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殷瑞根 吴树春 +5 位作者 王冬青 彭卫斌 孙维斌 范志刚 廖谦 赵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3例可疑急腹症患者行腹部KUB平片和腹部低剂量MSCT扫描,分析KUB平片和低剂量MSCT对急腹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查结果(χ2检验...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3例可疑急腹症患者行腹部KUB平片和腹部低剂量MSCT扫描,分析KUB平片和低剂量MSCT对急腹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查结果(χ2检验)。记录并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CT剂量指数(CTDI)。结果KUB阳性27例,阴性26例,其中30例与临床最后诊断相符,23例不符,检出率为56.60%,其敏感性为54.8%,特异性63.6%,准确性56.6%;低剂量MSCT扫描阳性41例,阴性12例,其中48例与临床最后诊断相符,5例不符,检出率为90.57%,其敏感性为88.9%,特异性87.5%,准确性88.7%。两种方法对急腹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7,P<0.01)。本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CTDI平均值分别为4.8mGy和27.22mGy。结论低剂量MSCT较KUB平片敏感、准确,也是急腹症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剂量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输尿管扩张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殷瑞根 王冬青 +3 位作者 赵亮 孙维斌 廖谦 张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可疑泌尿系结石的病例行腹部平片(KUB)和全腹部低剂量MS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结果作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可疑泌尿系结石的病例行腹部平片(KUB)和全腹部低剂量MS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结果作统计分析。记录低剂量MSCT扫描时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结果:KUB拟诊33例为阳性结石,36例阴性,其中共有47例得到证实,其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69.6%。MSCT共拟诊泌尿系结石51例,18例阴性,其中68例得到证实,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8.6%。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P<0.01)。低剂量MSCT扫描时CTDIw平均为4.8mGy。结论:低剂量MSCT是一种敏感、安全的泌尿系结石检查方法,优于KUB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平扫对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殷瑞根 朱海涛 +3 位作者 赵天 孙维斌 何伟 王冬青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5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肠及肠系膜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表现。结果 CT平扫主要定性诊断征象包括:腹腔积气17例;腹膜后积气1例;腹腔积液积血39...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5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肠及肠系膜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表现。结果 CT平扫主要定性诊断征象包括:腹腔积气17例;腹膜后积气1例;腹腔积液积血39例;肠壁增厚31例;肠系膜渗出及血肿17例;肠管扩张4例。37例CT平扫提示损伤部位,其中21例与手术或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CT平扫能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肠及肠系膜损伤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鼻窦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殷瑞根 缪川梅 +3 位作者 窦毅 刘树森 赵亮 廖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DCT)在鼻窦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拟诊鼻窦病变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剂量CT(SDCT)和LDCT检查,管电流分别为240mAs和40mAs,层厚为5mm。分别记录SDCT和LD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通过SDCT和LDCT图像分别...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DCT)在鼻窦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拟诊鼻窦病变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剂量CT(SDCT)和LDCT检查,管电流分别为240mAs和40mAs,层厚为5mm。分别记录SDCT和LD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通过SDCT和LDCT图像分别判断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作对比分析(χ2检验)。结果SDCT和LDCT的平均CTDIw值分别为49.7mGy和6.61mGy;LDCT所显示的病变部位与SDCT完全一致,LDCT能对鼻窦常见疾病作出准确诊断,与SDC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33,P>0.05)。结论LDCT能对鼻窦常见疾病作出准确诊断,同时可以大幅度减低射线剂量,临床拟诊鼻窦病变时可以选择LD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下载PDF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准确性的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殷瑞根 朱海涛 +3 位作者 赵亮 李月峰 张礼荣 马聪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7期2581-2582,2584,共3页
目的评估CT平扫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对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及CT平扫资料,初步诊断结果为CT平扫诊断结果,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手术或临床随访观察,并对初步诊断结果与最终... 目的评估CT平扫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对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及CT平扫资料,初步诊断结果为CT平扫诊断结果,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手术或临床随访观察,并对初步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χ2检验)。结果 CT平扫初步诊断肠及肠系膜损伤65例,其中41例得到证实,12例漏诊。CT平扫对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为94.4%,诊断符合率为92.3%。CT平扫初步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P>0.05)。结论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创伤中肠及肠系膜损伤可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MSCT在小肠机械性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瑞根 彭卫斌 +4 位作者 冷菊宇 孙维兵 赵亮 王冬青 单秀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肠机械性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32例小肠机械性梗阻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1岁~78岁。急性肠梗阻7例,慢性肠梗阻25例。结果完全性小肠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肠机械性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32例小肠机械性梗阻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1岁~78岁。急性肠梗阻7例,慢性肠梗阻25例。结果完全性小肠梗阻9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3例;本组MSCT诊断小肠梗阻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准确率97.2%,29例病因诊断正确(87.8%)。结论MSCT是诊断小肠机械性梗阻敏感、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在诊断梗阻原因方面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CT诊断价值探讨
