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协作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吴琼 姚泽英 +10 位作者 位晓婷 逯新明 武瑞鑫 游永亮 胡蒙爱 石丽娜 石雨川 李源 赵海明 韩伽怡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7-3553,共7页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水(W_(1)和W_(2))和2个施肥(N_(1)和N_(2))梯度,比较水肥协作下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干物质产量均在1500 m^(3)·hm^(-2)+94 kg·hm^(-2)(W_(2)N_(1))处理下最高;而750 m^(3)·hm^(-2)+188 kg·hm^(-2)(W_(1)N_(2))处理下干物质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但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表明,两种模式均在750 m^(3)·hm^(-2)+_(1)88 kg·hm^(-2)(W_(1)N_(2))处理下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度在0.6以上。综上,在华北平原地区,混播牧草栽培以干物质产量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1500 m^(3)·hm^(-2)+94 kg·hm^(-2)(W_(2)N_(1));以追求综合性能(干物质产量+牧草品质)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750 m^(3)·hm^(-2)+188 kg·hm^(-2)(W_(1)N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协作 豆禾混播 生产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最佳秋季刈割时期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武瑞鑫 孙洪仁 +3 位作者 孙雅源 李品红 谢勇 刘爱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118,共6页
研究了秋季刈割时期对北京平原区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当茬产草量、牧草含水量、茎叶比、越冬前再生高度、越冬率和越冬后头茬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霜前随着秋季刈割时期延后当茬产草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而杀... 研究了秋季刈割时期对北京平原区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当茬产草量、牧草含水量、茎叶比、越冬前再生高度、越冬率和越冬后头茬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霜前随着秋季刈割时期延后当茬产草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而杀霜后呈降低趋势;初霜前含水量处于恒定状态,初霜后逐渐降低,杀霜后大幅度下降(P〈0.05);杀霜后茎叶比升高明显(P〈0.05);杀霜前随着刈割时期延后越冬前再生高度逐渐降低,杀霜后不再变化;增加1次秋季刈割及秋季不同时期刈割对北京平原区中苜1号紫花苜蓿越冬率没有显著影响;杀霜前随着秋季刈割时期延后越冬后头茬产草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秋季刈割最早处理组的越冬后头茬产草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杀霜前刈割处理组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初步结论为:北京平原区可以进行紫花苜蓿秋季刈割;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秋季刈割的最敏感时期大致为与前次刈割间隔〈8周、≥5℃有效积温〈720℃,与杀霜日间隔〉3周,≥5℃有效积温〉90℃;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秋季刈割的最佳时期大致为与前次刈割间隔8-11周、≥5℃有效积温760-800℃,与杀霜日间隔0-3周,≥5℃有效积温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紫花苜蓿 秋季刈割 秋季敏感期 产草量 越冬率 杀霜
下载PDF
披针叶黄华茎叶性状对不同草地管理措施的响应及其生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武瑞鑫 邵新庆 +4 位作者 胡新振 钟梦莹 位晓婷 潘多 张德罡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6-482,共7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草地典型毒杂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放牧、围封和综合措施(围封+施肥+划破+补播)3种不同的处理,比较披针叶黄华茎叶性状对不同草地管理措施的响应,茎与叶片间的生长关系及其生态适应性... 以青藏高原东缘草地典型毒杂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放牧、围封和综合措施(围封+施肥+划破+补播)3种不同的处理,比较披针叶黄华茎叶性状对不同草地管理措施的响应,茎与叶片间的生长关系及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了披针叶黄华的叶片性状指标;与综合措施相比,放牧显著增加了每株植物茎干重(P<0.05);不同管理措施处理下披针叶黄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比叶重与茎干重之间均呈简单的异速生长关系,总叶干重与茎干重之间呈等速生长关系,不同的草地管理措施能够通过影响生长曲线的斜率从而影响二者之间的生长关系。围封对退化草地上披针叶黄华茎和叶片的生长抑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同时结合施肥、划破、补播等综合管理措施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黄华 草地管理措施 个体大小 异速生长
下载PDF
紫花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武瑞鑫 李源 +2 位作者 游永亮 刘贵波 赵海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4-1453,共10页
本试验选取苗期抗旱性表现不同的12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采用防雨棚田间模拟干旱法,开展了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中干旱环境的设置、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从苗期开始进入胁迫状态,胁迫周期... 本试验选取苗期抗旱性表现不同的12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采用防雨棚田间模拟干旱法,开展了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中干旱环境的设置、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从苗期开始进入胁迫状态,胁迫周期为全年生长季;筛选出适宜的鉴定指标为: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采用抗旱指数法对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全生育期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苗期抗旱性鉴定周期短,便于操作,适合大量材料的抗旱性鉴定,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全生育期鉴定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可靠性强,可用于苜蓿实际抗旱能力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全生育期 抗旱性鉴定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恢复措施对披针叶黄华繁殖构件及资源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武瑞鑫 钟梦莹 +5 位作者 潘多 邵新庆 李超群 刘月华 位晓婷 张德罡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恢复措施草地中典型毒杂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放牧、围封和综合措施(围封+施肥+划破+补播)3种不同处理,比较披针叶黄华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以揭示不同恢复措施对... 