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R抑制剂AG1478联合奥沙利铂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金清 李洋 +2 位作者 韦东雪 江山 江绍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97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采用梯度浓度的AG1478(0、5、10、15、20、25、30、35、40μmol·L^(-1))和OXA(0、25、50、75、88、100、112、125、150μmol·L^(-1))体外培养H1975细胞,MTT法检测AG1478和OXA对H1975细胞活力的影响,MDC法检测H1975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PI3K、p-PI3K、AKT、p-AKT)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表达水平;ROS探针H2DCFDA检测H1975细胞的ROS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OXA作用于H197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70.86μmol·L^(-1);AG1478作用于H1975细胞的IC 50为24.24μmol·L^(-1);MDC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自噬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应用N-乙酰半胱胺酸(N-acetylcysteine,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下调水平被抑制;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上调,应用NAC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被抑制,应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OXA单药组(OXA-25)比较,联合用药组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2DCFD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OXA-25、OXA-50、OXA^(-1)00)OXA单药组、AG1478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ROS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ROS水平明显升高,NAC处理组ROS水平明显降低;与联合用药组相比较,NAC预处理的联合用药组ROS水平下降。结论AG1478联合OXA诱导NSCLC H1975细胞调控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H1975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G1478 奥沙利铂 ROS 自噬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桂北地区桉树林及其他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姜明 梁士楚 +3 位作者 杨栋林 吴蒙 叶泉清 江绍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82-1287,共6页
以桂北地区桉树(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的土层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 以桂北地区桉树(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的土层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4种森林类型土层中,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最大值[(49.49±1.16)g·kg-1]和最小值[(4.50±0.52)g·kg-1]分别出现在毛竹林土层0~15 cm和马尾松林土层45~60 cm。土层0~6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毛竹林(28.16g·kg-1)>杉木林(25.10 g·kg-1)>桉树林(14.52 g·kg-1)>马尾松林(9.56 g·kg-1)。桉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土层0~15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29%、39.14%、55.44%和43.94%。(2)4种森林类型土层中有机碳密度的最大值[(6.71±1.72)kg·m-2]和最小值[(1.14±0.11)kg·m-2]分别出现在杉木林土层0~15 cm和马尾松林土层40~60 cm。土层0~60 cm的有机碳密度平均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杉木林(19.60 kg·m-2)>毛竹林(18.85 kg·m-2)>桉树林(12.91 kg·m-2)>马尾松林(8.47kg·m-2)。桉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土层0~15 cm有机碳密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12%、34.25%、52.07%和32.64%。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 土壤有机碳密度 森林类型 桂北地区
下载PDF
防治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生防菌株筛选和防效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丽 张海鹏 +7 位作者 陈阳 刘孟浩 宋艳培 江绍锋 林江 高赛超 何时雨 覃新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9-1528,共10页
从木薯8个不同生境分离到298株细菌,测定其产酶、次生代谢物和颉颃活性,结果表明,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生长素的菌株和比例分别为160(53.69%)、57(19.13%)、11(3.69%)和150(50.34%),产嗜铁素菌株最多203个,比例达68.12%;产几... 从木薯8个不同生境分离到298株细菌,测定其产酶、次生代谢物和颉颃活性,结果表明,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生长素的菌株和比例分别为160(53.69%)、57(19.13%)、11(3.69%)和150(50.34%),产嗜铁素菌株最多203个,比例达68.12%;产几丁质酶的菌株最少7株,比例仅为2.35%;其中,9株菌株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颉颃活性,比例为3.02%。通过赋值选择88个得分较高的菌株,对其16S r RNA测序及ARDRA-PCR和BOX-PCR聚类分析,发现可分成21个簇,且每个簇的种群丰度较高。优选11个菌株进行日光温室大棚盆栽防效测定,其中,HWY-3-1防效为100%,防效在60%以上的菌株有DBS-5(85.96%)、HS-4-3(82.88%)、DHWP-1(79.37%)、HWYT-3-2(77.88%)、HWS-4-3(77.84%)、DHNS-3-5(65.34%)、DHWR-5-1(61.83%),和对照防效相比,差异显著;进一步选择5个防效较好的潜力菌株测定其田间防效,结果显示,HWY-3-1(Bacillus pumilus)平均防效为38.11%,与对照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筛选策略可行,初步找到1株对CBB防效较稳定的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分离和筛选 颉颃 聚类分析 生防效果
下载PDF
