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毕志刚 倪容之 +3 位作者 秦万章 顾军 庞传超 于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3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组120例)、对照1组(0.02%丙酸氯倍他索霜组120例)和对照2组(0.05%全反式维A酸霜组120例),采用多中...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3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组120例)、对照1组(0.02%丙酸氯倍他索霜组120例)和对照2组(0.05%全反式维A酸霜组12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连续用药4周。结果:3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48.33%、18.33%和3.48%,有效率分别为92.50%、50.83%和31.30%。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1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2组比较)显示,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和对照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轻微,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有3例因不良反应较重中途停止治疗。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外用药,其疗效优于单用丙酸氯倍他索霜或全反式维A酸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丙酸氯倍他索 维A酸 全反式
下载PDF
兰美抒治疗浅部真菌病2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毕志刚 张美华 +2 位作者 夏济平 施和建 盛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2-443,共2页
为了进一步试验兰美抒治疗不同的浅部真菌病的有效疗程、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观察了240例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病人用兰美抒系统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分别采用了7天和14天疗法治疗体、股癣,选择14天和28天治疗手、足癣。我们的临床研究... 为了进一步试验兰美抒治疗不同的浅部真菌病的有效疗程、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观察了240例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病人用兰美抒系统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分别采用了7天和14天疗法治疗体、股癣,选择14天和28天治疗手、足癣。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兰美抒片250mg/d,顿服,7天一疗程治疗体、股癣与14天疗程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学治愈率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有效率都在90%以上。兰美抒片250mg/d,顿服,14天一疗程治疗手、足癣与28天疗程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学治愈率疗效也都在90%以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采用兰美抒片250mg/d顿服,7天一疗程的治疗方案系统治疗体股癣,而如有手足癣病例需要选择系统抗真菌治疗时建议采用兰美抒片250mg/d,顿服,14天一疗程的治疗方案。在本临床研究中未发现兰美抒有严的副反应,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用兰美抒系统治疗是有效根治浅部真菌病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美抒 治疗 浅部真菌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毕志刚 薛筑云 刘国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334,共2页
血清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采用血清肌钙蛋白I的单 隆抗体ELISA法测定50例带状疱疹2血清肌钙蛋白I(cTnI)。结果显示:重症带状疱cTnI明显增高(35.7 ̄100μg/L... 血清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采用血清肌钙蛋白I的单 隆抗体ELISA法测定50例带状疱疹2血清肌钙蛋白I(cTnI)。结果显示:重症带状疱cTnI明显增高(35.7 ̄100μg/L),并有乏力,心悸和心动过速等民损害的临床症状体征:70.8%的中等病情者cTnI增高(7.6 ̄43.0μg/L),但临床上无明显心肌损害的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肌钙蛋白 血清诊断
下载PDF
渗流—应力耦合下隧道爆破开挖对邻近水坝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志刚 李旭哲 +3 位作者 李子钦 董子慧 李文杰 梁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为研究隧道爆破施工作用下邻近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以浙江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出口段麻车坑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大坝的振动破坏过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数值模拟的手段,探讨了不同爆破炸药量、爆心距、坝前水位变... 为研究隧道爆破施工作用下邻近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以浙江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出口段麻车坑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大坝的振动破坏过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数值模拟的手段,探讨了不同爆破炸药量、爆心距、坝前水位变化对水库大坝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水库大坝应力与振速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引入Morris筛选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库大坝稳定性控制变量因素的主次关系为炸药量>爆心距>坝前水位;水库大坝的应力峰值与振速峰值随着隧道炸药量的增大、坝前水位的增高、爆心距的减小而增大;隧道爆破施工时,可以采取提前排放库水、控制炸药量及爆心距等方式使水库大坝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研究结论可为邻近隧道爆破施工水库安全防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大坝 渗流-应力耦合 隧道爆破 影响因素 数值分析
下载PDF
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水坝安全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毕志刚 陈有 +3 位作者 李旭哲 尹能俄 董子慧 梁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以义东高速防军隧道项目为依托,针对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麻车坑水库坝体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从混凝土损伤理论阐述了坝体的破坏过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隧道-水坝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坝体监测点的振速峰值、应力、位移及... 以义东高速防军隧道项目为依托,针对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麻车坑水库坝体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从混凝土损伤理论阐述了坝体的破坏过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隧道-水坝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坝体监测点的振速峰值、应力、位移及坝体边坡动安全系数,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爆心距为100 m时,所产生的拉应力为0.1 kPa,此时隧道爆破对大坝的损伤几乎忽略不计;隧道爆破振动会导致坝体发生微小沉降变形,最大位移点在坝体中部,爆心距为70 m时,最小Y向位移约0.42 mm;水库大坝现场监测振速峰值为5.65 cm/s,模拟结果中振速峰值最大为2.6 cm/s,坝体边坡动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034,结果均在安全范围内,这表明隧道出口段爆破施工结束后邻近水库坝体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库坝体 爆破 爆破振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防军隧道浅埋小净距段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徐红玉 焦治豪 +1 位作者 毕志刚 李文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87,共9页