7
作者 殷瑞根 朱海涛 +3 位作者 赵天 孙维斌 何伟 王冬青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0期3054-3055,3057,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3例SMA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SMAT的主要CT表现包括肠系膜上动脉(SMA)内不规则充盈缺损23例,肠系膜上动脉(SMA)增粗13例,肠壁增... 目的探讨CT对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3例SMA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SMAT的主要CT表现包括肠系膜上动脉(SMA)内不规则充盈缺损23例,肠系膜上动脉(SMA)增粗13例,肠壁增厚11例,其中7例增强后呈靶环样强化,肠壁变薄3例,腹腔积液3例。仅SMA主干受累11例,仅2~3级分支受累5例,主干及分支同时受累7例。结论 CT及重建技术能对SMAT作出快速、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 PET/CT、^(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及其联合CT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建明 毛朝明 +6 位作者 朱丽 高健青 殷瑞根 张礼荣 赵亮 孔倩倩 李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02-1907,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99m)Tc-MDP全身骨显像(BS)及BS联合CT这三种方法对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间行^(18)F-FDG PET/CT及B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肺癌患者,将BS与^(18)F-FDG PET/CT同机C...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99m)Tc-MDP全身骨显像(BS)及BS联合CT这三种方法对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间行^(18)F-FDG PET/CT及B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肺癌患者,将BS与^(18)F-FDG PET/CT同机CT图像进行联合诊断,以病理及临床随访为诊断依据,比较BS、BS联合CT及^(18)F-FDG PET/CT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6例患者中骨转移28例共138处骨转移灶。基于患者,^(18)F-FDG PET/CT(96.4%及94.6%)与BS联合CT(89.3%及91.1%)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BS(60.7%及75.0%)(均P<0.01与均P<0.05),^(18)F-FDG PET/CT(92.9%)与BS(89.3%)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F-FDG PET/CT与BS联合C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骨转移灶,^(18)F-FDG PET/CT对骨转移灶的检出率(92.0%)高于BS联合CT(79.0%)(X^2=9.473,P<0.01),BS联合CT高于BS(68.1%)(X^2=4.191,P<0.05)。^(18)F-FDG PET/CT对CT无形态异常(骨髓转移)及溶骨性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BS联合CT(X^2=16.261及15.300,均P<0.01),BS联合CT对溶骨性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BS(X^2=6.711,P<0.01),BS对成骨性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18)F-FDG PET/CT(X^2=8.892,P<0.01)。^(18)F-FDG PET/CT更容易发现位于胸椎、骶椎、骨盆及股骨的转移灶。结论^(18)F-FDG PET/CT与BS联合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优于BS,^(18)F-FDG PET/CT能更早发现BS联合CT无法检出的骨髓及小的溶骨性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扫描
下载PDF
CR与DR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甘泉 刘冬明 +6 位作者 殷瑞根 刘文 赵天 万志水 王骏 王冬青 彭卫斌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评价CR与DR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并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R与DR数字成像基本原理、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差别。结果:CR与DR成像转换方式各... 目的:评价CR与DR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并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R与DR数字成像基本原理、影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成像性能、影像特点及其差别。结果:CR与DR成像转换方式各自不同,最终以数字方式输出、成像记录和储存,但CR和DR具有不同的特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CR无需改变现有设备且费用较低、使用灵活,DR比CR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动态范围和DQE、SNR、MTF、更低X线照射量、更快速度,大大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DR 成像原理 影像特点 临床应用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孔倩倩 殷瑞根 +2 位作者 王冬青 许云飞 周建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14例肺结节病PET-CT表现。结果 14例肺结节病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者13例,合并腹腔、腹膜...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14例肺结节病PET-CT表现。结果 14例肺结节病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者13例,合并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7例,12例伴有肺内病变,2例累及肝脾脏器,5例伴有皮下结节,以上病灶放射性摄取均增高。结论 PET-CT显像从代谢角度更能清楚显示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发现除胸部以外的其他病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 18F-FDG PET-CT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及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美芳 李月峰 +3 位作者 王冬青 殷瑞根 赵天 陈芸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马组织,以未经刺激的大鼠海马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R表达的分布和GR m RNA的表达;采用MRI和HE染色观察海马形态结构。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可见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细胞GR表达丰富,荧光强度较高,表达GR的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形态饱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R的荧光表达强度依次减弱,GR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趋向紊乱。GR免疫反应细胞计数显示模型组海马G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PCR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GR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2周,4周,6周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逐渐紊乱,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结论: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表达明显减少,此可能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 海马