对菌根分泌物强趋性产酸克氏菌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晓宇 江绍锋 +3 位作者 蓝运华 夏樱花 李云飞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体积分数0.01%和0.001%的桉树油悬浮液与苗期桉树-彩色豆马勃菌根、桉树根、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nctorius分泌物对随机突变的产酸克氏菌Klebsilla oxytoca进行趋性筛选,得到1株较野生株对桉树-彩色豆马勃菌菌根分泌物趋向性强1... 体积分数0.01%和0.001%的桉树油悬浮液与苗期桉树-彩色豆马勃菌根、桉树根、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nctorius分泌物对随机突变的产酸克氏菌Klebsilla oxytoca进行趋性筛选,得到1株较野生株对桉树-彩色豆马勃菌菌根分泌物趋向性强1~2倍的突变株菌株TR-M30-1.该菌株为建立桉树-彩色豆马勃菌-产酸克氏菌三元互利共生体系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产酸克氏菌 菌根 分泌物 趋性
下载PDF
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江绍锋 黄金清 +2 位作者 于晓宇 李云飞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了给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以pWEB^(TM)质粒构建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基因组文库,克隆数目为1 329个。通过EcoRⅠ酶切分析随机挑取的20个文库克隆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所有质粒均有8.2kb载体条带同时含有外源DNA,且外源DNA的带型并不相... 为了给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以pWEB^(TM)质粒构建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基因组文库,克隆数目为1 329个。通过EcoRⅠ酶切分析随机挑取的20个文库克隆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所有质粒均有8.2kb载体条带同时含有外源DNA,且外源DNA的带型并不相同,这表明所构建的KO108基因组文库中插入的外源DNA随机性较好。分析外源DNA电泳条带的大小,结果显示克隆的外源DNA片段最小约为25kb,最大约为50kb,平均大小估算为40kb,文库克隆容量约52Mb,证明该基因组文库包含基因组任意一个基因的概率为99.8%,是KO108基因组覆盖率的5倍。该文库的构建为产酸克雷伯氏菌功能基因克隆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基因组文库 pWEBTM质粒 覆盖率 库容
下载PDF
一株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江绍锋 李云飞 +2 位作者 蓝运华 刘祎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7-143,共7页
采集崇左市江门林场10年桉树林地土壤并从中分离自生固氮菌,通过常规细菌鉴定、16SrRNA基因可变区(V1~V3区)序列测序及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定其种属,并利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所采土壤中... 采集崇左市江门林场10年桉树林地土壤并从中分离自生固氮菌,通过常规细菌鉴定、16SrRNA基因可变区(V1~V3区)序列测序及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定其种属,并利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自生固氮菌KO108,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陆号为KM460926.1,与GenBank中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相似值分别为0.509和0.610,大于0.5,因此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属于肠杆菌科Enterbateriaceae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呋喃妥因、链霉素、头孢曲松、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多粘菌素、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耐药。本实验所获得菌株可作为基因改造的工程菌,为林业生产中的固氮微生物的改造和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药敏检测 分子鉴定 Biolog微生物鉴定
下载PDF
桉树林地与甘蔗地微生物热代谢活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林林 江绍锋 +3 位作者 于晓宇 夏樱花 蓝运华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微量热法被用于分析连续种植桉树Eucalyptus granddis×E.uophylla、甘蔗的地块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于雨季和旱季分别从接壤的种植桉树、甘蔗地块采集土壤样品(样地大小10m×10m,各采500g),加入含5.0mg葡萄糖和5.0mg硫酸铵的... 微量热法被用于分析连续种植桉树Eucalyptus granddis×E.uophylla、甘蔗的地块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于雨季和旱季分别从接壤的种植桉树、甘蔗地块采集土壤样品(样地大小10m×10m,各采500g),加入含5.0mg葡萄糖和5.0mg硫酸铵的0.6mL溶液的1.2g土壤样品被用于微量热法实验,温度设定为28℃;另外,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也被测定,用于共同反映土地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1)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甘蔗连续种植地土壤内发酵型细菌为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但桉树林地只有雨季时发酵型细菌占优势;(2)与甘蔗连续种植地相比,桉树林地的土壤密实度较低,土壤微生物组成和代谢活动的季节性波动程度较高;(3)相对于桉树,甘蔗的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土壤微生物 桉树 甘蔗
下载PDF
Cu^(2+)胁迫下湿地微生物热代谢活性及Cu^(2+)的固定/转化率 被引量:2
8
作者 江绍锋 蓝运华 +1 位作者 夏樱花 陆祖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应用微量热法结合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桂林会仙湿地沼泽底泥和水稻田微生物在800~4 000μg·g-1Cu2+胁迫下的热代谢活性及Cu2+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在w(Cu2+)为800μg·g-1条件下,水稻田和沼泽底泥土壤微生物对Cu2+的固定/... 应用微量热法结合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桂林会仙湿地沼泽底泥和水稻田微生物在800~4 000μg·g-1Cu2+胁迫下的热代谢活性及Cu2+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在w(Cu2+)为800μg·g-1条件下,水稻田和沼泽底泥土壤微生物对Cu2+的固定/转化率分别为44.93%和34.59%,但在w(Cu2+)为4 000μg·g-1时则分别是93.16%和85.13%;Cu2+对水稻田和沼泽底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 043和2 325μg·g-1;水稻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低于沼泽底泥,在土壤及其微生物共同作用下Cu2+的固定/转化率随Cu2+浓度递增而升高;在相同条件下,水稻田和沼泽底泥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在α=0.05或α=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湿地土壤用途改变后,土壤微生物在固定/转化Cu2+的作用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会仙湿地 水稻田 沼泽底泥 微生物热代谢活性 Cu2+固定 转化率
