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并利尿剂抵抗的中医药临床进展
1
作者 林兴丽 张玮 +3 位作者 陶佳豪 蒙泽振 胡诗俊 唐燕萍 《大众科技》 2018年第10期48-50,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各类型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控制和消除水钠潴留是其标准治疗中的必要环节。但随着心衰进展,利尿效果逐渐钝化,为此临床常增加利尿剂剂量来逆转病情,可最终结果显示再大剂量也无明显疗效,利尿剂抵抗因而出现。研究显示... 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各类型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控制和消除水钠潴留是其标准治疗中的必要环节。但随着心衰进展,利尿效果逐渐钝化,为此临床常增加利尿剂剂量来逆转病情,可最终结果显示再大剂量也无明显疗效,利尿剂抵抗因而出现。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CHF并利尿剂抵抗疗效较为理想,文章对目前的中医药诊疗现状进行综合评述,为该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临床进展
下载PDF
中药治疗脑缺血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谢丽华 赵毅锦 +3 位作者 林兴丽 马港圆 钟良 唐标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7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脑缺血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脑缺血和中药治疗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CNKI(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收集方剂治疗,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脑缺血方剂共40首,涉及药物93种,使用频次共348次。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脑缺血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脑缺血和中药治疗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CNKI(2006年4月至2016年4月),收集方剂治疗,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脑缺血方剂共40首,涉及药物93种,使用频次共348次。其中频次≥3的药物有34种,使用频次共270次。高频率药物为川芎、黄芪、地龙、丹参、水蛭,药类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归肝经药的数量最多,其次为脾经、心经、肺经。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代临床治疗脑缺血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以平肝息风药物为辅,为临床组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脑缺血 中药
下载PDF
温阳振衰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及sST2、GDF-15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唐燕萍 林兴丽 +6 位作者 蔡虎志 王楠 陶佳豪 张玮 蒙泽振 胡诗俊 陈新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对阿霉素所致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ST2、GDF-1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50只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CHF模型,CHF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温... 目的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对阿霉素所致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ST2、GDF-1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50只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CHF模型,CHF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温阳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予以缬沙坦7.20 mg·kg^(-1)灌胃,温阳低、中、高剂组分别予温阳振衰颗粒0.72,1.44,2.88 g·kg^(-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6周。实验结束后,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sST2、GDF-15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ST2、GDF-1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E/A均显著降低(P<0.01),LVDD、LVSD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ST2、GDF-1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低、中、高剂组和阳性对照组LVEF、LVFS、E/A均显著升高(P<0.01,P<0.05),LVDD、LVSD均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ST2、GDF-15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可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保护心肌组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ST2、GDF-1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振衰颗粒 慢性心衰 大鼠 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 生长分化因子-15
原文传递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6
4
作者 聂娟 谢丽华 +4 位作者 马港圆 林兴丽 钟良 赵毅锦 唐标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228-231,共4页
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 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咳喘气短、表虚自汗,中气下陷所致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脾虚水湿失运导致的尿少水肿,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疮内陷、脓成不溃及久溃不敛,内热消渴,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劳绍贤运用健脾清心平肝法论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兴丽 陈更新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469-1472,共4页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脾胃不足,伴随心火常炎、肝常有余等病机特点,临证时应秉持“健脾、清心、平肝”三法兼用的理念。小儿脾气虚弱,不可峻补,应以消代健;心火易袭土位,注重清心利小便,引热外出;肝胃相关,予平肝降逆镇惊,同时配伍活...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脾胃不足,伴随心火常炎、肝常有余等病机特点,临证时应秉持“健脾、清心、平肝”三法兼用的理念。小儿脾气虚弱,不可峻补,应以消代健;心火易袭土位,注重清心利小便,引热外出;肝胃相关,予平肝降逆镇惊,同时配伍活血、清热药物,加强降胃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法 清心法 平肝法 劳绍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