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对肝脏的双重作用:肝保护还是肝毒性?
1
作者 唐千茴 俞沁纬 +2 位作者 Bin Ni 江振洲 张陆勇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2024年第2期176-183,I0005,共9页
中药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包含黄酮、香豆素、单萜酚和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雌激素样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白癜风、银屑... 中药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包含黄酮、香豆素、单萜酚和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雌激素样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白癜风、银屑病等。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及其活性成分在肝脏疾病以及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但随着补骨脂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完善,补骨脂及其相关制剂引发肝脏损伤的不良反应案例报道越来越多,提示补骨脂及其相关制剂对肝脏可能具有双重作用,即既具有肝脏保护作用又具有肝毒性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补骨脂中单体成分、提取物及其相关制剂的肝保护以及肝毒性作用的研究,归纳了其直接肝毒性及其在不同病理条件下对肝脏的毒/效作用及机制,以期为补骨脂及其相关制剂临床适应症的开发以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保护 肝毒性 补骨脂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琴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950-955,共6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是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发育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核受体。其激动剂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以及新型PPAR激动剂的开发。本文对特异性PPAR激动剂相关的毒性类型和毒性机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介绍了临床试验中双重PPAR激动剂和泛PPAR激动剂的不良反应报道,以期更好地了解PPAR激动剂毒性作用,为设计出安全性更高的PPAR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激动剂 肝毒性 心脏毒性 肌肉毒性 致癌性
下载PDF
大鼠血清尿酸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比较研究
3
作者 夏子茵 柴媛媛 +4 位作者 徐云霞 俞沁玮 黄鑫 张陆勇 江振洲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14-322,共9页
目的建立更准确、灵敏的液相色谱紫外(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LC-UV)检测大鼠血清尿酸的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市售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血清尿酸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 目的建立更准确、灵敏的液相色谱紫外(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LC-UV)检测大鼠血清尿酸的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市售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血清尿酸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向SPF级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 mg/kg)的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经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获得大鼠血清样品,经0.1%三氟乙酸-乙腈(含内标3,4-二羟基苄胺氢溴酸盐)沉淀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采用Waters XBridge HILIC色谱柱(150 mm×4.6 mm,3.5µm)对尿酸进行分离,使用乙腈(含0.5%甲酸与2 mmol/L甲酸铵)作为有机相,甲醇溶液(甲醇∶水=1∶1,含0.5%甲酸与2 mmol/L甲酸铵)作为水相,进行等度洗脱,于290 nm波长处进行检测。使用活性炭处理的血清样品作为空白生物基质,用于方法学验证。分别使用所建立的LC-UV方法与两种市售试剂盒(尿酸酶法和磷钨酸法)检测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并对3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大鼠血清中的尿酸在10~200µg/mL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为10µg/mL,准确度为-2.17%~2.21%,批内精密度为0.52%~1.95%,批间精密度为3.04%~4.90%,提取回收率为83.12%~89.91%。在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市售的磷钨酸法试剂盒测定结果显著高于LC-UV法测定结果,市售的尿酸酶法试剂盒测定结果显著低于LC-UV法测定结果,但LC-UV方法的加样回收率结果最佳(95.90%~99.96%)。结论所建立的LC-UV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含量,与市售试剂盒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推荐作为氧嗪酸钾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血清尿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液相色谱 内标法 高尿酸血症 大鼠
下载PDF
基于LC-MS/MS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半胱氨酸的浓度
4
