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释文》作者与成书年代考
1
作者 武迎晗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3-85,共3页
陆德明因著有《经典释文》一书而名垂青史,但是关于其人,史籍所载不多,因此其生卒年及《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等均存争议。通过翻检《隋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可知,陆德明当生于556年,卒于627年,历仕陈、隋、唐等... 陆德明因著有《经典释文》一书而名垂青史,但是关于其人,史籍所载不多,因此其生卒年及《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等均存争议。通过翻检《隋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可知,陆德明当生于556年,卒于627年,历仕陈、隋、唐等朝。《经典释文》一书成书于王世充僭位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生平经历 《经典释文》 成书年代
下载PDF
《隶经文》车系字研究
2
作者 武迎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0,共4页
《隶经文》为江藩所作,其中十一篇考释"车之零部件",在文字学上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从字形结构上看,《隶经文》车系字以形声字居多,其次是偏旁不为"车"的会意字。9个形声字中,以"车"为形旁的有6个,其余3... 《隶经文》为江藩所作,其中十一篇考释"车之零部件",在文字学上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从字形结构上看,《隶经文》车系字以形声字居多,其次是偏旁不为"车"的会意字。9个形声字中,以"车"为形旁的有6个,其余3个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表示的意义有义素上的重合。这与人们的认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薮""弱"等字还存在着同义的其他假借字。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有的出现了语音上的分化,有的则逐渐从人们的生活和语言中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经文》 名物研究
下载PDF
《经典释文》中“听”的音义匹配关系
3
作者 武迎晗 《励耘语言学刊》 2021年第2期85-95,共11页
“听”的平声音和去声音在各大韵书中的音义匹配关系较为混乱,需要厘清。通过比较中古韵书、佛典音义、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结合《经典释文》注音实例可知,“听”的平去二声按“听”的结果是否符合动作发出者主观意愿,分别匹配“聆听、... “听”的平声音和去声音在各大韵书中的音义匹配关系较为混乱,需要厘清。通过比较中古韵书、佛典音义、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结合《经典释文》注音实例可知,“听”的平去二声按“听”的结果是否符合动作发出者主观意愿,分别匹配“聆听、听从”“听凭服从”两类义项,“如字”代表平声音。“治理、审问”义平去皆可。与敦煌残卷比较可以看出今本《释文》中的“如字”可能受到后人改窜,所以《尚书音义》中与全书注音矛盾的“听”之“如字”首音也可能不是陆德明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音义匹配
下载PDF
孔子音义思想述论
4
作者 黄仁瑄 武迎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144,共10页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关于语音语义匹配关系的思想。孔子认为,字(词)的音义匹配关系有的具有任意性,有的符合理据性。符合理据性的字(词),其意义可以用与之相关的同音字(词)来加以训释,反之则不能。孔子诵读先王典法时,坚持使用雅言,...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关于语音语义匹配关系的思想。孔子认为,字(词)的音义匹配关系有的具有任意性,有的符合理据性。符合理据性的字(词),其意义可以用与之相关的同音字(词)来加以训释,反之则不能。孔子诵读先王典法时,坚持使用雅言,应该是意识到不同方言之间音读的差异会导致语义信息传递的困难。孔子还发现了当时语言中存在的字(词)多音现象,且字(词)的不同义项之间存在联系,于是利用这种现象修饰词藻、完成表达。孔子的音义思想不仅是汉语音义学思想的重要源头,而且是汉语音义学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音义思想 汉语音义学
原文传递
“第四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5
作者 武迎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3,共1页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第四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及古籍研究所联合承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汉...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第四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及古籍研究所联合承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汉语音义文献集成与汉语音义学研究”(19ZDA318)课题组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古籍研究所 音义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重大项目 文献集成
原文传递
《經典釋文》中“朝”的“如字”音注及相關問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武迎晗 楊軍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20-227,共8页
“朝”在《釋文》中有兩個讀音:陟遥反(如字音)和直遥反(異讀音),分别表示“早晨義”和“朝廷義”。《釋文》中没有出現假借“株”而來的“追輸切”。書中表示“朝會義”的“朝夕”之“朝”兩音混用,但“直遥反”是後人添改的異讀音,這... “朝”在《釋文》中有兩個讀音:陟遥反(如字音)和直遥反(異讀音),分别表示“早晨義”和“朝廷義”。《釋文》中没有出現假借“株”而來的“追輸切”。書中表示“朝會義”的“朝夕”之“朝”兩音混用,但“直遥反”是後人添改的異讀音,這一讀音的“朝夕”只見於《毛詩》《左傳》《周禮》《禮記》四卷音義中。全書只在《尚書》和《左傳》兩卷音義中,出現了注“陟遥反”“張遥反”等新反切而不注“如字”的現象,而且《左傳音義》中還有“如字,又張遥反”的不符合注音體例的條目,是後人添加或改作而成的。在《釋文》中,只有《公羊》和《左傳》二卷多注如字音少注異讀音,與其他各卷大相徑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典釋文》 如字 異讀音 音義匹配
原文传递
从“出”的音变历程看今本《经典释文》的改撰情况
7
作者 武迎晗 杨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8,127,共11页
“出”有去入两读,但意义区分不明。今本《经典释文》所存东晋音中,“出”的动作实际完成者非主语时,语义焦点在后,读去声音。唐以来“出”发生补语化,语义焦点前移,去声音丢失,所以《释文》首音多为入声。但从历代口语文献来看,这一变... “出”有去入两读,但意义区分不明。今本《经典释文》所存东晋音中,“出”的动作实际完成者非主语时,语义焦点在后,读去声音。唐以来“出”发生补语化,语义焦点前移,去声音丢失,所以《释文》首音多为入声。但从历代口语文献来看,这一变化发生在陆德明之后。残卷显示唐宋人有添改“如字”的情况,所以《释文》中“出”首音位置的一部分入声音(如字)也应当是改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语义焦点 补语化 改撰
原文传递
今本《經典釋文》與殘卷“如字”類目對比舉隅
8
作者 武迎晗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91-100,共10页
與敦煌及興福寺等地所藏殘卷相比,今本《經典釋文》中的“如字”類目在使用上是存在差異的。這些“如字”注音存在差異的條目中,若同條中殘卷首音有主名,則今本《釋文》的首音“如字”爲後人所添;同條中殘卷無首音,則今本的首音“如字... 與敦煌及興福寺等地所藏殘卷相比,今本《經典釋文》中的“如字”類目在使用上是存在差異的。這些“如字”注音存在差異的條目中,若同條中殘卷首音有主名,則今本《釋文》的首音“如字”爲後人所添;同條中殘卷無首音,則今本的首音“如字”爲殘卷漏抄;同條中今本多出的又音“如字”有可能是後人添改所致,也有可能出自陸德明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典釋文》 殘卷 如字 今本 改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