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弧增材制造焊道尺寸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浩民 杨洪才 +3 位作者 刘战 李子葳 孙俊华 张元彬(导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选取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及基板温度作为输入变量,焊道熔宽和余高作为输出变量,选择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中的最优粒子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构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PSO反向传播(PSO-BP)神经网络模型。结... 选取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及基板温度作为输入变量,焊道熔宽和余高作为输出变量,选择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中的最优粒子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构建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PSO反向传播(PSO-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焊道熔宽与期望值的均方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386,13.477%,2.580%,焊道余高的分别为0.152,10.372%,2.810%;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神经网络模型对焊道尺寸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焊道尺寸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316L不锈钢MIG电弧增材制造中焊道成形尺寸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李子葳 杨洪才 +2 位作者 刘浩民 孙俊华 张元彬 《电焊机》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为探讨316L不锈钢MIG电弧增材制造中不同电流模式下的工艺参数对焊道成形尺寸的影响。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恒流模式下基板温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及线能量对对焊道成形尺寸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脉冲电流下焊接... 为探讨316L不锈钢MIG电弧增材制造中不同电流模式下的工艺参数对焊道成形尺寸的影响。首先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恒流模式下基板温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及线能量对对焊道成形尺寸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脉冲电流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焊道成形尺寸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脉冲电流下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占空比、脉冲频率)与焊道熔宽和余高尺寸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恒流模式下,焊接电流为150 A,焊接速度为4 mm/s,基板温度控制在100~150℃时,成形形貌较好;在脉冲电流下,焊接电流为140 A、焊接速度为5 mm/s、占空比为0.8、脉冲频率为3 Hz时焊道成形效果最佳。线能量大于7242 J/cm时成形效果较差。此外,建立了脉冲电流下工艺参数与焊道熔宽和余高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验证该回归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焊道成形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工艺参数 成形质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有色冶炼污酸治理中硫化氢气体制取工艺的选择研究
3
作者 陈珑文 陈钢 +2 位作者 蔡兵 杨洪才 蔡辉 《云南冶金》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以某公司污酸治理升级改造项目所需的硫化氢气体制取工艺选择为实例,对Na_(2)S/NaHS酸解法、氢气与硫磺合成法制取硫化氢工艺,以及甲醇裂解、天然气蒸气转化制氢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甲醇-硫磺合成硫化氢... 以某公司污酸治理升级改造项目所需的硫化氢气体制取工艺选择为实例,对Na_(2)S/NaHS酸解法、氢气与硫磺合成法制取硫化氢工艺,以及甲醇裂解、天然气蒸气转化制氢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甲醇-硫磺合成硫化氢工艺治理污酸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酸解法 合成法 甲醇裂解 甲醇-硫磺合成 污酸治理
下载PDF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的热处理问题讨论
4
作者 梁硕 张付 杨洪才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6期226-228,共3页
伴随国内工业迅速发展及工业设施类型增加,压力容器的应用在工业制造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压力容器是受压装置,其使用场景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应用压力容器时若热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工业事故,目前对压力容器性能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国内工业迅速发展及工业设施类型增加,压力容器的应用在工业制造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压力容器是受压装置,其使用场景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应用压力容器时若热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工业事故,目前对压力容器性能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解决压力容器规划加工方面的热处理问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规划 加工 热处理
下载PDF
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洪才 《青海金融》 2006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老干部工作 “十一五规划” 政治责任感 工作者 使命感 入关 改革
