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选取1038个NSCL/P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对TGF-β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的3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研究收集的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乙醇摄入量以及维生素使用情况。由于患儿母亲孕期吸烟和饮酒暴露率较低(<3%),因此,仅对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补充多种维生素这两个环境因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的阈值设置为P=1.46×10-4。结果:共有4个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之后,6对SNP[rs4939874(SMAD2)与rs1864615(TGFBR2),rs2796813(TGFB2)与rs2132298(TGFBR2),rs4147358(SMAD3)与rs1346907(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019855(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2490466(TGFBR2),以及rs2009112(TGFB2)与rs4075748(TGFBR2)]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交互作用(P<1.46×10-4),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没有达到多重检验校正阈值的显著结果。结论:未发现TGF-β通路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关联,该通路上部分基因可能通过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未来仍需其他独立研究的证据支持,以进一步的探索其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遗传度和基因组不同分区SNP遗传度评估基因组上常见变异的效应。对GWAS汇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数据中无缺失值、弱势等位基因频率≥1%、P值在0~1、SNP正负链明确等。利用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NSCL/P的SNP遗传度,采用分层的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基因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增强子区和超级增强子区的分区SNP遗传度,并评估不同分区内的富集度,分析工具为LDSC (v1.0.1)软件。结果:纳入中国人群806个NSCL/P核心家系(2 418人)的GWAS数据,490 593个SNP通过质量控制,被纳入到SNP遗传度的计算中。观测样本中NSCL/P的SNP遗传度为0.55(95%CI:0.28~0.82),由于观测样本患病率较高,按中国人群患病率转换为一般人群后SNP遗传度为0.37(95%CI:0.19~0.55)。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15.70(P=0.04),在超级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3.18(P=0.03)。结论:基因组常见变异有助于解释一部分中国人群NSCL/P目前未被解释的遗传度,同时中国人群NSCL/P的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分区和超级增强子分区中显著富集,提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遗传致病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在北京郊区老年人中对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不同时间权衡(time trade-off,TTO)模型所得的健康效用值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利用EQ-5D对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和周口店两镇65...目的:在北京郊区老年人中对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不同时间权衡(time trade-off,TTO)模型所得的健康效用值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利用EQ-5D对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和周口店两镇65~79岁常住居民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利用基于日本、英国、美国人群的TTO转换模型计算研究对象的健康效用值——健康指数。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种模型所得健康指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s coefficients,ICCs)和Bland-Altman散点图评价3种模型所得效用值的一致性,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患病状态对3种健康指数的影响,同时计算3种模型所得健康指数与视觉模拟标尺得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EQ-VAS)以及年龄、性别、患病状态的Spearman rho相关系数。结果:研究共纳入2 40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70.3岁,其中男性占34.3%。利用日本、英国、美国TTO转换模型,计算所得健康指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0.28)、1(0.24)、1(0.29);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0.06/1、-0.43/1、-0.03/1,美国模型所得指数总体较高,日本模型所得指数居中,英国模型所得健康指数得分最低。3组得分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日本与美国模型所得指数间组内相关系数最高,为0.987(95%CI,0.986~0.988),其次为英国与美国模型,为0.941(95%CI,0.937~0.946),最小为日本与英国模型,为0.921(95%CI,0.915~0.927),它们分别有96.9%、95.1%和95.0%的差值落在Bland-Altman散点图一致性界限内。英国和美国模型所得健康指数与患病数量存在负相关,而日本模型得分与患病数量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利用不同EQ-5D的TTO转换模型在北京郊区老年人中计算健康效用值所得结果略有不同,应开发基于中国人群健康偏好的EQ-5D TTO转换模型。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北京市10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资料,选取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及种类进行描述和...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北京市10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资料,选取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及种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3597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病例资料,病例年龄为(43.6±16.2)岁,男性占42.7%。抗菌药的总使用率为71.2%(95% CI 71.0%~71.5%),大部分(80.0%,95%CI 79.7%~80.2%)为单独用药,其中急性扁桃体炎的抗菌药使用率最高为85.1%(95%CI 84.5%~85.6%),其余依次为急性喉炎和气管炎81.6%(95%CI 80.4%~82.8%)、急性会厌炎81.4%(95%CI 77.7%~85.0%)、急性鼻窦炎77.0%(95% CI 74.6%~79.4%)、急性鼻咽炎74.3%(95% CI 73.7%~75.0%)、普通感冒67.6%(95%CI 67.3%~67.9%)。男性的抗菌药使用率略高于女性(73.2%,95% CI 72.8%~73.6%vs.69.7%,95%CI 69.4%~70.0%),60岁及以上病例抗菌药的使用率低于60岁以下者(72.1%,95% CI 71.8%~72.3%vs.66.8%,95%CI 66.2%~67.5%)。在使用抗菌药的病例中,有50.6%(95%CI 50.3%~50.9%)的病例使用了注射用抗菌药。抗菌药的应用种类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最多(28.4%),其余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1.7%)、氟喹诺酮类(21.0%)和大环内酯类(17.6%)。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菌药使用比例较高,所用抗菌药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展开更多