以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恢复措施草地中典型毒杂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放牧、围封和综合措施(围封+施肥+划破+补播)3种不同处理,比较披针叶黄华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以揭示不同恢复措施对披针叶黄华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和综合措施显著降低了披针叶黄华的生殖枝高、营养枝高、每株分枝数、花和荚果数量(P<0.05)。围封比放牧处理显著增加了披针叶黄华的根系生物量和生殖投资,显著降低了茎叶投资(P<0.05);综合措施比围封处理显著降低了披针叶黄华的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花和荚果重以及生殖投资(P<0.05)。3种处理下披针叶黄华的茎叶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植物可以通过调整繁殖对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围封对严重退化草地上披针叶黄华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结合施肥、划破、补播措施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黄华 恢复措施 繁殖构件 繁殖分配
下载PDF
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武瑞鑫 赵海明 +2 位作者 李源 游永亮 刘贵波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2,共7页
在海河平原区对国审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春季浇一次返青水)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中苜1号、保定苜蓿和中苜2号产量最高,标杆较低,雨养和灌溉处理下表现基本一致。(2)雨养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 在海河平原区对国审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春季浇一次返青水)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中苜1号、保定苜蓿和中苜2号产量最高,标杆较低,雨养和灌溉处理下表现基本一致。(2)雨养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小,灌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大。(3)不同品种刈割时株高总体上表现为:雨养处理,赛特、德宝最高,公农3号最低;灌溉处理,德宝、三得利、中苜1号、维多利亚最高,龙牧806、公农3号最低。叶茎比在雨养和灌溉两个处理下均表现为公农3号最高,德宝最低。冬前株高与秋眠级有关,灌溉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在海河平原区,除特殊年份外,返青期灌溉均不能显著增加苜蓿产草量,在当地针对适宜的苜蓿品种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中苜1号和保定苜蓿适合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并且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草量 饲用品质 雨养 灌溉
下载PDF
甘南草地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以夏河地区桑科乡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武瑞鑫 刘月华 +5 位作者 张德罡 马隆喜 钟梦莹 位晓婷 潘多 邵新庆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6-1975,共10页
本研究以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调查了夏河县桑科乡105户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生态状况,分析了社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在技术人员与社区牧民共同参与下,识别草地管理... 本研究以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调查了夏河县桑科乡105户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生态状况,分析了社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在技术人员与社区牧民共同参与下,识别草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能够使牧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牧区的经济、生态能够协调运转,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 合作社 参与式 草地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复种模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武瑞鑫 石霞 +3 位作者 贾文娟 游永亮 赵海明 李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1577,共7页
为探讨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与褐色中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复种的可行性。于2019—2022年,本研究采用试验与示范结合的方式,从两种饲草的播期效应、种植密度、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与褐色中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复种的可行性。于2019—2022年,本研究采用试验与示范结合的方式,从两种饲草的播期效应、种植密度、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搭配,形成复种,创建了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一年两作复种的模式,可实现饲草周年生产。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公顷纯效益较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3060元。节水、省肥、节药效果明显,每公顷节水1500~2250 m3;每公顷氮、磷、钾肥分别减少45%,50%,50%;全生育期无需农药防治虫害,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模式。饲用小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模式适宜在华北平原农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冀饲3号’ 褐色中脉 高丹草 ‘冀草6号’ 复种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武瑞鑫 邵新庆 +3 位作者 钟梦莹 潘多 李超群 张德罡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机制,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披针叶黄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叶干重、比叶重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机制,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披针叶黄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叶干重、比叶重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增加;低海拔地区披针叶黄华的叶厚显著高于高海拔的地区;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周长等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海拔与光强、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叶面积分别与土壤含水量、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土壤pH的影响;叶片厚度与海拔、光强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光强影响(R=0.641,P<0.05);叶干重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主要受空气温度,尤其是土壤含水量影响(R=0.856,P<0.01)。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披针叶黄华采取了减少叶面积和叶厚度的策略,叶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小型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披针叶黄华 叶片形态 海拔梯度
