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读者”与外国文学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琰 殷企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4-23,157,共11页
近年来,重视批评家与普通读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学者逐渐增多。在本篇访谈录中,殷企平教授阐述了外国文学领域“普通读者”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如文学批评的异化、“普通读者”概念的文学建构与现实基础、“普通读者”如何调试公共领域与私... 近年来,重视批评家与普通读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学者逐渐增多。在本篇访谈录中,殷企平教授阐述了外国文学领域“普通读者”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如文学批评的异化、“普通读者”概念的文学建构与现实基础、“普通读者”如何调试公共领域与私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西方文论关键词的“普通读者”将如何丰富并拓展共同体研究等问题。最后,围绕如何培养全民阅读意识和重树经典阅读精神,殷教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读者 共同体 文化 文学批评的异化 公共领域
下载PDF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2
作者 李云锦 殷企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2年第1期1-10,F0004,共11页
系列丛书"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是针对当前文学典籍研究与文化观念研究相脱节的状况而推出的一个新型外国文学研究项目,旨在服务中国文化建设。本次访谈围绕该丛书的主要观点展... 系列丛书"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是针对当前文学典籍研究与文化观念研究相脱节的状况而推出的一个新型外国文学研究项目,旨在服务中国文化建设。本次访谈围绕该丛书的主要观点展开。在访谈中,殷企平教授谈及该丛书的研究背景、文化观念的孕育与发展,阐述了丛书的研究目的、研究难点、创新点和核心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文化观念 流变 典籍
下载PDF
“共同体”与外国文学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睿 殷企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1年第2期59-65,共7页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大大拓宽了外国文学的研究视野。其中,文化批评和"共同体"研究因兼具理论深度和现实关照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本次访谈即围绕这些重要话题展开。在访谈中,殷企平教授首先回顾了他的外国...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大大拓宽了外国文学的研究视野。其中,文化批评和"共同体"研究因兼具理论深度和现实关照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本次访谈即围绕这些重要话题展开。在访谈中,殷企平教授首先回顾了他的外国文学研究之路,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殷教授不仅对19世纪英国文学、文化批评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最后,殷教授围绕"共同体"这一话题在当下的重要价值及其发展方向阐述了他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企平 外国文学 文化批评 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为英语“文学道路”正名 被引量:12
4
作者 殷企平 陈姝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近年来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 ,“文学道路”成了贬义词。在这一现象背后 ,潜伏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假设 :英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 ,掌握技巧 ,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 ,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课... 近年来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 ,“文学道路”成了贬义词。在这一现象背后 ,潜伏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假设 :英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 ,掌握技巧 ,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 ,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课程表而已。为了抵制这种趋势的蔓延 ,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我国英语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英语文学教学是否与当今市场经济存在关联性 ?它们又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我们怎样才能使当代中国人确信学习乔叟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倾听那些既非本国人 ,又非现代人的声音———是有益处的呢 ?在重新认识这些问题的同时 ,有必要改进当前仍在流行的一些教学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文学 英语教学 文学的价值 高校
下载PDF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被引量:4
5
作者 殷企平 黄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6-28,共3页
中外评论界都存在着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即英国作家哈代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事实上,对于世界的总体及其发展前景,哈代从不悲观。通过对他的力作《无名的裘德》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哈代不但相信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且相信它是可以变... 中外评论界都存在着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即英国作家哈代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事实上,对于世界的总体及其发展前景,哈代从不悲观。通过对他的力作《无名的裘德》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哈代不但相信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且相信它是可以变好的。哈代的作品并非压抑,他的论调并非灰暗,他的艺术远未被悲观主义哲学淹没。相反,人类永远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一股无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观主义 “进步”神话 裘德 两个民族
