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砂型数控加工气动辅助精确排砂方法
1
作者 刘亲将 单忠德 +2 位作者 杨浩秦 施建培 梁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22,共11页
在冷冻砂型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加工过程中,有效排出切削砂坯产生的砂粒是确保砂型成形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环绕阵列式射流喷吹的排砂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射流流量、靶距、俯... 在冷冻砂型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加工过程中,有效排出切削砂坯产生的砂粒是确保砂型成形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环绕阵列式射流喷吹的排砂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射流流量、靶距、俯角和口径对型腔周围流场的影响。设计数控加工正交实验并对排砂率进行了极差分析,验证了仿真的结果。研究表明,环绕阵列式高速射流在刀具柱面和型腔壁面上会形成稳定贴附,输送砂粒的主要区域为射流在型腔壁面形成的“排砂区”。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最佳排砂工艺参数为射流流量30 L/min、靶距45 mm、俯角65°和口径2 mm,其中射流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射流喷嘴口径、俯角和靶距。本文结果可为排砂装置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砂型 排砂工艺 射流流场 排砂率 精确排砂
下载PDF
冷冻砂型对铸铁合金凝固行为及组织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2
作者 戴宇峰 单忠德 +2 位作者 杨浩秦 罗磊 梁校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9期112-118,共7页
采用冷冻砂型铸造铸铁合金,界面换热系数是反映冷冻砂型与铸铁合金换热程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分析铸铁合金组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测定了合金的界面接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界面换热特征,获得了界面换热系数随初始... 采用冷冻砂型铸造铸铁合金,界面换热系数是反映冷冻砂型与铸铁合金换热程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分析铸铁合金组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测定了合金的界面接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界面换热特征,获得了界面换热系数随初始界面温度变化的函数式,同时分析了冷冻砂型中铸件凝固的铸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界面换热系数随着冷冻砂型初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减少而升高。当含水率为6%(质量分数,下同)时,在-35℃、-30℃、-25℃初始冷冻温度条件下,铸型铸件界面换热系数峰值分别是195663W/(m^(2)·K)、147933W/(m^(2)·K)、120836W/(m^(2)·K);当含水率为5%时,在-35℃、-30℃、-25℃初始冷冻温度条件下,铸型铸件界面换热系数峰值分别是209257W/(m^(2)·K)、176878W/(m^(2)·K)、134472W/(m^(2)·K)。相同含水率下初始冷冻温度越低,珠光体晶粒越细,石墨化程度越高,抗拉强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砂型 铸铁合金 界面换热系数 初始温度 含水率
下载PDF
功能梯度压电梁的非线性热电耦合分析
3
作者 梁校 郭传社 柳明 《电子科技》 2017年第1期1-4,8,共5页
针对功能梯度压电材料(FGPMs)压电单晶、双晶致动器在机械-电-热耦合下的静态弯曲、自由振动等问题。通过Timshenko梁理论和哈密顿方程推导出其控制方程,并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与轴向和旋转惯性效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何非线性对于压... 针对功能梯度压电材料(FGPMs)压电单晶、双晶致动器在机械-电-热耦合下的静态弯曲、自由振动等问题。通过Timshenko梁理论和哈密顿方程推导出其控制方程,并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与轴向和旋转惯性效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何非线性对于压电悬臂梁的影响。数据表明,在模型趋于细长梁时(l/h≥30),梁的非线性项对于压电梁压电效应的影响误差最大可达到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理论 功能梯度材料 制动器 几何非线性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4
作者 梁校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2期57-57,共1页
分析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10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 SLE 病人共计 68 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 34 例)。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护... 分析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人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10 月我院接收治疗的 SLE 病人共计 68 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 34 例)。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与健康知识掌握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拥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 SLE 病人中运用循证护理,可以减少病人的康复时间,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以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应用
下载PDF
托管架式悬浮管道的非线性力学分析
5
