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小分子探针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的应用
1
作者 钱成 汪涛 +3 位作者 李英豪 楼文胜 顾建平 陈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7-981,987,共6页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15),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靶血管情况;经尾静脉注射CYS-F探究探针分布情况。建模24 h后,T2WI评估病灶体积,近红外成像活体评估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尼氏染色和c-fos染色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CYS-F有较好的体外细胞凋亡靶向能力。建模后多普勒血流仪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栓塞组成功栓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组大脑中动脉复通;近红外成像显示栓塞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荧光信号缺失。建模24 h后,T2WI显示再通组梗死灶体积率明显小于栓塞组(0.055±0.015比0.512±0.220;t=19.761,P<0.001)。栓塞组荧光强度较再通组强,靶背景比分别为1.215±0.162、0.731±0.085(t=10.252,P<0.001)。栓塞组可见大量激活的神经元细胞表达c-fos蛋白,尼氏染色可见大量细胞发生核固缩和裂解。结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和再通模型贴近临床,应用CYS-F小分子探针可在体对细胞凋亡成像,反映梗死程度,且能在注射初期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细胞凋亡 血栓栓塞 分子影像 分子探针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与单侧下肢肿胀 被引量:29
2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4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在单侧下肢肿胀病因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左下肢肿胀者32例,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为髂静脉受压,所有32例均以左股静脉为穿刺入路,以10或12mm直径的球囊对髂静脉受压或闭塞段行预扩张,然后置入直径...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在单侧下肢肿胀病因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左下肢肿胀者32例,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为髂静脉受压,所有32例均以左股静脉为穿刺入路,以10或12mm直径的球囊对髂静脉受压或闭塞段行预扩张,然后置入直径为10~16mm的自膨式支架。所有病例术后口服抗凝药治疗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左下肢肿胀均于术后2d内逐渐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7例随访资料显示支架通畅率为100%,无深静脉栓塞发生。结论早期发现和治疗髂静脉受压能防止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内膜下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 被引量:8
3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6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SIA治疗45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中远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中,SIA...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SIA治疗45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中远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中,SIA成功治疗43例,其中36例经股浅动脉顺行成功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0.0%,另7例经同侧腘动脉入路逆行开通,总技术成功率为95.6%。43例成功再通者6、12、24、36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5.7%、69.0%、57.3%和50.9%。跛行患者和重症下肢缺血患者间的初始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下流出道血管数量和闭塞病变的长度是影响初始通畅率主要因素(P<0.05)。结论 SIA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之一,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下成形术 动脉硬化闭塞 外周血管疾病
下载PDF
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3 位作者 陈国平 何旭 陈亮 苏浩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方法 22只猪分为A(n=13)、B(n=9)两组,A组用圈套器经股静脉取出滤器,B组以及A组无法圈套取出滤器的剖腹取出滤器.通过下腔静脉造影、不同时间段回收滤器、下腔静脉大体观察和... 目的探讨一种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方法 22只猪分为A(n=13)、B(n=9)两组,A组用圈套器经股静脉取出滤器,B组以及A组无法圈套取出滤器的剖腹取出滤器.通过下腔静脉造影、不同时间段回收滤器、下腔静脉大体观察和显微镜检查评价滤器的可回收性能和下腔静脉内膜改变.结果所有滤器均置入成功,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滤器移位.7、10、12天可安全回收滤器,2周后滤器无法取出.滤器置入后7天内膜开始包绕滤器,10、12天内膜增生为轻度增生;14、16、20天为中度增生;30~103天为显著增生.结论这款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回收简便,动物实验的最大安全可回收时间为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动脉溶栓治疗 被引量:18
