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通过上调miR-148a-3p抑制焦亡改善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
作者 何剑波 秦新刚 +3 位作者 李帆 段开明 斯坎带尔·吾守尔 王晓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25-931,共7页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 18月龄SPF雄性SD大鼠共98只,选取1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80只使用七氟烷+肝叶切除手术建立POCD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生理盐水...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 18月龄SPF雄性SD大鼠共98只,选取1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80只使用七氟烷+肝叶切除手术建立POCD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生理盐水组、模型+右美组、模型+右美+阿替美唑组,每组20只,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各组老年大鼠POCD的作用。随后,从模型组和模型+右美组中各选取4只,给予miR-148a-3p模拟物或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右美托咪定改善POCD的机制。结果 七氟烷麻醉+肝叶切除手术导致了大鼠术后认知功能显著下降、神经炎症和焦亡发生增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miR-148a-3p表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以及上述病理变化(P<0.05);阿替美唑组可显著降低右美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P<0.05);miR-148a-3p模拟物可模拟出右美托咪定对POCD的保护效果,并抑制焦亡,miR-148a-3p抑制剂则可降低右美托咪定的保护效果,并促进焦亡的发生(P<0.05);FMR1可能是miR-148a-3p的下游作用靶点。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能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能够改善麻醉手术大鼠海马的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并可能通过上调miR-148a-3p表达抑制焦亡的发生,FMR1可能是miR-148a-3p的下游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右美托咪定 焦亡 miR-148a-3p
下载PDF
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的调控 被引量:65
2
作者 段开明 欧阳文 +1 位作者 王明安 陈满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麻醉手术前使用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的抑制程度。方法 选择40例20~60岁、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Ⅱ组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 目的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麻醉手术前使用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的抑制程度。方法 选择40例20~60岁、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Ⅱ组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06~0.08mg/kg。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患者SBP、DBP、HR、SpO_2、RR、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血浆内皮素(ET-1)、血清皮质醇(Co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SBP、DBP、HR、SpO_2、RR无显著性变化(P>0.05)。Ⅰ组在用药前后AVAT、ET-1、Cor、IL-6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Ⅱ组用药后30min AVAT、ET-1、Cor、IL-6水平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结论 咪唑安定可以减轻麻醉手术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麻醉手术 身心应激 皮质激素类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段开明 常业恬 +2 位作者 欧阳文 夏月峰 张文静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苏醒情况以及二者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后I组(n=30)患者以异氟醚维持麻醉,II组(n=30)患者以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输液量,记录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I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输液量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第1dMMSE评分均优于I组(P<0.05);术后第3d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与异氟醚均可能影响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醚较异氟醚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异氟醚 全身麻醉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手术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段开明 周治明 欧阳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中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20例行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在预充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3mg,Ⅱ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后抽取血液标本计算...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中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20例行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在预充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3mg,Ⅱ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后抽取血液标本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桡动脉颈内静脉血乳酸差值(DLajv)和桡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并随访患者手术后记忆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CPB开始后随着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延长,患者DLajv有增大趋势,开放主动脉心脏复跳后早期DLajv明显增大,但Ⅰ组变化小于Ⅱ组(P<0.05);CERO2和CajvO2出现下降趋势,Ⅰ组患者CERO2变化幅度小于Ⅱ组,CajvO2变化幅度则大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PB心脏直视手术中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有助于改善CPB术中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心肺转流 脑氧需求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数量化脑电图与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段开明 唐朝晖 +1 位作者 欧阳文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6-537,共2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数量化脑电图监测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0例,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依次增加呼气末异氟醚浓度为0.4、0.7、1.0、1.3和1.6MAC,记录麻醉过程中MAP、HR、数量化脑电图(BIS、95%SEF...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数量化脑电图监测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0例,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依次增加呼气末异氟醚浓度为0.4、0.7、1.0、1.3和1.6MAC,记录麻醉过程中MAP、HR、数量化脑电图(BIS、95%SEF和MF)和体感诱发电位(LP15、LN20、LN11和CCT),计算各监测指标与异氟醚吸入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HR、LN11与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变化无直线相关关系;MAP、BIS、95%SEF和MF与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LP15、LN20和CCT与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BIS、95%SEF、MF、LN20和CCT是监测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异氟醚 麻醉深度 监测
