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不同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渗滤液组成和光谱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王海珍 郭剑芬 +5 位作者 张磊 林浩 林静雯 熊德成 陈仕东 杨玉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496,共7页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活性碳库和养分库,其性质受到植物种类、土壤性质、水文状况等因素影响。为探究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渗滤液组成和光谱性质的影响,在根箱中间种植1年生米槠(CC)、杉木(CL)、花榈木(OP)幼苗...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活性碳库和养分库,其性质受到植物种类、土壤性质、水文状况等因素影响。为探究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渗滤液组成和光谱性质的影响,在根箱中间种植1年生米槠(CC)、杉木(CL)、花榈木(OP)幼苗,并设置不种植对照(NT)处理。于2021年8月的一场暴雨后收集根箱土壤(0~60 cm)渗滤液DOM,测定其理化性质及光谱特征。结果表明:(1)种植杉木幼苗土壤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高于种植花榈木和米槠幼苗(p<0.05)。(2)米槠土壤渗滤液DOM芳香化指数(SUVA254)最高,杉木土壤渗滤液DOM疏水指数(SUVA260)最低,各树种土壤渗滤液DOM相对分子量大小(SUVA280)无显著差异。(3)三种树种和未种树根箱土壤渗滤液DOM荧光指数(FluI)、新鲜度指数(Frl)、生物源指数(BIX)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渗滤液DOM腐殖化指数(HIX)均小于1,且种植米槠、花榈木的土壤渗滤液DOM的HIX显著高于未种树对照处理(p<0.05)。本研究土壤渗滤液DOM主要由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C1),类腐殖酸物质(C2)和溶解性类微生物产物(C3)三种成分组成。相比于花榈木和杉木土壤渗滤液DOM,米槠土壤渗滤液DOM中C1、C2组分的贡献率较高,C3组分贡献率较低。(4)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DOC浓度与紫外指数(SUVA254、SUVA260、SUVA280)、二维荧光指数FluI及三维荧光组分C2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结果对亚热带树种土壤养分流动和生物地化循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树种 紫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和功能潜力的影响
2
作者 夏允 徐玲琳 +3 位作者 杨柳明 杨智杰 范跃新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7-1736,共10页
解磷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磷循环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亚热带低磷土壤尤为重要。由于微生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氮沉降下土壤微生物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土壤磷有效性尚不清楚。为此,依托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 解磷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磷循环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亚热带低磷土壤尤为重要。由于微生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氮沉降下土壤微生物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土壤磷有效性尚不清楚。为此,依托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的米槠天然林长期氮沉降观测平台,借助16S rRNA和ITS高通量测序以及PICRUSt功能预测方法,探索氮添加对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和功能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氮含量,但显著降低了Resin-P、NaHCO_(3)-P和TPo,表明氮沉降改变了土壤养分平衡,加剧了磷限制。此外,氮添加降低了根瘤菌和伯克霍尔德菌等解磷细菌的丰度,却增加了青霉菌和曲霉菌等解磷真菌的丰度。PICRUSt功能预测进一步发现,存在15种能够编码磷酸酶的基因,并且与对照相比,施氮后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植酸酶等酶基因丰度显著增加。综上,本研究发现施氮加剧了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的磷限制,同时增加了解磷真菌的丰度和磷酸酶的基因丰度来促进有机磷矿化,这可能是氮沉降下驱动米槠天然林土壤磷转化的主要微生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微生物 磷酸酶 高通量测序 PICRUSt功能预测
下载PDF
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秋月 何敏 +3 位作者 夏允 杨柳明 杨玉盛 范跃新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变化可能会改变森林土壤碳库的源、汇功能。磷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养分之一,其有效性变化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目前已有诸多文献探讨了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但还缺乏相对系统...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变化可能会改变森林土壤碳库的源、汇功能。磷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养分之一,其有效性变化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目前已有诸多文献探讨了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但还缺乏相对系统全面的总结。本研究综述了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从有机碳输入(凋落物、根系分泌物)、有机碳输出(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固存机制3个方面揭示磷添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磷添加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增加、降低和变化不显著3种结果,主要与生态系统类型、磷添加的强度、土壤碳周转过程等有关。此外,施磷持续时间较短、有机碳组分测定方法不统一以及揭示碳周转过程的手段缺失,是系统预测和评估磷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制约因素。未来应重点关注长期施磷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加强与微生物功能组学新技术的融合,同时考虑全球变化背景下氮磷交互作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土壤碳动态,为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组分 颗粒态碳 矿物结合态碳 微生物残体碳 根际过程
下载PDF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0
4
作者 杨玉盛 董彬 +5 位作者 谢锦升 陈光水 高人 李灵 王小国 郭剑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3-591,共9页
