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话语的“精神”概念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柴文华 姜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精神”是研究所有精神谱系的基础性概念,汉语语境中的“精神”语义是指与“物质”相对的人的意识。“精神”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人类精神、民族精神、地域精神、个人精神等。“精神”的主要特性之一是相互关联,按照中国哲学的话语,“... “精神”是研究所有精神谱系的基础性概念,汉语语境中的“精神”语义是指与“物质”相对的人的意识。“精神”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人类精神、民族精神、地域精神、个人精神等。“精神”的主要特性之一是相互关联,按照中国哲学的话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普遍联系不仅是“精神”的特性,也是宇宙人生的重要规定。“精神”与中国哲人所说的“心”大体相同,对人生、社会等有巨大的激励功能。“精神”还具有明显的创造功能,即基于人的主体性,不断更新对对象世界的认知,不断提高对对象世界的实践能力,从而推进人类社会和自身不断进步,如汤之《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梁漱溟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论证了创造是宇宙生命的本性,亦即人的本性。人类能创造的依据在于人有智慧、心或精神,它可以使人由“无能”变为“无所不能”,从而“转物”而不为“物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精神” 语义分析 类型分析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从“照着说”到“自己说”——对自主性中国哲学史话语建构的思考
2
作者 柴文华 郭佳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0,I0006,共7页
中国哲学史话语是以“哲学”概念的引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以及中国哲学史书写为助力,逐步走向学界的。它的建构过程已经从“以西释中”“以马释中”的“照着说”过渡到如今多维度的“自己说”阶段,这代表着中国哲学史的话语开始由... 中国哲学史话语是以“哲学”概念的引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以及中国哲学史书写为助力,逐步走向学界的。它的建构过程已经从“以西释中”“以马释中”的“照着说”过渡到如今多维度的“自己说”阶段,这代表着中国哲学史的话语开始由外来主导转向独立自主。当下,面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三次转向,选择“自信与自主相统一”“特性与共性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自主性中国哲学史话语建构原则,采取自织“滤网”,融合现代化的人文语境、选取现代化的汉语文本为建构路径来书写中国哲学史,可以进一步推进自主的中国哲学史话语的建构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着说” “自己说” 自主性 中国哲学史话语
下载PDF
基于哲学维度的研究生“翻转式”互动教学探索——以2022届“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
3
作者 柴文华 于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 “翻转式”互动教学是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研究生演讲为主,辅之以教师的总结、点评、答疑,属于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基于哲学维度的“翻转式”互动教学依据哲学对人的本体论规定,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实施过程是以选择、演讲、评价的方式进行,分别对应“思考、准备、领悟”3个阶段。文章以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22届研究生班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对“翻转式”互动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维度 研究生教育 “翻转式”互动教学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
下载PDF
冯友兰和汤用彤魏晋玄学观比较研究
4
作者 柴文华 隽文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7,共7页
对于魏晋玄学,冯友兰和汤用彤都对之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断,其学术贡献也为学界所称道。冯友兰和汤用彤的魏晋玄学研究有共同之处,都认为玄学受到汉末名学的影响,主要问题和代表人物基本一致,也都强调竹林玄学是对正始玄学的补充... 对于魏晋玄学,冯友兰和汤用彤都对之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断,其学术贡献也为学界所称道。冯友兰和汤用彤的魏晋玄学研究有共同之处,都认为玄学受到汉末名学的影响,主要问题和代表人物基本一致,也都强调竹林玄学是对正始玄学的补充。不过,冯友兰和汤用彤在研究方法以及对玄学的界定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研究冯友兰和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观,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对魏晋玄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会为我们了解近现代视域下的魏晋玄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汤用彤 魏晋玄学观
下载PDF
对冯友兰“天地境界”和谢林“绝对同一”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柴文华 王月峤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和谢林的“绝对同一”说“异”多于“同”。冯友兰继承的主要是程朱理学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谢林继承的主要是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冯友兰的理智方法是形式上的,谢林的理智方... 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和谢林的“绝对同一”说“异”多于“同”。冯友兰继承的主要是程朱理学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谢林继承的主要是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冯友兰的理智方法是形式上的,谢林的理智方法则包含了实践;冯友兰的直觉方法超越了解,谢林的直觉方法则依凭于美感直观;冯友兰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所体认的对象有宇宙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意义,谢林的则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意义;前者是为宇宙论层面上的向宇宙展开,后者则是为本体论层面上的向本原回归。两者的相同点表现在冯友兰和谢林都是以人类独有的“心性”“意识”的存在与发展为基础的,其通过理智的方法和直觉的方法两层递进地达到最高精神境界。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和谢林的“绝对同一”说有其合理性,但也包含一些理论缺失,需要进一步深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谢林 “天地境界” “绝对同一”
下载PDF
先秦儒道“人美学”思想及审美人生观建构
6
作者 孙思冰 柴文华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儒家是“仁且知”,道家是“法自然”。在实现“内美”的路径上,两家又很相似,都主张向内的功夫。儒道两家的“人美学”思想对于审美人生观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从超越功利、内外统一、情理交融、刚柔相济等方面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崇高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人美学” “人哲学” 审美人生观
