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作者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教学模式在组织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殷焦 高艳 +1 位作者 杨林 龚文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CBL是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设计和分析完成学习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我校近年来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 CBL是不同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设计和分析完成学习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我校近年来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案例式教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殷焦 陈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临床入选1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IFL...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临床入选1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IFL化疗方案(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贝伐单抗联合IFL化疗方案治疗。治疗随访1年后,评价并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疾病控制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TPS和CA242)在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毒副反应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仅提高了有效性,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是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较好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贝伐单抗 IFL化疗方案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硫化氢对大鼠血压和呼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艳 宋俊 +3 位作者 殷焦 李道坤 邵金辉 袁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硫化氢(H2S)对正常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将微量H2S饱和盐溶液一次性和连续注射入麻醉大鼠侧脑室(ICV),观察注药后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结果 ICV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H2S饱和盐溶液后可引起血压先急剧... 目的探讨中枢硫化氢(H2S)对正常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将微量H2S饱和盐溶液一次性和连续注射入麻醉大鼠侧脑室(ICV),观察注药后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结果 ICV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H2S饱和盐溶液后可引起血压先急剧降低而后迅速升高,心率减慢,呼吸幅度增加和呼吸频率减慢,并存在显著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ICV连续注射H2S可显著升高血压,但对心率和呼吸没有影响。ICV注射一次性注射K+-ATP通道开放剂Pinacidil可显著的降低血压,但心率和呼吸没有显著变化;ICV一次性注射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对血压、心率和呼吸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预先ICV注射glibenclamide可阻断H2S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对呼吸没有影响。预先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对血压没有明显的影响,却显著抑制ICV给予H2S产生的升高血压减慢心率效应。结论本工作提示H2S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中枢活性因子,其降低血压的效应是通过K+-ATP通道和影响呼吸有关系,而升压效应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平均动脉血压 心率 呼吸
下载PDF
药物转运蛋白ABCC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陈志红 任江华 +1 位作者 张永红 殷焦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0期3004-300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药物转运蛋白ABCC1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29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ABC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9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药物转运蛋白ABCC1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29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ABC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9例食管癌组织中ABCC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在中低分化食管癌和肿瘤浸润深肌层或纤维层组中,ABCC1的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和癌组织浸润浅基层以内组(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ABCC1表达增高,可能与食管癌患者耐化疗药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药物转运蛋白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殷焦 陈庆 +1 位作者 李正平 杨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97-470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作为肝癌组,9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NA-200c水平。结果肝...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作为肝癌组,9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NA-200c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miRNA-200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血清miRNA-200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iRNA-200c水平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iRNA-200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硬化、肿瘤直径无关(P>0.05)。血清miRNA-200c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811,95%CI为0.808~0.814,诊断界值为0.51,灵敏度为91.02%,特异度为69.53%。血清miRNA-200c水平以ROC曲线诊断临界值0.51为界,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降低,血清miRNA-200c水平与老年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老年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聚合酶链反应 miRNA-200c 预后