下载PDF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35的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云 袁超 +1 位作者 郭建亭 杨洪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用静态增重法研究了K35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的800℃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K35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属于完全抗氧化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确定K35合金氧化膜组成以Cr2O3为主,含有NiCr2O4及TiO·TiO2... 用静态增重法研究了K35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的800℃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K35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抛物线规律,属于完全抗氧化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确定K35合金氧化膜组成以Cr2O3为主,含有NiCr2O4及TiO·TiO2·由于钛氧化物的存在,在高温氧化期间,K35合金发生了内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动力学 静态增重法 抗氧化级 内氧化 K35合金 燃气轮机
下载PDF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SrFeCo_(0.5)O_x氧化物 被引量:15
7
作者 霍地 张劲松 +1 位作者 杨洪才 曹小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SrFeCo0 5Ox混合导体氧化物·利用XRD、TEM以及DTA方法研究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样品的晶体结构组成、相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说明在燃料剂/氧化剂比例为0 64,550℃时得到单相钙钛矿氧化物,...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SrFeCo0 5Ox混合导体氧化物·利用XRD、TEM以及DTA方法研究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样品的晶体结构组成、相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说明在燃料剂/氧化剂比例为0 64,550℃时得到单相钙钛矿氧化物,氧化物为纳米球形颗粒,尺寸分布均匀;加热温度升高850℃晶体结构无变化,颗粒尺寸明显长大但是形状不变·同时分析了溶胶凝胶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无机合成 混合导体氧化物 SrFeCo0.5Ox 晶体结构 制备条件 铁钴氧化物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长期时效后γ′相长大动力学 被引量:22
8
作者 郭士文 张玉锁 +1 位作者 童开峰 杨洪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79,共4页
采用TEM观察,相分析,图像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合金在873~1173K分别经100~1000h长期时效处理,研究了γ′相的长大动力学·结果表明,γ′相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明显长大,但温度的影响比时间更为明显·在一定温度下随时间延... 采用TEM观察,相分析,图像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合金在873~1173K分别经100~1000h长期时效处理,研究了γ′相的长大动力学·结果表明,γ′相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明显长大,但温度的影响比时间更为明显·在一定温度下随时间延长其长大规律符合里夫希茨·瓦格纳的成熟理论:r3与t成正比,γ′相长期时效的长大速率相对于时效初期的长大速率较慢,组织比较稳定·根据试验结果利用作图法得出合金的扩散激活能为241 54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γ′相 动力学 长期时效 TEM 相分析
下载PDF
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化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素贵 张禄廷 +2 位作者 杨洪才 胡壮麒 李铁藩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通过对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比后的组织结构观察和内氧比层深与循环氧比质量变比动力学曲线 的测定.研究了合金的高温氧比特性,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无保护涂层合金发生明显的氧比和内氧化:在近异形大颗粒内氧比物处出现贫A... 通过对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比后的组织结构观察和内氧比层深与循环氧比质量变比动力学曲线 的测定.研究了合金的高温氧比特性,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无保护涂层合金发生明显的氧比和内氧化:在近异形大颗粒内氧比物处出现贫Al区.使区内γ’强比相消失:内氧比层的深度随时间的变比服 从抛物线规律.外加拉伸应力使内氧比加剧,在循环氧比初期, 由于形成以Al为主的氧化膜易剥落.质量 变比动力学曲线表现出较快的减重趋势:合金在20~80 h的循环氧比期间,在1040℃和1070℃分别 呈较缓的增、减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品镍基合金 高温氧化 内氧化层 循环氧化 动力学
下载PDF
单晶Ni基合金高温蠕变期间γ'定向粗化驱动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素贵 陈昌荣 +1 位作者 杨洪才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5-471,共7页
为研究γ'相定向粗化现象,采用有限元方法(FEM)计算了单晶 Ni基γ和γ'双相合金有/无外加载荷时的热错配应力及应变能密度.结果表明:外加载荷改变了γ和γ'相内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能密度分布,与弹性应变相联... 为研究γ'相定向粗化现象,采用有限元方法(FEM)计算了单晶 Ni基γ和γ'双相合金有/无外加载荷时的热错配应力及应变能密度.结果表明:外加载荷改变了γ和γ'相内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能密度分布,与弹性应变相联系的共格应变能变化是γ'相定向粗化的驱动力.外加拉伸或压缩应力,引起立方γ'相不同界面晶格发生挤压或扩张应变,晶格的挤压应变可排斥γ'相中原子半径较大的AI,Ta等溶质元素;扩张的晶格可诱捕这些元素,以促进γ'相的定向生长,因此,沿(100)方向扩张晶格的法线方向是γ'相形筏的生长方向.随γ'相弹性扩张晶格应变及γ相粘滞塑性流变的增加,元素扩散及γ'相形筏速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Ni基高温合金 蠕变 定向粗化 有限元 γ'相
下载PDF
