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文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SUI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完成分娩但未伴有SUI的20例健康产妇列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实施...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SUI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完成分娩但未伴有SUI的20例健康产妇列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实施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超声指标及尿道内口形状;将60例SU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三组超声指标间的差异,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验证不同超声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内患者的Ar、As、θ、Br、Bs、Mu等超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重度组患者相比,中度、轻度组患者的Ar、As、θ、Br、Bs、Mu等超声指标均更高(P<0.05),经ROC曲线验证,以上超声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AUC均>0.85)。结论:盆底超声可通过观察产妇多种超声指标及尿道内口形成对其是否发生SUI进行有效鉴别,随病情加重,SUI产妇的Ar、As、θ、Br、Bs、Mu等超声指标均会增加,盆底超声对明确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 诊断效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创伤性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子芮 梁文佳 +6 位作者 朱青云 郭海星 陈奎 申皓宇 杨有雷 程兴博 迁荣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细胞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其分泌的含有遗传信息的外泌体以旁分泌方式安全、高效地促进组织器官的发育、修复和再生,可避免直接移植干细胞所带来的风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细胞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其分泌的含有遗传信息的外泌体以旁分泌方式安全、高效地促进组织器官的发育、修复和再生,可避免直接移植干细胞所带来的风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 创伤性脑损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环状RNA在创伤性脑损伤领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子芮 申皓宇 +3 位作者 杨有雷 梁文佳 朱青云 迁荣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243-1248,共6页
环状RNA是一类具有内源性和保守性的非编码RNA,近年来因其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大脑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创伤性... 环状RNA是一类具有内源性和保守性的非编码RNA,近年来因其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大脑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创伤性脑损伤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环状RNA可通过调控微RNA、Notch1等分子和途径改善大脑认知功能、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自噬和保护血脑屏障。本文就环状RNA在创伤性脑损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环状RNA在大脑中的特性和作用的基础上,可能为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环状RNA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广东省野生动物从业人员SARS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文佳 李晖 +11 位作者 罗会明 黄吉城 沈纪川 曹晓鸥 崔楚平 李灵辉 何剑峰 汤洪伟 方苓 谭小华 邓爱萍 林锦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从业人员 野生动物 广东省 2003年1月 2003年7月 SARS疫情 确诊病例 国内外 出现
下载PDF
广东省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文佳 何剑峰 +3 位作者 彭国文 郭汝宁 李灵辉 余德文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家庭因素在本病传播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 5月 1 5日止 ,在广东省... 目的 了解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家庭因素在本病传播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统一个案调查表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SARS家庭聚集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 5月 1 5日止 ,在广东省 1 5 1 2例SARS病例中 ,6 0户家庭出现聚集性病例 ,共 1 91例 ,占全省病例总数的1 2 6 %。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病死率为 9 9% ,高于全省平均病死率 (3 7% ) (P <0 0 1 )。家庭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2 0 0 3年 1月至 3月 ,占家庭聚集性病例总数的 90 6 % (1 73/ 1 91 )。病例以 30~ 4 9岁青壮年为主 ,占 5 2 9% (1 0 1 / 1 91 ) ;职业以干部职员为主 ,占 1 3 6 % (2 6 / 1 91 ) ,其次为饮食、服务人员 ,占 1 2 6 % (2 4 / 1 91 )。 4 1 7%家庭的首发病例在发病前两周有明确或可疑接触史。在 1 2 9例家庭聚集二代感染病例中可能因陪护或探病感染发病的有 4 2户 ,共 92例 ,占71 3%。首发病例与二代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中位数为 7d。结论 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病死率较高 ,家庭聚集性病例有较大比例可能在医院内感染 ,但家庭密切接触也是造成疫情传播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SARS 家庭聚集性病例 流行病学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梁文佳 何剑峰 +3 位作者 罗会明 周惠琼 杨芬 郑夔 《华南预防医学》 2007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1-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 897例,报告... 目的分析广东省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1-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 897例,报告外地病例320例,年发病率在0.01/10万-1.77/10万之间。疫情涉及12个市,主要集中于广州(73.89%)、汕头(6.99%)、阳江(5.10%)、中山(4.78%)等市。