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棉织物制备及其雾收集性能
1
作者 王煦漫 卢俊龙 +4 位作者 张彩宁 柴柏龙 赵倩倩 马志豪 黄静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六水合硝酸钴、尿素、氟化铵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在棉织物上生长出碱式碳酸钴纳米棒,经硬脂酸表面处理后制备超疏水棉织物。采用XRD、FT-IR及SEM对该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棉织物种类、收集距离和雾流量等对超疏水...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六水合硝酸钴、尿素、氟化铵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在棉织物上生长出碱式碳酸钴纳米棒,经硬脂酸表面处理后制备超疏水棉织物。采用XRD、FT-IR及SEM对该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棉织物种类、收集距离和雾流量等对超疏水棉织物雾收集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该织物的雾收集持久性和自清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超疏水棉织物具有最佳的雾收集性能,可达1 006.85 mg/(cm^(2)·h);雾收集性能随收集距离减小和雾流量增大而增加,当收集距离和雾流量分别为3 cm和237 mL/h时,集雾效率高达1 514.65 mg/(cm^(2)·h)。此外,超疏水棉织物还具有良好的雾收集持久性和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棉织物 雾收集 雾流量 碱式碳酸钴
下载PDF
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柴柏龙 李晓红 +3 位作者 卢义玉 康勇 冯卫强 陈凌云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4,共5页
随着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地下空间修建的日趋增多,以工程类比法为主体的静态设计、施工已无法满足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文中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环山坪隧道断层破碎带为例,应用大型有限元ADINA软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成果和施工方案,预... 随着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地下空间修建的日趋增多,以工程类比法为主体的静态设计、施工已无法满足地下工程建设的需求。文中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环山坪隧道断层破碎带为例,应用大型有限元ADINA软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成果和施工方案,预先计算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收敛-约束原理判断了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并对支护参数和施工时机给出了更合理的建议。为隧道动态设计、合理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隧道 收敛-约束原理 围岩-支护体系 稳定性
下载PDF
锚喷支护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塌方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卢义玉 陈凌云 +2 位作者 冯卫强 柴柏龙 周东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辅助支护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的机理、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环山坪隧道塌方段为例,对塌方段原设计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深入分析围岩内空收敛变形监测数据。研究表明:... 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辅助支护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的机理、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环山坪隧道塌方段为例,对塌方段原设计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深入分析围岩内空收敛变形监测数据。研究表明:合理的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方案能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为安全的度过隧道塌方段提供保障,同时,也说明了隧道监控量测能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方案效果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塌方 小导管注浆 锚喷支护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框架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4
作者 柴柏龙 雷爱新 《岩土锚固工程》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对隧道地质地貌、原设计和施工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发生病害的原因,采取了预应力锚素框架锚固、反压回填夯实、隧道内小导管径向注浆、换拱等综合措施,成功地治理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出现的地质病害。文章主要从预应力锚索框架... 通过对隧道地质地貌、原设计和施工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发生病害的原因,采取了预应力锚素框架锚固、反压回填夯实、隧道内小导管径向注浆、换拱等综合措施,成功地治理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出现的地质病害。文章主要从预应力锚索框架及小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病害处治中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它们加固围岩、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机理,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了一条洞内外综合治理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素框架 小导管注浆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 病害处治
下载PDF
递增类异节拍流水施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柴柏龙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50-53,共4页
在大量无节奏流水施工组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递增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的概念,分析了类异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间的关系,给出了类异节拍流水工期估算公式,总结了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组织的工程实质和组织步骤。最后以运营高速公路... 在大量无节奏流水施工组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递增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的概念,分析了类异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与流水步距间的关系,给出了类异节拍流水工期估算公式,总结了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组织的工程实质和组织步骤。最后以运营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处治工程为例,介绍了递增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组织思路在工程量按空间分配较均衡、施工过程多、工期要求紧的工程中的应用。对比了类异节拍流水计算工期与估算工期,二者近似相等,说明在类异节拍流水施工组织中,应用本文提出的估算公式,省去繁杂的计算便可估算得到流水工期,从而直观判断流水组织施工工期是否满足工期需求,为施工过程多、工期紧的项目组织流水施工和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递增类异节拍流水 工期估算 施工组织 应用
下载PDF
普洱市典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柴柏龙 张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8-25,共8页
以困鹿山村、那柯里村和碧溪古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地理环境类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传统村落景观格局的基质都为有林地,其中困鹿山村的优势斑块类型依次为旱地、茶园和水田,... 以困鹿山村、那柯里村和碧溪古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地理环境类型传统村落景观格局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传统村落景观格局的基质都为有林地,其中困鹿山村的优势斑块类型依次为旱地、茶园和水田,那柯里村为旱地和茶园,碧溪古镇为茶园、水田和旱地;景观破碎化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在3个村落的活动程度依次为碧溪古镇>那柯里村>困鹿山村,景观破碎程度则是那柯里村>碧溪古镇>困鹿山村,景观多样性分析方面,碧溪古镇指数最高,其次为困鹿山村和那柯里村;表明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会增加景观破碎度,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加景观多样性;传统村落的农业景观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相关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困鹿山村 那柯里村 碧溪古镇 传统村落
下载PDF
宁洱片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景观相继占用动因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柴柏龙 张龙 +3 位作者 徐满 刘娜 李海波 宋钰红 《现代园艺》 2020年第6期216-217,共2页
宁洱片区作为原普洱府驻地,普洱茶原产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核心枢纽.在这片大地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各种政权的交替,民族间的交流互融和茶马贸易的兴衰等历史痕迹,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借用“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概念,... 宁洱片区作为原普洱府驻地,普洱茶原产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核心枢纽.在这片大地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各种政权的交替,民族间的交流互融和茶马贸易的兴衰等历史痕迹,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借用“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概念,通过分析现有的文化景观特色,对历史、政治、农艺、技术、经济、心理6个历史变迁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梳理,为其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 文化景观 相继占用 滇藏茶马古道 普洱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的东莲花回族传统村落景观构架及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满 张龙 +1 位作者 柴柏龙 宋钰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巍山东莲花回族传统村落景观的自然山水、民居建筑、公共空间、文化宗教等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在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分析云南大理巍山传统回族传统村落东莲花村的景观特征。东莲花村依托自然山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格局;在... 以巍山东莲花回族传统村落景观的自然山水、民居建筑、公共空间、文化宗教等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在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分析云南大理巍山传统回族传统村落东莲花村的景观特征。东莲花村依托自然山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格局;在保留建筑原始性前提下,赋予公共空间新的功能,将民族文化特色与村落建筑融合后形成独特的景观。东莲花民族传统村落古建筑景观的保护经验,为实现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村落景观 东莲花村 回族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巍山片区滇藏茶马古道沿线文化景观相继占用现象研究
9
作者 徐满 张龙 +3 位作者 柴柏龙 刘娜 李海波 宋钰红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相继占用是不同阶段的不同民族对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土地文化景观不同的现象。基于相继占用理论对巍山片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景观演变的7个过程研究:历史过程、经济过程、政治过程、社会制度过程、生产力发展过程、少数民族发... 相继占用是不同阶段的不同民族对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从而导致土地文化景观不同的现象。基于相继占用理论对巍山片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景观演变的7个过程研究:历史过程、经济过程、政治过程、社会制度过程、生产力发展过程、少数民族发展过程、文化意识与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其中历史过程、政治过程和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人为活动,对滇藏茶马古道文化景观形成有比较重要的持续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继占用 滇藏茶马古道 文化景观 少数民族 巍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