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
梅德圣
李云昌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2
|
油菜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
梅德圣
张垚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6
|
|
3
|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
梅德圣
王汉中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0
|
|
4
|
甘蓝型油菜中油杂8号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
梅德圣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6 |
32
|
|
5
|
油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及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
梅德圣
王汉中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6
|
作物产量性状QTL定位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梅德圣
李云昌
王汉中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3 |
13
|
|
7
|
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
梅德圣
李云昌
胡琼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8
|
甘蓝型油菜渝黄1号黄籽性状的AFLP和SSR标记 |
梅德圣
李云昌
王汉中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9
|
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
梅德圣
李云昌
胡琼
李英德
徐育松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5 |
7
|
|
10
|
中国油菜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
梅德圣
李云昌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11
|
与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图谱定位研究进展 |
梅德圣
王汉中
李云昌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2
|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6
|
|
13
|
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 |
汪文祥
胡琼
梅德圣
李云昌
周日金
王会
成洪涛
付丽
刘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5
|
|
14
|
高产油量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8号的选育及优良特性 |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15
|
属间体细胞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鉴定 |
胡琼
李云昌
梅德圣
方小平
Lise N. Hansen
Sven B. Andersen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0
|
|
16
|
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
谭祖猛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17
|
油菜抗裂角性鉴定方法的改进及试验 |
彭鹏飞
李云昌
梅德圣
刘道敏
付丽
王会
桑世飞
陈玉峰
胡琼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18
|
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鉴定及品种筛选 |
彭鹏飞
李云昌
胡琼
刘凤兰
李英德
徐育松
梅德圣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19
|
高油油菜品种中油杂11的分子辅助选育及广适应性 |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谭祖猛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20
|
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QTL |
汪文祥
储文
梅德圣
成洪涛
朱琳琳
付丽
胡琼
刘佳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