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硼对柑桔硼钙、果实生理病害及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梁和 石伟勇 +1 位作者 马国瑞 杨玉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9-512,共4页
本试验采用 0 .2 %硼酸 ,在胡柚、柑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研究硼对不同柑桔品种果实的钙硼含量、生理病害及耐贮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硼处理显著提高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片、果皮、果肉硼含量 .其中 ,硼含量幼果期 >... 本试验采用 0 .2 %硼酸 ,在胡柚、柑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研究硼对不同柑桔品种果实的钙硼含量、生理病害及耐贮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硼处理显著提高柑桔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的叶片、果皮、果肉硼含量 .其中 ,硼含量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叶片 >果皮 >果肉 ;硼含量的提高显著影响各部位钙的含量 ,显著降低了叶片及幼果期、膨大期果实的钙硼比值 ;硼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柑桔生理病果率和贮藏烂果率 ,硼与生理病果率的相关性幼果期 >膨大期 >成熟期 ,果皮 >叶片 >果肉 ,与烂果率的相关性则有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的趋势 .两品种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生理病害 耐贮性 叶面喷施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硼钙营养对胡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和 马国瑞 +1 位作者 石伟勇 杨玉爱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1年第7期21-26,共6页
连续 2年对胡柚进行叶面喷施硼 (B)、钙 (Ca)及硼加钙 (B +Ca)溶液试验 ,以探讨B、Ca及其互作对胡柚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B及B +Ca处理显著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 1 9 1 6%~ 34 5 1 %和 1 7 4... 连续 2年对胡柚进行叶面喷施硼 (B)、钙 (Ca)及硼加钙 (B +Ca)溶液试验 ,以探讨B、Ca及其互作对胡柚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B及B +Ca处理显著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 1 9 1 6%~ 34 5 1 %和 1 7 4 7%~ 2 9 81 % ,果皮百分率分别降低 3 5 9%~ 4 83%和 1 0 6%~ 3 30 % ,降低了收获期果实果皮的叶绿素a (chla)和叶绿素b(chlb)含量 ,增加了类胡萝卜素 (chlc)含量及chlc (chla +chlb)比值 ,果实色泽有了明显的改观 ;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胡柚果实的糖、固形物、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 ,降低了果实有机酸含量和渣汁比 ;B及B +Ca处理还显著降低胡柚的生理病果率 ,病果率分别比对照降低 2 2 3%~7 72 %和 1 2 7%~ 6 1 2 %。Ca处理对果实生理病害、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效果在 1 998年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柚 果实品质 营养元素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生理果病率
下载PDF
叶面喷硼对胡柚和温州蜜柑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和 石伟勇 +1 位作者 马国瑞 杨玉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盛花前和果实发育初期对缺硼胡柚和温州蜜柑进行叶面喷硼处理(喷施0.2%H3BO4溶液),以探讨硼对不同柑桔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硼能显著提高胡柚和温州蜜柑的叶片和果实的硼含量,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盛花前和果实发育初期对缺硼胡柚和温州蜜柑进行叶面喷硼处理(喷施0.2%H3BO4溶液),以探讨硼对不同柑桔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硼能显著提高胡柚和温州蜜柑的叶片和果实的硼含量,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吲哚乙酸(IAA)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PPHO)活性,并降低酚类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胡柚对硼的需求大于温州蜜柑,对缺硼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特性 酶活性
下载PDF
宿根甘蔗行间冬马铃薯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和 董永威 +3 位作者 韦杰权 韦方志 阮春芳 韦承坤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以甘蔗柳城05/136和马铃薯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新植蔗行距为1.3m,甘蔗砍收后在行距间作马铃薯,设覆土(T1)、甘蔗叶覆盖(T2)、黑膜覆盖(T3)不同覆盖方式以及马铃薯单作覆土(CK)等四个处理,比较宿根甘蔗行间作冬马铃薯以及不同覆盖物栽培... 以甘蔗柳城05/136和马铃薯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新植蔗行距为1.3m,甘蔗砍收后在行距间作马铃薯,设覆土(T1)、甘蔗叶覆盖(T2)、黑膜覆盖(T3)不同覆盖方式以及马铃薯单作覆土(CK)等四个处理,比较宿根甘蔗行间作冬马铃薯以及不同覆盖物栽培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冬马铃薯出苗数方面,间作对冬马铃薯的出苗速度及最终苗数影响均不明显,不同的覆盖物对出苗的速度影响较大,覆盖土壤处理的马铃薯出苗比覆盖蔗叶和黑膜的早,但最终的苗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耕作土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方面,间作的马铃薯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单作马铃薯;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冬季低气温条件下不同土层土壤的温度及水分,蔗叶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增加效果不如地膜覆盖,其中增温的效果又不如保水的效果;在马铃薯产量性状方面,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的每667m2株数、单株薯数、单株薯重、商品薯率和产量,覆盖地膜和蔗叶均能改善马铃薯的产量性状,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黑色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优于蔗叶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甘蔗 冬马铃薯 间作 覆盖栽培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康轩 黄景 +4 位作者 吕巨智 银秋玲 梁和 雷振甜 李仍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39-2343,共5页