作者 柳明 梁校 郭传社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由于悬浮管道两端接触位置的不确定性和铺设过程中的强非线性,涉及两端边界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本文针对托管架式悬浮管道的边界问题进行分析,在其铺设过程中将未知管道悬浮长度通过无量纲转化成比例参数,并通过牛顿法进行求解。基于... 由于悬浮管道两端接触位置的不确定性和铺设过程中的强非线性,涉及两端边界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本文针对托管架式悬浮管道的边界问题进行分析,在其铺设过程中将未知管道悬浮长度通过无量纲转化成比例参数,并通过牛顿法进行求解。基于迭代收敛条件,得到悬浮管道的平衡曲线。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应力和弯矩来说明此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问题 数值解 迭代 非线性
下载PDF
非均匀残余应力释放系数矩阵的模拟标定法及误差分析
6
作者 薛满泉 梁校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7期97-100,共4页
小孔法测定残余应力越来越广泛地在各行业中使用,但是对于沿深度方向上的非均匀残余应力释放系数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的少。基于积分法原理,采用了逐层钻孔和分层加载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模拟标定出了非均匀应力情况下的释放... 小孔法测定残余应力越来越广泛地在各行业中使用,但是对于沿深度方向上的非均匀残余应力释放系数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的少。基于积分法原理,采用了逐层钻孔和分层加载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模拟标定出了非均匀应力情况下的释放系数矩阵,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本文采用的有限元模拟标定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残余应力 释放系数 有限元仿真 模拟标定法
下载PDF
热成形-Q&P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校 李贤君 +1 位作者 罗平 谢华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9-234,共6页
通过分析热成形技术与Q&P工艺的强化机理,总结了两种加工工艺的重点与难点;从残留奥氏体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外学者针对高温变形温度和变形量与残留奥氏体稳定性之间的研究进展;从加工工艺角度出发,概述当前热成形-QOP、热成形-... 通过分析热成形技术与Q&P工艺的强化机理,总结了两种加工工艺的重点与难点;从残留奥氏体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外学者针对高温变形温度和变形量与残留奥氏体稳定性之间的研究进展;从加工工艺角度出发,概述当前热成形-QOP、热成形-QDP、热成形-QPT等探索实现一体化技术的方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冷却方式、碳配分过程控制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 Q&P工艺 残留奥氏体 一体化技术 碳配分
原文传递
Q&P工艺对22MnB5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校 罗平 +2 位作者 李贤君 张文良 谢华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62,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XRD和EBSD等手段对22MnB5钢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重点分析了一步法Q&P工艺处理后的22MnB5钢中残留奥氏体含量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Q&am... 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XRD和EBSD等手段对22MnB5钢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重点分析了一步法Q&P工艺处理后的22MnB5钢中残留奥氏体含量及残留奥氏体中碳含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Q&P工艺,可以获得抗拉强度超过1400 MPa,伸长率超过15%的超高强度22MnB5钢板。随着淬火温度从240℃升高至300℃,22MnB5钢的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复相组织,试样中的残留奥氏体含量逐渐增加。相同配分温度延长配分时间,残留奥氏体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残留奥氏体中的平均碳含量为1.49wt%。采用一步法Q&P热处理工艺可以使残留奥氏体中富集碳,提高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强塑积可以达到22.14 GPa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钢 一步法Q&P工艺 残留奥氏体 强塑积 EBSD
原文传递
薄钢板气体射流控冷结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承智 梁校 +3 位作者 李贤君 杨涛 侯俊卿 罗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9-243,共5页
对3种用于薄钢板冷却的气体射流控冷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比较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内风速流场和钢板温度场,确定单均风板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可满足薄钢板淬火要求,且冷却均匀性较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无均风板相比,设置... 对3种用于薄钢板冷却的气体射流控冷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比较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内风速流场和钢板温度场,确定单均风板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可满足薄钢板淬火要求,且冷却均匀性较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无均风板相比,设置一个或两个均风板时,工件近壁面风速流场与温度场均匀性得到提高,利用单均风板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对钢板进行风冷时,在20 s时工件上存在的最大温度差约为63.8℃。在20 s内钢板平均温度从920℃冷却至Ms点(412℃)以下,最低冷速约为27.2℃/s,大于马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度27℃/s,表明单均风板气体射流控冷结构可用于薄钢板气体射流淬火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气体射流淬火 薄钢板冷却 速度场 温度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