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塌陷前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共27例(46髋)诊断为ONFH(FicatⅠ、Ⅱ期)的患者接受股骨头空心钉...目的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塌陷前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共27例(46髋)诊断为ONFH(FicatⅠ、Ⅱ期)的患者接受股骨头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7~50岁,平均36.56岁。22例为酒精性ONFH,5例为激素性ONFH。其中19例为双侧ONFH,8例为单侧ONFH。术前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患髋评分。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定期随访、拍片复查。结果本组24例(43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9.5个月。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患者Harris评分分别由术前73.32分和69.6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2.63分和83.40分。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患者之间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X线检查显示:2枚空心钉位置良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yraphy,DSA)造影显示介入治疗后股骨头的血运明显改善。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论近期临床结果显示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早期ONFH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但中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次氨甲环酸(TA)静脉注射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与两次静脉给药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7例拟行单侧T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切皮前20 min给予1.0 g TA静脉滴注,缝合...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次氨甲环酸(TA)静脉注射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与两次静脉给药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7例拟行单侧T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切皮前20 min给予1.0 g TA静脉滴注,缝合后给予1.0 g TA灌注,对照组分别于切皮前20 min和术后3 h给予1.0 g TA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降幅、总失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降幅、总失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171±152)m L,低于对照组的(241±174)m L(P=0.023)。术后7 d,两组各有6例DVT发生(P>0.05)。结论联合给药法具有与传统的两次静脉给药法有相当的疗效与安全性,且引流量更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塌陷前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共27例(46髋)诊断为ONFH(FicatⅠ、Ⅱ期)的患者接受股骨头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7~50岁,平均36.56岁。22例为酒精性ONFH,5例为激素性ONFH。其中19例为双侧ONFH,8例为单侧ONFH。术前术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患髋评分。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定期随访、拍片复查。结果本组24例(43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9.5个月。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患者Harris评分分别由术前73.32分和69.6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2.63分和83.40分。酒精性和激素性ONFH患者之间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X线检查显示:2枚空心钉位置良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yraphy,DSA)造影显示介入治疗后股骨头的血运明显改善。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论近期临床结果显示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早期ONFH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但中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文摘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我科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18例22指,男12例,女6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32.9±8.3)岁。其中伸肌腱缺损6例8指,屈肌腱缺损12例14指。手部伸肌腱缺损范围6-10cm,平均(7.8±2.1)cm;屈肌腱缺损范围5-8cm,平均(6.6±1.3)cm。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8个月,平均(5.0±2.8)个月。术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者行皮瓣转移修复,骨折及骨缺损者行切开复位或植骨内固定术,手部各指间或掌指关节积极行锻炼至被动活动正常,若关节挛缩则行关节松解术。伸肌腱缝合方法采用编织缝合法,屈肌腱缝合方法采用津下套圈或编织缝合法,屈肌腱滑车缺损者在手术同时重建滑车。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定期换药,所有病例均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d-4周伸肌腱移植者以主动屈曲、被动伸直锻炼为主,屈肌腱移植者以主动伸直、被动屈曲锻炼为主,每天活动3次。4周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强度,以主动伸屈活动为主。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结果 3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细菌培养证实为无菌性渗出,予以伤口定期换药后均于术后20d内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3例5指因屈肌腱黏连行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7±4.8)个月。TAM评价结果,优9指,良7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为72.7%。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是代替自体肌建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及重建屈/伸指功能的较好方法之一,具有手部功能恢复满意、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但仍存在术后肌腱黏连导致手功能优良率降低,伤口局部存在无菌性渗出导致愈合时间延长等问题,上述问题需在日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研究解决。
文摘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次氨甲环酸(TA)静脉注射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与两次静脉给药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7例拟行单侧T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切皮前20 min给予1.0 g TA静脉滴注,缝合后给予1.0 g TA灌注,对照组分别于切皮前20 min和术后3 h给予1.0 g TA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降幅、总失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降幅、总失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为(171±152)m L,低于对照组的(241±174)m L(P=0.023)。术后7 d,两组各有6例DVT发生(P>0.05)。结论联合给药法具有与传统的两次静脉给药法有相当的疗效与安全性,且引流量更少,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