下载PDF
产酸克雷伯氏菌游动性减弱突变体的筛选
9
作者 江绍锋 黄金清 +3 位作者 于晓宇 李云飞 蓝运华 陆祖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转座子突变体文库,筛选获得2株游动性显著降低的突变菌株,并以转座子mTn5gusA-pgfp21构建突变体库,利用地高辛生物标记gfp基因序列作为探针,Southern杂交验证突变体库的质量,根据杂交条带判断m... 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转座子突变体文库,筛选获得2株游动性显著降低的突变菌株,并以转座子mTn5gusA-pgfp21构建突变体库,利用地高辛生物标记gfp基因序列作为探针,Southern杂交验证突变体库的质量,根据杂交条带判断mTn5gusA-pgfp21转座子插入染色体的拷贝数,以反向PCR获取未知序列,通过基因组学分析预测游动性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具Kan抗性标记、GUS活性、GFP遗传标记的突变体库可由两亲结合经转座子mTn5gusA-pgfp21转座突变获得;随机选择100株突变体进行游动性筛选,仅获得2株游动性显著降低的目标菌株MA和MD;MA、MD与KO108差异显著(P<0.05),而MA和MD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MA和MD的转座子mTn5gusApgfp21为单插入,且插入位点所在的酶切片段大小不同;经反向PCR、测序、序列分析,发现MA突变基因为醌类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R)基因簇的NqrA,MD突变基因为LPS脂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基因;生长曲线检测显示KO108和MA、MD无显著差异;菌膜检测发现MD与KO108、MA有一定差异,但KO108与M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iolog ECO检测KO108和MA、MD的碳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MA和MD 72h后仍然不能利用羧酸类碳源D-半乳糖酸γ-内酯和2-羟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Tn5插入突变 突变体 游动性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RsPhm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绍锋 王陈骄子 +1 位作者 舒灿伟 周而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目的】为了阐明苯酚2-单加氧酶基因(Rs Phm)在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黑化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常规PCR和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在儿茶酚胁迫下该基因的... 【目的】为了阐明苯酚2-单加氧酶基因(Rs Phm)在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ⅠA)黑化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常规PCR和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在儿茶酚胁迫下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Rs Phm基因的DNA和c DNA全长序列分别为2 628 bp和1 983 bp,编码66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Rs Phm基因在立枯丝核菌(R.solani)不同融合群中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不同真菌之间在进化上具有一定保守性。通过q RT-PCR技术分析了在不同浓度儿茶酚胁迫下水稻纹枯病菌Rs Phm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外源儿茶酚能提高Rs Phm基因的表达量,在12.5μg/m L浓度下表达量最高,极显著上调35.7倍,在25μg/m L和50μg/m L浓度下表达量分别上调19.1倍和28.4倍,但在100μg/m L浓度下表达量仅上调2.1倍。【结论】获得了Rs Phm基因全长序列,了解了其基本生物学信息,明确了其在儿茶酚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科学、系统地阐明水稻纹枯病菌Rs Phm基因调控黑色素形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苯酚2-单加氧酶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RsCat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绍锋 王陈骄子 +1 位作者 舒灿伟 周而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阐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过氧化氢酶基因(RsCat)的功能,采用常规PCR和RT-PCR技术克隆得到RsCa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sCat基因DNA和cDNA的全长序列分别为1814bp和1 395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64个氨基酸。... 为阐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过氧化氢酶基因(RsCat)的功能,采用常规PCR和RT-PCR技术克隆得到RsCa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sCat基因DNA和cDNA的全长序列分别为1814bp和1 395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64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RsCat蛋白具有过氧化氢酶超家族结构域和过氧化氢酶相关免疫反应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水稻纹枯病菌不同融合群的RsCat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RsCat基因的表达受儿茶酚的诱导,随着儿茶酚质量浓度增大,表达量上调,而随着儿茶酚质量浓度增大,CAT活性降低。说明RsCat基因的转录表达和CAT酶活不存在对应性。推测RsCat基因可能存在转录后或表达产物翻译后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过氧化氢酶 儿茶酚 RT-PCR
下载PDF
