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效转动摩擦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及力学性能分析
1
作者 林子健 张超 +2 位作者 于天昊 刘婧宜 巫卓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1-178,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增效转动摩擦阻尼器(ERFD),由杠杆原理放大其转动角度,进而提高其耗能能力,适用于梁柱节点。为验证ERFD工作机理的可行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数值模型,以相同摩擦工况的扇形摩擦阻尼器(SFD)和未放大的转动摩...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增效转动摩擦阻尼器(ERFD),由杠杆原理放大其转动角度,进而提高其耗能能力,适用于梁柱节点。为验证ERFD工作机理的可行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数值模型,以相同摩擦工况的扇形摩擦阻尼器(SFD)和未放大的转动摩擦阻尼器(RFD)作为对照模型进行力学性能分析,进而探究ERFD耗能增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RFD的承载力、刚度和耗能均得到明显提高,较于SFD分别增大了17.63%、12.54%、14.53%;其他三个改变摩擦片布置方式的试件的刚度和耗能比ERFD分别减少29.38%、58.67%、70.76%和29.55%、58.96%、70.58%;ERFD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相较于RFD放大了92.38%、85.49%。这说明ERFD耗能能力良好,且三个点均布置摩擦面的整体力学性能较好,且增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机制 转动摩擦阻尼器 梁柱节点 力学性能 工作机理
下载PDF
偏振光复用的液晶体光栅波导AR近眼显示系统
2
作者 林子健 姚立胜 +7 位作者 金华健 邱健滨 叶芸 徐胜 严群 郭太良 张万隆 陈恩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5,共10页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晶制备而成的偏振体全息光栅作为耦合元件时,由于光栅仅对一种圆偏振光敏感,与之正交的圆偏振光会被直接透射,导致波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并不高。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复用的偏振体全息光栅光波导AR显示光学系统,同时实现了大出瞳尺寸和良好入眼均匀性。在理论设计和仿真方面,首先通过k空间理论设计了大视场角下的光栅结构,再以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μLED)作为微显示屏,设计了一套与之匹配的投影镜头,并对整个波导系统进行了成像仿真。在实验部分,制备了中心波长为532 nm、出瞳尺寸为45 mm×25 mm的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实验结果显示,该波导系统在基板折射率为1.51下的对角线视场角达到了预期的32.86°。相比于仅响应单一圆偏振光的方案,采用九点法测得的均匀性提升了48.8%,整体均匀性提升了34.1%,波导组合器的光学效率也实现了1.2倍的提升。本文工作为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液晶偏振体光栅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 波导 衍射光栅
下载PDF
N_(2)气氛下氨水溶液γ辐射分解行为
3
作者 郭子方 张扬 +4 位作者 李一帆 林子健 刘春雨 林鹏 林铭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某些压水堆中使用氨及其分解产生的H_(2)抑制H_(2)O_(2)、O_(2)和·OH等氧化性物种的浓度,在保持一回路的还原性化学环境的同时调节冷却剂pH,以减轻结构材料的腐蚀。本工作为了研究脱氧氨水溶液在辐射场中的分解行为,针对其在γ场... 某些压水堆中使用氨及其分解产生的H_(2)抑制H_(2)O_(2)、O_(2)和·OH等氧化性物种的浓度,在保持一回路的还原性化学环境的同时调节冷却剂pH,以减轻结构材料的腐蚀。本工作为了研究脱氧氨水溶液在辐射场中的分解行为,针对其在γ场中的辐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N_(2)压强、气相与液相体积之比和温度对氨水溶液辐解的影响,测定了剩余氨、H_(2)和氮氧化物(NO_(2)^(-)和NO_(3)^(-))的浓度及溶液的pH。结果表明:N_(2)压强(0.5~5.0 MPa)及气液体积比的变化未对氨的分解和氮氧化物的生成造成影响,吸收剂量为28.8 kGy时,辐解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约为1 mg/L,但N_(2)压强和气液体积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H_(2)的浓度。温度由25℃升至200℃时,氨的分解过程将大幅放缓,吸收剂量为14.4 kGy时,30 mg/L氨水中氨的分解比例由26.5%降至8.4%,高温有利于抑制氨的分解速率,但同时导致NO_(2)^(-)和NO_(3)^(-)的浓度分别升高34和3倍左右。此外,本工作中还建立了含氨冷却剂的辐解模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不同温度下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1%。随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初始浓度的含氨冷却剂辐解过程中剩余氨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初始浓度有利于体系中氨的保持,连续辐照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氨抑制氧化性物种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剂 辐射分解 氨水 水化学 反应堆
下载PDF
γ辐照条件下硼-锂-氨型冷却剂的辐射分解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骐 杜香怡 +4 位作者 郭子方 林子健 杨雨 朱伟 林铭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探究了γ辐射场下新型冷却剂硼-锂-氨的辐射分解行为,主要考察了不同硼-锂浓度、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对辐解产物H_(2)O_(2)、NO_(2)^(−)和NO_(3)^(−)的浓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的压水堆运行pH范围内(pH300℃=7.1~7.3),随着... 本文探究了γ辐射场下新型冷却剂硼-锂-氨的辐射分解行为,主要考察了不同硼-锂浓度、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对辐解产物H_(2)O_(2)、NO_(2)^(−)和NO_(3)^(−)的浓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的压水堆运行pH范围内(pH300℃=7.1~7.3),随着硼酸浓度增加,冷却剂体系的H_(2)O_(2)和NO_(2)^(−)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其中H2O2的浓度范围在9.28×10^(-5)~1.07×10^(-4)mol/L之间,NO_(2)^(−)浓度范围为9×10^(-6)~1.5×10^(-5)mol/L;NO_(3)^(−)浓度相较于前两个产物波动较大,为4×10^(-5)~8×10^(-5)mol/L。随着吸收剂量增加(1~30 kGy),硼-锂-氨体系中的H_(2)O_(2)和NO_(2)^(−)的平衡浓度增加,分别为1.28×10^(-4)mol/L和1.30×10^(-5)mol/L,NO_(3)^(−)的浓度未明显变化(4×10^(-5)~6×10^(-5)mol/L)。在本工作探究的吸收剂量率范围内(1.27~18.86 Gy/min),H_(2)O_(2)、NO_(2)^(−)和NO_(3)^(−)的浓度均未因吸收剂量率增加而受到显著影响。本工作为新型冷却剂硼-锂-氨体系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氢氧化锂 冷却剂 辐射分解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衰减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子健 许俊炜 +2 位作者 陈剑 陈柏荣 罗礼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12-315,320,共5页
