 +4 位作者 刘继梅 谭德勇 鄢波 黄兴奇 陈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9-40,共2页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成功地从南瓜及黑子南瓜、水稻、油菜中得到了GPAT基因cDNA片段中约315bp的片段,并用T4连接酶分别克隆到了pGEMT载体系统上。这一片段在不同科的植物中其片段大小并无差别,但限制性酶切表...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成功地从南瓜及黑子南瓜、水稻、油菜中得到了GPAT基因cDNA片段中约315bp的片段,并用T4连接酶分别克隆到了pGEMT载体系统上。这一片段在不同科的植物中其片段大小并无差别,但限制性酶切表明其内部序列确实存在有差异。从南瓜中得到的GPATcDNA部分片段经HindⅢ酶切,得到了一个约100多bp和一个约200bp的片段,与前人所发表的南瓜GPATcDNA序列(在该片段的111bp处有一个hindⅢ的酶切位点)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水稻 油菜 GPAT基因 CDNA片段
下载PDF
云南高原定植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的光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明挚 蒋彤 +1 位作者 路信 刘加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110,共3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法对云南省邱北县、德钦县斯农两地定植的赤霞珠葡萄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系统I(I PSII)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反应效率一致,最大光合量子产率相差也不显著,但光合量子产量的日变化以及随光强增大光化学和... 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法对云南省邱北县、德钦县斯农两地定植的赤霞珠葡萄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系统I(I PSII)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反应效率一致,最大光合量子产率相差也不显著,但光合量子产量的日变化以及随光强增大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变化等存在显著差异。斯农定植的赤霞珠葡萄在一天中能保持较高的量子产率,而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光反应调节和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赤霞珠酿酒葡萄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云南梅里圣地冰葡萄酒的显著地理特征标志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明挚 秦绍智 +3 位作者 邹春霞 康登昭 杨华峰 刘加强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5期53-55,共3页
冰酒生产所要求的葡萄原料产地的气候条件极其独特。与国内外其它冰酒产地相比,云南梅里圣地冰酒的葡萄原料产地具有海拔最高、低纬度、地理气候条件独特、绿色环保等特点,并具有浓郁的地理标志特征,所生产的冰葡萄酒品质优良,独具特色。
关键词 冰葡萄酒 高海拔低纬度酿酒葡萄基地 地理标志特征
下载PDF
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继梅 程在全 +4 位作者 杨明挚 吴成军 王玲仙 孙一丁 黄兴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80,共8页
根据已报道的NBS LRR类和STK类抗病基因结构中的氨基酸保守区域 ,设计简并引物 ,通过PCR扩增及克隆 ,从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ryzaofficinalisWall.)、疣粒野生稻 (Oryzameye rianaBaill.)中共获得 14类NBS ... 根据已报道的NBS LRR类和STK类抗病基因结构中的氨基酸保守区域 ,设计简并引物 ,通过PCR扩增及克隆 ,从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ryzaofficinalisWall.)、疣粒野生稻 (Oryzameye rianaBaill.)中共获得 14类NBS 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其中普通野生稻中的有 7类 ,药用野生稻中的有 2类 ,疣粒野生稻中的有 6类。药用野生稻中TO12代表序列与普通野生稻中TR19代表序列 ,同属一类 ,且具有 10 0 %的同源性 ,说明不同种野生稻中的同一类 (聚类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是完全一致的。同时 ,还获得 5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其中普通野生稻中的有 4类 ;药用野生稻中的有 1类。通过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 ,发现笔者克隆到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已克隆的抗病基因L6、N、Bs2、Prf、Pto、Lr10和Xa2 1等的氨基酸同源性都相当低 (均低于 2 5 % ) ,暗示了这些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可能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野生稻 抗病基因 NBS-LRR同源序列 STK同源序列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汤晓莉 薛红芬 +3 位作者 邓国宾 杨明挚 王燕云 陈小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1854,共4页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外源SA能显著降低种薯感病率;同时矮化植株,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增强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系活力的提高,SA能有效降低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MDA的含量,增强植株对疮痂病的系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水杨酸 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云南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耿显胜 杨明挚 +4 位作者 黄兴奇 程在全 付坚 孙涛 李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用PCR法从景洪直立紫杆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4672bp序列,该序列包含完整的编码框、内含子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331bp。所克隆的直立型紫杆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与已报道的日本栽培稻社糯(Yashiro-mochi)和... 