以稻草覆盖免耕方式稻田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0.81%7.24%,磷素含量增加14.95%19.21%... 以稻草覆盖免耕方式稻田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0.81%7.24%,磷素含量增加14.95%19.21%,钾素含量增加0.57%15.40%,且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除碱解氮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外,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与极显著差异水平;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0-10cm土层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传统耕作高出9.10%、13.95%,10-20cm土层则比传统耕作略低。因此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朝着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两个保护性耕作处理:免耕稻草覆盖(8cm)、免耕覆盖稻草(8cm)后盖黑色地膜之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覆盖 冬马铃薯 土壤养分 有机碳库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还田稻草氮素释放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梁天锋 徐世宏 +7 位作者 刘开强 王殿君 梁和 董登峰 韦善清 莫润秀 曾可 江立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64-3570,共7页
【目的】探讨在免耕和常耕条件下,还田稻草氮素释放特性和水稻氮素利用的差异。【方法】2006年和2007年晚稻,在田间将稻草还田,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稻草中残留的氮素,同时进行桶栽试验,将15N标记稻草还田,成熟期测定水稻积累的总氮素和15N... 【目的】探讨在免耕和常耕条件下,还田稻草氮素释放特性和水稻氮素利用的差异。【方法】2006年和2007年晚稻,在田间将稻草还田,并在不同时期测定稻草中残留的氮素,同时进行桶栽试验,将15N标记稻草还田,成熟期测定水稻积累的总氮素和15N丰度。【结果】稻草中残留的氮素随还田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不同时间段下降的速度差异很大。还田后0~40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降约60%,还田后40~100d,稻草中残留的氮素下降约10%。两种耕作方式下还田稻草含氮率均呈升高趋势。无论是干稻草还是湿稻草还田,免耕条件下稻草氮素平均释放速率高于常耕。免耕方式下湿稻草的氮素释放速率较高,常耕方式下干稻草氮素释放速率较高。【结论】无论还田稻草状态相同与否,常耕水稻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量较免耕水稻高。免耕有利于还田稻草的氮素释放,但水稻从还田稻草中吸收的氮素和氮素利用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方式 免耕 氮素利用
下载PDF
甘蔗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和宿根蔗生长影响初探 被引量:40
7
作者 陈超君 梁和 +5 位作者 何章飞 莫清贵 黄严 邝伟生 李天绍 陆国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30,共5页
在坡地大田生产条件下,以传统的人工收获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和翌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械收获处理的留茬高度、蔗蔸破头率明显高于人工收获处理,但不倒伏、脱叶性好的甘蔗品种的留茬高度增幅较小,纤维含... 在坡地大田生产条件下,以传统的人工收获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机械收获对蔗蔸质量和翌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械收获处理的留茬高度、蔗蔸破头率明显高于人工收获处理,但不倒伏、脱叶性好的甘蔗品种的留茬高度增幅较小,纤维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利于降低蔗蔸破头率;(2)机械收获处理对翌年宿根蔗发株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对宿根性强的品种影响较小,而对宿根性差的品种影响甚大;(3)与人工砍收处理相比,机械收获处理的株高、单茎重均略优而有效茎数则较少,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甘蔗蔗糖分提高了0.53个百分点;(4)机械收获配套碎叶还田技术,能减小机械收获对宿根蔗发株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单茎重和增加有效茎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收获 蔗蔸质量 宿根蔗 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L.)人工湿地对含铬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志刚 李素丽 +5 位作者 梅利民 万雪芹 梁和 陈伟刚 陈竑 周宙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8-365,共8页
选取美人蕉(Cannaind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L.)为植物材料,以不同浓度K2Cr2O(7分别含0、1、20、50mg.L-1Cr6+)的生活污水作为Cr6+污染源,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及处理时间下两种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植物体Cr6+积累量及根系... 选取美人蕉(Cannaind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L.)