衰减斑块是血管内超声识别的伴有超声衰减现象的易损斑块特征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具有巨大脂质坏死核心,衰减斑块成分中的胆固醇结晶及点状钙化对超声的折射和吸收导致超声波无法穿过斑块而表现为超声衰减现象,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衰减斑块是血管内超声识别的伴有超声衰减现象的易损斑块特征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具有巨大脂质坏死核心,衰减斑块成分中的胆固醇结晶及点状钙化对超声的折射和吸收导致超声波无法穿过斑块而表现为超声衰减现象,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且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及斑块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现从衰减斑块的定义、病理机制、临床意义、预后及临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人工智能及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集合导管在衰减斑块领域的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衰减斑块
下载PDF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方面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建生 陈俊峰 +2 位作者 林子健 谢文杰 何星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研究了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基岩反应谱曲线的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及输入随机相位的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的选择、... 研究了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基岩反应谱曲线的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及输入随机相位的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的选择、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标定等问题。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中基于一个典型场地计算剖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模型并通过逐项变换某些研究参数的方法,研究了有关方面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误差和相应的规律,有关研究结果对合理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地震动参数 反应谱 选择标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直径钻成孔灌注桩在桩基施工中振动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建生 谢文杰 +4 位作者 林子健 陈俊峰 吴淑美 王源毅 何星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9-174,共6页
探讨大直径钻成孔灌注桩在桩基施工中,当钻机的钻头在坚硬的岩层中钻进时,其对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的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了土层质点振动速度的检测技术,以及振害防治措施等有关问题。
关键词 桩基施工 振动影响 检测方法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历史大震与泉州古建筑塔寺桥类的结构抗震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建生 林子健 陈俊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研究泉州市一些经历了1604年泉州海外7.5级大震并保存至今的典型塔、寺、桥类建筑的结构抗震,同时探讨这次大震对这些古建筑可能产生的地震影响,及这些古建筑在场地特征、结构设计、材料强度、施工工艺等方面与结构抗震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结构抗震 古建筑 大震 历史 地震影响 场地特征 结构设计 材料强度 施工工艺 泉州市
下载PDF
利用区域数字强震动台网加速度记录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建生 谢文杰 +2 位作者 林子健 何星源 张有明 《华南地震》 2008年第4期35-44,共10页
利用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历年各类典型加速度记录的相位谱拟合所在场地设计反应谱,获得具有本地区不同场地、不同分向天然地震记录的非平稳性特征又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场地设计地震波,同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及可供福建地区建筑结构时... 利用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历年各类典型加速度记录的相位谱拟合所在场地设计反应谱,获得具有本地区不同场地、不同分向天然地震记录的非平稳性特征又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场地设计地震波,同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及可供福建地区建筑结构时程分析时选用的输入地震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谱 数字强震动台网 加速度记录 设计反应谱 场地设计地震波
下载PDF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与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建生 林子健 +3 位作者 谢文杰 陈俊峰 何星源 王建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年第6期86-96,共11页
研究利用测震台网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并通过提取其相位信息和拟合场地设计反应谱(目标谱)的方法来获得场地设计地震波的有关技术途径与应用实例,所提供的具体算式采用便于编程和利用快速傅氏变换(FFT)技术进行计算... 研究利用测震台网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并通过提取其相位信息和拟合场地设计反应谱(目标谱)的方法来获得场地设计地震波的有关技术途径与应用实例,所提供的具体算式采用便于编程和利用快速傅氏变换(FFT)技术进行计算的离散化傅氏正逆变换的复数表达式。有关研究结果可拓宽现有地震观测资料的使用价值,减少地面运动模拟中人造地震波与原始地震记录存在的差异,并可使所合成的设计地震波满足给定的目标谱,且能较好地反映其非平稳性特征,因此在地震工程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记录 加速度时程 仿真 相位角 设计反应谱 人造地震波 傅氏变换
下载PDF
打桩对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的研究与实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建生 吴淑美 +2 位作者 王源毅 叶传潜 林子健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9年第4期24-29,共6页
研究了打桩过程中土层质点振动速度的监测方法,打桩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程度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有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施工中应采取的相应减振措施。