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 ,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 C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 ,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例。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 ,共... 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 ,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 C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 ,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例。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 ,共同解释了森林土壤呼吸变化的大部分。因树种组成、生产力和枯落物数量等不同而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差异。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有增加、降低或无影响 ,因采伐方式、森林类型、采伐迹地上植被恢复进程和气候条件等而异。火烧一般导致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因肥料种类、施用剂量和立地条件不同 ,施肥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出现增加、降低或无影响等不同结果。大气 CO2 浓度升高和升温均可促进森林土壤呼吸。 N沉降有可能刺激了土壤呼吸 ,而酸沉降则可能降低了土壤呼吸。臭氧浓度和 UV-B辐射强度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森林土壤呼吸。但目前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 ,深入探讨森林土壤呼吸的调控因素及其对全球变化和营林措施的响应等仍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呼吸 营林措施 采伐方式 森林类型 采伐迹地 植被恢复 土壤温度 湿度 碳循环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被引量:132
5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3 位作者 林鹏 黄荣珍 陈银秀 何宗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19-1730,共12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布、季节动态与净生产力进行的为期3a(1999~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4.944t/hm2、3.198t/hm...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布、季节动态与净生产力进行的为期3a(1999~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4.944t/hm2、3.198t/hm2和1.485t/hm2,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3.563t/hm2、2.749t/hm2和1.287t/hm2;死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41.9%、46.2%和46.4%;<0.5mm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31.2%、29.4%和69.9%。3种林分活细根生物量和死细根生物量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但年份间差异则不显著(P>0.05);活细根生物量最大值均出现在3月份,最小值一般出现在5~7月份或11~翌年1月份间。0~10cm表土层格氏栲天然林活细根生物量高达295.65g/m2,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2.4倍和8.1倍;该层格氏栲天然林活细根生物量占全部活细根生物量的59.8%,均高于格氏栲人工林(39.07%)和杉木人工林(24.51%)。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1a后的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8.34%~80.13%、63.51%~77.95%和47.69%~60.78%;年均分解量分别为8.747、5.143和2.503t/hm2;死亡量分别为8.632、5.148和2.492t/hm2;年均净生产量分别为8.797、5.425和2.513t/hm2,年周转速率分别为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垂直分布 动态 生产力 周转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英文) 被引量:120
6
作者 杨玉盛 林鹏 +4 位作者 郭剑芬 林瑞余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78-1289,共12页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kawakamii,约 1 5 0年生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 )凋落物数量与季节动态、养分归还及凋落... 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kawakamii,约 1 5 0年生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 )凋落物数量与季节动态、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与其质量的关系为期 3a的研究表明 ,林分年均凋落量及叶所占比例分别为 :格氏栲天然林 1 1 .0 1 t/hm2 ,5 9.70 t/hm2 ;格氏栲人工林 9.5 4 % ,71 .98% ;杉木人工林 5 .47t/hm2 ,5 8.2 9%。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量每年只出现 1次峰值 ( 4月份 ) ,而杉木林的则出现 3次 ( 4或5月份、8月份和 1 1月份 )。除杉木林的 Ca和格氏栲人工林的 Mg年归还量最大外 ,N、P、K及养分总归还量均以格氏栲天然林的为最大 ,杉木人工林的最小。分解 1 a后格氏栲天然林中格氏栲叶的干重损失最大( 98.1 6% ) ,杉木叶的最小 ( 60 .78% )。C/N及木质素 /N比值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而 N、水溶性化合物初始浓度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针叶树人工林相比 ,天然林的凋落物数量大、养分归还量高、分解快 ,具有良好自我培肥地力的能力。因此 ,保护和扩大常绿阔叶林资源已成为南方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凋落叶分解 格氏栲 杉木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碳库及养分库 被引量:91