为植物材料,以不同浓度K2Cr2O(7分别含0、1、20、50mg.L-1Cr6+)的生活污水作为Cr6+污染源,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及处理时间下两种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植物体Cr6+积累量及根系活力(TTC)、叶片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的初期30d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人工湿地COD、氨氮去除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0d后,随着Cr6+处理时间的延长及Cr6+浓度的逐渐升高,两种湿地系统对COD、氨氮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在20、50mg.L-1Cr6+处理条件下,两种湿地对COD、氨氮的净化效果显著低于对照及1mg.L-1Cr6+处理,对照与1mg.L-1Cr6+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2)在不同Cr6+浓度处理下,两种人工湿地对TP净化效果的能力较为稳定,同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美人蕉、芦苇体内Cr6+积累量逐渐加大。(3)1mg.L-1Cr6+处理可提高美人蕉和芦苇的TTC、叶片的SOD、POD、Pn,而20、50mg.L-1Cr6+处理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处理浓度、时间呈正相关。(4)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可见,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美人蕉、芦苇生长,使之能够维持正常的净化功能,因此,利用它们作为人工湿地植物来修复Cr6+污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人工湿地 污水净化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梁天锋 徐世宏 +7 位作者 刘开强 王殿君 梁和 董登峰 韦善清 周佳民 胡钧铭 江立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6,共7页
2006和2007年,在桶栽条件下,以早稻(三系籼型杂交稻金优253)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植株吸收的氮肥数量及其在体内的分... 2006和2007年,在桶栽条件下,以早稻(三系籼型杂交稻金优253)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草还田免耕、免耕、稻草还田常耕、常耕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植株吸收的氮肥数量及其在体内的分配与土壤耕作方式密切相关;免耕提高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率及在子粒和根中的分配比率,但降低了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率。2)免耕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总量与常耕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免耕水稻吸收的氮素中来源于肥料的比例比常耕水稻的大;免耕水稻的氮肥回收效率高于常耕水稻,但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差异不明显。3)稻草还田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有显著的影响。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基肥和分蘖肥氮素的积累量,增加了穗肥氮素积累量,氮肥总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各个时期的肥料氮素积累量,氮肥的总积累量增加显著。4)稻草还田提高了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产量,2007年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条件下稻草还田降低了氮素的回收效率,但常耕条件下稻草还田提高了氮肥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15N示踪技术 免耕 常耕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甘蔗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蓝立斌 陈超君 +4 位作者 米超 罗艺 梁和 王爱华 韦玉奇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蔗糖分没有显著增加,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施氮量675 kg/ha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施氮量225 kg/ha处理的蔗糖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氮肥 生理生化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覆盖处理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玉佩 黄雪琳 +4 位作者 谭小莉 吕巨智 梁运波 蓝立斌 梁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研究了6种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稻草的基础上加盖薄膜对免耕马铃薯苗期生长动态、株高、冠幅、干物质重量以及产量形成等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出苗率、株高、冠幅、干物重和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 研究了6种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稻草的基础上加盖薄膜对免耕马铃薯苗期生长动态、株高、冠幅、干物质重量以及产量形成等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出苗率、株高、冠幅、干物重和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白色膜处理,经济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免耕覆盖8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的绿薯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免耕 覆盖处理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低浓度重金属Cr^(6+)对紫狼尾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志刚 梅利民 +3 位作者 万雪芹 李素丽 梁和 李正文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78-482,共5页
为探讨污水中Cr6+对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其幼苗置于含不同浓度Cr6(+0、1、10、20、30、40、50 mg/L K2Cr2O7)生活污水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植株叶片Pro、MDA、可溶性糖、SOD、POD活性及... 为探讨污水中Cr6+对紫狼尾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将其幼苗置于含不同浓度Cr6(+0、1、10、20、30、40、50 mg/L K2Cr2O7)生活污水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植株叶片Pro、MDA、可溶性糖、SOD、POD活性及植株总铬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时期处理后,叶片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随Cr6+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MDA含量随着铬处理浓度的升高、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20mg/L Cr6+处理14d后植株生长速率最快,1~40mg/L Cr6+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对铬的吸收与积累;而50mg/L Cr6+则对根系有毒害效应,抑制植株生长。这些结果显示,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紫狼尾草生长,从而使其在受Cr6+污染环境中的植物修复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污水 紫狼尾草 生理生化 Pro MDA SOD POD
