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鹤鸣 周玉芝 +3 位作者 姜凤岐 宋轩 郭浩 王世中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 ,选择了其中劣味乳菇、赫丝膜菌、褐环乳牛肝菌、毛边滑绣伞4株优良菌种 ,对油松人工幼林(5年生)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林接菌 ,能够使土壤微生物...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 ,选择了其中劣味乳菇、赫丝膜菌、褐环乳牛肝菌、毛边滑绣伞4株优良菌种 ,对油松人工幼林(5年生)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林接菌 ,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 ;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不接菌的有明显的增加 ,其中真菌增加732.35 %。对接菌油松进行菌根侵染调查发现 ,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 % ,不接菌的为20 % ;对连续两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发现 ,与不接菌剂的相比施用菌剂的油松地径、株高显著增加。由此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油松幼林 生长 促进作用 生物接种技术
下载PDF
纳米相变胶囊及其整理棉织物的调温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鹤鸣 司琴 +1 位作者 杨雷 吴明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
为解决微米相变胶囊在应用中潜在的问题,合成2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纳米相变微胶囊,借助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2种胶囊的粒径和储热性能。采用浸轧工艺整理棉针织物,用红外测温仪和织物透气量仪测定整理织物的调温和透气性能。研究... 为解决微米相变胶囊在应用中潜在的问题,合成2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纳米相变微胶囊,借助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2种胶囊的粒径和储热性能。采用浸轧工艺整理棉针织物,用红外测温仪和织物透气量仪测定整理织物的调温和透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囊的粒径约150 nm,核壳体积比为1∶1,峰值相变温度分别为37.1℃和33.1℃,相变焓分别为57.2 J/g和57.8 J/g。整理织物的热焓可达7 000 J/m2,整理织物升温或降温速率明显减缓,具有智能调温功能,但透气性能略有降低。采用纳米相变微胶囊整理织物可以制备具有调温功能的纺织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纳米微胶囊 智能调温 纺织品
下载PDF
真丝绸双活性基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鹤鸣 沈一峰 +1 位作者 杨爱琴 唐莉英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4,37,共4页
探讨了固着剂种类及其用量、中性盐用量、染色温度和浴比等因素对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在真丝绸染色中的影响,并针对上染及固着特点讨论了染色工艺的控制。
关键词 真丝绸 双活性基染料染色 固着剂 染色温度 浴比 工艺控制
下载PDF
PBA/TiO_2接枝复合整理剂及其整理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林鹤鸣 吕娜娜 +1 位作者 戚栋明 吴明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9,共5页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TiO2粒子表面接枝率为13.5%的PBA/TiO2接枝复合胶乳,以其为整理剂,通过浸轧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表明,经PBA/TiO2接枝复合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耐洗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PB...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TiO2粒子表面接枝率为13.5%的PBA/TiO2接枝复合胶乳,以其为整理剂,通过浸轧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表明,经PBA/TiO2接枝复合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耐洗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PBA/TiO2整理的棉纤维表面TiO2粒子附着量大,分散更均匀。认为是纳米TiO2粒子表面存在的PBA接枝聚合物抑制了TiO2在棉纤维表面的团聚倾向,提高了TiO2与纤维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结合牢度,因而经接枝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接枝复合整理剂 棉织物 抗紫外线性能
下载PDF
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活性染料同浴同色染色 被引量:5
5
作者 林鹤鸣 黄振架 沈一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4,共4页
为简化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色染色的工艺并保证色牢度,采用M型、汽巴克隆FN型和汽巴克隆LS型3种含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对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染色工艺及混合染料对同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碱剂... 为简化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色染色的工艺并保证色牢度,采用M型、汽巴克隆FN型和汽巴克隆LS型3种含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对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染色工艺及混合染料对同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碱剂,调整碱剂用量、加碱方式、染色温度,进行适当的染料混合,能显著地改善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浴染色的同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棉织物 蚕丝/麻织物 同色 一浴法 活性染料
下载PDF
辽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杨树新无性系的引进与优选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鹤鸣 范志平 +1 位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551-1554,共4页
