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与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章雄 叶君健 +2 位作者 林建华 郑力峰 曾锦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84例,其中41例采用经伤椎加用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43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固定(B组)作为对照。观测患者后凸畸形(Cobb角...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84例,其中41例采用经伤椎加用椎弓根螺钉固定(A组),43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固定(B组)作为对照。观测患者后凸畸形(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7月(12~36月),A组在伤椎体高度术后矫正率、远期丢失率、Cobb角变化值及丢失值、内固定失败率方面明显优于B组,2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并且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和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胸腰椎 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52例脊柱结核的误诊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章雄 叶君健 +2 位作者 陈宣维 陈春永 谢其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52例脊柱结核的误诊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脊柱结核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257例脊柱结核患者中52例误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误诊为颈肩筋膜炎,4例误诊为肋间神经炎,3例误... 目的通过对我院52例脊柱结核的误诊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脊柱结核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257例脊柱结核患者中52例误诊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误诊为颈肩筋膜炎,4例误诊为肋间神经炎,3例误诊为棘上或棘间韧带炎,13例误诊为腰肌劳损,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误诊为椎体肿瘤,7例误诊为骨质疏松及压缩性骨折;给予抗结核及手术治疗后49例痊愈,3例复发。结论提高对脊柱结核临床特点的认识,重视体检和影像学表现,拓宽诊断思路,以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hBMP-2体内转染对兔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章雄 林然 叶君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了解腺相关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ade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AAV-hBMP-2)基因体内转染兔退变椎间盘后对髓核细胞Fas与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普通级新西兰... 目的:了解腺相关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ade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AAV-hBMP-2)基因体内转染兔退变椎间盘后对髓核细胞Fas与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针刺兔椎间盘的方法制作L2/3、L3/4、L4/5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4周后,在MRI影像学中,髄核的信号比正常减弱,证明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注射20μlAAV-hBMP-2组(6×106pfu,A组)、AAV组(6×106pfu,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于注射2周、4周及8周后对椎间盘进行MRI检查,然后取材,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法分别观察Fas与Caspase-3蛋白表达及髓核细胞凋亡情况,IPP6.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指标的平均光密度。结果:注射后2周、4周及8周时A组MRI髓核信号结果与B组、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as,Caspase-3及TUNEL染色结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A组Fas、Caspase-3及TUNEL的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内转染AAV-hBMP-2能抑制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凋亡 Fas Caspase-3
下载PDF
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章雄 许卫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 预防跟腱断裂术后感染。方法 对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术中操作不当、患者及跟腱本身因素是导致跟腱断裂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急性跟腱断裂诊断率、术中无创操作、术后预防措施是预防跟腱术后感染... 目的 预防跟腱断裂术后感染。方法 对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术中操作不当、患者及跟腱本身因素是导致跟腱断裂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急性跟腱断裂诊断率、术中无创操作、术后预防措施是预防跟腱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术后感染 伤口感染 术中 治疗方法 原因 诊断率 结论 目的 因素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曾锦源 林章雄 +2 位作者 谢昀 陈春永 叶君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集64例怀疑手、腕部腱鞘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集64例怀疑手、腕部腱鞘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判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全部病例均经过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分别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采用Kappa、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分析相关病例64例,其中诊断为手、腕部腱鞘结核(结核病例)21例,非手、腕部腱鞘结核(非结核病例)43例。经T-SPOT.TB检测,结核病例阳性者20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40例,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3.0%,阳性预测值为87.6%,阴性预测值为97.6%。经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结核病例阳性者5例,非结核病例阴性者37例,灵敏度为23.8%,特异度为86.0%,阳性预测值为45.4%,阴性预测值为69.8%。与临床诊断比较,T-SPOT.TB和胶体金标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62和0.112,T-SPOT.TB比胶体金标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且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在手、腕部腱鞘结核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和腕部腱鞘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胶体金标法 结核抗体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并不稳定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邱耀宇 谢昀 +3 位作者 陈春永 谢其扬 林章雄 叶君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60-4564,共5页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联合唑来膦酸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OP)并不稳定型胫骨平台骨折(UTPF)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围绝经期OP并UTPF患者分4组,对照组(39例)仅给予基础治疗,唑来膦酸组(40例)给予基础+唑来膦酸治疗,伤科接骨片组(40例)...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联合唑来膦酸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OP)并不稳定型胫骨平台骨折(UTPF)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围绝经期OP并UTPF患者分4组,对照组(39例)仅给予基础治疗,唑来膦酸组(40例)给予基础+唑来膦酸治疗,伤科接骨片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伤科接骨片治疗,联合组(41例)给予基础治疗+伤科接骨片+唑来膦酸治疗。对比康复时间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腰椎、全髋、股骨颈骨密度变化,骨代谢指标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其余3组(P<0.05),且唑来膦酸组、伤科接骨片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腰椎、全髋、股骨颈骨密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3组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唑来膦酸组、伤科接骨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3组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且唑来膦酸组、伤科接骨片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钙(Ca)、降钙素(HCT)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3组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唑来膦酸组、伤科接骨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OP并UTPF患者术后采用伤科接骨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能促进康复,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减少并发症,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 不稳定型胫骨平台骨折 伤科接骨片 唑来膦酸
下载PDF