下载PDF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韦剑锋 韦冬萍 +3 位作者 陈超君 蓝立斌 刘欢雨 梁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8,共6页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方法,在总施氮量(15N标记尿素5g/盆,相当于450kg.hm-2)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全部基施(T1)、50%基施+50%在分蘖期追施(T2)和30%基肥+30%在分蘖期追施+40%在伸长期追施(T3)3种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方法,在总施氮量(15N标记尿素5g/盆,相当于450kg.hm-2)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全部基施(T1)、50%基施+50%在分蘖期追施(T2)和30%基肥+30%在分蘖期追施+40%在伸长期追施(T3)3种施氮方式对甘蔗氮肥效率与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吸收的氮素约18%~29%来源于当季施用的尿素氮,71%~82%来自土壤和种茎氮;氮肥利用率为21.0%~34.52%,残留率为37.61%~44.13%,有21.35%~41.39%的氮素损失。3种施氮方式下,氮肥残留在0~20cm土层较多,在20~40cm残留较少。随氮肥施用时间后移,甘蔗吸收的氮素、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氮肥利用率、氮肥残留率、蔗茎产量及产糖量明显增加,而氮肥损失率显著下降,蔗茎的氮素分配率和蔗糖分积累略呈下降趋势,同时氮素在0~20cm土层的残留呈上升趋势,在20~40cm土层呈下降趋势。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考虑,T3施氮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土壤 施氮方法 15N标记 氮肥去向
下载PDF
植物根边缘细胞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荣峰 蔡妙珍 +2 位作者 刘鹏 梁和 徐根娣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根边缘细胞抗逆性方面的研究,重点概述植物根边缘细胞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其相应的抗性机理。在生物胁迫下,边缘细胞能吸引和固定病原根结线虫,排斥或约束致病性细菌,可作为真菌感染的假目标,减少...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根边缘细胞抗逆性方面的研究,重点概述植物根边缘细胞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其相应的抗性机理。在生物胁迫下,边缘细胞能吸引和固定病原根结线虫,排斥或约束致病性细菌,可作为真菌感染的假目标,减少或避免各种病原菌对根尖的伤害。在非生物胁迫下,边缘细胞通过分泌粘液、诱导ROS产生刺激细胞死亡以抵抗铝毒,并通过其数量的改变来调节高温、高浓度CO2等多种生理反应。最后在当前植物根边缘细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细胞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响应 抗性机理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1
15
作者 谭小莉 黄芩芬 +2 位作者 梁和 顾明华 梁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作用来改善烟叶品质是有着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及烟苗生长、根系活力、烟叶钾含量、烟碱合成及抑制腋芽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同时,展...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作用来改善烟叶品质是有着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及烟苗生长、根系活力、烟叶钾含量、烟碱合成及抑制腋芽等方面进行探讨。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同时,展望了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协调烟株生长发育、烟草内含物质代谢平衡、通过化学调控提高烟叶质量并减少烟叶外源激素残留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烟草 品质 调节作用 展望
下载PDF
马铃薯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1 位作者 熊建文 梁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6-60,共5页
氮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的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氮素营养特性... 氮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的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氮素营养特性,是马铃薯生产合理施用氮肥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归纳马铃薯植株的氮素含量、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及氮素分配等规律,并概述施用氮肥对马铃薯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马铃薯氮素营养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营养 吸收特性 氮肥施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等植物赤霉素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强 吴建明 +2 位作者 梁和 黄杏 丘立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22,共7页