作者 何慧 柴媛媛 +4 位作者 徐云霞 俞沁玮 黄鑫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及其毒性相关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半胱氨酸(APC)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方法以茶碱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后取上清液挥干复溶的方法进行血浆样品前处理。采用Agilnet Zorb...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及其毒性相关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半胱氨酸(APC)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方法以茶碱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后取上清液挥干复溶的方法进行血浆样品前处理。采用Agilnet Zorbax SB-C_(18)(3.0 mm×100 mm,3.5μm)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水相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有机相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选择三重四极杆质谱仪(TSQ Quantum Ultra),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方式(ESI),在选择反应离子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正离子检测,同时对APAP(152.1行正离子检测)和APC(271.0行正离子检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PAP在60~3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PC在20~1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选择性、批内和批间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方法可应用于APAP及APC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半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代动力学 小鼠 毒性
下载PDF
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汤迎湛 刘菊妍 +3 位作者 江振洲 江涛 彭红英 张陆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2-658,共7页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土茯苓总苷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通过MS、NMR和CD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土茯苓总苷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通过MS、NMR和CD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茯苓总苷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β-谷甾酮(2)、豆甾醇(3)、白藜芦醇(4)、咖啡酸(5)、5-O-咖啡酰莽草酸(6)、4-O-咖啡酰莽草酸(7)、3-O-咖啡酰莽草酸(8)、反式肉桂酸(9)、蝉翼藤糖酯A(10)、华中冬青素(11)、(+)-南烛木树脂酚(12)、肉桂酸乙酯(13)、毛色二孢素(14)、糙叶败酱碱(15)、金色酰胺醇酯(16)、交链孢酚(17)、没食子酸(18)、豆甾-4-烯-3,6-二酮(19)、异细交链孢素(20)、3,4-二甲氧基咖啡酸(21)、thunberginol C(22)、3,5-二羟基香豆素-7-O-α-L-鼠李糖苷(23)、白皮杉醇(24)、原儿茶酸(25)、莽草酸甲酯(26)、甲基岩藻糖苷(27)、8-甲氧基蜂蜜曲菌素(28)。结论:其中,化合物15~17、19、20、22、23和28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1、21和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总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选择性剪接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苗春萌 吴启鹏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016-1021,1056,共7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复杂,许多化疗耐药机制涉及基因和蛋白质的突变和表达改变。近年来,发现选择性剪接是导致肿瘤化疗耐药的新机制...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复杂,许多化疗耐药机制涉及基因和蛋白质的突变和表达改变。近年来,发现选择性剪接是导致肿瘤化疗耐药的新机制之一。为了全面了解选择性剪接对癌症生物学和化疗的影响,本文总结了选择性剪接调节癌细胞获得耐药性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这些分子调节剪接事件为应对肿瘤耐药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剪接 剪接体 化疗耐药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阳萍 俞沁玮 +1 位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1期178-181,共4页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通过直接结合或泛素化降解半胱天冬酶以抑制其活性,从而拮抗凋亡受体及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肝细胞癌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表达...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蛋白,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通过直接结合或泛素化降解半胱天冬酶以抑制其活性,从而拮抗凋亡受体及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肝细胞癌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表达异常升高,可拮抗肝细胞癌细胞的凋亡,是肝细胞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抑制肝细胞癌细胞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肝细胞癌的策略。正在开发的靶向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的药物有反义寡核苷酸和Samc类似物等。本文总结了靶向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肝细胞癌的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细胞凋亡 Samc类似物
下载PDF
大黄酸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江振洲 黄鑫 +3 位作者 王涛 舒斌 倪彬 张陆勇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2-302,共1页
目的大黄酸为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药物,是大黄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之一。在本研究中通过获得Beagle犬经口给予大黄酸后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HPLC-荧光分析方法,采用与长期毒性试验相同的剂量设... 目的大黄酸为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药物,是大黄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单体之一。