下载PDF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开明 欧阳文 王明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超前镇痛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分为术后镇痛组(Ⅰ组)、超前镇痛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每组12例。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 目的 探讨氯胺酮超前镇痛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分为术后镇痛组(Ⅰ组)、超前镇痛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每组12例。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PJ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血液中CD3^+、CD4^+、CD8^+标志细胞百分率;记录术后48h麻醉和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Ⅰ、Ⅱ组患者术后VAS和PJA低于Ⅲ组(P〈0.05),Ⅱ组患者术后VAS和PJA低于Ⅰ组(P<0.05);Ⅰ、Ⅱ组患者术后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高于Ⅲ组(P〈0.05),Ⅱ组患者术后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高于Ⅰ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48h麻醉和镇痛相关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氯胺酮超前镇痛能降低肝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缓解术后T细胞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超前镇痛 免疫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异氟醚麻醉对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段开明 欧阳文 +2 位作者 夏月峰 张文静 李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研究异氟醚麻醉后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将1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对照组(C组)。I组大鼠以1·2%异氟醚吸入麻醉2h,C组吸氧对照。于麻醉处理或吸氧对照结束后24h取海马组织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以... 目的研究异氟醚麻醉后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将1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和对照组(C组)。I组大鼠以1·2%异氟醚吸入麻醉2h,C组吸氧对照。于麻醉处理或吸氧对照结束后24h取海马组织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以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双向凝胶电泳结果显示I和C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7(4/13)个,MALDI-TOF-MS分析后鉴定出12种蛋白质。结论异氟醚麻醉可以引起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变化,这些蛋白质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大鼠 海马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异氟烷对成龄和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延迟相的差异性影响
8
作者 段开明 欧阳文 +2 位作者 陈满红 夏月峰 汪赛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9-594,共6页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蛋白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和鉴定异氟烷麻醉对老龄和成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延迟相影响。方法:将1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dult组和Iadult组(n=5),10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ged组和Iaged组(n=5)。Cadult和Caged...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蛋白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和鉴定异氟烷麻醉对老龄和成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的延迟相影响。方法:将1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dult组和Iadult组(n=5),10只2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Caged组和Iaged组(n=5)。Cadult和Caged组吸入含40%氧气的空气和氧气混合气体2h;Iadult和Iaged组以3%异氟烷和40%氧气吸入诱导,随后以1.2%异氟烷和40%氧气维持全身麻醉2h。于吸氧对照或麻醉结束后24h取海马组织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以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Iadult组和Iaged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较满意的双向凝胶电泳胶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adult和Iadult组合成胶蛋白质点分别为878±34和864±49;Caged组和Iaged组合成胶蛋白质点分别为834±47和819±24。Iadult组和Cadult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2(4/8)个;Iaged组和Caged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1个(3/8)。质谱分析显示,这些蛋白质分别属于代谢相关蛋白质、抗氧化蛋白质以及调节蛋白质。结论:异氟烷麻醉可以引起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延迟相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具有年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海马 延迟相 蛋白质组 老龄 大鼠
下载PDF