院内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的4年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其扬 叶君健 +4 位作者 杨滨 陈守涛 郑力峰 陈春永 林章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分离出阴沟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2株阴沟肠杆菌标本主要源于痰(66株,50.00)和血液(31株,23.49);菌株分布于住院部各个病区;阴沟肠杆菌对碳...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分离出阴沟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2株阴沟肠杆菌标本主要源于痰(66株,50.00)和血液(31株,23.49);菌株分布于住院部各个病区;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酶烯类、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20.00。结论阴沟肠杆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危重患者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其耐药率较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要以药敏实验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折叠式骨膜-骨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昀 叶君健 +2 位作者 陈春永 林章雄 林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观察游离折叠式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及再生软骨的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实验动物48只,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设计折叠骨-骨膜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为实验组,单纯骨膜游离移植为对照组,未作任何修复处理为空白组... 目的观察游离折叠式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及再生软骨的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实验动物48只,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设计折叠骨-骨膜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为实验组,单纯骨膜游离移植为对照组,未作任何修复处理为空白组,每组16只。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观察、扫描电镜观测和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且与周围正常软骨融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深;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呈强阳性;电镜显示包埋在软骨细胞囊中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胶原纤维呈多孔结构,孔隙均匀;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评分实验组各时间点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折叠式骨-骨膜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是对以往单纯游离骨膜移植的改进,为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软骨 骨膜 移植
下载PDF
经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可复性枢椎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春永 叶君健 +2 位作者 林章雄 谢昀 谢其扬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可复性枢椎齿状突骨折行前路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21例Ⅱ型和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经颅骨牵引后X线和/或CT复查证实已复位,在C臂机透视监控下,经右颈部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结果术后出现喉上神经牵拉伤3例。... 目的探讨可复性枢椎齿状突骨折行前路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21例Ⅱ型和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经颅骨牵引后X线和/或CT复查证实已复位,在C臂机透视监控下,经右颈部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结果术后出现喉上神经牵拉伤3例。螺钉位置良好19例,枢椎椎体前方皮质破裂1例,螺钉穿透枢椎齿状突1例。经(19±10.5)月(4~40月)随访,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1例四肢瘫痪患者术后肌力恢复到2~3级、感觉部分恢复,其余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喉上神经牵拉伤恢复;所有患者颈椎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可复性枢椎齿状突行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固定手术符合中国人脊柱生理,能最大限度恢复上颈椎的结构和稳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好、费用低、手术固定牢靠、直接愈合率高的优点,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尖 骨螺丝 枢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锦源 叶君健 +4 位作者 陈雷 陈春永 谢昀 谢其扬 林章雄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5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6.1±6.0)岁... 目的探讨和评价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5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6.1±6.0)岁,分析一般资料、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案的疗效。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将术式分类为单纯髓核摘除术组(共45例)和融合内固定术组(共20例)。结果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34例,良23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87.7%。其中单纯髓核摘除术组:优22例,良16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84.4%;融合内固定术组:优12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0%。结论诊断明确的老年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应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尽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必要时行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破裂型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应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汉伟 林建华 +4 位作者 叶君健 李文波 王长升 林章雄 张文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4年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其扬 叶君健 +4 位作者 杨滨 陈守涛 郑力峰 陈春永 林章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茵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4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神经内、外科、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对15种抗菌素敏感性最高是头孢哌酮/舒巴坦,...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茵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4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神经内、外科、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对15种抗菌素敏感性最高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菌之一,危重患者是其易感人群。抗菌药选择要以药敏实验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的Hangman骨折
13
作者 王海 叶君健 +2 位作者 陈春永 谢昀 林章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0-312,321,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C_2~C_3椎间Cage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行颈前路C_2~C_3椎间Cage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术的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19例,并回顾性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7月(10...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C_2~C_3椎间Cage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行颈前路C_2~C_3椎间Cage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术的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19例,并回顾性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7月(10~66月),围手术期无椎动脉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无内植物断裂。椎弓骨折处骨性愈合15例,骨折线仍可见4例;无迟发性脊髓损伤症状,5例颈髓损伤评级提高1~2级。结论颈前路C_2~C_3融合内固定方法可用于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骨折 颈椎 枢椎/损伤 骨折固定术 细胞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颈部并发症及预防与处理
14