关键词 打桩 振害 监测方法 减振措施 建筑 桩基础
下载PDF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高轨卫星导航选星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涛 庄学彬 +1 位作者 林子健 曾小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28-3536,共9页
高轨航天器自主导航能力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得到了增强,但是也带来了部分时刻可见星数量冗余的问题。为降低运算量以保证服务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利用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PGA)进行快速选择当前最优可见星组合的方法。该方法将... 高轨航天器自主导航能力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得到了增强,但是也带来了部分时刻可见星数量冗余的问题。为降低运算量以保证服务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利用多种群并行遗传算法(PGA)进行快速选择当前最优可见星组合的方法。该方法将加权精度因子(WDOP)作为适应度评判标准,利用粗粒度式并行划分成的多个子种群进行搜索加速,并通过变异因子差异化设置与子种群间的信息交流来提高搜索能力。对多个典型高轨环境下7颗及以上选星任务的仿真测试表明,基于PGA的选星方法解相比遍历法所求最优解绝对误差平均值小于0.1,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1%。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高轨环境F1接收机利用四系统组合导航时,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快速、准确完成指定卫星数的选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高轨 选星 并行遗传算法 加权精度因子
下载PDF
含铜离子水溶液的辐射分解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蕴良 郭子方 +4 位作者 林子健 吴志豪 周煜筑 张鹏 林铭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铜与铜合金广泛应用于核材料领域,对于材料腐蚀控制和氢爆风险评估,含铜离子水溶液辐解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本工作开展了含铜离子水溶液γ辐解实验,探究了不同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和Cu^(2+)浓度对H_(2)O_(2)、O_(2)和H_(2)生成的影响... 铜与铜合金广泛应用于核材料领域,对于材料腐蚀控制和氢爆风险评估,含铜离子水溶液辐解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本工作开展了含铜离子水溶液γ辐解实验,探究了不同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和Cu^(2+)浓度对H_(2)O_(2)、O_(2)和H_(2)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0~1.80 kGy),H_(2)O_(2)和气相中H_(2)的浓度先增大后趋于稳态,其稳态浓度分别为5.41×10^(-6)mol/L和7.91×10^(-5)mol/L,而气相中O_(2)的浓度则维持在9.04×10^(-4)mol/L。Cu^(2+)的存在使H_(2)、H_(2)O_(2)的平衡浓度分别提升一个和两个数量级,对H_(2)O_(2)、H_(2)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对O_(2)的生成基本没有影响。H_(2)O_(2)和H_(2)的平衡浓度随着吸收剂量率的增大而升高,当吸收剂量率从1.40 Gy/min增大到46.93 Gy/min,其平衡浓度分别从4.56×10^(-6)mol/L和1.78×10^(-5)mol/L升高到2.46×10^(-5)mol/L和3.81×10^(-4)mol/L,而在此吸收剂量率范围内O_(2)基本不受影响。同时,基于水辐解反应动力学和气液两相传质双膜理论,我们构建了含铜离子水溶液辐解计算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标准化平均偏差的绝对值基本在1%~7%之间,最大约24%,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型计算了C^(6+)离子辐照下含铜离子水溶液的辐解行为,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备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离子水溶液 Γ射线 辐射分解 化学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天冬酰胺类抗体-药物偶联物连接子的合成新工艺
14
作者 林子健 曹小冬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为了提高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连接子4-N-(N-(L-丙氨酰-L-丙氨酰)-N′-三苯甲基-L-天冬酰胺酰基)-氨基苯甲醇(NH_(2)-AAN(Trt)-PAB)的合成效率,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N-芴甲氧羰基-N′-三苯甲基-L-天冬... 为了提高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连接子4-N-(N-(L-丙氨酰-L-丙氨酰)-N′-三苯甲基-L-天冬酰胺酰基)-氨基苯甲醇(NH_(2)-AAN(Trt)-PAB)的合成效率,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N-芴甲氧羰基-N′-三苯甲基-L-天冬酰胺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基酸缩合、氨基脱保护4步反应,高效合成了NH_(2)-AAN(Trt)-PAB。LCMS、1H NMR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NH_(2)-AAN(Trt)-PAB。该研究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可控、合成效率高、总产率较高等特点,有利于NH_(2)-AAN(Trt)-PAB的放大生产及其在ADC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同时对其他蛋白酶可裂解连接子的合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连接子 天冬酰胺 氨基酸缩合 氨基脱保护 可裂解连接子
下载PDF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若干问题研究
15
作者 林建生 陈俊峰 +2 位作者 林子健 谢文杰 何星源 《福建地震》 2006年第Z1期94-106,共13页
本文研究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基岩反应谱曲线的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及输入随机相位的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的选择... 本文研究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基岩反应谱曲线的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及输入随机相位的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的选择、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标定等问题。本文基于一个典型场地计算剖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模型并通过逐项变换某些研究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误差和相应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地震动参数 选择标准 影响因素 反应谱 加速度峰值 特征周期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合理膳食