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阶段,如促进种子萌发、茎杆伸长、叶片展开、花的发生及果实与种子的发育。综述了赤霉素合成、信号转导途径、与其他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环境信号的响应以及DELLA泛素化降解... 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阶段,如促进种子萌发、茎杆伸长、叶片展开、花的发生及果实与种子的发育。综述了赤霉素合成、信号转导途径、与其他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环境信号的响应以及DELLA泛素化降解过程的研究进展,这将有助于人们对赤霉素生理作用和分子调节机制的了解,有利于对赤霉素各方面的机理进行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信号转导 植物激素 调控机理
下载PDF
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的生理生态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荣峰 蔡妙珍 +3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陈敏燕 梁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0-697,共8页
设置不同的Al3+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1)和培养时间(12、24h),研究了边缘细胞活性和大豆(Glycine max)根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Al3+浓度及处理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通过Hoechst33342... 设置不同的Al3+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1)和培养时间(12、24h),研究了边缘细胞活性和大豆(Glycine max)根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Al3+浓度及处理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通过Hoechst33342-PI双重荧光染色、梯状DNA(即DNA ladder)分析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即TUNEL原位标记)检测,研究了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的生理生态作用。结果表明,Al3+胁迫能诱导边缘细胞的死亡,随着Al3+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率增加。通过Hoechst33342-PI双重荧光染色、DNA ladder分析和TUNEL原位标记,检测到Al3+胁迫下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边缘细胞。其表现为:在400μmol·L-1Al3+诱导大豆根24h时,核酸电泳显示细胞DNA发生特异性降解并形成阶梯状电泳条带(DNAladder),用TUNEL原位标记检测200和400μmol·L-1Al3+处理12h后的大豆根边缘细胞,发现DNA的3′-OH端被原位特异标记,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后,细胞核为阳性或强阳性。同时,高浓度Al3+(>100μmol·L-1)处理下,CAT、POD和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AT和SOD的活性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在Al3+胁迫下边缘细胞的死亡可能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形式,高浓度Al3+胁迫下,通过诱导活性氧在细胞体内的产生和累积而导致细胞凋亡,此过程是其对逆境胁迫所作出的生理生态防御性应答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 大豆 边缘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抗氧化酶 生理生态
下载PDF
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荣峰 蔡妙珍 +3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梁和 周主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8-325,共8页
以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内酶的活性,研究了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大豆... 以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内酶的活性,研究了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大豆发育过程中存活的边缘细胞数与总数之比达60%~80%,50~400μmolL-1 Al3+胁迫12h能诱导边缘细胞从根尖脱落,200~400μmolL-1 Al3+胁迫24h对边缘细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Al3+处理抑制根伸长,移除边缘细胞的根相对伸长率低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0~100μmolL-1 Al3+胁迫12h,0和50μmolL-1 Al3+胁迫24h,具有边缘细胞的大豆根系的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移除边缘细胞的根内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但200和400μmolL-1 Al3+处理12h,100~400μmolL-1 Al3+处理24h时,根尖有无边缘细胞对根系的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说明低浓度Al3+胁迫下,大豆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根尖蛋白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铝毒胁迫,以缓解植物的铝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细胞 大豆 铝毒 缓解效应
下载PDF
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蓝立斌 陈超君 +4 位作者 米超 罗艺 梁和 王爱华 韦玉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设(T1)不施氮肥,(T2)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T3)氮肥分基肥和分蘖肥施用,(T4)氮肥分基肥、分蘖肥和攻茎肥施用,比较不同施氮方式对...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设(T1)不施氮肥,(T2)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T3)氮肥分基肥和分蘖肥施用,(T4)氮肥分基肥、分蘖肥和攻茎肥施用,比较不同施氮方式对甘蔗叶片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仅作基肥一次性施用的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甘蔗苗期均较高,但到了生长中后期均较低;而氮肥按基肥、分蘖肥、攻茎肥3次施用时,在甘蔗生长中期及后期的上述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较高。【结论】甘蔗氮肥施用按基肥、分蘖肥、攻茎肥分3次施用对甘蔗生理生化性状有积极的影响,能持久保持较强的生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氮方式 生理生化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