作者 叶君健 陈宣维 +1 位作者 陈春永 林章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S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入路 颈部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骨折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锦源 谢昀 +3 位作者 陈春永 林章雄 郑力峰 邱耀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折椎体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中年志愿者行胸腰段脊柱CT扫描,将图像处理后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折椎体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中年志愿者行胸腰段脊柱CT扫描,将图像处理后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Abaqus软件对图像中材料属性、接触关系进行设定,建立T_(11)~L_(1)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限元模型,设定T_(12)椎体骨折压缩1/2,经椎弓根单侧PKP术中椎体复位后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恢复到3/4或恢复正常,设定分别注入4 mL和5 mL骨水泥,设置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分析前屈、后伸、右侧侧屈、右侧旋转情况下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的变化。结果前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复位越好,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越小。后伸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未恢复时T_(1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高度恢复到3/4时T_(1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复位时L_(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时L_(1)椎体应力最小。右侧侧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高度对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没有影响。右侧旋转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到3/4时,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恢复后应力反而更大。T_(12)椎体压缩骨折PKP术中注入4 mL和注入5 mL骨水泥对术后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适度复位压缩椎体和注入适宜的低剂量骨水泥可以降低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折复位程度 骨水泥注入量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螺旋刀片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曾锦源 叶君健 +2 位作者 谢昀 陈春永 林章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螺旋刀片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经PFNA内固定治疗的13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螺旋刀片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经PFNA内固定治疗的13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正位X线片显示螺旋刀片位于股骨颈中间(A组)、59例位于股骨颈中下1/3(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骨折分型、合并内科疾病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尾钉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4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折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0,P=0.849)。术后6个月,A组TAD为(2.23±0.07)cm、尾钉高度为(1.72±0.14)cm,B组分别为(2.85±0.12)、(0.53±0.26)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43,P=0.000;t=31.031,P=0.000)。术后6个月,A组髋关节功能获优48例、良15例、可9例,B组获优38例、良16例、可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5,P=0.941)。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结合适宜的TAD,螺旋刀片置于股骨颈中间或中下1/3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螺旋刀片 尖顶距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春永 叶君健 +5 位作者 谢昀 林章雄 谢其扬 邱耀宇 吴贵 王发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46例髌骨骨折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20~86岁,平均54岁。骨折原因:摔伤27例,交通事故伤16例,击打伤3例。闭合性损伤41例,开... 目的探讨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46例髌骨骨折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20~86岁,平均54岁。骨折原因:摔伤27例,交通事故伤16例,击打伤3例。闭合性损伤41例,开放性损伤5例。左侧24例,右侧22例。骨折AO分型:34-A型3例,34-B型1例,34-C1型7例,34-C2型13例,34-C3型2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 d,平均3.7 d。采用单根钛缆环扎加"8"字张力带内固定,在髌骨表面形成几何学"球冠"形状的张力带结构。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后1例出现软组织刺激,2例出现1枚克氏针移位、钛缆部分松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示骨折均已愈合,期间无钛缆断裂发生;38例术后12个月时取出内固定物。术后12个月,按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价为24~30分,平均28.34分;优42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允许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张力带 钛缆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邱耀宇 王发圣 +4 位作者 谢昀 曾锦源 陈春永 林章雄 谢其扬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24-426,431,共4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创面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其...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创面感染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结果 81例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8株(60.18%),以铜绿假单胞菌(33株,29.20%)为主;革兰阳性菌30株(26.5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15.93%)为主;真菌15株(13.27%),以白假丝酵母(10株,8.85%)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对美洛培南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耐药率最高,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低。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创面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细菌谱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其扬 叶君健 +4 位作者 杨滨 陈守涛 郑力峰 陈春永 林章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了解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VITEK2系统和ID-GN卡鉴定,K-B法和VITEK2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5.1软件。结果415株分离病原菌中主要革... 目的了解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VITEK2系统和ID-GN卡鉴定,K-B法和VITEK2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5.1软件。结果415株分离病原菌中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占59.5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占27.23%,真菌31株,占7.47%。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种。药敏显示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革兰阴性、阳性菌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对其他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在30%70%之间。结论条件致病菌成为感染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率较高,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耐药性 抗菌药物 骨科病区
原文传递
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技术在耻骨支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 叶君健 +2 位作者 林章雄 吴贵 谢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技术治疗耻骨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42例耻骨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A组20例,采用传统逆行耻骨螺钉植入固... 目的探讨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技术治疗耻骨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42例耻骨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A组20例,采用传统逆行耻骨螺钉植入固定)与改良手术组(B组22例,采用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螺钉植入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合并症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植入螺钉长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次日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Majeed评分评价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A组(P<0.05);两组植入螺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3,P=0.437)。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螺钉进入关节腔,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8,P=0.299)。A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B组仅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4.5%,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4,P=0.147)。A组发现1例骨折再移位,B组无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次日Matta影像学评价及术后12个月Majeed功能评价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开路器辅助下经皮逆行耻骨支螺钉植入技术治疗耻骨支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耻骨支骨折 空心开路器 经皮内固定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