下载PDF
Hippo通路在感染及肿瘤免疫中的相关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庆 殷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1-796,共6页
Hippo通路是通过4个主要激酶Hippo(Hpo)、Salvador(Sav)、Warts(Wts)和Mob肿瘤抑制因子(Mats)调控Yes相关蛋白(Yap/Yki)的活性,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进而控制器官体积大小的信号通路。近年研究发现,Hippo通路在不同的局部微环境以... Hippo通路是通过4个主要激酶Hippo(Hpo)、Salvador(Sav)、Warts(Wts)和Mob肿瘤抑制因子(Mats)调控Yes相关蛋白(Yap/Yki)的活性,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进而控制器官体积大小的信号通路。近年研究发现,Hippo通路在不同的局部微环境以及各信号分子相互影响下显示出多样性,且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在果蝇体内的抗微生物作用,在哺乳动物中的抗感染作用,以及参与肿瘤免疫反应等。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Yap活化状态有助于肿瘤细胞免于免疫清除,并可上调趋化因子CXCL5的分泌,促进免疫抑制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募集而引发肿瘤免疫逃逸,同时还能在mRNA和蛋白水平调控程序死亡配体1(PD-L1)的转录和翻译等。全面了解Hippo通路,对于研究肿瘤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通路 感染 肿瘤免疫
下载PDF
Hippo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7
作者 陈庆 朱安平 +3 位作者 李正平 王媛 殷焦 沈关心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69-373,共5页
Hippo通路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进而控制器官体积大小的信号通路;近年研究发现,Hippo通路在不同的局部微环境以及各信号分子相互影响下显示多样性作用,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蛋白YAP活化... Hippo通路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进而控制器官体积大小的信号通路;近年研究发现,Hippo通路在不同的局部微环境以及各信号分子相互影响下显示多样性作用,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蛋白YAP活化状态有助于肿瘤细胞免于免疫清除:YAP活化上调趋化因子CXCL5的分泌,促进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募集,调控PD-L1的转录与翻译,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全面了解Hippo信号通路,对于研究肿瘤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肿瘤免疫 免疫清除
下载PDF
FADDdel-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细胞毒效应初步观察
8
作者 胡萍 王国华 +10 位作者 朱晓华 虞涛 朱慧芬 杨敬 张玮 殷焦 徐子辉 刘晓 徐芬 沈关心 龚非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FADDdel GFP真核表达载体 pFADDdel GFP ,用该融合基因转染小鼠胰岛瘤细胞 (NIT) ,从而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以探讨IDDM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FADDdel定向连接于真核表...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FADDdel GFP真核表达载体 pFADDdel GFP ,用该融合基因转染小鼠胰岛瘤细胞 (NIT) ,从而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以探讨IDDM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FADDdel定向连接于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N1 ,用脂质体将重组子pFADDdel GFP导入哺乳动物细胞NIT并检测其表达 ,采用FACS和MTT法检测特异性T细胞对转染重组子NIT引起的细胞毒效应。结果 转染重组子 pFADDdel GFP的NIT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pFADDdel GFP转染的NIT对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有明显抵抗。结论 成功构建 pFADDdel GFP融合基因并获稳定表达 ;pFADDdel GFP转染NIT可有效抑制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载体 抗细胞毒效应 初步观察 基因重组技术 哺乳动物细胞 特异性T细胞 MTT法检测 信号传导 受体介导 NIT T细胞介导 重组子 融合蛋白 基因转染 防治措施 发病机制 IDDM FACS 蛋白表达 稳定表达 融合基因 细胞内
原文传递
5-氟尿嘧啶在结肠癌和肝癌细胞株诱导B7-H1的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琼 邓亚光 +6 位作者 罗丽花 余燕敏 殷焦 李道坤 柯峰 雷琳 龚文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98-2499,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在结肠癌细胞SW480和肝癌细胞HepG2对免疫共抑制分子B7-Ⅲ表达的诱导及机制。方法5-Fu处理细胞后24h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对B7-H1蛋白表达的影响,在3~24h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在结肠癌细胞SW480和肝癌细胞HepG2对免疫共抑制分子B7-Ⅲ表达的诱导及机制。方法5-Fu处理细胞后24h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对B7-H1蛋白表达的影响,在3~24h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其mRNA水平。结果5-Fu(10μg/L)处理这两种细胞24h后可探测出增强的B7-H1免疫荧光信号,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5-Fu处理SW480细胞后B7-H1蛋白含量为(14.88±1.43)%,处理HepG2细胞后B7-H1蛋白含量为(18.29±1.11)%,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RT.qPCR检测表明在5.Fu处理后3~24h,SW480和HepG细胞内B7-H1mRNA的相对含量相对恒定。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会引起B7-Hl蛋白的表达,但这种增加与mRNA分子的转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细胞 5-氟尿嘧啶 B7-H1
原文传递