用PCR法从景洪直立紫杆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4672bp序列,该序列包含完整的编码框、内含子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331bp。所克隆的直立型紫杆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与已报道的日本栽培稻社糯(Yashiro-mochi)和元江普通野生稻相应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和98.78%。与社糯的Pi-ta基因相比,其编码区有4个核苷酸的差异并导致3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而内含子区域有6个核苷酸差异。对该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推导的氨基酸残基的918位为丙氨酸,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的Pi-ta+等位基因。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Pi-ta+基因因其编码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社糯有所不同,推测其抗病能力大小和抗菌谱可能与社糯的Pi-ta基因不同。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Pi-ta+等位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改良栽培稻抗病能力提供了前期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洪直立型普通野生稻 Pi-ta+等位基因 基因克隆 DNA多态性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中Xa21基因外显子Ⅱ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钱君 程在全 +3 位作者 杨明挚 刘继梅 吴成军 黄兴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2-386,共5页
Xa21是已经分离克隆的一个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根据已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外显子Ⅱ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云南3种野生稻及其他稻种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只有普通野生稻(景洪普通野生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及长雄... Xa21是已经分离克隆的一个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根据已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外显子Ⅱ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云南3种野生稻及其他稻种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只有普通野生稻(景洪普通野生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及长雄野生稻中扩增到了长400bp的目的片段,而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及栽培稻中均没有扩增到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所克隆的序列同长雄野生稻的氨基酸序列变化是随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Xα21外显子Ⅱ DNA序列 同源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植物虫瘿 被引量:28
14
作者 马双敏 虞泓 +1 位作者 李晨程 杨明挚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0-335,共6页
虫瘿是造瘿昆虫诱导植物组织不正常生长产生的,它们通过释放某些酶或者植物激素刺激寄主植物细胞增大或增殖产生了特异形态的虫瘿,而这种特异形态就是造瘿昆虫遗传基因的体外表达。但虫瘿产生的分子机制不是十分清楚,文章主要对目前植... 虫瘿是造瘿昆虫诱导植物组织不正常生长产生的,它们通过释放某些酶或者植物激素刺激寄主植物细胞增大或增殖产生了特异形态的虫瘿,而这种特异形态就是造瘿昆虫遗传基因的体外表达。但虫瘿产生的分子机制不是十分清楚,文章主要对目前植物虫瘿的形态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瘿 寄主植物 虫瘿形成 植物激素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阿新祥 程在全 +4 位作者 吴成军 鄢波 陈善娜 杨明挚 黄兴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5-817,共3页
关键词 云南 疣粒野生稻 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 核基因组
下载PDF
YX拟青霉菌发酵液浓缩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离体抑制活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从心黎 杨明挚 +1 位作者 李灿辉 陈善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液浓缩物(YFP)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发现YFP对晚疫病菌游动孢子的释放、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g/L的YFP对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的相对抑制率达93 36%,2g/L的YFP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液浓缩物(YFP)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发现YFP对晚疫病菌游动孢子的释放、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g/L的YFP对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的相对抑制率达93 36%,2g/L的YFP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达63 00%,但YFP对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几乎没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X拟青霉菌 马铃薯晚疫病菌 抑制作用 离体活性
下载PDF
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对昆明西山野生蘡薁葡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姝 钱正强 +2 位作者 宫霞 赵榕 杨明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08-2013,共6页
