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葫芦巴碱调节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大鼠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汤舒玲 黎晓红 +4 位作者 段亚菊 周钰 罗咏 雷霞 王简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211-3216,共6页
目的探讨葫芦巴碱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大鼠免疫、炎性反应及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CD组、葫芦巴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组(40 mg/kg),每组10只。... 目的探讨葫芦巴碱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大鼠免疫、炎性反应及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CD组、葫芦巴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组(4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ACD模型。给药结束后,通过录像观察大鼠挠痒行为;HE染色检测大鼠耳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IgE及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耳皮肤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蛋白及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CD组大鼠挠痒次数增加,血清IgE、IFN-γ、IL-4、IL-17水平及耳皮肤组织中IL-1β、IL-6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比值升高(P<0.05),耳皮肤组织角化过度且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ACD组比较,葫芦巴碱(低、中、高)剂量组和LY294002组大鼠挠痒次数减少,血清IgE、IFN-γ、IL-4、IL-17水平及耳皮肤组织中IL-1β、IL-6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p-NF-κB/NF-κB比值降低(P<0.05),耳皮肤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改善,且葫芦巴碱各给药组呈剂量依赖效应;葫芦巴碱高剂量组和LY294002组大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葫芦巴碱可抑制ACD大鼠皮肤组织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调控Th1、Th2、Th17型免疫应答并减轻皮肤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免疫反应 炎性反应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lncRNA DNAJC3-AS1靶向miR-4319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2
作者 周钰 黎晓红 +3 位作者 段亚菊 汤舒玲 罗咏 王简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81-387,408,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NAJC3-AS1靶向miR-4319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39例C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NAJC3-AS1和miR-4319表达。将CSCC细胞A431分为si-NC组、si-DNAJC3-AS1组、m...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NAJC3-AS1靶向miR-4319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39例C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NAJC3-AS1和miR-4319表达。将CSCC细胞A431分为si-NC组、si-DNAJC3-AS1组、miR-NC组、miR-4319组、pcDNA组、pcDNA-DNAJC3-AS1组、si-DNAJC3-AS1+anti-miR-NC组、si-DNAJC3-AS1+anti-miR-4319组。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于检测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报告实验分析DNAJC3-AS1和miR-4319的靶向关系。结果CSCC组织中DNAJC3-AS1表达上调,miR-4319表达下调。与si-NC组比较,si-DNAJC3-AS1组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miR-43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4319组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DNAJC3-AS1与miR-4319直接特异性结合。pcDNA-DNAJC3-AS1组A431细胞miR-431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cDNA组(P<0.05)。与si-DNAJC3-AS1+anti-miR-NC组比较,si-DNAJC3-AS1+anti-miR-4319组A431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CSCC中DNAJC3-AS1呈高表达,miR-4319呈低表达。抑制DNAJC3-AS1通过靶向上调miR-4319可降低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因此,抑制DNAJC3-AS1/miR-4319轴可能成为潜在的CSCC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DNAJC3-AS1 miR-4319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IL-33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和模型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段亚菊 王文茜 +3 位作者 胡华 付丹丹 宋向凤 田中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3(IL-33)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和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不同浓度IL-33刺激HaCAT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C3、Beclin1和p-...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3(IL-33)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和咪喹莫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不同浓度IL-33刺激HaCAT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C3、Beclin1和p-STAT3的表达。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MQ组(背部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和IL-33处理组(腹腔注射IL-33)。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的IL-33处理组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最明显(P<0.05),同时,IL-33可促进LC3、Beclin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P<0.05)。在小鼠银屑病样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Q组小鼠背部出现鳞屑和红斑伴有表皮增厚,而IL-33处理组与IMQ组相比小鼠背部皮损鳞屑、红斑及增厚更明显(P<0.01)。IL-33处理组皮损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IMQ组(P<0.05),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IMQ组(P<0.05)。结论IL-33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自噬,加重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IL-33) 自噬 STAT3 HACAT细胞
下载PDF
circ0091581靶向miR-136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钰 黎晓红 +4 位作者 袁雪萍 段亚菊 汤舒玲 罗咏 王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 circ_0091581是否通过miR-136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发生过程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circ_0091581对C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S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_0091... 目的 circ_0091581是否通过miR-136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发生过程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circ_0091581对C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S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_0091581、miR-136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CSCC细胞SCL-1,实验分组:si-NC组、si-circ_0091581组、miR-NC组、miR-136组、si-circ_0091581+anti-miR-NC组、si-circ_0091581+anti-miR-136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91581与miR-136的靶向关系。结果 circ_0091581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量(2.45±0.37)较癌旁组织(0.93±0.16)增多(P<0.05),miR-136在CSCC组织中表达量(0.43±0.06)较癌旁组织(0.99±0.11)降低(P<0.05)。与转染si-NC比较,转染si-circ_0091581后细胞克隆形成、迁移能力减低(P<0.01),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能力增强(P<0.01);与转染miR-NC比较,转染miR-136 mimics后细胞克隆形成、迁移能力减低(P<0.01),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能力增强(P<0.01);circ_0091581可靶向调控miR-136的表达;共转染si-circ_0091581、anti-miR-136可减弱转染si-circ_0091581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 干扰circ_009158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136表达而减弱CSC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circ_0091581 miR-136 细胞增殖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Brodal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涛 任文静 +5 位作者 段亚菊 张沙沙 胡华 付丹丹 宋向凤 田中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2-486,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Brodal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Medline及Embase,纳入Brodal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 目的 :系统评价Brodal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Medline及Embase,纳入Brodal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单独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包括4 076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Meta分析示治疗12周时,Brodalumab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alumab组皮下注射140 mg或210 mg连续治疗12周后,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下降达75%(PASI 75)、PASI 90、PASI 100和疾病严重度静态测量级别达s PGA 0或1的例数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alumab组治疗后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鼻咽炎。结论 :皮下注射Brodalumab 140 mg(2周1次)或210 mg(2周1次)连续12周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有效,但需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仍需要更多RCT证实剂量与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Brodalumab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