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3
1
作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10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苏佳灿 刘昌胜 张英泽 王光超 杨立利 杨长伟 王传锋 陈晓 胡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8,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骨水泥强化、合理骨植入及抗拔出内固定是骨修复治疗重要组成。不同类型骨水泥材料和新型椎体强化技术为伤椎骨修复提供更多选择。本共识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参照文献检索结果及专家调研意见,对常用椎体骨修复材料、椎体骨修复策略以及椎体骨修复术后注意事项等临床中常见争议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并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临床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修复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微RNA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 王珑清 +3 位作者 陈清 赵琦 石明亮 杨立利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厚和骨化的现象,是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有限。有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厚和骨化的现象,是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有限。有文献^([1])报道,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OPL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不同部位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联
3
作者 石明亮 谢栋 杨立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8,共6页
目的采用双向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不同部位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联。方法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工具变量来自FinnGen数据库;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全身骨密度和足跟骨密度5个独立遗传工具变量来自GEFOS联盟... 目的采用双向和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不同部位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联。方法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工具变量来自FinnGen数据库;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全身骨密度和足跟骨密度5个独立遗传工具变量来自GEFOS联盟和英国生物银行。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了严格的框架,包括双向、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和多种敏感性分析,以避免潜在的混杂偏倚。结果遗传预测骨质疏松症是椎间盘退变发生的负向影响因素(OR=0.017,P=1.718E-02)。此外,正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腰椎骨密度(OR=1.131,95%CI:1.053~1.214,P=6.915E-04)、全身骨密度(OR=1.148,95%CI:1.093~1.206,P=4.221E-08)和足跟骨密度(OR=1.061,95%CI:1.016~1.109,P=7.871E-03)与椎间盘退变发生显著正相关。而在多变量模型中,仅发现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具有正向因果效应(OR=1.120,95%CI:1.003~1.250,P=4.493E-02)。反向分析结果表明,椎间盘退变可影响腰椎骨密度(Beta=0.142,95%CI:0.052~0.233,P=2.078E-03),而未发现对其他部位骨密度具有类似影响。异质性、多效性和统计效能分析结果肯定了上述发现的稳健性。结论遗传预测骨质疏松症是椎间盘退变发生的负向影响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强调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具有双向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椎间盘退变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索全身骨密度对椎间盘退变的年龄特异性影响
4
作者 石明亮 陈清 +4 位作者 谢栋 牛保成 吴昊 赵琦 杨立利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5,共10页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遗传预测的全身骨密度对椎间盘退变的年龄特异性影响,以及是否可能作为肥胖影响椎间盘退变的中介因素之一。方法从芬兰数据库和骨质疏松联盟中获取了椎间盘退变以及5个年龄层全身骨密度的全基因组关联研...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遗传预测的全身骨密度对椎间盘退变的年龄特异性影响,以及是否可能作为肥胖影响椎间盘退变的中介因素之一。方法从芬兰数据库和骨质疏松联盟中获取了椎间盘退变以及5个年龄层全身骨密度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此外,考虑了与肥胖等相关的9个变量。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分析框架,包括双向、多变量和两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遗传预测的30岁以上个体全身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发生具有提示性关联(0.01<P<0.05),其中46~60岁全身骨密度升高与椎间盘退变发生显著相关[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OR=1.124,95%CI:1.063~1.1893,P=4.47E-05],并在多变量模型中仍保持显著性。在两步孟德尔随机化框架中,遗传预测的全身无脂肪质量(IVW,β=0.141,95%CI:0.033~0.249,P=1.023E-02)和躯干无脂肪质量(IVW,β=0.129,95%CI:0.024~0.234,P=1.575E-02)与46~60岁全身骨密度显著相关;遗传预测的肥胖相关性状均与椎间盘退变显著相关。未观察到循环瘦素水平或脂联素与全身骨密度或椎间盘退变有关(P>0.05)。结论遗传预测的46~60岁人群全身骨密度升高将增加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风险,并且可能作为与无脂肪质量相关的肥胖影响椎间盘退变的中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密度 椎间盘退变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侧凸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立利 陈华江 +5 位作者 陈德玉 袁文 肖珊 丰建民 肖建如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2月起将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侧凸外科手术,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分别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行椎弓根螺钉植入及传统的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X线定位进...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2月起将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应用于脊柱侧凸外科手术,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分别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行椎弓根螺钉植入及传统的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X线定位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术后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判断两组内固定术的植钉准确性。[结果]10例脊柱侧凸病例共植入椎弓根螺钉114枚。其中5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系统辅助下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共植入椎弓根螺钉61枚,其中优56枚(91.8%),良5枚(8.2%),无差的螺钉;另5例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术中X线定位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共植入椎弓根螺钉53枚,其中优30枚(56.6%),良12枚(22.6%),差11枚(20.8%)。