下载PDF
苜蓿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瑞鑫 游永亮 +1 位作者 赵海明 李源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期113-114,共2页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具有高产、优质、改良土壤、降低病虫草害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草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介绍了苜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的主要技术要点和该技术的优缺点,可为退化草地利用牧草混播技术进行草地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苜蓿 禾本科 牧草 混播
下载PDF
适宜边际土地利用的特色优异饲草新品种——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和冀草6号褐色中脉高丹草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瑞鑫 石霞 +3 位作者 贾文娟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北方牧业》 2023年第7期15-15,共1页
饲草对草食畜牧业的贡献率超过40%,是保障食物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撑产业。河北省作为草食畜牧业大省,草食家畜对饲草的需求量折合种植面积大约在2000万亩。但饲草供应体系不完备,现有的饲草供应中,90%为禾本科饲草,且80%为玉米秸秆,优质... 饲草对草食畜牧业的贡献率超过40%,是保障食物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撑产业。河北省作为草食畜牧业大省,草食家畜对饲草的需求量折合种植面积大约在2000万亩。但饲草供应体系不完备,现有的饲草供应中,90%为禾本科饲草,且80%为玉米秸秆,优质饲草供应率不足30%。利用方式为秋季一次性收获、青贮,继而周年利用,每年在春、夏之交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饲草短缺。同时,河北省是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有限,而且水资源短缺,考虑到口粮安全,饲草产业只能开发利用冬闲田、旱薄盐碱地,作为草业发展的空间。2023年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指出:“启动实施增草节粮行动,因地制宜开发特色饲草资源。”因此,培育适宜边际土地利用的抗逆高产饲草品种是实施增草节粮行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边际土地 粮食主产区 耕地资源 草食家畜 饲草资源 食物安全 草业发展
下载PDF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瑞鑫 刘贵波 《草学》 2021年第4期9-18,共10页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是指覆盖在植株表皮上的一层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蜡质微形态结构主要有片状和管状,化学组成主要有烷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萜类及其他一些未知成分。蜡质结构和组成的功能,具体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是指覆盖在植株表皮上的一层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蜡质微形态结构主要有片状和管状,化学组成主要有烷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萜类及其他一些未知成分。蜡质结构和组成的功能,具体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其机制机理尚不清晰。蜡质合成基因如何调控其合成的机理,以及合成后的具体转运机制尚不明确。植物通过调整蜡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能够增强对干旱、高温/低温胁迫、高CO_(2)浓度、高盐浓度以及高海拔环境条件等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但是针对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如何参与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机制,以及蜡质在植物抵御病虫害危害中的作用尚不明晰。尤其是蜡质普遍存在于禾本科饲草表皮中,其组分和含量是否会影响饲草营养价值,在加工调制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及其是否会对动物的采食和消化产生影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蜡质 形态结构 化学组成 合成基因 环境胁迫
下载PDF
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瑞鑫 游永亮 +1 位作者 李源 赵海明 《北方牧业》 2022年第6期22-23,共2页
文章详细阐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保护播种过程中保护作物的选择标准、播种时期、播种密度、方法、保护作物的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技术适用于紫花苜蓿草地或者种子田保护播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保护播种 保护作物 伴播作物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游永亮 李源 +3 位作者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翟兰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2-1529,共8页
为了明确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和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在河北平原农区种子生产时的最佳种植密度,2014-2016年连续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护驾迟镇设置每公顷60万、110万、160万、210万、260万和310万株的种植密度,探究... 为了明确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和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在河北平原农区种子生产时的最佳种植密度,2014-2016年连续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护驾迟镇设置每公顷60万、110万、160万、210万、260万和310万株的种植密度,探究其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差异显著,倒伏性差异明显。在河北平原农区10月中上旬播种,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适宜种植密度均为每公顷110万株基本苗,相同条件下饲用黑麦可比饲用小黑麦适当减少播量,此时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高,饲用小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4 300kg以上,饲用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3 900kg以上;倒伏轻,千粒重高,种子饱满,商品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饲用黑麦 种植密度 种子产量 产量结构 生产性能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 被引量:44
15