在辽宁省昌图县前双井镇以引进的 6个无性系新品种杨树为材料 ,用乡土杨富杂Ⅱ号为对照作栽培比较试验 ,观察其生长量、抗寒性、感病性、感虫性等指标 ,用评分法评价各品种综合表现的优劣 .结果表明 ,N 119杨各项指标明显地超过对照 ,... 在辽宁省昌图县前双井镇以引进的 6个无性系新品种杨树为材料 ,用乡土杨富杂Ⅱ号为对照作栽培比较试验 ,观察其生长量、抗寒性、感病性、感虫性等指标 ,用评分法评价各品种综合表现的优劣 .结果表明 ,N 119杨各项指标明显地超过对照 ,并优于其它品种 ,可扩大栽培 ;赛路杨生长量明显地超过本地乡土杨 ,且感病性、抗寒性等方面等于或接近对照 ,有一定的引种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北地区 农田防护林 杨树 新无性系 引进 优选 新品种 引种
下载PDF
杨、榆混交型林带生长调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鹤鸣 范志平 +3 位作者 姜凤岐 周新华 朱教君 孙铁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29,共4页
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为杨树林网,树种单一,容易造成病虫害蔓延。但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网由于树种生长速度不同,造成树木群体生长参差不齐,而导致某些树木受压抑而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从而降低了林带的防护效益... 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为杨树林网,树种单一,容易造成病虫害蔓延。但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网由于树种生长速度不同,造成树木群体生长参差不齐,而导致某些树木受压抑而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从而降低了林带的防护效益。为改变这一现状并建立起一整套混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榆树 混交型材带 生长调解
下载PDF
下扬子区中生代溧水南陵拉分盆地的厘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鹤鸣 夏邦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6-281,共6页
溧水南陵盆地是一具两个沉陷中心的中生代拉分盆地,两侧边界断裂为一对走向为NNE的左旋左阶的雁行走滑断裂,并与宁芜拉分盆地有着成因上的联系,两者组成一个拉分盆地系列。盆地具有以下沉积特征:(1)沉积物累积厚度达6000... 溧水南陵盆地是一具两个沉陷中心的中生代拉分盆地,两侧边界断裂为一对走向为NNE的左旋左阶的雁行走滑断裂,并与宁芜拉分盆地有着成因上的联系,两者组成一个拉分盆地系列。盆地具有以下沉积特征:(1)沉积物累积厚度达6000m,沉积速度大于690m/Ma;(2)沉积相在盆地平面上和横剖面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3)古水流方向在盆地的边缘指向盆地内部,在盆地轴部则与盆地走向一致,砾石含量和粒径顺古水流方向减少或变小;(4)盆地边界断裂的走滑作用造成扇体位移以及古水流的持续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盆地 断裂 中生代
下载PDF
微胶囊物理发泡剂的发泡印花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鹤鸣 陈志彦 汪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通过对发泡剂用量、粘合剂膜性能、粘合剂含固量、发泡浆粘度、添加剂以及预、焙烘条件对发泡性能的影响的讨论,研究了微胶囊物理发泡剂的发泡印花工艺。
关键词 发泡印花 微胶囊 发泡剂 织物 工艺条件
下载PDF
真丝绸活性染料低盐染色工艺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鹤鸣 沈一峰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53-257,共5页
采用一定量的代盐剂LS,可以使真丝绸活性染料染色所需元明粉用量下降为原用量的1/3~1/4,而固着率不降低,皂洗、摩擦牢度相近。文章分析了代盐剂LS的用量、元明粉用量及染色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还通过上染固着曲线讨论了染色过程的控制。
关键词 真丝绸 活性染料染色 低盐染色工艺 固着率 染色性能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造林成活率与抗旱保湿综合措施的关系
11
作者 林鹤鸣 范志平 +2 位作者 姜凤岐 王朝日 李岐山 《防护林科技》 1997年第2期1-3,53,共4页
水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成活率,本试验设计了一组以灌水、培土、整穴深度为中心的正交试验,以探求不同因素的贡献和综合措施的作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成活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 水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最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成活率,本试验设计了一组以灌水、培土、整穴深度为中心的正交试验,以探求不同因素的贡献和综合措施的作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成活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加大,培土在春季风大、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起到了抗旱保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造林 成活率 抗旱保湿 分析
下载PDF
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2
12
作者 宋轩 曾德慧 +3 位作者 林鹤鸣 山口.达明 西崎.泰 山田.帕丽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67-870,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法 ,研究了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草炭和风化煤的施入 ,改善了盐碱土的养分供应状况 ,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促进了水稻对N、P2 O5... 采用盆栽试验法 ,研究了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的α 萘胺氧化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草炭和风化煤的施入 ,改善了盐碱土的养分供应状况 ,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促进了水稻对N、P2 O5、K2 O、CaO和MgO等养分的吸收 ;草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要好于相同数量的风化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炭 风化煤 根系活力 养分吸收 水稻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林带疏透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姜凤岐 周新华 +2 位作者 付梦华 朱教君 林鹤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在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法测定东北西部典型杨树林带疏透度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推理方法分别构筑了疏透度与林带结构因子相关的主导因子模型和因配置方式和树种而异的机理模型,并阐述了两种模型在林带结构调控中的作用.