miR-200c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糖代谢
10
作者 陈华波 张崇 +2 位作者 殷焦 肖娟 杨林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74-2878,共5页
为探讨miR-200c对人乳腺癌MCF-7 (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细胞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使用miR-200c mimics转染MCF-7细胞,通过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各组细胞... 为探讨miR-200c对人乳腺癌MCF-7 (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细胞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使用miR-200c mimics转染MCF-7细胞,通过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200c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计数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miR-200c mimics转染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葡萄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乳酸的释放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糖代谢相关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 2, HK2)以及肌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 (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 PKM2)蛋白表达水平。与miR-NC组相比,miR-200c mimics转染明显上调MCF-7细胞miR-200c m RNA水平;且miR-NC组和MCF-7组miR-200c mRNA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细胞计数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C组和MCF-7组相比,miR-200c mimics转染不仅明显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活力,而且显著减少乳腺癌MCF-7细胞葡萄糖的消耗;此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200c显著下调MCF-7细胞糖代谢相关酶HK2和PKM2的表达。综上结果表明,miR-200c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糖代谢。本研究成果为乳腺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C 乳腺癌 MCF-7 糖代谢
原文传递
一种肝脏原位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雄 李鹤立 +7 位作者 赵秋东 殷焦 雷清 熊俊 万赤丹 唐礼功 卫立辛 沈关心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2-179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肝脏原位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提取E13.5d小鼠胚胎肝细胞,使用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分离出肝祖细胞,使用反转录病毒使之组成性表达c-Myc(T58A突变),进而采用脾注射的方法将1×106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肝脏原位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提取E13.5d小鼠胚胎肝细胞,使用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分离出肝祖细胞,使用反转录病毒使之组成性表达c-Myc(T58A突变),进而采用脾注射的方法将1×106基因操作后的肝祖细胞通过门脉系统递送到受体鼠肝脏汇管区(实验组,6只)。脾注射相同数量的野生型小鼠肝祖细胞作为对照(对照组,6只)。脾注射8周后处死所有12只小鼠,病理学检查肿瘤发生情况,厚4 μm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查鉴定肿瘤表型。结果实验组成瘤率66.7%(4/6),对照组成瘤率0%(0/6);组织学表现符合人类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查提示肿瘤组织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ALB)和胆管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K19)的共定位表达。结论脾注射组成性表达c-Myc(T58A突变)肝祖细胞成功诱导肝脏原位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 肝祖细胞 反转录病毒 模型 动物 癌基因
原文传递
B19病毒非结构蛋白11 kD对p6启动子和细胞因子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王媛 柯峰 +3 位作者 戈勇 殷焦 黄玉 董衍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0-1467,共8页
【背景】人细小病毒B19是可以感染并引起人类疾病的两种细小病毒科成员之一。B19病毒的唯一启动子p6负责病毒RNA的转录。研究表明p6启动子活性与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B19病毒NS1蛋白的调节有关。但是,关于其他重要位点和B19病毒蛋白... 【背景】人细小病毒B19是可以感染并引起人类疾病的两种细小病毒科成员之一。B19病毒的唯一启动子p6负责病毒RNA的转录。研究表明p6启动子活性与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B19病毒NS1蛋白的调节有关。但是,关于其他重要位点和B19病毒蛋白是否也具有影响p6启动子活性的作用还未有报道。【目的】探究影响p6启动子活性的重要因素,并明确B19病毒11 kD蛋白与p6启动子及细胞因子启动子的调控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方法预测分析p6启动子转录结合位点及其CpG位点,利用体外甲基化分析CpG位点对p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影响p6启动子活性的转录因子结合区域以及11 kD蛋白对p6启动子和细胞因子启动子的影响。【结果】p6启动子在不同非敏感细胞系中均有较高活性,并且其302-479区段的转录结合位点CCCTC结合因子(CCCTC-binding factor,CTCF)、阴阳因子(Yin Yang 1,YY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Sp1/3和E2F转录调节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对维持启动子活性很重要。同时,p6启动子活性可被其CpG位点的甲基化修饰所抑制,但不被11kD蛋白所调控。然而11 kD蛋白却能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STAT3启动子的活性。【结论】本研究明晰了B19病毒p6启动子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CpG位点对维持其启动子活性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揭示了非结构蛋白11kD与p6启动子以及细胞内因子启动子的关系,推测11 kD蛋白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内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在B19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9病毒 11 kD蛋白 p6启动子 细胞因子启动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