在本研究中通过获得Beagle犬经口给予大黄酸后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HPLC-荧光分析方法,采用与长期毒性试验相同的剂量设置(35、111和350mg/kg)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每组6只动物,雌雄各半,在给药第一天、连续给药26周(第182天)和连续给药39周(第273天)时进行毒代动力学试验,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大黄酸浓度,统计矩方法估算大黄酸在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犬方法学验证该分析方法可靠,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犬经口给35、111和350mg/kg大黄酸第1天时,Cmax分别为(19.48±2.36)、(45.11±13.26)和(77.89±2.48)mg/L,AUC分别为(105.1±9.561)、(227.5±44.2)和(506.6±133.3)mg/(L.h)。给药26周时,Cmax分别为(23.96±3.36)、(50.85±3.31)和(80.98±3.58)mg/L,AUC分别为(128.1±32.0)、(270.8±27.4)和(591.4±24.2)mg/(L.h)。给药39周时,Cmax分别为(30.64±5.084)、(53.30±6.31)和(84.52±4.41)mg/L,AUC分别为(141.4±26.1)、(241.1±29.9)和(600.6±97.5)mg/(L.h)。结论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大黄酸在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各剂量间AUC及Cmax的比例均接近1∶2∶4。对于同一剂量,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没有显著性改变。说明大黄酸在犬体内蓄积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酸 毒代动力学
下载PDF
爱普列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体外细胞模型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振洲 束文慧 +3 位作者 张陆勇 严明 孙立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4-649,共6页
目的:拟建良性前列腺增生体外细胞模型,并探讨爱普列特(epristeride)对前列腺增生模型中前列腺细胞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前列腺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给予过量睾酮和多肽生长因子模拟病理环境,探讨诱发前列腺细胞增生的最佳刺激条件,MTT... 目的:拟建良性前列腺增生体外细胞模型,并探讨爱普列特(epristeride)对前列腺增生模型中前列腺细胞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前列腺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给予过量睾酮和多肽生长因子模拟病理环境,探讨诱发前列腺细胞增生的最佳刺激条件,MTT实验观察爱普列特对增生前列腺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前列腺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初步建立了良性前列腺增生体外细胞模型,培养液(含睾酮9.08×10-8mol.L-1)培养9 d后,模型组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同时培养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含量提高。爱普列特作用72 h细胞的IC50值5.0×10-6mol.L-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凋亡的特征性亚二倍体峰。结论:雄激素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前列腺细胞增殖,爱普列特可通过诱导前列腺细胞凋亡发挥对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多肽生长因子 前列腺特异抗原 5a-还原酶抑制剂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少杰 李晓洁 +4 位作者 徐志猛 闫亢 陈曦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L-乙硫氨酸 四环素 急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山茱萸总萜的降糖作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范思思 朱晶晶 +6 位作者 徐登球 谢杨慧 王长玲 王华 江振洲 楼凤昌 王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从胰岛素依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胰岛素增敏3个方面考察山茱萸总萜(TCF)的降血糖作用途径。方法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50 mg·kg^(-1))建立SD大鼠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 ... 目的从胰岛素依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胰岛素增敏3个方面考察山茱萸总萜(TCF)的降血糖作用途径。方法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50 mg·kg^(-1))建立SD大鼠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 g·kg^(-1)、参芪降糖颗粒组1.0 g·kg^(-1)及TCF高、中、低3个剂量组(0.10、0.05、0.025 g·kg^(-1))灌胃(ig)给药4周。每周测其体重及血糖,4周后采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化血清蛋白(GSP);选择正常ICR小鼠,分为正常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拜糖苹组0.1 g·kg^(-1)、参芪降糖颗粒组1.5 g·kg^(-1)、TCF高、中、低3个剂量组(0.20、0.10、0.05 g·kg^(-1))。给药10 d后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2.5 g·kg^(-1))或灌胃淀粉(3.0 g·kg^(-1))小鼠糖耐量实验;选择正常SD大鼠,分为正常组、罗格列酮组0.02 g·kg^(-1)、格列吡嗪组0.02 g·kg^(-1)、TCF高、中、低3个剂量组(0.10、0.05、0.025g·kg^(-1)),给药7 d后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并测定各时间点胰岛素水平。结果(1)TCF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STZ模型大鼠Hb A1c(P<0.05)、GSP(P<0.05)水平;(2)TCF对ICR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淀粉糖耐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3)TCF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1 h内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结论 TCF在抑制葡萄糖体内吸收、促进葡萄糖利用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发挥降糖作用,是否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胰岛素增敏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总萜 糖尿病 胰岛素 葡萄糖耐量 Α-葡萄糖苷酶 链脲佐菌素
下载PDF