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35的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云 郭建亭 +3 位作者 袁超 杨洪才 徐宁 申志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研究了涂有75%Na2SO4+25%NaCl盐膜的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35在800℃~900℃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实验条件下发生高温热腐蚀.在800℃,腐蚀动力学曲线大体遵循抛物线规律.腐蚀产物分为3个区域:即外层是以Cr2O3为主相对致密的具有... 研究了涂有75%Na2SO4+25%NaCl盐膜的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35在800℃~900℃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实验条件下发生高温热腐蚀.在800℃,腐蚀动力学曲线大体遵循抛物线规律.腐蚀产物分为3个区域:即外层是以Cr2O3为主相对致密的具有保护性的氧化层,中间层是富Ti层,内层是以Al、Ti为主的氧化物.腐蚀形貌观察说明,热腐蚀的发展主要伴随着致密氧化层的增厚以及Cr2O3保护性氧化膜的挥发,且涂盐导致Cr2O3挥发温度降低.在800℃及850℃表面有少量硫化物形成,随腐蚀温度增高有内硫化物产生.腐蚀动力学和腐蚀形貌特点支持热腐蚀的硫化-碱融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腐蚀 镍基铸造高温合金 硫化-碱融机理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小彬 刘常升 +1 位作者 吕俊英 杨洪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58,共4页
为考察合金在高温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情况,使合金分别在800℃,900℃进行了100~1000h的长期时效,并对由镍基基体上析出的第二相粒子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发现碳化物和TCP相的析出有... 为考察合金在高温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变化情况,使合金分别在800℃,900℃进行了100~1000h的长期时效,并对由镍基基体上析出的第二相粒子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发现碳化物和TCP相的析出有着类似之处,都在800℃时效时比在更高温度时效容易析出,颗粒尺寸也大于900℃时效时的尺寸;观察到析出碳化物种类有M23C6型、M7C3型;TCP相种类有μ相、σ相·通过测量γ′相的平均半径得到其析出特性符合里夫希茨·瓦格纳的第二相粒子成熟理论·相与组织的准确确定,为其后确定合金的拉伸与持久性能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长期时效 碳化物 TCP相 γ’相
下载PDF
GH141合金的高温拉伸及持久性能 被引量:24
13
作者 于慧臣 谢世殊 +1 位作者 赵光普 杨洪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6,共4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GH141合金760℃拉伸及900℃/170MPa持久性能的影响及合金显微组织与高温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H141合金的760℃屈服强度σ7600.2与晶粒平均直径D之间仍符合Hall-Petch关系;γ′强化机制可用位错切绕转换模型描述... 研究了热处理对GH141合金760℃拉伸及900℃/170MPa持久性能的影响及合金显微组织与高温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H141合金的760℃屈服强度σ7600.2与晶粒平均直径D之间仍符合Hall-Petch关系;γ′强化机制可用位错切绕转换模型描述;晶界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和尺寸对合金的持久寿命影响显著;晶内强度与晶界强度的合理匹配也是获得高持久寿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处理 高温拉伸 高温持久性能
下载PDF
GH141合金的显微组织控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于慧臣 谢世殊 +2 位作者 吕俊英 赵光普 杨洪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0,共4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GH141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080~1120℃固溶处理过程中合金晶粒的长大与主要强化相γ′及碳化物的溶解密切相关。固溶空冷试样在760~900℃时效过程中,主要强化相γ′按"台阶机制"由最初的球形... 研究了热处理对GH141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080~1120℃固溶处理过程中合金晶粒的长大与主要强化相γ′及碳化物的溶解密切相关。固溶空冷试样在760~900℃时效过程中,主要强化相γ′按"台阶机制"由最初的球形颗粒逐渐粗化成为规则排列的立方体形貌,符合点阵扩散控制的"Ostwald"熟化规律,粗化激活能为276.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γ’相 晶界碳化物
下载PDF
抽拉速率对SRR99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乃仁 金涛 +3 位作者 孙晓峰 管恒荣 杨洪才 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2,共7页
用螺旋选晶法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SRR99,研究了抽拉速率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SRR99单晶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枝状晶向细枝状晶演变,枝晶干与枝晶间的γ′相尺寸减小,且枝晶间γ′相的形状逐渐趋向于规则立方体形状,... 用螺旋选晶法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SRR99,研究了抽拉速率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SRR99单晶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枝状晶向细枝状晶演变,枝晶干与枝晶间的γ′相尺寸减小,且枝晶间γ′相的形状逐渐趋向于规则立方体形状,而γ-γ′共晶的含量增加.热处理后,在高抽拉速度下生成的共晶组织更容易固溶,形成更加均匀的组织.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SRR99单晶合金的持久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单晶高温合金SRR99 抽拉速率 组织 持久性能
下载PDF
铸态GH742合金的凝固特点及枝晶偏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晓林 孙文儒 +4 位作者 李战 杨树林 郭守仁 杨洪才 胡壮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9,共5页