16
作者 林子健 郑雪娜 谢美桑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193-1194,共2页
膳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合理膳食有利于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患者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的饮食习惯,探讨心脑血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合理膳食对疾病的影响,提出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合理膳食 探讨
下载PDF
增强现实显示光学引擎中光波导耦出超表面设计(特邀)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恩果 陈慷慷 +6 位作者 范祯桂 孙志林 林子健 张恺馨 孙捷 严群 郭太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22,共10页
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光学引擎是新型显示光学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将虚拟图像投射到现实物理环境中进行显示,在空间上增强、融合和补充了物理世界。AR近眼显示光学引擎在光学系统集成化和微型化方面有较高要求,眼镜形态的AR近眼... 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光学引擎是新型显示光学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将虚拟图像投射到现实物理环境中进行显示,在空间上增强、融合和补充了物理世界。AR近眼显示光学引擎在光学系统集成化和微型化方面有较高要求,眼镜形态的AR近眼显示光学设备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光学超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单元结构在二维平面上周期排布而成的人工结构阵列,通过单元结构和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光场中振幅、相位和偏振的任意调控,同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在近眼显示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文中在AR光学引擎设计中引入一种传输相位型超表面光波导耦出结构,该超表面单元引入了突变相位,通过对超表面的等相位面调控改变光经过波导耦出的角度,使出射光效率最高达到77%,并实现20°视场角,为AR光波导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可行方案,有望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显示平台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眼显示 光波导 超表面 传输相位 增强现实 光束偏转
下载PDF
乳腺癌血流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研究
18
作者 肖勇 林子健 刘蓬花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5期248-248,共1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本组110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中,85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7%;髓样癌10例,占比9%;浸润性导管癌伴小...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本组110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中,85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7%;髓样癌10例,占比9%;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4例,占比4%;黏液性癌5例,占比4.5%;导管癌6例,占比5.5%.超声诊断出乳腺癌99例,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可以大大提高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 超声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锅炉温度分段控制器的设计
19
作者 尤晓萍 林子健 曹仝淼 《自动化应用》 2016年第8期64-64,100,共2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温度控制系统浪费人力、浪费电力、控制繁琐的缺点,设计一种采用PID算法实时更新PWM控制输出参数并控制继电器通断时间的锅炉温度分段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K型热电偶对电热锅炉的温度进行实时精确测量,用MAX6675热电耦温... 针对工业生产中温度控制系统浪费人力、浪费电力、控制繁琐的缺点,设计一种采用PID算法实时更新PWM控制输出参数并控制继电器通断时间的锅炉温度分段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K型热电偶对电热锅炉的温度进行实时精确测量,用MAX6675热电耦温度采集芯片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SPI与单片机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通讯 锅炉温度控制器 温度分段控制器
下载PDF
食管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20
作者 阮烨娇 蔡振寨 +3 位作者 林子健 李锡晨 朱正 卢光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建立可有效预测食管腺癌(EA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3,990例EAC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分为转移组(n=963)和未转移组(n=30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 目的建立可有效预测食管腺癌(EA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的3,990例EAC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分为转移组(n=963)和未转移组(n=302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构建EAC患者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C指数(C-index)及患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正图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种族、肿瘤组织学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直径、是否进行手术和放疗是EAC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值为0.887(0.863~0.911),AUC值为0.880,校准图基本不偏移,表明了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结论基于SEER数据库成功建立预测EA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稳定性,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EA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个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远处转移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