下载PDF
血清IL-6、IL-10及IFN-α水平对首发抑郁患者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影响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颖 王冬青 +4 位作者 朱彦 李月峰 朱海涛 殷瑞根 赵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探究IL-6、IL-10及IFN-α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对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1H-MRS分别检测2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海马的各代谢指标,采集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10及IFN-α水平,将...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探究IL-6、IL-10及IFN-α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对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1H-MRS分别检测2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海马的各代谢指标,采集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10及IFN-α水平,将波谱检测的各代谢指标与血清中IL-6、IL-10及IFN-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首发抑郁组患者左侧海马的Glx/Cr及NAA/Cr显示下降,而Cho/Cr显示升高,MI/Cr变化不明显;右侧海马仅仅出现Glx/Cr的下降,其余指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相对于正常组,首发抑郁组患者血清中IL-6及IFN-α水平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IL-10水平变化不明显。双侧海马的Glx/Cr水平与IL-6、IFN-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左侧海马的NAA/Cr水平与IL-6、IFN-α水平亦呈显著负相关,左侧海马的Cho/Cr水平与IL-6、IFN-α水平成明显正相关。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了双侧海马的神经细胞代谢,可能是首发抑郁症发病机制的一种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磁共振波谱学 首发抑郁症 海马
下载PDF
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甘泉 曹国平 +6 位作者 王骏 杜先懋 殷瑞根 王冬青 刘欢欢 崔恒武 谢寰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阐述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结构及原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应用来验证其作用。结果:证明了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可以直观地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同时还可以了解掌握... 目的:阐述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结构及原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应用来验证其作用。结果:证明了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可以直观地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同时还可以了解掌握各种脉冲序列原理及图像重建的数学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伪影产生机理和脉冲参数设置对图像的影响,一维二维三维成像研究等。结论:脉冲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为从事MRI相关人员提供了对MR成像原理及基本技术一个最直观的认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 T1T2测量 3D成像 SE序列 伪影观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胰腺单期最佳扫描时相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金岗 彭卫斌 +3 位作者 殷瑞根 赵亮 冷菊宇 罗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单期增强扫描在对可疑胰腺癌诊断中合理的延迟时间.方法 随机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A、B两组.①A组行胰腺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120 ml,注射流率为2.5 ml/s,分别测定腹主动脉、门静脉、胰腺实...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单期增强扫描在对可疑胰腺癌诊断中合理的延迟时间.方法 随机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A、B两组.①A组行胰腺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120 ml,注射流率为2.5 ml/s,分别测定腹主动脉、门静脉、胰腺实质及肝脏实质在增强后不同时间点的CT值,得出时间-密度曲线.②B组行移床式、40s、60 s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和流率同上,分别评价40 s与60 s胰周血管的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 ①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提示,腹主动脉、门静脉强化到达峰值平均时间为60 s,胰腺实质强化到达峰值时间为50 s(50~70 s胰腺实质强化基本处于平台期).肝脏实质强化到达峰值时间为60 s (60~80 s肝脏实质强化基本处于平台期).并且有明显的密度差.②对于胰周血管的显示率,40 s和60 s均为100%.而对于显示程度,60 s扫描明显优于40 s扫描.结论 若对可疑胰腺癌行多层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以对比剂总量为120 ml,注射流率为2.5 ml/s,延迟时间定为60 s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虹 彭卫斌 +4 位作者 刘蓉 严金岗 王冬青 殷瑞根 赵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CT诊断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T检查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20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14例有广泛的纵隔和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和单侧淋巴结肿大;... 目的:探讨CT诊断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T检查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20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14例有广泛的纵隔和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和单侧淋巴结肿大;2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出现肺部病(包括9例肺内多发结节,3例斑片状融合块影,1例肺纤维化);1例胸膜病变。