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对乙硫氨酸导致的小鼠脂肪肝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昀 陈蜜 +2 位作者 江振洲 汪豪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鸡骨草总黄酮碳苷(AME)对乙硫氨酸(DL-E)所致小鼠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L-E造模组,AME组和AME+DL-E组,每组8只。用AME连续灌胃给予AME组和AME+DL-E组小鼠7d,另外两组给予溶剂对照(... 目的:研究鸡骨草总黄酮碳苷(AME)对乙硫氨酸(DL-E)所致小鼠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L-E造模组,AME组和AME+DL-E组,每组8只。用AME连续灌胃给予AME组和AME+DL-E组小鼠7d,另外两组给予溶剂对照(三蒸水),第7天灌胃给予DL-E组和AME+DL-E组250mg/kg DL-E造模,其他两组给予溶剂对照(0.2%CMC-Na)。造模1h后再次灌胃给予所有小鼠AME或溶剂对照(三蒸水),造模22h后收集血样和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脂质和转氨酶水平,肝脏TG以及TC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测定肝脏中相关脂代谢基因水平。结果:AME可以显著减少小鼠肝脏脂肪空泡的数量和脂变的面积,降低TG和TC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在脂质相关代谢基因的调控上,AME可以下调DL-E导致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C1)的高表达,并且AME可以逆转DL-E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CPT-1α)的抑制作用。结论:AME对DL-E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蓄积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代谢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总黄酮碳苷 肝损伤 脂代谢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脂肪酸合成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
下载PDF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噁唑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30-1436,FJ03,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3D QSAR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嗯唑类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设计 合成 3D-QSAR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对大鼠肾小管损伤机制及其对肾脏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良 李霁 +4 位作者 江振洲 卞勇 袁冬平 龙军 张陆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9-364,共6页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I(AA-I)和马兜铃内酰胺I(AL-I)在亚急性毒性条件下对大鼠肾小管损伤的毒性机制及其对肾脏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AA-I及AL-I以高、中、低剂量(9.0,4.5,2.25 mg/kg)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 d,在给药第5天后,收集2...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I(AA-I)和马兜铃内酰胺I(AL-I)在亚急性毒性条件下对大鼠肾小管损伤的毒性机制及其对肾脏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AA-I及AL-I以高、中、低剂量(9.0,4.5,2.25 mg/kg)连续腹腔注射给药7 d,在给药第5天后,收集24 h尿液,对各组总尿量进行比较,并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给药7 d后,取全血检测血生化,并用HE法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A-I及AL-I在高、中、低剂量时肾脏组织AQP1的表达变化。结果 AA-I及AL-I在给药第5天即出现β2-MG排泄量增加,血生化中血浆离子浓度出现异常。AA-I及AL-I在9.0、4.5、2.25 mg/kg的剂量下均能明显抑制AQP1的表达,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AA-I及AL-I均能导致肾脏毒性,且AL-I的肾毒性作用强于AA-I。AA-I及AL-I在肾小管损伤早期均可抑制AQP1表达,这与其早期导致大鼠尿量增加的利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I 马兜铃内酰胺I Β2-微球蛋白 肾小管损伤 水通道蛋白1
下载PDF
苯氧乙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降脂活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洁 倪沛洲 +1 位作者 江振洲 李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8-482,共5页
目的 寻找更好的苯氧乙酸类降脂药。方法 以苯扎贝特为先导化合物 ,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前药原理 ,设计并合成了 10个未见报道的苯氧乙酸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 IR,1 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结果 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 ,化合物 1 、 2 ... 目的 寻找更好的苯氧乙酸类降脂药。方法 以苯扎贝特为先导化合物 ,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前药原理 ,设计并合成了 10个未见报道的苯氧乙酸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 IR,1 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结果 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 ,化合物 1 、 2 、 3显示降脂活性 , 1 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苯扎贝特 , 2 、 3的个别指标优于苯扎贝特。结论 设计思想与实验结果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酸 苯扎贝特 合成 降脂活性 调脂药
下载PDF