5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3 位作者 范春瑛 何旭 陈亮 苏浩波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内 ,并保留导管 3~ 7d ,经导管注入肝素 3 0 0 0~ 5 0 0 0IU及尿激酶 2 5万~ 10 0万IU稀释液5 0~ 2 0... 目的 :探讨经动脉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内 ,并保留导管 3~ 7d ,经导管注入肝素 3 0 0 0~ 5 0 0 0IU及尿激酶 2 5万~ 10 0万IU稀释液5 0~ 2 0 0ml,每日 1次。另 40例经足背静脉注入同样的药物。共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3 1例 ,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 10例。结果 :80例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溶栓治疗后 1~ 3d内开始消退、减轻。 3 1例滤器均未发生移位变形 ,下腔静脉通畅 ,10例支架无阻塞。结论 :经动脉保留导管溶栓治疗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 放射学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动脉法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3 位作者 范春瑛 何旭 陈亮 苏浩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2-782,共1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法溶栓 治疗
下载PDF
腘静脉穿刺在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7
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2 位作者 何旭 陈亮 苏浩波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11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腘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血栓抽吸18例、血栓消融35例、腔内血管成形25例、共植入血管支架47枚。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腘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血栓抽吸18例、血栓消融35例、腔内血管成形25例、共植入血管支架47枚。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后闭塞血管开放,双下肢周径差小于1cm,活动正常。结论: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穿刺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应用 综合性介入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8
作者 赵伯翔 顾建平 +6 位作者 陈国平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宋进华 苏浩波 施万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的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20例、置管溶栓组(...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的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20例、置管溶栓组(CDT,B组)40例和顺行性溶栓组(C组)20例。为防止致命性肺栓塞(PE)发生,B、C组患者溶栓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溶栓药物均采用尿激酶,总量均为50万u/d。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开始2、4、6、8 d,治疗结束时)的D-二聚体值,同时计算各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及血栓清除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评判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及D-二聚体与血栓溶解体积、血栓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前的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0.83±0.21)μg/ml、(0.83±0.28)μg/ml、(0.82±0.20)μg/ml,治疗后分别为(0.30±0.98)μg/ml、(0.31±0.12)μg/ml、(0.33±0.11)μg/ml,与正常临界值(0.5μ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治疗前D-二聚体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血栓清除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全程看,D-二聚体值与血栓清除率无相关性(Pearson系数=0.028,P=0.538)。B、C组第2天的D-二聚体峰值与对应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呈直线相关关系(R2=0.970,P=0.000)。B、C组D-二聚体峰值与治疗结束后血栓清除率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0.547,R2=0.299,P=0.000)。B、C组在治疗第8天前有24例(40%)D-二聚体值已降至正常值范围,结合造影图像比较,其中5例在治疗第8天前血栓清除率已达100%,其余19例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较前(D-二聚体值降至正常值时所对应的血栓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在第8天前未降至正常范围内的36例(60%),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继续增加。结论 D-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再发血栓形成,对治疗效果起到预测作用,同时能为停止溶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抗凝 置管 溶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留置并发症CT随访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伯翔 顾建平 +8 位作者 何旭 宋进华 苏浩波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施万印 汪涛 黄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44-948,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长期留置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通过CT 随访观察63例IVCF留置1~15年、平均(4.68±3.18)年患者(Aegisy 滤器12例,OptEase滤器19例,TrapEase 滤器11例,Simon- Nitinol 滤器13例,VenaTech 滤器8例...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长期留置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通过CT 随访观察63例IVCF留置1~15年、平均(4.68±3.18)年患者(Aegisy 滤器12例,OptEase滤器19例,TrapEase 滤器11例,Simon- Nitinol 滤器13例,VenaTech 滤器8例)滤器相关并发症,包括滤器断裂、下腔静脉穿孔、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闭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复发及症状性肺栓塞(PE)再发。根据Durack分级标准,将下腔静脉穿孔分为0~Ⅳ级。记录IVCF置入后是否接受规范性抗凝治疗。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3例患者共经CT随访131次,每例患者随访1~5次,平均2.08次。