目的:在缺血性卒中家系中探讨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研究设计,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并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系为基础的...目的:在缺血性卒中家系中探讨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研究设计,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并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进行连锁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276个缺血性卒中家系,776名研究对象。应用GEE控制混杂因素并调整家系内部相关性后,载脂蛋白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0.05)。非参数连锁分析和FBAT分析均未发现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但该位点与卒中相关的数量性状存在连锁和关联关系。非参数连锁分析发现,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03)、收缩压(P=0.036)存在连锁;在调整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状态后,rs966221位点TT基因型(P=0.019)和CT基因型(P=0.007)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显性模型中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P=0.019)。结论:血脂、血压的异常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及收缩压水平存在连锁,该位点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选取1038个NSCL/P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对TGF-β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的3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研究收集的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乙醇摄入量以及维生素使用情况。由于患儿母亲孕期吸烟和饮酒暴露率较低(<3%),因此,仅对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补充多种维生素这两个环境因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的阈值设置为P=1.46×10-4。结果:共有4个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之后,6对SNP[rs4939874(SMAD2)与rs1864615(TGFBR2),rs2796813(TGFB2)与rs2132298(TGFBR2),rs4147358(SMAD3)与rs1346907(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019855(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2490466(TGFBR2),以及rs2009112(TGFB2)与rs4075748(TGFBR2)]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交互作用(P<1.46×10-4),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没有达到多重检验校正阈值的显著结果。结论:未发现TGF-β通路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关联,该通路上部分基因可能通过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未来仍需其他独立研究的证据支持,以进一步的探索其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文摘目的:探索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全基因组常见遗传变异对NSCL/P风险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遗传度和基因组不同分区SNP遗传度评估基因组上常见变异的效应。对GWAS汇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数据中无缺失值、弱势等位基因频率≥1%、P值在0~1、SNP正负链明确等。利用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NSCL/P的SNP遗传度,采用分层的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计算基因组编码区、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增强子区和超级增强子区的分区SNP遗传度,并评估不同分区内的富集度,分析工具为LDSC (v1.0.1)软件。结果:纳入中国人群806个NSCL/P核心家系(2 418人)的GWAS数据,490 593个SNP通过质量控制,被纳入到SNP遗传度的计算中。观测样本中NSCL/P的SNP遗传度为0.55(95%CI:0.28~0.82),由于观测样本患病率较高,按中国人群患病率转换为一般人群后SNP遗传度为0.37(95%CI:0.19~0.55)。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15.70(P=0.04),在超级增强子区的富集度为3.18(P=0.03)。结论:基因组常见变异有助于解释一部分中国人群NSCL/P目前未被解释的遗传度,同时中国人群NSCL/P的SNP遗传度在增强子分区和超级增强子分区中显著富集,提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遗传致病因素。
文摘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文摘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北京市10所三级综合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资料,选取其中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及种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3597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病例资料,病例年龄为(43.6±16.2)岁,男性占42.7%。抗菌药的总使用率为71.2%(95% CI 71.0%~71.5%),大部分(80.0%,95%CI 79.7%~80.2%)为单独用药,其中急性扁桃体炎的抗菌药使用率最高为85.1%(95%CI 84.5%~85.6%),其余依次为急性喉炎和气管炎81.6%(95%CI 80.4%~82.8%)、急性会厌炎81.4%(95%CI 77.7%~85.0%)、急性鼻窦炎77.0%(95% CI 74.6%~79.4%)、急性鼻咽炎74.3%(95% CI 73.7%~75.0%)、普通感冒67.6%(95%CI 67.3%~67.9%)。男性的抗菌药使用率略高于女性(73.2%,95% CI 72.8%~73.6%vs.69.7%,95%CI 69.4%~70.0%),60岁及以上病例抗菌药的使用率低于60岁以下者(72.1%,95% CI 71.8%~72.3%vs.66.8%,95%CI 66.2%~67.5%)。在使用抗菌药的病例中,有50.6%(95%CI 50.3%~50.9%)的病例使用了注射用抗菌药。抗菌药的应用种类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最多(28.4%),其余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1.7%)、氟喹诺酮类(21.0%)和大环内酯类(17.6%)。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抗菌药使用比例较高,所用抗菌药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
文摘目的:在缺血性卒中家系中探讨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家系研究设计,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并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进行连锁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276个缺血性卒中家系,776名研究对象。应用GEE控制混杂因素并调整家系内部相关性后,载脂蛋白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0.05)。非参数连锁分析和FBAT分析均未发现rs966221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但该位点与卒中相关的数量性状存在连锁和关联关系。非参数连锁分析发现,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03)、收缩压(P=0.036)存在连锁;在调整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状态后,rs966221位点TT基因型(P=0.019)和CT基因型(P=0.007)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显性模型中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P=0.019)。结论:血脂、血压的异常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缺血性卒中相关,PDE4D基因rs966221位点与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及收缩压水平存在连锁,该位点C等位基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统计学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