下载PDF
华兹华斯笔下的深度共同体 被引量:20
6
作者 殷企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4,共7页
英国学者怀特和纽琳最近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有失偏颇:纽琳只偏重个人对共同体的责任这一角度,而怀特则把个人和共同体看作对立的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洞察。事实上,华氏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多层... 英国学者怀特和纽琳最近揭示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有失偏颇:纽琳只偏重个人对共同体的责任这一角度,而怀特则把个人和共同体看作对立的概念,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洞察。事实上,华氏对共同体的思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我们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较为宽广的语境中展开。虽然华氏并没有用过"情感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的有关思考跟发明这一术语的威廉斯可谓不谋而合:在威氏那里,情感结构意味着一种"深度共同体",而只有在这深度共同体中,"沟通才成为可能";华氏在想象共同体时所关注的也恰恰是怎样使上述沟通成为可能,因而他心目中的共同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深度共同体。华氏的诗歌还让人想起艾略特。后者直接把共同体的命运跟对待死者等陌生人的态度联系在了一起,而华氏早于艾氏一百多年就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而且给予了诗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深度共同体 《序曲》 沟通 陌生人
下载PDF
《金河王》的生态批评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殷企平 陈姗姗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88-97,共10页
罗斯金的童话故事《金河王》至今未见有人从生态的视角加以文化解读。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童话故事几乎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生态批评作品。罗斯金将自然诉诸形象,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还表述了他注重对人性本真纯洁及人... 罗斯金的童话故事《金河王》至今未见有人从生态的视角加以文化解读。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童话故事几乎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生态批评作品。罗斯金将自然诉诸形象,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还表述了他注重对人性本真纯洁及人类其他情感的生态关怀,阐述了他对最终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的独到见解。这些思想虽然在罗斯金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涉及,但就其生动性和深刻性而言,《金河王》无疑更值得细细品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金河 生态批评 独立体 生态关怀
下载PDF
“进步”浪潮中的商品泡沫:《名利场》的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7,共7页
克里斯托弗·林德纳对《名利场》的分析有两个缺陷。其一,他未能对小说中“进步”话语跟商品文化之间的联系做出解读;其二,他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乔瑟夫·赛特笠身上,而在分析被商品物化了的人物的症状时几乎未提利蓓加。本文指... 克里斯托弗·林德纳对《名利场》的分析有两个缺陷。其一,他未能对小说中“进步”话语跟商品文化之间的联系做出解读;其二,他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乔瑟夫·赛特笠身上,而在分析被商品物化了的人物的症状时几乎未提利蓓加。本文指出,利蓓加仍然算得上全书的主角,她所折射出来的商品文化现象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利场》 泡沫 浪潮 商品文化 文化现象 小说 人物
下载PDF
试论罗斯金的文化观 被引量:9
9
作者 殷企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43-151,共9页
认为罗斯金"从艺术批评转向社会批评"的说法失之于简单化,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他的文化观。无论是罗斯金发表的艺术批评还是社会批评,其实都受到他总体文化观的统辖。罗斯金的文化观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因此生发的焦虑有关。1... 认为罗斯金"从艺术批评转向社会批评"的说法失之于简单化,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他的文化观。无论是罗斯金发表的艺术批评还是社会批评,其实都受到他总体文化观的统辖。罗斯金的文化观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因此生发的焦虑有关。19世纪的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转型,以形形色色的"分离"为特征的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愈演愈烈,这是让罗斯金深感焦虑的根本原因。焦虑的背后是他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向往,而这种焦虑和向往既体现于他的艺术批评,也体现于他的社会批评,并且促成了两者的高度融合。他跟卡莱尔、阿诺德一样,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由工业革命牵引的、以机械式进步为内涵的文化现象———更确切地说,是"反文化"现象。对于现代文明的焦虑使"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得以扩充与发展,这里面有着罗斯金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文化 艺术批评 社会批评 焦虑 和谐