结果显示,IVCF断裂6例(6/63,9.52%),含OptEase 2例(2/19,10.53%),TrapEase 4例(4/11,36.36%);Ⅰ级以上下腔静脉穿孔22例(22/63,34.92%),含Aegisy 1例(1/12,8.33%),OptEase 2例(2/19,10.53%),VenaTech 4例(4/8,50%),TrapEase 3例(3/11,27.27%),Simon- Nitinol 12例(12/13,92.31%),Simon- Nitinol滤器穿孔发生率高于其它4款滤器(P<0.05);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闭塞5例(5/63,7.94%),含OptEase 1例(1/19,5.26%),TrapEase1例(1/11,9.09%),Simon- Nitinol 3例(3/13,23.08%);DVT复发8例(8/63,12.70%),含OptEase 3例(3/19,15.79%),TrapEase 1例(1/11,9.09%),VenaTech 1例(1/8,12.50%),Simon- Nitinol 3例(3/13,23.08%),规范性抗凝患者DVT复发发生率低于未规范抗凝患者(P=0.044);再发症状性PE 1例(1/63,1.59%),为置入Aegisy(1/12,8.33%)且未规范抗凝治疗患者。结论 IVCF长期留置并发症并不少见,尤其是下腔静脉穿孔及DVT复发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未取出IVCF的CT随访观察,尽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同时重视IVCF置入后规范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滤器 并发症 CT 随访
下载PDF
两种顺行置管方式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苏浩波 顾建平 +5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宋进华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A组(21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的为B组(25例)。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静脉通畅度、患肢消肿率、穿刺置管消耗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总体有效率A组95.2%;B组96.0%;消肿率A组(86.6±20.0)%,B组(85.7±14.6)%;静脉通畅度A组(57.9±19.4)%,B组(57.7±19.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消耗时间少于B组(P<0.05),大隐静脉穿刺难度低于腘静脉。大隐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腘静脉置管(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大隐静脉 胭静脉 置管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与腔内射频治疗的疗效观察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傅建华 王亚非 +3 位作者 楼文胜 顾建平 汪涛 何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与腔内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07年至2011年收治4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30条下肢),行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试验组20例(25条下肢),行泡沫硬化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与腔内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07年至2011年收治4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30条下肢),行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试验组20例(25条下肢),行泡沫硬化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分别有14条(46.7%)和13条(52%)患肢下肢曲张静脉消失,16条(53.3%)和12条(48%)患肢下肢曲张静脉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时,血管超声和(或)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25条(83.3%)和19条(76%)患肢大隐静脉主干闭塞,5条(16.7%)和6条(24%)患肢大隐静脉管腔变窄;28条(93.3%)和24条(96%)下肢酸胀感消失,2例和1例患者下肢酸胀感无明显改善,30条(100%)和25条(100%)患侧下肢皮肤瘙痒感均有改善或消失。试验组患者均无明显硬化治疗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两种方法治疗大隐静脉主干曲张病变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沫硬化与腔内射频消融比较,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疗效好、经济、恢复快的优点,在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及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 射频消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裸支架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27
12
作者 苏浩波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宋进华 汪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8-952,共5页
目的评价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10年对5例经腹部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 目的评价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10年对5例经腹部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按照Sakamoto血管影像学分型,Ⅰ、Ⅱ型各1例,Ⅲ型3例。患者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后1、3、6个月进行CTA或血管造影随访。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2例,双支架重叠技术3例,无并发症发生。4例症状性患者术后3周内症状消失。5例患者术后3~6个月时肠系膜上动脉CTA及DSA显示动脉瘤腔不显影,支架腔内血流通畅。随访3~12个月(平均7.8个月)夹层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裸支架 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 被引量:25
13