7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3 位作者 林鹏 何宗明 谢锦升 陈光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9-367,共9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季节动态、C库及养分库的研究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分别为 8.99t· hm- 2 、7.5 6t...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季节动态、C库及养分库的研究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分别为 8.99t· hm- 2 、7.5 6t· hm- 2 和 4 .81t· hm- 2 ;枯枝落叶层中叶占现存量的比例分别为 6 4 .96 %、6 1.38%和 38.0 5 % ,枝占比例分别为 31.5 9%、37.83%和 4 2 .6 2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最大值均出现在春季 ,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格氏栲天然林枯枝落叶层 C贮量为 4 .0 2 t· hm- 2 ,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 1.2 2倍和 1.77倍 ;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枯枝落叶层 C库与杉木人工林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0 .0 5 )。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养分贮量分别为 138.4 2 kg· hm- 2 、113.5 6 kg· hm- 2 和 72 .39kg· hm- 2 ;除 Mg外 ,格氏栲天然林枯枝落叶层中各种养分贮量均最高。与人工林相比 ,天然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C和养分贮量均最大。枯枝落叶层对林地长期生产力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枝落叶层 碳库 养分库 格氏栲 杉木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90
8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2 位作者 陈银秀 陈光水 郑燕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5,共7页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中 ,P浓度增加 ,而K和C浓度下降 ;但落叶N浓度 ,福建柏的先升后降 ,杉木的则单调上升 ;落枝分解过程中各元素浓度均呈现 :N单调上升 ,K和C单调下降 ,P先升后降。落叶和落枝的元素分解速率均以K最大 ,其次为C和P ,N最小。福建柏落叶元素年分解速率 ,N、P和C比杉木的大 ,但K却比杉木的小 ;而福建柏落枝元素年分解速率C和N比杉木的大 ,而P和K却比杉木的小。福建柏落叶和落枝分解过程中N、P、K的年养分释放量分别为 2 6 30、0 16 2和 1 6 0 4g·m- 2 ,分别是杉木 (1 2 0 5、0 14 3和 1 12 9g·m- 2 )的 2 18倍、1 13倍和 1 4 2倍。与杉木林相比 ,福建柏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量高 ,且养分释放 归还比值亦大 ,表明福建柏林凋落物养分周转比杉木快 ,这对维持林地土壤肥力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人工林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9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王小国 谢锦升 高人 李震 金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84-1690,共7页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国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为期2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5月至6月份,最小值出现...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国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为期2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5月至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翌年1月份。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一年中变化范围分别在403.47~1001.12mgCO2m-2h-1、193.89~697.86mgCO2m-2h-1和75.97~368.98mgCO2m-2h-1之间。2002年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但在极端干旱的2003年则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双因素关系模型(R=aebTWc)拟合结果优于仅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湿度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不同年份不同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80%~96%。杉木林土壤呼吸对气候变化敏感性高于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为13.742、9.439和4.543tC·hm-2·a-1,前者分别约是后二者的1.5倍和3.0倍。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通量的影响可能与枯落物数量和质量、根系呼吸、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碳库及养分库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2 位作者 林鹏 何宗明 陈光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1,共5页
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现存量与季节动态、C库及养分库的研究表明,格氏栲天然林、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现存量分别为1 32、0 4 6和0 2 3t·hm- 2 。3... 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现存量与季节动态、C库及养分库的研究表明,格氏栲天然林、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现存量分别为1 32、0 4 6和0 2 3t·hm- 2 。3种林分粗木质残体现存量的季节变化模式均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格氏栲天然林粗木质残体C贮量为0 78t·hm- 2 ,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4 1 1倍和7 0 9倍;格氏栲天然林粗木质残体C库与2种人工林间差异显著(P <0 0 5)。格氏栲天然林、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粗木质残体养分贮量分别为1 4 1 6、2 90和0 95kg·hm- 2 ;格氏栲天然林粗木质残体中各种养分贮量均最高。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粗木质残体现存量、C和养分贮量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碳库 养分库 格氏栲 杉木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含量及分配 被引量:71
11