为控制降雨入渗对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依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水土特征曲线,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浅埋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对雨季施工时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围岩变形特征和边仰坡安全系... 为控制降雨入渗对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依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水土特征曲线,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浅埋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对雨季施工时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围岩变形特征和边仰坡安全系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入渗的持续,围岩及边仰坡土体基质吸力逐渐减小,其土体抗剪强度也随之降低,稳定性变差。经过7 d累积降雨,孔隙水压力增大趋势逐渐放缓,围岩变形达到最大值,工况1的拱顶沉降增大了21.48%,且边仰坡安全系数小于1,处于失稳状态。洞口段采取加固和排水措施来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边仰坡的安全系数较加固前提升了17.27%,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后期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小净距隧道 降雨入渗 流固耦合 基质吸力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313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毕志刚 肖明英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年第z1期47-47,50,共2页
目的:观察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损害中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抗结核的同时,辅予凯西莱或复方益肝灵治疗,统计肝功能异常例数及发生时间等。结果:凯西莱组出现肝损26例,预防有效率达92.1%,对照组复方益肝灵组出现肝损... 目的:观察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损害中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抗结核的同时,辅予凯西莱或复方益肝灵治疗,统计肝功能异常例数及发生时间等。结果:凯西莱组出现肝损26例,预防有效率达92.1%,对照组复方益肝灵组出现肝损102例,预防有效率达6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凯西莱组出现肝损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在治疗的第三个月,而复方益肝灵组主要在治疗的第一个月。结论:凯西莱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细胞损伤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西莱 预防 肝细胞损害
下载PDF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探讨
8
作者 毕志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铁岭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铁岭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高血压 壳核出血
下载PDF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支玉香 张宏誉 +5 位作者 岳凤敏 李宏 孙劲旅 顾建青 王瑞琦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评估国产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对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并与西替利嗪进行对照。结果:共观察患者136例,依巴斯汀组69例,西替利嗪组67例,依巴斯... 目的:评估国产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对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并与西替利嗪进行对照。结果:共观察患者136例,依巴斯汀组69例,西替利嗪组67例,依巴斯汀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1.3%和63.8%,而西替利嗪组分别为87.9%和65.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依巴斯汀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79±0.26,而西替利嗪组为0.76±0.2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至中度困倦和口干。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西替利嗪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依巴斯汀 西替利嗪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特应性皮炎及湿疹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文琦 张美华 +5 位作者 毕志刚 梅亚宁 林麟 郝飞 曾凡钦 赵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皮损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超抗原(SAg)与特应性皮炎(AD)及湿疹(EC)的关系。方法:反向被动乳胶凝集法测定来自91例AD和174例EC患者皮损共123株金葡菌SAg的产生情况,结合患者的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6种不同皮疹的评分以... 目的:探讨皮损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超抗原(SAg)与特应性皮炎(AD)及湿疹(EC)的关系。方法:反向被动乳胶凝集法测定来自91例AD和174例EC患者皮损共123株金葡菌SAg的产生情况,结合患者的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6种不同皮疹的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D组皮损处SAg总阳性率(55.4%)及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阳性率(21.4%)均高于EC组(37.3%、4.5%)。AD组内金葡菌肠毒素B(SEB)阳性组EASI评分高于SEB阴性组和金葡菌阴性组。EC组SAg产生与EASI评分无关,但SAg阳性组其皲裂评分较高。AD患者血清白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及总IgE水平与SAg无关,EC患者SAg阳性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金葡菌阴性组,IL-4和IFN-γ水平与SAg无关。结论:与EC相比,AD与金葡菌SAg的关系更为密切,某些型别SAg分型与AD临床严重度可能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湿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 超抗原
下载PDF
鲜威灵仙致重症接触性皮炎和全身性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薛筑云 毕志刚 +2 位作者 雷铁池 何怡 王乃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患者女, 30岁,大面积外敷鲜威灵仙全草 10小时后,接触部发生红斑、大疱和灼痛伴心悸、胸闷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持续 6天,经治疗痊愈。斑贴试验证实鲜威灵仙全草系原发性刺激物。
关键词 威灵仙 接触性皮炎 全身性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南京地区正常人窄谱和广谱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 被引量:40
12
作者 冯舸 张美华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正常人窄谱中波紫外线的最小红斑量(MED)值及其与性别、皮肤日光反应类型、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对103名健康自愿者进行窄谱及广谱中波紫外线的MED测定。结果:窄谱中波紫外线MED为(661.2±183.3...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正常人窄谱中波紫外线的最小红斑量(MED)值及其与性别、皮肤日光反应类型、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对103名健康自愿者进行窄谱及广谱中波紫外线的MED测定。结果:窄谱中波紫外线MED为(661.2±183.3)mJ/cm2。除皮肤日光反应类型外,其他因素对MED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地区窄谱中波紫外线MED值接近国外报道的600~800mJ/cm2。MED值与性别、年龄大小无直接关系,与皮肤日光反应类型、广谱中波紫外线的ME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红斑量 紫外线 窄谱 中波 紫外线 广谱 中波
下载PDF
585nm 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迪 陈斌 +4 位作者 时素英 曹筱冬 骆丹 薛筑云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3-79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585 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应用585 nm Q开关脉冲激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10 ns)、590~1 200 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30~60.J/c... 目的:观察比较585 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应用585 nm Q开关脉冲激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10 ns)、590~1 200 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30~60.J/cm^2,脉宽3.0~5.5ms)以及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能量密度120~145 J/cm^2,脉宽20~50ms)共治疗1415例毛细血管扩张、977例蜘蛛痣、742例血管瘤及442例鲜红斑痣患者。结果:585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分别为86.3%、89.7%及88.6%;治疗蜘蛛痣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6.5%及98.8%;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分别为51.2%、59.6%及74.2%;治疗鲜红斑痣的有效率分别为28.4%、33.1%及40.3%。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及鲜红斑痣的瘢痕发生率分别为8.5%和10.7%。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鲜红斑痣疗效无明显差异;长脉宽1 064nm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明显优于585nmQ开关脉冲激光及强脉冲光,但瘢痕发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强脉冲光 血管性疾病 皮肤
