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5-HT、NGF水平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
1
作者 李鸿斌 侯琳 +2 位作者 邢建东 冯东 樊茂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早泄患者200例,均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 目的探究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早泄患者200例,均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17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5-HT、NGF水平,分析5-HT、NGF与中国早泄问卷调查表(CIPE-5)、国际勃起功能(IIEF-5)评分、射精潜伏期(IELT)的相关性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价含血清指标模型预测术后复发与实际观察的一致性,用决策曲线评价该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复发组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IELT、CIPE-5评分均低于未复发组,NGF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与CIPE-5评分、IELT呈正相关(P均<0.05),与IIEF-5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血清NGF水平与CIPE-5评分、IELT呈负相关(P均<0.05),与IIEF-5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术后3个月IELT、CIPE-5评分及血清5-HT、NGF水平均为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一致性指数为0.775(95%CI=0.674~0.802);决策曲线显示,当含血清指标的模型预测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的值为0.20~0.85时,可提供附加临床获益。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下降、NGF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 复发 5-羟色胺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KMT2D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鸿斌 贺宝忠 +2 位作者 侯琳 冯东 樊茂宇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73-376,382,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为观察组,并根据随访3年预后情... 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为观察组,并根据随访3年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88)、预后不良亚组(n=38),另外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KMT2D表达水平,Cox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KMT2D对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KMT2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8.504/<0.001);预后不良亚组血清KMT2D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6.601/<0.001);Gleason评分>7分、有微血管侵犯、TNM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KMT2D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Gleason评分≤7分、无微血管侵犯、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3.958/<0.001、2.292/0.024、3.022/0.003、5.982/<0.001);KMT2D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KMT2D高表达患者(χ^(2)/P=10.112/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MT2D高表达、Gleason评分>7分、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245(1.019~1.521)、1.063(1.010~1.119)、1.152(1.053~1.261)、1.474(1.127~1.928)]。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MT2D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敏感度为0.680,特异度为0.908,约登指数为0.588。结论KMT2D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对于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军 樊茂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肠外和肠内阶段性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和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持续至可以进食。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在初期应用肠外营养,胃肠... 目的观察肠外和肠内阶段性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和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持续至可以进食。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在初期应用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减少肠外营养至全部用肠内营养替代,肠内营养持续至过渡饮食。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早期适时由肠外过渡到肠内营养后一周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均增高(P<0.01);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减小(P<0.01)。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血糖平均水平趋于正常且波动度小,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9.93±9.30)d,短于全胃肠外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5.47±7.50)d(P<0.05),且每日营养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对血糖的影响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全营养状况 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