作者 邵泽锋 何旭 +4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顾建平 王自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留置针溶栓治疗。观察组:术中对闭塞段行导管导丝穿通术、给予25万U尿激酶注溶栓,术后视血栓清除情况保留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对于血栓溶解后瘘道血管仍狭窄者联合囊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经头静脉留置针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观察治疗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开通况。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2例于治疗即刻造影显示动静脉内瘘即恢复通畅,分别有10、3、2例于治疗后24、48及72h造影复查示血栓溶解,动静脉内瘘满足者血液透析的要求,1例狼疮肾患者于24h复查造影示术中开通的闭塞段再次闭塞,予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后透析道血恢复,对5例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3例患者中仅有5例于72h内内瘘开通,余18例均行再次造瘘。两组患者治疗后管开通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P〈0.001)。所有病例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血条件差,缺少再次造瘘血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溶栓 经皮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常见下腔静脉滤过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顾建平 范春瑛 +3 位作者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 比较几种常见下腔静脉滤过器 (IVCF)的特性 ,明确各自的适应证。资料与方法 总结 86例 90只IVCF的应用经验 ,其中临时性滤过器ATF 2 0只 ,LGT TF 4只 ;永久性滤过器GF 1 3只 ,BNF 8只 ,SNF 1 5只 ,TEF 1 8只 ,LGM VTF 6只 ,临时... 目的 比较几种常见下腔静脉滤过器 (IVCF)的特性 ,明确各自的适应证。资料与方法 总结 86例 90只IVCF的应用经验 ,其中临时性滤过器ATF 2 0只 ,LGT TF 4只 ;永久性滤过器GF 1 3只 ,BNF 8只 ,SNF 1 5只 ,TEF 1 8只 ,LGM VTF 6只 ,临时、永久两用滤过器GTF 6只。对它们的材料、形状、适用下腔静脉形态、置入途径等进行比较 ,置入后造影、评价 ,跟踪随访其滤过效果、形态、位置及下腔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4只临时性滤过器附有大量血栓 ,改作永久性滤过器置入术。综合评价优、良、一般的 87只滤过器置入后未发生肺栓塞症状 ,评价差的 3只中有 1例于 1 6h后突发广泛性肺栓塞死亡。结论 临时性滤过器适用于急性血栓和外科、介入手术前。永久性滤过器宜根据下腔静脉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过器 临床应用 介入性放射学 比较研究 肺栓塞
下载PDF
介入治疗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1
15
作者 顾建平 何旭 +4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陈国平 宋进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术,对其中226例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59例作经导管血栓抽吸术、119例作机械性血栓消融术、92例作髂股静脉腔内成形术、71例作髂静脉及股...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术,对其中226例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59例作经导管血栓抽吸术、119例作机械性血栓消融术、92例作髂股静脉腔内成形术、71例作髂静脉及股总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病程、症状及造影表现,每例选择2~6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6个月~3年。结果:治疗疗效为:优170例(29.5%),良269例(46.7%),中126例(21.9%),差11例(1.9%)。平均住院天数为9.5天。89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疗效判断为优34例(38.2%),良45例(50.6%),中4例(4.5%),差6例(6.7%)。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可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下肢 介入治疗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切口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鲁景元 顾建平 +4 位作者 徐文健 楼文胜 施万印 汪涛 邵泽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的确诊CSP患者492例,其中高危组28...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的确诊CSP患者492例,其中高危组283例、低危组209例。根据是否行UAE治疗,将高危组分为高危UAE组(UAE+腹腔镜组)167例,高危非UAE组(化疗+腹腔镜组)116例;将低危组分为低危UAE组(UAE+清宫组)113例,低危非UAE组(化疗+清宫组)96例。分别比较术中出血、住院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CSP再发风险。结果:高危UAE组在术中出血[(36.5±14.8)m L vs.(76.5±39.7)m L)]、住院时间[(5.9±0.9)d vs.(9.6±1.3)d]、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7.9±8.7)d vs.(28.7±10.1)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18.1±1.6)d vs.(24.3±1.8)d]的比较中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在术中出血[(93.2±43.3)m L vs.(284.8±110.5)m L]、住院时间[(10.2±1.4)d vs.(30.7±9.6)d]、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50.1±17.6)d vs.(67.5±22.9)d)]以及月经复潮时间[(56.3±6.7)d vs.(65.9±9.3)d)]的比较中优于低危非UAE组,均P〈0.05;高危UAE组住院费用[(20 140±1 520)元vs.(13 510±1 013)元)]高于高危非UAE组,而低危UAE组住院费用[(10 095±962)元vs.(3 890±457)元)]高于低危非UA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是CSP再发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407,95%CI 1.176~5.092,P〈0.05),采用包含UAE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可降低CSP再发风险。结论:UAE治疗CSP疗效迅速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再发风险低,在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针对有再次生育要求的CSP患者,应将含UAE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子宫动脉栓塞术 明胶海绵 吸收性 甲氨喋呤