下载PDF
《小杜丽》中的“进步”瘟疫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殷企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167-174,共8页
《小杜丽》的结构并非像先前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松散拖沓,而是精编细织的艺术佳品。小说紧凑的深层结构对其“凌乱”的表层结构形成了一种有力的反衬。书中最具黏合力的是莫多尔先生所代表的“进步”潮流———是他刮起的股市风波把书中... 《小杜丽》的结构并非像先前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松散拖沓,而是精编细织的艺术佳品。小说紧凑的深层结构对其“凌乱”的表层结构形成了一种有力的反衬。书中最具黏合力的是莫多尔先生所代表的“进步”潮流———是他刮起的股市风波把书中所有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小说原文中“progress”一词的位置相当突出,而且在第十三章的标题中跟“epidemic”一词组合,这对全书的中心思想具有点题作用,它表明:许多维多利亚人狂热追求的“进步”竟然是一场瘟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杜丽》 结构 “进步” 瘟疫 可知社群
下载PDF
过去是一面镜子:《亚当·比德》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8,共10页
评论家们不是把《亚当.比德》简单地视为田园生活方式的挽歌,就是把它看作为新兴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项霸权课题。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细读《亚当.比德》的文本,就不难发现乔治.爱略特恰恰奏出了霸权主旋律的反调,奏出了一组... 评论家们不是把《亚当.比德》简单地视为田园生活方式的挽歌,就是把它看作为新兴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项霸权课题。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细读《亚当.比德》的文本,就不难发现乔治.爱略特恰恰奏出了霸权主旋律的反调,奏出了一组质疑速度、质疑“现金联结”、质疑社会伦理道德失范这一现实的音律。《亚当.比德》中的故事是要为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社会提供一面可供参照的镜子,让生活于“现在”的人们看看人类丢失了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 小说 《亚当·比德》 社会伦理
下载PDF
《金河王》的经济学寓意 被引量:7
12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9,共7页
虽然诺思罗普·弗莱等人已经注意到了《金河王》的经济学寓意,但是至今未见有人在这方面进行过仔细的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金河王》从头至尾是一部诉诸形象的另类政治经济学作品。罗斯金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完成了他对... 虽然诺思罗普·弗莱等人已经注意到了《金河王》的经济学寓意,但是至今未见有人在这方面进行过仔细的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金河王》从头至尾是一部诉诸形象的另类政治经济学作品。罗斯金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完成了他对财富的定义,表述了他对获取财富的先决条件的独到见解,还展示了一种注重人的情感、爱心及其能动性的经济模式。这些思想在罗斯金的其他书中也得到过阐述,不过就生动性和深刻性而言,《金河王》更值得世人回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金河 财富 生命 道德前提
下载PDF
文学何尝不实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殷企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以"实用"的名义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往往首先向文学课程开刀.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潜藏着这样一个普遍的假设:外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掌握技巧,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 以"实用"的名义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往往首先向文学课程开刀.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潜藏着这样一个普遍的假设:外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掌握技巧,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课程表而已.文学真的不那么有用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实用性
下载PDF
对所谓《艰难时世》中“败笔”的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艰难时世》对于“阶级情节”和“工业主题”的处理是一个败笔。本文认为 ,无论是书中的银行失窃事件 ,还是露易莎与赫德豪斯之间的纠葛 ,都不是伊格尔顿等人所谓的“传奇小说的俗套”,而是“阶级情节”的一种延续 ... 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艰难时世》对于“阶级情节”和“工业主题”的处理是一个败笔。本文认为 ,无论是书中的银行失窃事件 ,还是露易莎与赫德豪斯之间的纠葛 ,都不是伊格尔顿等人所谓的“传奇小说的俗套”,而是“阶级情节”的一种延续 ,也跟“工业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 ,小说中体现工业主题的两条情节主线——反资本主义情节和反功利主义情节——始终形成了互动 ,因而小说的艺术结构基本上是匀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艰难时世> 阶级情节 工业主题
下载PDF
《董贝父子》中的“铁路意象”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殷企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威廉斯和马库斯在探讨<董贝父子>中的"铁路意象"时没有对以下问题作出充分的回答:狄更斯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铁路意象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该意象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背后是... 威廉斯和马库斯在探讨<董贝父子>中的"铁路意象"时没有对以下问题作出充分的回答:狄更斯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铁路意象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该意象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是对伴随工业革命而盛行的社会价值观的质疑,是拯救人类灵魂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铁路 社会价值观