下载PDF
论张申府的“群己”思想
7
作者 刘雨 柴文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论内蕴。“实”与“理性”的结合被张申府看作是人性革新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活”是民主自由之道,是张申府对辩证唯物论思想的阐发;“中”是道德秩序的要求,是张申府依据儒家的“中道”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探索。探讨张申府的“群己”思想,有助于深入把握他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系统,也可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群己”思想 “实” “活” “中”
下载PDF
对儒家“内圣外王”的追问 被引量:4
8
作者 柴文华 张收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5-11,共7页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主动地关注现实政治和社会民生,其外王之道更加丰富和壮大。儒家的"内圣"与"外王"以"身"为坐标,用力方向有别,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但二者实际上是一体的,统一在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上。立足当代视域可以看出,儒家的"内圣外王"包含历史合理性和现实生命力,构成我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同时亦有历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家 道家 圣人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中西文化观 被引量:4
9
作者 柴文华 赵菲菲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6,共5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贯穿着他的中西文化观。其基本理路首先是肯定西方文化的长处,其次是揭露中国文化的短处,再次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西方文化转变的剖析中肯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更多强调了中西文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贯穿着他的中西文化观。其基本理路首先是肯定西方文化的长处,其次是揭露中国文化的短处,再次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西方文化转变的剖析中肯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更多强调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这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中西文化融合论是综合创新的雏形;中、西、马的融合是综合创新的成熟形态;面对当代问题,在综合创新基础上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是综合创新的理想形态。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伦理本位,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来面目的。梁漱溟试图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建设和社会改造,这基于他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格外重视。尽管梁漱溟基于中西文化融合论的某些乡村建设理论已经过时,但他提示我们的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不会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中西文化观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柴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 人类理性 群体本位 人与自然 发展经历 人类文明 中华民族 价值理念
下载PDF
文化的超越与寻根——论贺麟的文化哲学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柴文华 马庆玲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39-43,共5页
贺麟作为中国20 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建构了较为成型的文化哲学体系。该文从文化本体论、文化方法论、文化理想论和中国现实文化观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贺麟的文化哲学体系,并对贺麟的文化形上学以及“中体西用”
关键词 贺麟 文化哲学体系 文化体用 "真文化" 寻根意识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生命力--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柴文华 李迪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9,共6页
中国乃礼义之邦,有着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中国传统道德并非固态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先秦至1840年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本土阶段,也是肯定阶段;1840年至1979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否定阶段,传统道德遭到了激烈的批... 中国乃礼义之邦,有着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中国传统道德并非固态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总体而言,先秦至1840年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本土阶段,也是肯定阶段;1840年至1979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否定阶段,传统道德遭到了激烈的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传统道德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优秀传统道德得到了重新肯定,表现出顽强的现实生命力。这种现实生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接合点上,比如和谐、爱国、诚信等。其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和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内在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发展历程 现实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真文化和真道德──贺麟的见解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文华 郑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真文化和真道德──贺麟的见解及其启示柴文华,郑莉现代中国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进程是在中西哲学的碰撞和交融中展开的,它以中西文化总体上的碰撞和交融为背景。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有关中西文化的论争一直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凡... 真文化和真道德──贺麟的见解及其启示柴文华,郑莉现代中国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进程是在中西哲学的碰撞和交融中展开的,它以中西文化总体上的碰撞和交融为背景。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有关中西文化的论争一直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热点,凡是对中国文化命运深切关怀的有识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道德 贺麟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 中西文化 道德建构 体用不二 现实中国 道德的好 新道德