高合金化GH742合金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Nb、Ti大量偏聚于枝晶间,导致MC碳化物、(γ+γ′)共晶、Laves相、δ相等析出;高Mo含量及其枝晶间偏析是析出σ相的重要原因;La、Ce在枝晶间的富集促使含氧硫稀土相和Ni5Ce相的析出。与一般合金凝... 高合金化GH742合金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Nb、Ti大量偏聚于枝晶间,导致MC碳化物、(γ+γ′)共晶、Laves相、δ相等析出;高Mo含量及其枝晶间偏析是析出σ相的重要原因;La、Ce在枝晶间的富集促使含氧硫稀土相和Ni5Ce相的析出。与一般合金凝固特点不同,高含量Al、Ti、Nb导致GH742合金凝固过程中先后发生(γ+γ′)和(γ+Laves)两种类型的共晶反应。结合差热分析技术和凝固组织特点确定了合金的凝固温度区间为1346-1190℃,凝固顺序为γ、MC、(γ+γ′)、Laves、Ni5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742 凝固 偏析 组织
下载PDF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蠕变期间γ'相的定向粗化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素贵 周惠华 +3 位作者 张静华 杨洪才 徐永波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1-596,共6页
对[001]取向单晶镍基合金恒载拉伸蠕变不同阶段的组织形貌进行了SEM,TEM观察和EDAX成分分析,研究了γ'相定向粗化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蠕变初期,两相邻γ'相呈侧平面对接方式,沿垂直于应力轴方向定向生长为类似筛网的核状组织,... 对[001]取向单晶镍基合金恒载拉伸蠕变不同阶段的组织形貌进行了SEM,TEM观察和EDAX成分分析,研究了γ'相定向粗化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蠕变初期,两相邻γ'相呈侧平面对接方式,沿垂直于应力轴方向定向生长为类似筛网的核状组织,外加应力使γ'/γ界面共格应变减少,应变能降低,释放的能量是促使合金元素定向扩散形成筏状γ'结构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镍基合金 蠕变 定向粗化 扩散驱动力
下载PDF
SiC颗粒对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武晓峰 邱克强 +3 位作者 张海峰 王爱民 杨洪才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18,共5页
采用钢模铸造方法成功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27%的SiC/Zr_(55)Al_(10)Ni_5Cu_(30)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SiC颗粒,SiC颗粒与基体间形成了厚度为10nm的反应层,DSC分析表明,块体非晶... 采用钢模铸造方法成功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27%的SiC/Zr_(55)Al_(10)Ni_5Cu_(30)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SiC颗粒,SiC颗粒与基体间形成了厚度为10nm的反应层,DSC分析表明,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和过冷液相区随Si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电子探针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Si原子和部分C原子通过扩散进入基体合金中,从而提高了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Zr55All0Ni5Cu30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 非晶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乃仁 王志辉 +4 位作者 李金国 金涛 孙晓峰 杨洪才 胡壮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1,共4页
研究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和[111]三个晶体取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合金枝晶组织形态和偏析存在显著影响,而合金的弹性模量和持久性能也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弹性模量方面,[111]取向最大,[011]取向次之,[0... 研究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和[111]三个晶体取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合金枝晶组织形态和偏析存在显著影响,而合金的弹性模量和持久性能也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弹性模量方面,[111]取向最大,[011]取向次之,[001]取向最小。对于持久寿命,在871℃/552MPa下,[001]取向的持久寿命最高,[111]取向的延伸率最高;在1010℃/248MPa下,[111]取向的持久寿命最高,[001]取向的延伸率最高;两种实验条件下,[011]取向的持久寿命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各向异性 弹性模量 持久性能
下载PDF
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52在900℃恒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云 徐宁 +2 位作者 郭建亭 袁超 杨洪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研究了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52在900℃和100 h下的氧化行为,并与ЧC104-Bи合金进行了比较,为K52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900℃和100 h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符合抛物线规律,属于完全抗氧化级.X射线衍射、... 研究了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52在900℃和100 h下的氧化行为,并与ЧC104-Bи合金进行了比较,为K52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900℃和100 h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符合抛物线规律,属于完全抗氧化级.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元素面分布和能谱分析等实验表明,K52合金和ЧC104-Bи合金的氧化膜相似,可分为三层:外层以TiO2层为主,性质疏松,空隙较多,没有形成连续氧化层;中间层为连续、致密、平直的氧化物,形成保护性氧化层,以Cr2O3为主,并含有少量尖晶石N iCr2O4及TiO2;内层以A l2O3为主,含有少量TiO2氧化物.K52合金的恒温抗氧化性能优于ЧC104-Bи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2镍基铸造高温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动力学 氧化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