下载PDF
质疑“进步”话语:三部英国小说简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殷企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19,共8页
由狄更斯等人开创的质疑“进步”话语的传统在20世纪的英国一直持续着。约翰.韦恩、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和朱利安.巴恩斯都是这一传统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们分别创作的《山里的冬天》、《洼地》和《福楼拜的鹦鹉》也许只能被看作三... 由狄更斯等人开创的质疑“进步”话语的传统在20世纪的英国一直持续着。约翰.韦恩、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和朱利安.巴恩斯都是这一传统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们分别创作的《山里的冬天》、《洼地》和《福楼拜的鹦鹉》也许只能被看作三个碎片,但是它们共同属于一部针对“进步”话语的推敲史,一部从19世纪延续下来的推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 质疑 韦恩 斯威夫特 巴恩斯
下载PDF
对“机械时代”的回应——《奥尔顿·洛克》浅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殷企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小说《奥尔顿·洛克》是对卡莱尔所说的“机械时代”的回应。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挣脱了当时居主流地位的、痴迷于各种量化标准的、以外部体制的改动为旨归的思维模式。它提出一个人类至今仍然必须面对... 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小说《奥尔顿·洛克》是对卡莱尔所说的“机械时代”的回应。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挣脱了当时居主流地位的、痴迷于各种量化标准的、以外部体制的改动为旨归的思维模式。它提出一个人类至今仍然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由来自何方 ?自由以后怎么办 ?最高境界的自由是什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时代 英国作家 自由 境界 主流 回应 洛克 个人 价值
下载PDF
寻找阅读规则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企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14,17+56,共4页
寻找阅读规则杭州大学教授殷企平解构主义思潮早已成为强驽之末,但是它刮起的旋风却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困惑,其中之一是有关阅读规则的疑虑。阅读究竟是否需要规则?有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建立阅读规则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国学者罗伯特... 寻找阅读规则杭州大学教授殷企平解构主义思潮早已成为强驽之末,但是它刮起的旋风却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困惑,其中之一是有关阅读规则的疑虑。阅读究竟是否需要规则?有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建立阅读规则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国学者罗伯特斯科尔斯(RobertSc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语法规则 文本世界 解构主义 制约因素 作者意图 尼安德特人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阅读过程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
下载PDF
艺术地生活:莫里斯的文化观 被引量:4
19
作者 殷企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7,共7页
在19世纪的英国,以(社会)转型焦虑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概念已经确立。这种焦虑其实就意味着变革。就转型焦虑而言,莫里斯跟卡莱尔、阿诺德、金斯利和罗斯金等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就变革的性质、方向和道路而言,莫里斯的思考更成熟、更深... 在19世纪的英国,以(社会)转型焦虑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概念已经确立。这种焦虑其实就意味着变革。就转型焦虑而言,莫里斯跟卡莱尔、阿诺德、金斯利和罗斯金等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就变革的性质、方向和道路而言,莫里斯的思考更成熟、更深刻。在莫里斯描绘的理想蓝图中,艺术就是生活的气韵和命脉。通过艺术地生活,人的生命可以从劳动的愉悦中获得意义,可以融入过去与未来,融入社会和大自然,也就可以实现超越,融入无限——这就是莫里斯对于文化命题的答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斯 英国文化批评 文化 转型焦虑 艺术地生活
下载PDF
论《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中的情感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企平 胡玲玲 秦岭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借用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 ,对《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中的情感结构作了分析。透过小说中人物的种种冲动和克制 ,以及他们在对行为方式作出抉择时所经历的彷徨和痛苦 ,我们可以觉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和躁动。这种不安的情绪... 本文借用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 ,对《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中的情感结构作了分析。透过小说中人物的种种冲动和克制 ,以及他们在对行为方式作出抉择时所经历的彷徨和痛苦 ,我们可以觉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和躁动。这种不安的情绪可以被看作新旧社会价值观彼此碰撞、冲突的结果。在论述过程中 ,本文还涉及威廉斯的一个观点 ,即特罗洛普笔下的世界过于平静。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结构 冲动 克制 平静 动荡 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