N-取代-3-吲哚乙酰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87-1594,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并应用SOMFA方法进行分子结构特征和α1 受体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胺 Α1-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3D-QSAR 生物活性 药效团模型 取代 吲哚 合成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人肝细胞L-O2体外毒性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涛 江振洲 +5 位作者 王涛 张陆勇 徐晓月 贾晓明 缪文英 闵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考察柴胡主要成分之一柴胡皂苷d(ssd)体外肝毒性以及主要机制。方法:通过MTT试验、细胞形态学改变、DNAladder、DAPI荧光染色法、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溶血试验等方法考察ssd对人肝细胞L-O2是否具有毒性作用,进而阐明ssd肝毒性产生... 目的:考察柴胡主要成分之一柴胡皂苷d(ssd)体外肝毒性以及主要机制。方法:通过MTT试验、细胞形态学改变、DNAladder、DAPI荧光染色法、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溶血试验等方法考察ssd对人肝细胞L-O2是否具有毒性作用,进而阐明ssd肝毒性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MTT法测得ssd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44μmol/L,5μmol/L处理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增高和溶血试验结果发现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DNAladder和DAPI荧光检测均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ssd具有较强的体外肝毒性,其机制可能是由于ssd诱导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损伤或坏死,而不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L-O2肝细胞 体外肝毒性
下载PDF
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笪红远 曾文 +3 位作者 江振洲 程安春 张陆勇 刘国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58-1860,共3页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淋巴瘤细胞在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暴露于50、200、350、500μg/mL大黄酸3 h,处理后第2天将细胞接种于含有突变选择剂三氟胸苷的96孔板中,计数各剂量组的突变...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淋巴瘤细胞在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暴露于50、200、350、500μg/mL大黄酸3 h,处理后第2天将细胞接种于含有突变选择剂三氟胸苷的96孔板中,计数各剂量组的突变细胞集落数。通过计算第0天的相对存活率(relative survival,RS)、相对悬浮增长率(relative suspension growth,RSG)和相对总增长率(relative total growth,RTG)确定细胞毒性。用MUTANT软件包计算各种细胞毒性参数和突变率,并对突变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50、200、350、500μg/mL的大黄酸均未见诱导L5178Y细胞的突变率增加,阳性对照组诱导的突变率显著增加;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大黄酸350μg/mL剂量组诱导L5178Y细胞的突变率增加,阳性对照组诱导的突变率显著增加。结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大黄酸各剂量组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在肝微粒体酶系S9代谢活化条件下,出现了弱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L5178Y细胞 TK基因
下载PDF
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的研制及犬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尹莉芳 贺敦伟 +2 位作者 王霄旸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制备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体内血药浓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作为助漂剂,碱式碳酸镁作为产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2次的苦参素缓释片,考察其在0.1 mol.L-1盐酸溶液中的释放度。建立HPL... 目的:制备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体内血药浓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作为助漂剂,碱式碳酸镁作为产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2次的苦参素缓释片,考察其在0.1 mol.L-1盐酸溶液中的释放度。建立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BAPP2.0程序估算beagle犬服用市售苦参素普通胶囊(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后的各个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o-Riegelman法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所得胃内滞留缓释片体外释放度良好,在犬体内与市售胶囊相比有缓释效果,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5%。结论:苦参素制成胃内滞留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与受试制剂相比有显著差异,体内外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胃内滞留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灌胃给药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1 位作者 濮存海 严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所发生的各种毒性反应 ,以评价大黄总蒽醌的安全性。方法大黄总蒽醌以 0、14 0、794、4 5 0 0mg/kg,ig ,1次 /d ,每周 6次 ,连续给药 2 6周。结果ig高剂量后 ,大鼠精神不佳 ,排稀便、软便 ,体重增长缓慢。在... 目的观察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所发生的各种毒性反应 ,以评价大黄总蒽醌的安全性。方法大黄总蒽醌以 0、14 0、794、4 5 0 0mg/kg,ig ,1次 /d ,每周 6次 ,连续给药 2 6周。结果ig高剂量后 ,大鼠精神不佳 ,排稀便、软便 ,体重增长缓慢。在给药 11周时 ,高剂量组 1只大鼠濒临死亡。高剂量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Na+ 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尿素氮、总胆固醇、尿酸、K+ 和Ca2 + 升高 ,尿 β 微球蛋白、总蛋白质等也显著升高。高剂量组肾脏均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变性。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 ,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的毒性反应靶器官可能主要是肾脏 (特别是肾近曲小管 ) ,这种毒性反应是可逆的 ,对SD大鼠的安全剂量为 79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总蒽醌 长期毒性 SD大鼠 灌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