关键词 林带 疏透度 模型 结构
下载PDF
林带的防护成熟与更新 被引量:50
14
作者 姜凤岐 朱教君 +1 位作者 周新华 林鹤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在详细探讨林带防护成熟概念的基础上,依据林带树木生长规律,建立了林带防护成熟龄与更新龄的确定方法,具体确定了北京杨、小钻杨等5个杨树品种林带的初始防护成熟龄、更新龄和更新期,并对林带不同更新方式进行了效益评价.
关键词 防护林 林带 防护成熟 更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内部三条磨拉石带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夏邦栋 张开均 +1 位作者 孔庆友 林鹤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青藏高原内部自北而南沿羌北-昌都、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分别发育了3条磨拉石带。各磨拉石带的长度均超过1000km,宽度一般仅数十km,沉积物具有碎屑性、粗粒性、再旋回性,沉积体厚3000~8000m,具有在挤压造山背景下形成的磨拉... 青藏高原内部自北而南沿羌北-昌都、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分别发育了3条磨拉石带。各磨拉石带的长度均超过1000km,宽度一般仅数十km,沉积物具有碎屑性、粗粒性、再旋回性,沉积体厚3000~8000m,具有在挤压造山背景下形成的磨拉石建造的基本特征。各磨拉石带都位于各自的地体缝合带并跨越其两侧的部分地带。北边的为金沙江缝合带及其西延部分,中部的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边的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3条磨拉石带标志着有3条雄伟的造山带与之毗邻。北边的是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造山带,中部和南部的两条造山带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文中建议分别称之为藏中造山带和藏南造山带。此外,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间明显滞后于地体缝合的时间,其间有后继的浅海盆地发育。磨拉石带的发育历史勾绘出青藏高原构造演化遵循一个程式,即"地体拼接-后继性盆地发育-造山作用发生-山脉消亡",这是很有意义的构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拉石带 青藏高原 造山带 藏中造山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下扬子区晚中生代逃逸构造初探 被引量:19
16
作者 尚彦军 夏邦栋 +1 位作者 林鹤鸣 杜延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下扬子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前缘,自中三叠世拉丁尼克期开始的构造活动受走滑断裂控制。在南北边界走滑断裂围限下,下扬子中生代地块呈一西南窄而东北宽的楔形。在该楔形体内,晚白垩世盆地群呈现有规律的展布,西南部盆地为长条状,... 下扬子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前缘,自中三叠世拉丁尼克期开始的构造活动受走滑断裂控制。在南北边界走滑断裂围限下,下扬子中生代地块呈一西南窄而东北宽的楔形。在该楔形体内,晚白垩世盆地群呈现有规律的展布,西南部盆地为长条状,NENEE走向,规模小,发育山麓相冲积扇相沉积,具有氧化条件;东北部的苏北盆地为面状展布,EW走向,规模大,湖相沉积为主,具有还原条件;中部盆地为左行斜列,NNE走向,发育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与此相应,断裂构造及沉积岩、火成岩的发育及分布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上列地质事实表明,下扬子楔形地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逃逸,西南部为挤压区,东北部为引张区,中部为过渡区,形成一幅如同土耳其安那托利安新生代的构造逃逸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构造 走滑断裂 晚白垩世 沉积学 岩石学
下载PDF
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尚彦军 夏邦栋 +1 位作者 杜延军 林鹤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沉积中心呈左行斜列,等厚线呈卵形封闭,三组走滑断裂系统影响和控制沉积及火山岩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盆地呈菱形并以拉分性质为主,盆地中的地层层序显示内新外老的环形扩张结构,以及岩浆活动强烈等特征表明: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 沉积中心呈左行斜列,等厚线呈卵形封闭,三组走滑断裂系统影响和控制沉积及火山岩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盆地呈菱形并以拉分性质为主,盆地中的地层层序显示内新外老的环形扩张结构,以及岩浆活动强烈等特征表明:下扬子区侏罗纪-早白垩世为一走滑引张盆地。进一步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演化阶段:碎屑沉积为主的早期阶段(J1+2)和岩浆活动为特征的晚期阶段(J3~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盆地走滑引张 盆地 沉积构造 侏罗纪
下载PDF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定量确定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杜晓军 姜凤岐 +2 位作者 沈慧 林鹤鸣 郭浩王世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6-158,共3页