下载PDF
Gunther 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国平 顾建平 +3 位作者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867-869,共3页
目的:评价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经皮股静脉穿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立即行下腔静脉(IVC)造影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摄腹部平... 目的:评价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经皮股静脉穿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立即行下腔静脉(IVC)造影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摄腹部平片或做滤器处彩超,观察滤器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16例均经股静脉成功置入滤器于肾静脉下方1·16±1·21cm的IVC内,3例滤器释放瞬间有一向前弹性冲力,但滤器前跳均<0·5cm。1例经左股静脉置入滤器倾斜度>15°,无扩展不良。复查时均未发现滤器移位及PE发生。结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可取出体外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股膕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鲁景元 顾建平 +2 位作者 徐文健 楼文胜 汪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于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符合入组标准且完成随访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入药物涂层球囊组(n=23)和普通球...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于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符合入组标准且完成随访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入药物涂层球囊组(n=23)和普通球囊组(n=23)。入组标准:同侧单个或多个股浅动脉和/或腘动脉病变(3~15 cm之间的狭窄或闭塞)、Rutherford分级2~5级、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伴随疾病。排除标准:支架内再狭窄,动脉瘤,急性血栓形成,妊娠,预期寿命不满1年以及膝下动脉闭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管腔晚期丢失、踝臂指数改善情况、Rutherford分级改善情况、再狭窄发生率、血栓形成率和截肢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病变血管特征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在管腔晚期丢失、踝臂指数改善情况、Rutherford分级改善情况、再狭窄发生率、血栓形成的比较中,药物涂层球囊组均优于普通球囊组(P<0.05),而两组截肢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中,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相比可有效降低股腘动脉6个月管腔晚期丢失、再狭窄发生率和血栓形成率,并可获得更优的踝臂指数、Rutherford分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动脉硬化闭塞 管腔晚期丢失 踝臂指数 外周动脉疾病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亮 顾建平 +3 位作者 何旭 楼文胜 陈国平 苏浩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肝损伤出血7例,脾损伤出血11例,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肝或脾动脉出血分支内,缓慢注射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治疗。动脉分支有假性...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肝损伤出血7例,脾损伤出血11例,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肝或脾动脉出血分支内,缓慢注射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治疗。动脉分支有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以弹簧圈栓塞出血分支近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再出血征象及术后反应、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18例均成功实施超选肝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术后患者无再出血发生,病情好转。治疗后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脾损伤出血是一种安全、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尽量避免外科手术,保留了患者的脏器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损伤 脾脏损伤 出血 超选择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DSA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胡蓝月 顾建平 +2 位作者 王利伟 楼文胜 殷信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及DSA静脉造影在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及继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临床可疑IVCS患者的MSCTV及溶栓治疗前后DSA图像数据,测量MSCTV图像中受压髂静脉的前后内径,计算受压程度,...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及DSA静脉造影在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及继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临床可疑IVCS患者的MSCTV及溶栓治疗前后DSA图像数据,测量MSCTV图像中受压髂静脉的前后内径,计算受压程度,并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MSCTV及溶栓治疗前后DSA对IVCS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MSCTV发现IVCS 29例,DSA在溶栓治疗前发现IVCS 20例,溶栓治疗后发现IVCS 29例。MSCTV与溶栓前DSA对IVCS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01<P<0.05),MSCTV与溶栓后DSA对IVC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在IVCS诊断中,MSCTV的准确性明显优于溶栓治疗前DSA检查,可作为IVCS诊断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