甘利欣对心肺转流手术血浆选择素P和肺气体交换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段开明 王明安 +2 位作者 欧阳文 廖琴 水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研究甘利欣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血浆选择素P(P selectin)、肿瘤坏 死因子α(TNF α)、血液中性粒细胞(PMNs)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行心脏二尖瓣瓣膜 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和甘利欣... 目的 研究甘利欣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血浆选择素P(P selectin)、肿瘤坏 死因子α(TNF α)、血液中性粒细胞(PMNs)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行心脏二尖瓣瓣膜 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和甘利欣组(G组,n=12)。分别测定患 者CPB前后左右心房血浆P selectin、TNF α和血液PMNs;根据血气分析计算CPB手术前后患者 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的变化,记录术后24h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CPB后两组患者 P selectin、TNF α、PMNs均升高,但G组变化小于C组(P<0.05)。与C组相比较,G组患者术后 RI、OI及拔除气管导管后自主呼吸频率均优于C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 及撤除气管内导管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PB术中存在肺炎症 反应;甘利欣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PB术后患者血浆P selectin和TNF α上升程度,减少PMNs粘 附,减轻肺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利欣 心肺转流手术 血浆选择素P 肺气体交换功能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硝酸异山梨醇酯和艾司洛尔对CO_2气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段开明 欧阳文 王明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C02气腹 硝酸异山梨醇酯 艾司洛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后基因时代神经源性疼痛研究的焦点:蛋白质网络
11
作者 段开明 常叶恬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3期60-61,共2页
后基因时代到来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系统化和网络化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模型中,神经系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必将是未来疼痛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用于判断疼痛的新工具,更有利于疼... 后基因时代到来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系统化和网络化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模型中,神经系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必将是未来疼痛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用于判断疼痛的新工具,更有利于疼痛机理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基因时代 神经源性疼痛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选择素P与心肺转流术后肺损伤
12
作者 段开明 王明安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年第3期183-185,192,共4页
心肺转流中P-selectin的过度表达可以导致或加重肺损伤,特异性阻断P-selectin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得到缓解。现就P-selectin的结构、作用及针对P-selectin的肺损伤治疗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选择素P 心肺转流术 肺损伤 术后 粘附 血清素
下载PDF
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陈佳 全承炫 +6 位作者 汤观秀 王彤 刘畅 段开明 童建斌 郭曲练 欧阳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胃肠道剖腹手术的中老年患者150例,年龄50-7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深麻醉组(D组...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胃肠道剖腹手术的中老年患者150例,年龄50-7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深麻醉组(D组)和浅麻醉组(L组)。D组术中BIS值80%以上维持在30-45,L组BIS值80%以上维持在45-60。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1d(T3)、2d(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HMGB-1、IL-1β的浓度。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共10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7d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53例,L组54例;共59例患者完成了术后3个月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29例,L组30例。D和L组术后7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别为9例(17.0%)和19例(35.2%),D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L组(P〈0.05);D组术后3个月POCD发生率为2例(6.9%),L组为4例(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D组HMGB1浓度明显低于L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将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30-45的水平能降低胃肠道剖腹术中老年患者的早期POCD发生率,但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不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的释放,降低围术期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深度 脑电双频指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冉珂 段开明 +3 位作者 邹定全 李志坚 金丽艳 常业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I/R组吸入100%氧气2h,24h后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预处理组吸入2.0%异氟醚+100%氧气2h,24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min(T3)、心肌再灌注1h(T4)心肌再灌注2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中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心肌p38MAPK活性水平,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预处理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抑制心肌p38MAPK的活性,减少TNF-α生成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延迟相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MAPK 心肌
下载PDF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明华 薛富善 +8 位作者 冯艺 罗爱林 郭曲练 王亚平 艾登斌 刘功俭 段开明 欧阳文 汪赛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25μg·kg^(-1)(A组)或阿芬太尼4μg·kg^(-1)(B组)+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8 mg·kg^(-1)。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烷+芬太尼(A组)或阿芬太尼(B组)+罗库溴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相关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阿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效应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及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阿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压、心率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心率 血压
下载PDF