Exactly measuring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ecosystems is the basis and precondition of restoring ecosystems. At present,degradation degree is usually analyzed qualitatively.In this paper,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m... Exactly measuring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ecosystems is the basis and precondition of restoring ecosystems. At present,degradation degree is usually analyzed qualitatively.In this paper,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ecosystem in hilly region of western Liaoning,which was measured by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habita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abitat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mountains has been degraded to certain stage between shrubbery and pioneer tree forest,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actice. Moreover,the result is beneficial for studying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ecosystems in other regions or of other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生态系统 退化程序 定量确定
下载PDF
纳米抗静电整理剂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建 陈维国 +2 位作者 沈一峰 林鹤鸣 余志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609-612,共4页
讨论了通过制备纳米溶胶而得到纳米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在涤纶、羊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纳米抗静电整理剂对所处理的织物具有显著的抗静电效果,采用6g/L浓度纳米抗静电剂时,涤纶织物峰值电压从未处理时的3797V下降到893V,静电半... 讨论了通过制备纳米溶胶而得到纳米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在涤纶、羊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纳米抗静电整理剂对所处理的织物具有显著的抗静电效果,采用6g/L浓度纳米抗静电剂时,涤纶织物峰值电压从未处理时的3797V下降到893V,静电半衰期由处理前的大于90s下降到0.86s;羊毛织物峰值电压从未经处理的3069V下降到处理后1596V,半衰期由原来的29.3s下降到0.21s。整理工艺因素如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抗静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溶胶 抗静电整理剂 峰值电压 半衰期
下载PDF
纳米TiO_2粒子静电吸附引发剂及其原位锚固丙烯酸丁酯聚合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明华 吕娜娜 +2 位作者 雷琳 戚栋明 林鹤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5-450,共6页
调节体系酸碱度使分散于水分散液中的纳米TiO2粒子表面带负电,进而通过静电作用高效稳定吸附上偶氮盐类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脒二氯化氢(AIBA).实验发现引发剂在TiO2粒子表面的静电吸附存在一个稳定吸附上限,其值在pH=10的体系中为0.0... 调节体系酸碱度使分散于水分散液中的纳米TiO2粒子表面带负电,进而通过静电作用高效稳定吸附上偶氮盐类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脒二氯化氢(AIBA).实验发现引发剂在TiO2粒子表面的静电吸附存在一个稳定吸附上限,其值在pH=10的体系中为0.084mmol/g(相对于TiO2的量).进一步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在TiO2粒子表面就地引发丙烯酸丁酯(BA)的锚固聚合,制备得到了PBA/TiO2复合乳胶.对聚合动力学和聚合产物的观察发现,吸附引发剂在其中起到重大作用,只有当引发剂用量略低于稳定吸附上限时,反应过程稳定性和聚合产物分散性才较好.此时聚合反应阻聚期短、反应速率快、单体转化率高、实验重现性好.热重分析(TGA)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合抽提实验证实,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可在TiO2粒子表面锚固上13.5%的不可抽提PBA聚合物.动态激光粒度分析(DLS)发现,原位锚固改性对TiO2粒子软团聚体具有稳定的解团聚作用,可有效提高纳米TiO2粒子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这一化学改性作用与超声分散所带来的物理性的可逆解软团聚作用有着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静电吸附 锚固改性 解团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