作者 杨玉盛 刘艳丽 +3 位作者 陈光水 李灵 谢锦升 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 C含量及分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 0~ 10 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 C贮量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 1.17倍和1.35倍 ...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 C含量及分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 0~ 10 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 C贮量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 1.17倍和1.35倍 ,轻组有机 C贮量分别是后两者的 1.6 4倍和 2 .16倍 ,而颗粒有机 C贮量则分别是后两者的 1.6 0倍和 3.4 3倍 ,其土壤轻组有机 C和颗粒有机 C的分配比例亦显著高于后两者。不同林分间差异均以 0~ 10 cm土层为最大 ,该层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 C含量分别是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的 1.5 2倍和 1.6 3倍 ,轻组有机 C含量分别是后两者的 1.70倍和 2 .14倍 ,而颗粒有机C含量则分别是后两者的 2 .18倍和 4 .85倍。这种差异与经营人工林时进行皆伐、炼山、整地等对林地干扰强度较大、幼林郁闭前产生水土流失及凋落物、枯死细根归还量减少等有关。土壤轻组有机 C和颗粒有机 C可作为土壤有机 C库变化的较为敏感指标 ,同时亦可指示土壤肥力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 轻组有机C 颗粒有机C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的响应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董彬 王小国 谢锦升 李灵 卢豪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3-958,共6页
通过室外定位观测前期连续干旱情况下天然降雨及室内模拟不同温度 (10℃、19℃和 2 8℃ )下测定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增湿后呼吸动态 ,探讨不同林型土壤呼吸对土壤干湿交替的响应。结果发现室外定位观测和室内模... 通过室外定位观测前期连续干旱情况下天然降雨及室内模拟不同温度 (10℃、19℃和 2 8℃ )下测定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增湿后呼吸动态 ,探讨不同林型土壤呼吸对土壤干湿交替的响应。结果发现室外定位观测和室内模拟试验均出现了增湿后土壤呼吸骤升至最大值及随后逐渐衰减的现象 ,且这种变化可由时间过程模型 (R=ate- bt+c)较好地进行拟合。温度升高提升了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的响应值 RV。格氏栲天然林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的响应对温度最为敏感 ,随温度升高其响应指数 RE增加 ;杉木林土壤呼吸对干湿交替的响应指数 RE最高 ,且对土壤水分变化最敏感 ,但随温度升高超过一定限度后其响应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干湿交替 土壤温度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2 位作者 郭剑芬 何宗明 陈银秀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通过福建省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Tsoongiodendronodorummixedforest)和杉木纯林 (PureC .lanceolataforest)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试验研究表明 ,凋落物各组分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速率随时间而减... 通过福建省中亚热带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Tsoongiodendronodorummixedforest)和杉木纯林 (PureC .lanceolataforest)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试验研究表明 ,凋落物各组分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速率随时间而减小 ,分解 1年时以观光木叶的干重损失最大。各组分分解过程中N、P元素浓度增加而K和C元素浓度下降。混交林中各组分的养分释放速率大小为观光木叶 >混合样品 (等重量的观光木叶和杉木叶混合 )>杉木叶 >杉木小枝。不同元素的释放速率与干重损失速率大小为 :K >C >干重 >N≈P。混交林凋落物的年养分释放量 (kg·hm-2 ·a-1)为N 17.92 1,P 0 .715 ,K 10 .315 ,分别是纯林的 2 .0 3倍、1.73倍和 1.34倍。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较高的年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和养分释放量有利于促进养分的再循环 ,这对维持混交林的地力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9
14
作者 杨玉盛 谢锦升 +2 位作者 盛浩 陈光水 李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3-1131,共9页
通过对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次生林、果园和坡耕地等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25.6%~51.2%,而表层0~20c... 通过对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次生林、果园和坡耕地等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25.6%~51.2%,而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45.1%~74.8%,比底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0~60cm)下降了52.2%~84.2%,轻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从13.3%降到3.0%~10.7%,比土壤总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更为敏感。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损失巨大的原因主要与凋落物归还数量及质量,水土流失和经营措施对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的扰动引起土壤有机质加速分解等因素有关。坡耕地人为干扰最严重,土壤有机碳下降幅度最大。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与区域降水和地貌条件有关。因此,保护山区脆弱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合理营造人工林,减少耕作,对山区土壤碳吸存、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山区可持续开发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LUCC 土壤有机碳 碳库质量
下载PDF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玉盛 陈银秀 +2 位作者 何宗明 郭剑芬 刘春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0,共9页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人工林 凋落物 养分 能量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C库与C吸存 被引量:63
16
作者 杨玉盛 谢锦升 +3 位作者 王义祥 刘艳丽 岳永杰 于占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C库总量为2 2 2 5 0 8t hm2 ,比纯林增加了 2 1 85 %,其中活植物体部分和土壤碳库分别为 139 75 5t hm2 和 80 2 81t hm2 ,分别占C库总量的 6 2 81%和... 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C库总量为2 2 2 5 0 8t hm2 ,比纯林增加了 2 1 85 %,其中活植物体部分和土壤碳库分别为 139 75 5t hm2 和 80 2 81t hm2 ,分别占C库总量的 6 2 81%和 36 0 8%.混交林和纯林杉木乔木层有机碳年均积累量 6~ 11年最大 ,分别达 7 35t hm2 和 5 79t hm2 .混交林乔木层 2 7~ 2 8年C净固定量为 7 970t hm2 ,折算成CO2 为 2 9 2 2 3t hm2 ,是纯林的 1 19倍 ,其中凋落物和死细根C年归还量分别为 2 5 2 8t hm2 和 0 871t hm2 ,分别是纯林的 1 0 5倍和 1 17倍 ;混交林和纯林中叶和枝C年归还量分别占凋落物C年归还量的 6 6 5 7%、2 3 81%和 6 1 0 3%、2 5 2 0 %;而 <0 5mm的枯死细根C年归还量分别占枯死细根C年归还量 6 0 %和 5 9%.凋落物中叶和枝及 <0 5mm的死细根是该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归还的主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素库 C吸存 混交林 杉木 观光木