3-12月均有病例报告,6-11月为流行期,8-10月为发病高峰期(占88.90%)。男女性别比例为1∶1.0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数以15-54岁年龄组居多(占73.72%),发病率以20-44、60-69岁年龄人群居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每年均有国外输入病例报告,病例输入地主要以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为主。51起本地暴发疫情中,除1起疫情为登革Ⅱ型病毒引起外,其余均为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结论广东省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的传染病,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应为广东省登革热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文佳 何剑峰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2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登革热 预防与控制 登革病毒 FEVER 急性传染病 亚热带地区 病毒性疾病 黄病毒属 伊蚊传播 埃及伊蚊
下载PDF
Ad-EGFP修饰的MSCs在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体内的示踪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文佳 蔡黔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观察自尾静脉移植Ad-EGPF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胰腺、肾脏及溃疡局部的示踪情况,并观察移植后大鼠血糖、体重及溃疡面积的改变情况。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iW st ar大鼠BMSCs,传代培养后用... 目的:观察自尾静脉移植Ad-EGPF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胰腺、肾脏及溃疡局部的示踪情况,并观察移植后大鼠血糖、体重及溃疡面积的改变情况。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iW st ar大鼠BMSCs,传代培养后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EGFP)以感染复数(MOI=150)体外转染。60只iW st 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细胞移植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大鼠PBS对照组)使用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后,连同正常对照组(正常足溃疡大鼠PBS对照组)制作足部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糖尿病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转染Ad-EGFP 72h后的BMSCs悬液0.5 ml(细胞数5×106个),糖尿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溶液。分别于细胞移植后7天、14天、21天测量体重、空腹血糖水平、足部溃疡面积;并于细胞移植后14天,观察BMSCs在胰腺、肾脏及足溃疡局部的分布情况。结果:移植后14天可在糖尿病大鼠胰腺、肾脏及皮肤溃疡面观察到Ad-EGFP标记的BMSCs.糖尿病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恢复、血糖显著降低、足溃疡愈合加速,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具有归巢特性,并可能对糖尿病及足溃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溃疡 移植 归巢
下载PDF
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文佳 蔡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079-1081,共3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糖尿病因合并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和)深层组织破坏[1]。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并发足部溃疡的几率约为15%,其中14%~24%的患者需接受截肢手术治疗,严重影...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糖尿病因合并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和)深层组织破坏[1]。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并发足部溃疡的几率约为15%,其中14%~24%的患者需接受截肢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溃疡愈合 生长因子 应用 下肢感染 血管病变 溃疡形成 足部溃疡
下载PDF
顺德市杏坛镇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文佳 方悦怡 +1 位作者 张启明 裴福全 《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4期62-63,共2页
顺德市是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的主要流行地区之一,1973~1986年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6%,有些村庄高达62.9%~84.8%,某些鱼苗场职工竟达95.8%[1].为更全面地掌握该市目前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探讨合适的防治措施,于2000年10月在该市杏坛镇进... 顺德市是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的主要流行地区之一,1973~1986年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6%,有些村庄高达62.9%~84.8%,某些鱼苗场职工竟达95.8%[1].为更全面地掌握该市目前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探讨合适的防治措施,于2000年10月在该市杏坛镇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感染 调查 实验室检查 钩虫 蛔虫 鞭虫
下载PDF
人体巴贝虫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文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文对人体巴贝虫病的发现、地理分布、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人体巴贝虫病 地理分布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阳山县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12
作者 梁文佳 方悦怡 +7 位作者 黄少玉 张启明 邓卓晖 黄大康 池伟坚 黄新华 辉扬 黄安 《广东卫生防疫》 1999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阳山县 人体寄生虫感染 蛔虫 钩虫 鞭虫 蛲虫 华支睾吸虫
下载PDF