结论:结节病的胸部平片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鼠抑郁模型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一烽 王冬青 +4 位作者 李月峰 殷瑞根 何伟 朱彦 吴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51-1453,145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抑郁模型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6及IL-1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0只SD大鼠根据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郁组,每组15只。运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及孤养模式建立抑郁模型,应激共8周。于建模开始前及每两周末进... 目的探讨大鼠抑郁模型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6及IL-10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0只SD大鼠根据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郁组,每组15只。运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及孤养模式建立抑郁模型,应激共8周。于建模开始前及每两周末进行大鼠体重测量、液体消耗实验及Morris水迷宫试验,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每组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IL-2、IL-6及IL-10的变化。结果各项行为学指标表明建模成功并呈动态变化。IL-2在0~4周时缓慢上升,至第4周时,抑郁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后缓慢下降;IL-6在第2周时,抑郁组就明显上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继续上升(P<0.01),至第6周时下降,但第8周时略上升;IL-10在第2周时,抑郁组略下降,第2~6周时上升,于第6周时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8周时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大鼠抑郁模型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6及IL-10存在异常,并随着应激的推进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血清 IL-2 IL-6 IL-10
下载PDF
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在诊断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冬青 彭卫斌 +5 位作者 殷瑞根 赵亮 廖谦 孙维斌 黄敏 冷菊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肿瘤的患者 2 6例 ,重点分析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表现 ,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 6例患者中 2 4例结肠癌均正确诊断 ,其中 18例正确分... 目的 :评价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肿瘤的患者 2 6例 ,重点分析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表现 ,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 6例患者中 2 4例结肠癌均正确诊断 ,其中 18例正确分期 ,2例息肉被误诊为结肠癌 ,无 1例恶性肿瘤被误诊。结论 :螺旋CT结肠充气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结肠充气造影 结肠肿瘤 分期 诊断
下载PDF
抑郁大鼠海马区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彦 王冬青 +6 位作者 李月峰 赵天 赵亮 孙维斌 殷瑞根 许云飞 张礼荣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抑郁模型海马区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抑郁组各20只,抑郁组利用孤养及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共应激8周。实验前及每周末对各组海马进行... 目的探讨大鼠抑郁模型海马区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抑郁组各20只,抑郁组利用孤养及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共应激8周。实验前及每周末对各组海马进行3.0T超高场MRI扫描及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测,指标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谷氨酰胺和谷氨酸(Glx)、肌醇(M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左侧海马Glx/Cr值第3周开始下降、第4~8周基本维持恒定,右侧海马Glx/Cr值于第4周开始下降、第4~8周基本维持恒定(P<0.05);左侧海马Cho/Cr值于第4周升高、第5~8周升高更加明显,右侧海马Cho/Cr值于第6周升高、第7~8周升高更加明显(P<0.05);左侧海马MI/Cr值于第4周升高、第5~8周升高更加明显,右侧海马MI/Cr值于第6周升高、第7~8周升高更加明显(P<0.05);双侧海马NAA/Cr值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抑郁大鼠海马的代谢指标出现异常并呈一定规律性动态变化,此可能为构成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模型 海马 磁共振波谱学 谷氨酸循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冬青 戴俏武 +3 位作者 夏成芳 殷瑞根 赵亮 彭卫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 8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 ,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各期的增强情况 ,做出可切除性评价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三期扫描中 ,以胰腺期发现肿瘤最敏...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 8例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 ,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各期的增强情况 ,做出可切除性评价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三期扫描中 ,以胰腺期发现肿瘤最敏感。 8例肿瘤中 ,术前认为 6例可切除 ,术中切除 5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期扫描 小胰腺癌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亮 王冬青 +2 位作者 殷瑞根 单秀红 彭卫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8-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三维成像技术及其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 ,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 ,用表面遮盖法 (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三维成像技术及其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 ,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 ,用表面遮盖法 (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 (VR)和仿真内窥镜 (CTVE)进行处理。结果 :2 3例患者 ,共检出脑动脉瘤 2 4个 ,1例多发 ( 3个 )。所示病例经SSD、MIP、VR及CTVE重建处理后能够全面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 ,血管与动脉瘤的内部结构 ,能多方位观察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联合运用多种三维成像技术 ,能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充分显示动脉瘤的空间解剖结构。可部分代替传统脑血管造影 ,并作为该病的临床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