本研究分别应用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云南昆明西山5个近距离群体的41份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Bge)样品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以比较2种方法评价同种野葡萄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分子标记得到的基... 本研究分别应用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云南昆明西山5个近距离群体的41份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Bge)样品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以比较2种方法评价同种野葡萄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分子标记得到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均小于0.5,基因流较大(Nm>1),表明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存在的遗传分化小,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的概率远大于在群体间。但RAPD分子标记能更灵敏的体现各个近距离群体间的差异,得到的遗传距离与实际群体间的物理距离呈正相关(r=0.981,P=0.019<0.05)。对远距离的同种野生葡萄以及栽培葡萄进行研究后,发现SSR和RAPD标记均能有效地把不同品种的葡萄资源分开,表现为同种野生葡萄处于遗传距离较近的位置上,聚类为总的一枝,而人工栽培品种处于聚类树状图的另一分枝,遗传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葡萄 蘡薁葡萄 RAPD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香荚兰花芽分化至萌发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田育天 陈善娜 +2 位作者 郑焕娣 周恒苍 杨明挚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以香荚兰 (Vanillafragrans)为材料 ,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花芽分化和萌发期内源激素变化 ,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在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 ,香荚兰花芽分化时期茎里的激素含量降低 ,芽里激素含量升高 ,其中相对高的ZR和ZR ABA有利于分化 ,... 以香荚兰 (Vanillafragrans)为材料 ,研究不同栽培条件下花芽分化和萌发期内源激素变化 ,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在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 ,香荚兰花芽分化时期茎里的激素含量降低 ,芽里激素含量升高 ,其中相对高的ZR和ZR ABA有利于分化 ,IAA和IAA ABA的一定增加也利于分化 ,过高或没有IAA的增加则不利于花芽分化。大多数花芽形成于倒垂茎蔓上 ,花芽分化期 (11~ 12月 ) ,倒垂茎蔓的茎里生长类激素含量降低大于竖立茎蔓 ,芽的激素含量增高则多于竖立茎蔓 ,倒垂茎蔓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有利于花芽分化。香荚兰生长中顶端优势明显 ,去顶后侧芽里ZR、GA、IAA增高 ,这与 11~ 12月去顶促进倒垂茎蔓开花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花芽分化 萌发期 内源激素 倒垂茎蔓 竖立茎蔓
下载PDF
云南特有濒危植物馨香木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蕊 石雨鑫 +2 位作者 徐涛 杨明挚 司马永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4,共5页
为研究云南特有濒危植物馨香木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云南省馨香木兰4个居群,即文山州广南县、西畴县新街、西畴县亚坪等3个天然居群及昆明树木园1个人工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随机筛选出重复性好的... 为研究云南特有濒危植物馨香木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云南省馨香木兰4个居群,即文山州广南县、西畴县新街、西畴县亚坪等3个天然居群及昆明树木园1个人工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随机筛选出重复性好的8条随机引物,对70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建立RAPD分析图谱。扩增结果为,共检测出84个多态位点。遗传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1.90%(文山广南)、76.19%(西畴新街)、71.43%(昆明树木园)和66.67%(西畴亚坪)。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为0.568 6,其中30.55%来自种群间,69.45%来自种群内;Nei’s指数为0.390 3,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21 6。文山广南和西畴亚坪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昆明树木园与西畴亚坪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结果显示,与木兰科等其他濒危植物相比较,馨香木兰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根据各种群遗传背景研究结果,提出了该物种迁地保护种群遗传资源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馨香木兰 RAPD 遗传多样性 遗传管理
下载PDF
元江普通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基因片段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史冬燕 杨明挚 +2 位作者 黄兴奇 陈善娜 程在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80,共5页
首次利用SMARTTM技术构建了中国普通野生稻中最原始类型——元江普通野生稻生长旺盛时期叶片的cDNA文库。该cDNA文库未扩增和扩增后的滴度分别为1.1×106pfu/mL和3.98×107pfu/mL,重组率为91%,插入片段大小为500~2000bp。测定... 首次利用SMARTTM技术构建了中国普通野生稻中最原始类型——元江普通野生稻生长旺盛时期叶片的cDNA文库。该cDNA文库未扩增和扩增后的滴度分别为1.1×106pfu/mL和3.98×107pfu/mL,重组率为91%,插入片段大小为500~2000bp。测定的部分cDNA序列进行BLAST比较,发现这些cDNA片段与日本晴栽培稻同源性很高,达到98%以上。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这些cDNA片段的结构、功能和探讨元江普通野生稻在栽培稻演化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元江普通野生稻 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