广东省2005-2010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郭汝宁 何剑峰 +2 位作者 梁文佳 钟豪杰 杨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77-3480,共4页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0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发病的时间、...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0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发病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及血清学、病原学特征。结果:2005-2010年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718例,包括1568例本地感染病例和150例境外输入病例。共报告25起暴发事件,累计1311例病例,暴露总人数190余万。20~39岁成人发病率最高[(4.75~5.67)/100万],20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较低。输入病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生,94.7%的病例分布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本地感染病例则主要集中在8~10月,随年份不同分布于珠三角、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2005-2010年从138份急性期血标本分离到67株登革热病毒,其中登革1型63株、登革2型2株、登革3型1株、登革4型病毒1株。期间采集监测点流行前、后期正常人血清标本2327份,检出登革热特异性抗体IgG阳性51份,总抗体阳性率2.19%。结论:广东省2005-2010年登革热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均有发生,发病患者群的流行病学与健康人血清抗体水平均没有体现登革热呈地方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悦怡 梁文佳 +5 位作者 张启明 潘波 朱观平 刘恩钿 廖章深 黄关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 (Tribendimidine)肠溶片对钩虫、蛔虫和蛲虫感染的驱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2岁以上单纯钩虫、蛔虫、蛲虫感染或混合感染者 2 5 1例随机分组 ,比较成人服用单剂三苯双脒 4 0 0 m g或阿苯达唑 4 0 0 m...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 (Tribendimidine)肠溶片对钩虫、蛔虫和蛲虫感染的驱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 2岁以上单纯钩虫、蛔虫、蛲虫感染或混合感染者 2 5 1例随机分组 ,比较成人服用单剂三苯双脒 4 0 0 m g或阿苯达唑 4 0 0 mg治疗钩虫感染和蛲虫感染 ,三苯双脒 30 0 mg或阿苯达唑 4 0 0 mg治疗蛔虫感染的驱虫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苯双脒、阿苯达唑对蛔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98.0 % (49/ 5 0 )和 10 0 .0 % ;对钩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92 .0 % (46 / 5 0 )和74 .0 % (37/ 5 0 ) ;对蛲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7/ 10和 9/ 10。三苯双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 ,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结论 三苯双脒 4 0 0 m g治疗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感染有显著疗效 ,30 0 mg组与阿苯达唑 4 0 0 m g组治疗蛔虫感染的效果相当 ,对蛲虫感染也有效 ,并且有排虫快 ,服药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双脒 阿苯达唑 蛔虫 钩虫 蛲虫 驱虫药
下载PDF
广东省啮齿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调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波 吴军 +6 位作者 阮彩文 梁文佳 邓卓晖 张启明 黄少玉 林荣幸 裴福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啮齿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现状,为制定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0年在广东省的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粤中珠江三角洲等4个地域28个县(市,区)28个乡(镇)56个村(街道),采用笼捕法捕鼠... 目的调查广东省啮齿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现状,为制定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0年在广东省的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粤中珠江三角洲等4个地域28个县(市,区)28个乡(镇)56个村(街道),采用笼捕法捕鼠,进行分类鉴定,剖检鼠类动物的心、肺,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并鉴定雌雄成虫。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2目2科(亚科)4属10种,其中7种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28个县(市/区)调查点捕获的鼠类均发现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共剖检鼠类5820只,总感染率为8.5%(49615820),平均感染度为6.1条/鼠。所调查的4个地域,以珠江三角洲的鼠类感染率最高,为9.8%(205/2084)(冉15.25,P〈0.01);所捕获的鼠类中,以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为16.9%(310/1835)(x^2=-240.91,P〈0.01);检获的广州管圆线虫雌虫1125条,雄虫1064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0.05)。结论广东省的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和粤中珠江三角洲等4个地域28个县(市,区)28个乡(镇)56个村(街道)调查点的鼠类动物均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啮齿类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
下载PDF
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邓小玲 陈经雕 +6 位作者 柯碧霞 黎薇 谭海玲 刘美真 李柏生 柯昌文 梁文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1-854,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应用传统分型鉴定方法和PCR扩增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BCSP31,对广东省历年布鲁氏菌分离株作鉴定分型,进一步采用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比较菌株分子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以... 目的了解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应用传统分型鉴定方法和PCR扩增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BCSP31,对广东省历年布鲁氏菌分离株作鉴定分型,进一步采用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比较菌株分子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以探讨不同年份和地域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965年广东省布鲁氏菌分离株以羊种和猪种为主,1985年的分离株均为猪种3型,2006和2007年的分离株均为羊种3型;PFGE电泳图谱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历年布鲁氏菌分离株分成三大簇(Clusters):1965年羊种、1965年猪种与1985年猪种3型、2006年和2007年羊种3型。近两年珠三角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优势菌型为羊种3型,且同源性达100%,但与1965年羊种分离株的同源性只有77.7%。结论近两年我省布鲁氏菌的优势菌型为羊种3型,各地区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关系高度相关,与20年前的分离株同源性差。PFGE可作为传统生物分型的补充手段,可在种的水平对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分子特征 PFGE