下载PDF
卵清蛋白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病变的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佳 张美华 +3 位作者 毕志刚 陈文琦 董正邦 方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B/c小鼠致敏局部皮肤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卵清蛋白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局部出现红斑、鳞屑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增生,真皮炎性细胞浸润;皮损局部IL-4、IL-5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卵清蛋白经皮致敏BALB/c小鼠能诱导伴IgE升高的炎症性皮损,细胞因子表达呈Th2优势型,病变类似于特应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经皮致敏 BALB/C小鼠 卵清蛋白
下载PDF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储小燕 毕志刚 +6 位作者 芦桂青 康莉 刘艳 张亚平 富志良 尹晓晴 王羿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79例,显效171例,有效117例,有效率54.5%。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在诊治慢性过敏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疾病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过敏原检测 脱敏治疗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32
16
作者 冯舸 张美华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5-737,共3页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程、近期不良反应及预后;观察照射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改变,探讨治疗机制。方法:给予8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每周3次,共26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例患者...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程、近期不良反应及预后;观察照射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改变,探讨治疗机制。方法:给予8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每周3次,共26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86例患者治疗后15例痊愈,临床有效率为93.2%。32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水平高,照射后显著下降。治疗前仅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人为高,照射后显著下降。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IL-8水平升高可能为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VEGF水平升高可能是斑块状银屑病致病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中波紫外线 窄谱 白介素-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足癣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岷 毕志刚 +4 位作者 顾军 沈永年 张美华 王英 刘维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1-472,共2页
目的:评价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试验组外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照组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结果:体股癣患者停药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2.76%和... 目的:评价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试验组外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照组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结果:体股癣患者停药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2.76%和38.98%,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94.92%;停药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2.07%和64.41%,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96.61%。足癣患者停药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29.31%和30.00%,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85.00%;停药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48.28%和43.33%,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86.67%。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试验组为5.13%;两对照组为4.17%。上述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足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癣 股癣 足癣 盐酸布替萘芬
下载PDF
SPA-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子庆 王海琦 +2 位作者 杜青 丁小健 毕志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73,共3页
我们用弓形虫NT株虫体抗原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板,建立了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方法.经与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包被结果对照,P>0.05两法无显著性差异.在方法学比较研究中,与间接血凝试验及免疫酶染... 我们用弓形虫NT株虫体抗原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板,建立了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方法.经与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包被结果对照,P>0.05两法无显著性差异.在方法学比较研究中,与间接血凝试验及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符合率分别为76.6%及92.5%.SPA-ELISA法检出率显著高于间接血凝法.SPA-ELISA为目前公认的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可以对人和动物血清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抗体 SPA-ELISA 弓形体病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4
19
作者 冯舸 张美华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茶多酚单体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秀祖 夏济平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的活性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紫外线辐射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目的:探讨茶多酚的活性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紫外线辐射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722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以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GCG可以减少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的丙二醛沉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可以抑制UVB诱导的MMP1mRNA表达,减少胶原蛋白的降解。对TIMP-1的表达则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结论:EGCG可以对UVB辐射损伤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丙二醛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茶多酚单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