[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行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植入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的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术中X线定位法,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能显著提高脊柱侧凸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及矫正效果,对脊柱侧凸手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导航 脊柱侧凸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1 位作者 苟三怀 李莉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患者外周血 CD6 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6 9的表达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 SCI患者 CD6 ...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患者外周血 CD6 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6 9的表达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 SCI患者 CD6 9值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急性 SCI的刺激产生了积极的免疫应答 ,相当一部分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 ,可能这种早期的非特异性应答严重损害了机体免疫能力 (一种消耗性损伤 ) ,而使感染率明显上升 ,另外也提示 CD6 9可能用于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外周血 淋巴细胞 CD69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4 位作者 苟三怀 袁文 陈德玉 倪斌 李莉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传统中药黄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为其在SCI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3组为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Allen&#... 目的研究并探讨传统中药黄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为其在SCI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3组为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1)SCI未治疗组;(2)SCI注射生理盐水组(简称SCI+SAL组);(3)SCI注射黄芪注射液组(简称SCI+HQ组)。正常对照组和SCI未治疗组未予以任何药物治疗,SCI+SAL组和SCI+HQ组分别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12 h、36 h、5~9 d注射生理盐水和黄芪注射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CD4和CD8的表达水平。观察胸腺和脾脏的外观形态改变、重量变化及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SCI+HQ组的大鼠伤后36 h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值较12 h升高,至伤后第5天CD4值明显高于SCI未治疗组(P<0.01),与SCI+SAL组相比,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明显高于SCI+SAL组的趋势。伤后5~8 d继续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至伤后第9天,SCI+HQ组的CD4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停用黄芪注射液,至伤后第14天,SCI+HQ组的CD4值又逐渐恢复,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SCI+HQ组的胸腺重量及其占体重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SCI+HQ组(P<0.01及P<0.05)。结论黄芪可促使脊髓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CD4值明显升高,对细胞反应低下有显著提高作用,可作为一种免疫增强调节剂纠正免疫反应低下状态;而过大剂量的黄芪也可能是种免疫抑制剂,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黄芪 大鼠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立利 苟三怀 +1 位作者 贾连顺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C001-C001,F003,共2页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机体易受感染状态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流式细胞仪 检测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生殖系基因治疗的技术和伦理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立利 李玉珍 潘星华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生殖系基因治疗是通过对生殖系细胞的基因修饰,给该细胞发育而来的整个有机体及其后代带来永久性的遗传纠正。本文着重对生殖系治疗的现有技术条件、存在技术问题及各种观点作一归纳,主要试图反映生殖系基因治疗的科学背景及当代人的... 生殖系基因治疗是通过对生殖系细胞的基因修饰,给该细胞发育而来的整个有机体及其后代带来永久性的遗传纠正。本文着重对生殖系治疗的现有技术条件、存在技术问题及各种观点作一归纳,主要试图反映生殖系基因治疗的科学背景及当代人的思考,希望有助于人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体细胞基因治疗 生殖系基因治疗 伦理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中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应用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立利 袁文 +3 位作者 陈德玉 陈华江 丰建民 贾连顺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4期261-270,共10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computer aided surgery navigation system,CASNS)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采用CASNS和传统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C"型臂X线机定位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各分别治疗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computer aided surgery navigation system,CASNS)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采用CASNS和传统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C"型臂X线机定位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各分别治疗15例脊柱伤包括脊柱骨折、脊柱侧凸、颈椎肿瘤及退变患者。术后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判断两组内固定术的植钉准确性。结果 CASNS组共植入椎弓根螺钉125枚,其中优114枚(91.2%),良10枚(8.0%),差1枚(0.8%),优良率为99.2%;徒手植钉组共植入椎弓根螺钉129枚,其中优78枚(60.5%),良32枚(24.8%),差19枚(14.7%),优良率为85.3%。结论应用CASNS行脊柱伤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解剖标志辨认法辅助"C"型臂X线机定位法,CASNS显著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及矫正效果,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导航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3 位作者 苟三怀 袁文 叶晓健 李莉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15例急性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CAM-1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15例急性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CAM-1的表达,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急性SCI患者ICAM-1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急性SCI时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CAM-1表达明显升高,ICAM-1可能参与了急性SCI患者的免疫应答及脊髓损害过程,提示ICAM-1可能作为一个SCI预后判断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淋巴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胸椎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5 位作者 叶晓健 陈雄生 肖建如 袁文 陈德玉 倪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胸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13例胸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生化学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等 ,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3例中胸椎原发性骨肿瘤有 6例 ,均为良性肿瘤 ,分别为骨巨细胞瘤 3例 ... 