下载PDF
道家的“自然”及现代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柴文华 郑秋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7-99,共3页
道家的"自然"包含有丰腴的理性内蕴:关注动物生存权利的物道主义;尊重人的自由的人道主义;充满反抗精神的批判现实主义;崇尚"法天贵真"的审美理念;脱离世俗的超现实主义;知足常乐、安之若命的宿命论等。认真解读这... 道家的"自然"包含有丰腴的理性内蕴:关注动物生存权利的物道主义;尊重人的自由的人道主义;充满反抗精神的批判现实主义;崇尚"法天贵真"的审美理念;脱离世俗的超现实主义;知足常乐、安之若命的宿命论等。认真解读这份珍贵的文化遗存,将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现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 自由
下载PDF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与《庄子·天下篇》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文华 刘桃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与《庄子·天下篇》有内在关联,他既从中寻找到研究先秦哲学的"支点",同时在"道术"与"方术"之辩的基础上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和方法。探讨这一问题...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与《庄子·天下篇》有内在关联,他既从中寻找到研究先秦哲学的"支点",同时在"道术"与"方术"之辩的基础上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和方法。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观和方法论的多维源头,为当下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书写 《庄子·天下篇》
下载PDF
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努力开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文华 关健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1月20日,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省农工办主任魏百刚指出,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这条主线,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 1月20日,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省农工办主任魏百刚指出,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这条主线,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主动调整优化农业的区域、产品、要素、技术、主体等多方面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结构性改革 农工办 省农业厅厅长 产业结构转型 农机农艺 改革创新 政策创新 主攻方向 地下水超采
下载PDF
冬虫夏草制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柴文华 闫顺章 刘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7期28-29,3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冬虫夏草制剂治疗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05~2008年本院肾内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冬草夏虫制剂,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为4~6个月。... 目的:分析比较冬虫夏草制剂治疗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05~2008年本院肾内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冬草夏虫制剂,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疗程均为4~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种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两两比较得知,冬虫夏草制剂治疗后ECT20minER、Ccr均有显著升高,而BUN、Scr则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两两比较显示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低BUN和Scr,升高ECT20minER和Ccr的作用,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两组总的治疗好转率的比较示,治疗组总的治疗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冬虫夏草制剂对CRF有明显的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之作用。结论:冬虫夏草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使患者的BUN、Scr显著降低,而ECT20minER、Ccr则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慢性肾功能衰竭 安慰剂
下载PDF
反思之反思——论冯友兰的哲学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柴文华 马亚男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17,26,共6页
冯友兰从反思的角度规范哲学,阐释了哲学的内容、特征、功能、方法,并通过对哲学与科学、哲学与道德、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哲学的文化地位。冯友兰的哲学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哲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冯友兰 反思 哲学观
下载PDF
儒家道德自觉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柴文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4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道德自觉 儒家道德 道德人类学 人的现代化 儒家学者 儒家伦理文化 伦理价值 思维方式 人之所以为人者 自然欲望
下载PDF
论张君劢的科学观与人生观 被引量:5
20
作者 柴文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张君劢是中国 2 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探讨 ,既指出了科学万能论的错误和科学本身的局限 ,又强调了科学不可泯灭的功绩和功能。他十分重视人生观的特点和意义 ,并探讨了与人生观相关的一... 张君劢是中国 2 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探讨 ,既指出了科学万能论的错误和科学本身的局限 ,又强调了科学不可泯灭的功绩和功能。他十分重视人生观的特点和意义 ,并探讨了与人生观相关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在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上 ,他重点强调的是二者的区别 ,对科学家企图用因果关系解释人类现象的认识论根源等作了分析。张君劢的人生观引领了中国 2 0世纪 2 0— 4 0年代的人文思潮 ,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人生观 人文精神 科学观 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