作者 孙洪仁 武瑞鑫 +3 位作者 李品红 邵帅 戚琳璐 韩建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的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为其根系的深入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影响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耕作、施肥、灌溉、... 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的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为其根系的深入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影响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耕作、施肥、灌溉、刈割、生长调节剂、品种和生长年限,其中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和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较大;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紧实和贫瘠)越重、生长年限越短,根系入土深度越浅;深耕、施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皆可促进苜蓿根系下扎;不同灌溉模式根系入土深度略有不同;刈割频率越高,根系入土深度越浅;不同品种根系入土深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自然区域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差异很大;在土层薄及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当土壤障碍较为严重时,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常可浅至不足1 m,一般不超过2 m;在无明显土壤障碍因子的情况下,生长1年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约为1-2 m,生长2-5年者多在2-5 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系 入土深度 生长年限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游永亮 李源 +4 位作者 赵海明 武瑞鑫 李建明 刘贵波 杨志敏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15-2624,共10页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播期 种植密度 生产性能 饲用品质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不同茬次及年际间生产性能的动态规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赵海明 武瑞鑫 +4 位作者 李源 游永亮 刘贵波 翟兰菊 杨建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9-1357,共9页
在海河平原区,先后选取22个、14个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雨养条件下通过7年和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次干草产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每年刈割4次:第1茬〉第2、3茬〉第4茬;刈割5次:第1茬〉第2茬〉第4茬〉第3茬〉第5茬;前2... 在海河平原区,先后选取22个、14个苜蓿(Medicago Stiva)品种,雨养条件下通过7年和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次干草产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每年刈割4次:第1茬〉第2、3茬〉第4茬;刈割5次:第1茬〉第2茬〉第4茬〉第3茬〉第5茬;前2茬苜蓿年平均干草产量均占全年总产量的52%以上,第3茬干草占全年总产量的25%以下;随茬次的增加,株高总体上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第2茬草的叶茎比极显著高于第3、4茬(P〈0.01),第4茬草的叶茎比最低;粗蛋白含量为第2、3茬〉第1、4茬,并且差异极显著(P〈0.01)。苜蓿在海河平原区存在明显的"夏眠"现象,造成了光、温、水资源的浪费。7年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在海河平原区紫花苜蓿适宜的利用年限为4~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不同茬次 年际间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紫花苜蓿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海明 游永亮 +4 位作者 李源 柳斌辉 刘贵波 武瑞鑫 王桂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8-1316,共9页
采用反复干旱法对176份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开展了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根长、分枝数和根冠比均与平均抗旱系数、平均抗旱指数呈极显著相关性,均适宜... 采用反复干旱法对176份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旱性鉴定,开展了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根长、分枝数和根冠比均与平均抗旱系数、平均抗旱指数呈极显著相关性,均适宜作为苜蓿抗旱性鉴定指标,其中地上生物量、株高相关系数较高;通过对不同评价方法分析比较,明确了DRC适宜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IDRI适宜抗旱品种筛选,DRI适宜旱地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筛选;抗旱性等级划分采用群体逐级分类法;采用DTIg、DRIv、DTIv方法分别对参试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一级(抗旱性极强)材料数量分别为30份、25份、21份,对照敖汉苜蓿均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抗旱性 鉴定指标 评价方法 逐级分类法
下载PDF
不同年限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洪仁 关天复 +2 位作者 孙建益 武瑞鑫 李品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小型蒸渗仪法,在北京平原区研究了一年生和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生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7和17.1kg/(hm2.mm)]显著高于一年生紫花苜蓿[12.6和14.7... 采用小型蒸渗仪法,在北京平原区研究了一年生和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生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7和17.1kg/(hm2.mm)]显著高于一年生紫花苜蓿[12.6和14.7 kg/(hm2.mm)](P<0.05);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耗水系数(679和584)显著低于一年生紫花苜蓿(793和682)(P<0.05)。研究表明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系数 生长年限 小型蒸渗仪 北京平原区
下载PDF
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游永亮 李源 +2 位作者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饲用小黑麦的合理施肥量,于2014-2016年连续两年以饲用小黑麦中饲104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氮肥(N)试验处理为:0、60、120、180、240、300 ...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饲用小黑麦的合理施肥量,于2014-2016年连续两年以饲用小黑麦中饲104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氮肥(N)试验处理为:0、60、120、180、240、300 kg·hm^-2,磷肥(P2O5)试验处理为:0、45、90、135、180、225 kg·hm^-2,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产草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两年平均干草产量、ADF和NDF含量和不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全株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故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在提高粗蛋白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在海河平原区肥力较差土壤上种植饲用小黑麦需施肥,建议施氮肥120~180 kg·hm^-2,磷肥90~135 kg·hm^-2。肥力较好的土壤种植饲用小黑麦可以不施肥或隔年施一次,施肥量同土壤肥力较差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饲用小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