目的 探讨胸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13例胸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生化学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等 ,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3例中胸椎原发性骨肿瘤有 6例 ,均为良性肿瘤 ,分别为骨巨细胞瘤 3例 ,嗜酸性肉芽肿 2例及海绵状血管瘤 1例。胸椎转移性骨肿瘤有 7例 ,其中已知原发肿瘤部位的 4例为胃角溃疡型腺癌、肝癌、右下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及左乳腺癌各 1例 ,未知原发肿瘤部位的 3例。结论 胸椎骨肿瘤患者的发病常无明显的诱因 ;最常见首发临床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胸、腰背部局部疼痛 ,常伴有躯干及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 ,随病情的加重可出现行走困难及下肢活动障碍 ;最常见的临床体征为病变节段和 (或 )相邻节段胸椎棘突、棘突旁压痛、叩击痛 ,另可出现躯干和 (或 )双下肢痛觉、触觉减退或消失 ,下肢肌力减退 ,膝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阳性等体征。应提高对胸椎骨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以争取早期手术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胸椎ECT、CT、MRI检查 ,EC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骨肿瘤
下载PDF
颈椎椎体肿瘤临床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3 位作者 叶晓健 贾宁阳 陈雄生 宋滇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13例颈椎椎体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成人颈椎椎体肿瘤以恶性肿瘤居多 ;男性较女性多发 ;下颈椎椎体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尤其... 目的 探讨颈椎椎体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 13例颈椎椎体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成人颈椎椎体肿瘤以恶性肿瘤居多 ;男性较女性多发 ;下颈椎椎体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尤其是C5,6节段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局限性疼痛。结论 颈椎椎体肿瘤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并注意与其它疾病相鉴别。ECT有利于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椎肿瘤 临床特点 诊断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立利 《临床骨科杂志》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免疫性 NK细胞
下载PDF
椎弓裂性颈椎滑脱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椎弓裂性颈椎滑脱 研究进展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生殖系基因治疗的技术和伦理问题
16
作者 杨立利 李玉珍 潘星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生殖系基因治疗是通过对生殖系细胞的基因修饰,给该细胞发育而来的整个有机体及其后代带来永久性的遗传纠正.本文着重对生殖系治疗的现有技术条件、存在技术问题及各种观点作一归纳,主要试图反映生殖系基因治疗的科学背景及当代人的思考.
关键词 生殖系 基因治疗 伦理学
下载PDF
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
17
作者 杨立利 贾连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4期3714-3715,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并存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目前相关文献。结果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并存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结论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的相关性仍不清楚,但已引起高度注意。椎管的突出物对脊髓长期压迫是...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并存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目前相关文献。结果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并存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结论颈椎病与脊髓空洞症的相关性仍不清楚,但已引起高度注意。椎管的突出物对脊髓长期压迫是否导致空洞形成,而空洞的临床意义如何等,是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探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空洞症 相关关系
下载PDF
ICISS——一种新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立利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9年第4期207-210,共4页
ICISS即第九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创伤严重度评分法,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以ICD-9编码为基础的创伤严重度评分系统。本文通过对ICISS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与其它评分系统比较后作一综述,旨在说明ICISS是一种良好的创... ICISS即第九次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创伤严重度评分法,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以ICD-9编码为基础的创伤严重度评分系统。本文通过对ICISS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与其它评分系统比较后作一综述,旨在说明ICISS是一种良好的创伤结局预测和损伤严重度评价的评分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评分 结局预测 ICISS
下载PDF
p53的科学认识过程及其哲学启示
19
作者 杨立利 潘小华 潘星华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11期605-606,共2页
p53的科学认识过程及其哲学启示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二大队九三级(上海200433)杨立利江西省共青城职工医院(江西330401)潘小华指导潘星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人们认识癌变原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p... p53的科学认识过程及其哲学启示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二大队九三级(上海200433)杨立利江西省共青城职工医院(江西330401)潘小华指导潘星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人们认识癌变原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p53基因是发现较早的,也是迄今已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抑癌基因 科学认识 医学哲学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缪锦浩 匡勇 +4 位作者 陈德玉 杨立利 王新伟 陈宇 刘晓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4例,2个间隙18例,3个间隙7例。共置入Zero-P 71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分别为8、19、30、14枚。术前、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伸屈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手术时间48~13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40~310ml,平均110ml。1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其中13例术后2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2.6%)症状持续至术后4个月消失。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3±0.9分,均低于术前的7.3±1.3分(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6±1.1分、15.0±1.2分,均高于术前的9.7±1.7分(P〈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4°±9.6°、17.8°±9.2°,大于术前的9.0°±10.0°(P〈0.05)。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间隙无异常活动,内置物无移位。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满意,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术后慢性吞咽不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 疗效 吞咽不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