下载PDF
广东省2003-2004年SARS的流行与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会明 黄吉城 +10 位作者 周端华 李灵辉 郑夔 秦鹏哲 何剑峰 陈秋霞 梁文佳 彭国文 刘于飞 许锐恒 林锦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3—2004年SARS病例特征、流行因素及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该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4年广东省新发SARS病例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年8月-2004年6月,广东省共发...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3—2004年SARS病例特征、流行因素及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该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4年广东省新发SARS病例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3年8月-2004年6月,广东省共发生4例社区获得性实验室诊断的SARS病例,均未发现有同类病人接触史,也未出现续发病人。其中1例可能因接触果子狸感染,另两例发病前存在接触果子狸的可能,1例感染来源不详。与3例SARS病例相关的两处餐厅从业人员SARS CoV-IgG抗体阳性率6.3%(8/128),从经营果子猩的TDL酒店果子猩笼、厨房RT-PCR检测到SARS基因。野生动物从业人员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3.3%(46/1390),高于非野生动物从业人员(0/452)。发病后平均3d就诊.平均在发病后5.8d(4-7d)就被隔离,有3例是在发病后5~6d,有1例是在其发病后12d便对其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等现场控制。采取在广东省范围内禁食、杀灭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措施后,没有再出现SARS病例。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做好sARS早期预警监测工作是预防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关键,管理可疑的染疫动物是预防再发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流行病学 传染病控制
下载PDF
广东地区345例SAR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平 俞守义 +6 位作者 黄吉城 陈清 李晖 陈秋霞 李灵辉 梁文佳 聂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5-646,共2页
关键词 广东 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AP 流行特征 抗体
下载PDF
2007年广东省湛江雷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芬 何剑峰 +3 位作者 蔡松武 颜瑾 梁文佳 林锦炎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7期409-411,共3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方法收集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实验室检测和蚊媒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雷州市报告登革热病例205例,年发病率为14.8/10万,无死亡病例... 目的分析广东省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方法收集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实验室检测和蚊媒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雷州市报告登革热病例205例,年发病率为14.8/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3个镇,乌石镇占91.2%(187/205),该镇在9月30日至11月22日先后出现2个发病高峰。所有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11,年龄以30~60岁为主(63.9%),职业以家务待业人员和学生为主(84.9%),临床症状以发热(99.4%)和头痛(76.5%)为主。从18份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登革热1型病毒,其中1例患者血清病毒基因序列与2007年珠海市某登革热病例的同源性为99.8%。埃及伊蚊是该地主要的传播媒介,居民家中的水缸则是主要的孳生地。结论湛江雷州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由登革热1型病毒引起,居民家中水缸的伊蚊繁殖是导致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传播媒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方悦怡 梁文佳 +6 位作者 张启明 潘波 邓卓晖 吴承刚 刘恩钿 廖章深 黄关权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单剂国产伊维菌素 12 mg、6 mg、12mg、12 mg(1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分别治疗钩、蛔、鞭、蛲虫感染者 ,同时用阿苯达唑 40 0 mg治疗上述线虫感染者作为对照。 结果... 目的 观察伊维菌素驱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单剂国产伊维菌素 12 mg、6 mg、12mg、12 mg(1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分别治疗钩、蛔、鞭、蛲虫感染者 ,同时用阿苯达唑 40 0 mg治疗上述线虫感染者作为对照。 结果 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对钩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5 8.0 0 % (2 9/ 5 0 )和 70 .5 9% (2 4/ 34) ;对蛔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10 0 % (5 1/ 5 1)和 97.0 6 % (33/ 34) ;对鞭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72 .0 0 % (36 / 5 0 )和 47.0 6 %(16 / 34) ;对蛲虫感染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5 6 .86 % (2 9/ 5 1)和 91.18% (31/ 34)。伊维菌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 ,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 结论 伊维菌素 6 mg治疗蛔虫感染效果显著 ,12 mg治疗鞭虫感染效果优于阿苯达唑 40 0 mg,对钩虫和蛲虫感染亦有一定疗效 ,并且有排虫快、服药简便、不良反应少而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蛔虫 钩虫 鞭虫 蛲虫 肠道线虫病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