下载PDF
皆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72
17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4 位作者 王小国 谢锦升 董彬 李震 高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4-590,共7页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的,但伐后1年内的平均土壤呼吸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的,但伐后1年内的平均土壤呼吸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分别在伐后的5个月和6个月内显著高于对照的,但此后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根系呼吸除在伐后当月显著高于对照的外,第3个月迅速降低至消失。皆伐地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的有所提前。伐后1年内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分别为34·5%、63·9%和1·6%,而对照的则分别为23·4%、50·1%和26·5%。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皆伐和对照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4%和90%。皆伐地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低于对照的,但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则高于对照的。皆伐地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枯枝落叶层呼吸的Q10分别为1·42、1·53和1·34,而对照的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根系呼吸的Q10则分别为2·42、1·81、2·40和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 土壤呼吸 杉木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2 位作者 何宗明 陈银秀 郭剑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2 %和 2 0 .0 % .混交林细根的年净生产力达 4 .12 4thm-2 a-1,比纯林高出 16 .9% .混交林杉木和观光木细根均在表层土壤富集 ,而在较深层土壤两者分布具镶嵌性 ;与混交林杉木相比 ,纯林杉木土壤表层细根量较少 ,最大分布层次下移 .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周转速率为 1.16 ,杉木为 0 .96和 0 .95 ;而林下植被层细根周转速率 (1.4 6~ 1.5 2 )均高于相应的乔木层 .混交林细根的年死亡量、N和P养分年归还量分别达 2 .119thm-2 、18.5 5 9kghm-2 和 1.5 6 5kghm-2 ,分别是纯林的 1.2 1倍、1.2 3倍和 1.14倍 ,其中林下植被细根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对细根分布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 ,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全N的相关性最强 (0 .87~ 0 .89) .图 1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杉木纯林 细根 生产力 分布 养分归还 森林群落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DOM的来源、特性及流动 被引量:59
19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4 位作者 陈光水 陈银秀 于占源 董彬 刘东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7-558,共12页
可溶性有机物质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可移动碳库及重要的养分库。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来源、组成、性质、季节动态 ;DOM释放与存留机制及影响因素 ;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流动及干扰对 DOM动态影响等... 可溶性有机物质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可移动碳库及重要的养分库。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来源、组成、性质、季节动态 ;DOM释放与存留机制及影响因素 ;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流动及干扰对 DOM动态影响等。已有研究表明 DOM在森林生态系统 C、N、P循环、成土作用、污染物迁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今后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研究应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确定森林生态系统中 DOM源和汇 ;(2 )评价森林水文条件对 DOM释放与存留的调节作用 ;(3)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影响 ;(4)可溶性有机氮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可溶性有机磷 (DissolvedOrganic Phosphorus)动态与可溶性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动态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物质 森林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8
20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1 位作者 邹双全 俞新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通过对格氏栲天然林(约120年生)和人工林(28年生)根际土壤和全土微生物、生化活性、土壤养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根际和全土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理类群数量、土壤酶活性和生化作用强度均比相应人工林的大... 通过对格氏栲天然林(约120年生)和人工林(28年生)根际土壤和全土微生物、生化活性、土壤养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根际和全土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区系、生理类群数量、土壤酶活性和生化作用强度均比相应人工林的大,格氏栲天然林根际土壤速效性养分相对富集,而人工林的则存在亏缺现象。格氏栲人工林的根际效应(R/S值)比天然林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化特性 格氏栲 天然林 人工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