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浮游有孔虫壳体发育过程的三维重建与壳体形态对生态和古海洋的指示意义
1
作者 段佰川 李铁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9,共13页
浮游有孔虫钙质骨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之前的研究认为壳体通过提供负浮力在调节浮游有孔虫的受力平衡中起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对浮游有孔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进行重建和定量分析以揭示在其生命过程中壳体的功能。本... 浮游有孔虫钙质骨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之前的研究认为壳体通过提供负浮力在调节浮游有孔虫的受力平衡中起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对浮游有孔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进行重建和定量分析以揭示在其生命过程中壳体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术(SRXTM)重建了来自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岩芯中的6个不同属种的浮游有孔虫壳体的个体发育。通过计算每个腔室形成前后的壳体和细胞质的总质量,能够确定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平均密度变化模式。不同生态位属种的平均密度变化模式差异显著,表明浮力调节可能与生命周期中的垂直迁移有关,尤其是对于无刺浮游有孔虫属种。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平均密度变化模式揭示了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浮力调节的范围,这可能是影响无刺浮游有孔虫属种垂向迁移的因素之一。此外,浮游有孔虫的形态演化可能涉及对生活水体垂直结构变化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形态功能 个体发育 平均密度 古海洋学
下载PDF
华南地区湖南省芙蓉统(上寒武统)的古蠕虫骨片:个体生长对表皮骨片形态的影响(英文)
2
作者 段佰川 董熙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602,共12页
报道最近发现的华南地区湖南省芙蓉统(上寒武统)三维保存的古蠕虫骨片碎片。描述两个新的形态属和两个新的形态种:Hunanoscolex campus新属新种和Ornatoscolex hunanensis新属新种。大部分标本属于幼体阶段。Hunanoscolex campus体节宽... 报道最近发现的华南地区湖南省芙蓉统(上寒武统)三维保存的古蠕虫骨片碎片。描述两个新的形态属和两个新的形态种:Hunanoscolex campus新属新种和Ornatoscolex hunanensis新属新种。大部分标本属于幼体阶段。Hunanoscolex campus体节宽度的巨大差异显示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可以对个体生长对表皮骨片形态的影响进行研究。虫体生长主要依靠增加单个体节中骨片的数量。位于同一排中的大骨板排列变得疏松。新增加的小骨板和微骨板大小和纹饰基本不变,但大骨板的纹饰可能存在变化。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蠕虫骨片的种内差异,从而可能提高形态种属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蠕虫 骨片 个体生长 湖南省 华南地区 王村特异埋藏生物群
下载PDF
三沙永乐龙洞洞底沉积速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坤 李铁刚 +5 位作者 丰爱平 杜军 邹欣庆 刘世昊 于晓晓 段佰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三沙永乐龙洞位于西沙永乐环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探明的最深蓝洞,其内部沉积动力环境相对单一,是研究沉积速率变化的天然实验室。龙洞洞底约24 cm以浅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洞底浅埋沉积物以砂质组分为主,平均粒径多介于22.9~123.9... 三沙永乐龙洞位于西沙永乐环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探明的最深蓝洞,其内部沉积动力环境相对单一,是研究沉积速率变化的天然实验室。龙洞洞底约24 cm以浅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洞底浅埋沉积物以砂质组分为主,平均粒径多介于22.9~123.9μm之间,在表层、4 cm、9.5 cm以及21 cm深度分别出现了沉积物变粗、砂含量增多的现象;利用^(210)Pb的CRS定年模式计算得到底层沉积物沉积时间为1896年,平均沉积速率为0.19 cm/a,在4 cm和9.5 cm深度沉积速率急剧增加。柱状样顶部沉积速率显著增加,与近年来西沙地区人类活动加剧吻合。沉积物粒度变粗以及沉积速率骤然加快现象,与西沙地区台风活动频繁相关,通过对比历史台风记录,验证了沉积物在1999-2001年以及2010-2011年所记录的6次台风事件:199902、199915、200110、201002、201005以及201118。推测龙洞洞底沉积物沉积速率主要受台风活动影响,近期有人类活动影响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龙洞 沉积速率 210Pb 人类活动 台风活动
下载PDF
寒武纪化石胚胎 Markuelia 的肌肉组织
4
作者 刘腾 段佰川 +1 位作者 刘建波 董熙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0-394,共5页
利用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技术(SRXTM),研究湖南省王村化石库的化石胚胎Markuelia hunanensis。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了头部和尾部表皮下的栅栏状结构,对这些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后,发现栅栏结构为环形,呈两侧对称状排列。将头部和尾部... 利用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技术(SRXTM),研究湖南省王村化石库的化石胚胎Markuelia hunanensis。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了头部和尾部表皮下的栅栏状结构,对这些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后,发现栅栏结构为环形,呈两侧对称状排列。将头部和尾部的栅栏结构分别解释为可能的咽部和尾刺基部的肌肉组织。对可能的肌肉组织结构的进一步研究表明,Markuelia hunanensis最早的胚后阶段可能是小型底栖动物,生活在泥砂缝隙之间,并且可能是活跃的捕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胚胎 软组织解剖学 肌肉组织 Markuelia 寒武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