产后抑郁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马嘉慧 黄振东 +2 位作者 汪赛赢 郑珊珊 段开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后抑郁发病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招募591例行择期剖宫产的中国产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9/10分为产后抑郁评估截点;并对所有无产前抑郁产妇的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基因5...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后抑郁发病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招募591例行择期剖宫产的中国产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EPDS)9/10分为产后抑郁评估截点;并对所有无产前抑郁产妇的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基因5个位点(rs2020917, rs737865等)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1个位点(rs6323)进行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18.0分析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剖宫产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等在产后抑郁发病中的作用,并对所有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1%;单因素分析显示COMT多态性rs2020917基因、COMT多态性rs737865基因与产后抑郁发病率相关(P<0.05);COMT基因型rs2020917和rs737865具有共线性,logistic分析显示COMT基因多态性rs2020917TT基因型和rs737865GG基因型、孕期压力大、家庭暴力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两种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携带COMT多态性rs2020917TT基因型、COMT多态性rs737865GG基因型,孕期压力大、家庭暴力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COMT MAOA 基因多态性 产后抑郁
下载PDF
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满红 欧阳文 +2 位作者 段开明 周昌菊 彭红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98-69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潜伏期 自控注药 活跃期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镇痛对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欧阳文 段开明 +3 位作者 左新华 水源 罗颖 王明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8-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患者不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II组患者以芬太尼行PCIA;...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患者不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II组患者以芬太尼行PCIA;III组患者以芬太尼+氯胺酮行PCIA。监测患者术后48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以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印象评分(PJ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和IL-6浓度。随访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II、III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VAS、AVAT、PJA明显优于I组(P<0.05);III组患者VAS、AVAT、PJA优于II组(P<0.05)。患者术后血清CRP和IL-6浓度II、III组低于I组(P<0.05);III组患者低于II组(P<0.05)。结论:术后镇痛中小剂量辅助使用氯胺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手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芬太尼 镇痛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CRP) 腹部手术患者 术后镇痛效果 小剂量氯胺酮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术前肌注咪唑安定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欧阳文 段开明 +2 位作者 王明安 陈满红 李云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比较和评价麻醉手术前使用咪唑安定或苯巴比妥钠对患者焦虑、顺行性遗忘、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4 0例年龄 2 0~ 6 0岁、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麻醉前 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0... 目的 比较和评价麻醉手术前使用咪唑安定或苯巴比妥钠对患者焦虑、顺行性遗忘、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4 0例年龄 2 0~ 6 0岁、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麻醉前 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n =2 0 ) ;Ⅱ组于麻醉前 30m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0 6mg/kg(41~ 6 0岁 )和 0 0 8mg/kg(2 0~ 4 0岁 ) +阿托品 0 5mg(n=2 0 )。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呼吸频率 (RR)、焦虑视觉模拟评分 (AVAT)、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顺行性遗忘程度和血浆内皮素 (ET 1)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SBP、DBP、HR、SpO2 和RR无明显变化(P >0 0 5 ) ;Ⅰ组在用药前后AVAT、AEPI和ET 1浓度变化无差异 (P >0 0 5 ) ,顺行性遗忘率 2 0 % ;Ⅱ组用药后 30minAVAT、AEPI和ET 1浓度均低于用药前 (P <0 0 5 ) ,顺行性遗忘率为 75 %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结论 与苯巴比妥钠相比 ,咪唑安定可有效减轻患者麻醉手术前焦虑情绪 ,获得更好的顺行性遗忘和镇静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肌注 咪唑安定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BDNF基因多态性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英勇 汪赛赢 +3 位作者 杨谧 黄振东 马嘉慧 段开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8-544,共7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PP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医院进行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爱丁堡产后...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PP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医院进行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别对产妇产前1d、产后第42天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以EPDS评分≥13分作为产后抑郁的评定界值。采用Sequenom?Mass Array SNP对BDNF基因G712A、rs56164415、rs11030100、rs11030101、rs6265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分析产妇一般资料、不同基因型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360例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压力大、孕期心情差、围产期单核细胞数值升高、产前抑郁情绪是剖宫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而BDNF基因rs6265位点突变是剖宫产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BDNF基因G712A、rs11030101、rs11030100、rs56164415位点突变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无关(P>0.05),且其单倍体型与产后抑郁也无关。结论携带BDNF rs6265CC基因型、孕期压力大、孕期心情差、围产期单核细胞数值升高以及产前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基因多态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