儿茶酚和莨菪碱对水稻纹枯病菌氨基酸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绍锋 赵美 +1 位作者 舒灿伟 周而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黑色素形成前体物质酪氨酸等氨基酸成份在不同培养处理中的差异。【方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水稻纹枯病菌在3种培养处理(PDB对照,添加了300μg/mL质量浓度莨菪碱的PDB和50μg/m... 【目的】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黑色素形成前体物质酪氨酸等氨基酸成份在不同培养处理中的差异。【方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水稻纹枯病菌在3种培养处理(PDB对照,添加了300μg/mL质量浓度莨菪碱的PDB和50μg/mL质量浓度儿茶酚的PDB)后菌丝体和发酵液的氨基酸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相对比较丰富,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达到总氨基酸的15.49%;水稻纹枯病菌发酵液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为丰富,分别达到了总氨基酸的17.83%和58.21%;在3种处理中,不管是菌丝体还是发酵液中,都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为丰富。影响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黑色素形成的前体物质酪氨酸的含量在3种处理的菌丝体中没有显著差异;但300μg/mL质量浓度的莨菪碱处理组与对照组和儿茶酚处理组中的苯丙氨酸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和50μg/mL质量浓度的儿茶酚处理组的苯丙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稻纹枯病菌发酵液中对照组和50μg/mL质量浓度的儿茶酚处理组酪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300μg/mL质量浓度的莨菪碱处理组与对照组和儿茶酚处理组酪氨酸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而苯丙氨酸在发酵液中差异不显著。【结论】影响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和发酵液黑色素形成的氨基酸不同,苯丙氨酸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黑色素形成更加重要,而酪氨酸对水稻纹枯病菌发酵液黑色素形成更加重要,以上结果为氨基酸对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儿茶酚 莨菪碱 黑色素 氨基酸
下载PDF
化学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绍锋 史云静 +2 位作者 赵美 舒灿伟 周而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6,共8页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融合群引起的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外界培养条件与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肥料[500μg/mL K2SO4、NaH2PO4...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融合群引起的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外界培养条件与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肥料[500μg/mL K2SO4、NaH2PO4、CO(NH2)2]、金属离子(5μg/mL CuSO4、FeSO4、ZnSO4)、抗氧化剂(5μg/mL槲皮素、桑色素、抗坏血酸)和对照(300μg/mL莨菪碱、50μg/mL儿茶酚、水)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菌核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00μg/mL K2SO4、NaH2PO4和CO(NH2)2,5μg/mL CuSO4和ZnSO4,5μg/mL槲皮素、桑色素和抗坏血酸以及50μg/mL儿茶酚溶液对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500μg/mL的CO(NH2)2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多,为113.2 mg;而300μg/mL的莨菪碱处理下,水稻纹枯病菌产生黑色素最少,为37.4 mg。【结论】水稻纹枯病菌黑色素的产生与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发育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抑制菌丝生长和菌核发育的化学物质,不一定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纹枯病防控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菌丝体 菌核 黑色素 化学物质
下载PDF
会仙湿地水体百草枯污染及其固定/转化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运华 江绍锋 +3 位作者 龚有丽 李云飞 夏樱花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采用微量热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会仙湿地上覆水、周边居民饮用水百草枯污染状况,同时测定百草枯对湿地底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及对百草枯(0~120μg/g)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居民饮用水尚检测不出百草枯,但湿地上覆水已检出... 采用微量热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会仙湿地上覆水、周边居民饮用水百草枯污染状况,同时测定百草枯对湿地底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及对百草枯(0~120μg/g)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居民饮用水尚检测不出百草枯,但湿地上覆水已检出(1~16.8μg/kg);相同实验条件下,微生物热功率生长曲线表现出相似性,均出现第二指数生长期;只有120μg/g(干土)者使微生物生长曲线明显往后推移;外加入的百草枯的转化率为52%~55%(96h),意味着通过淋溶冲刷至流动水体中的量高达40%~50%。研究结果说明,百草枯对会仙湿地区域中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建议将百草枯纳入附近水质指标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湿地 百草枯 底泥微生物 微量热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奥沙利铂抑制EGFR-MAPK促进HCT116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珊 黄金清 +2 位作者 韦东雪 余龙龙 江绍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9-1280,共2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致病原因复杂,发病率及复发率高。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是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的代表药物,与DNA发生交联后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凋亡,但在临床发现严重毒副作用^([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致病原因复杂,发病率及复发率高。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是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的代表药物,与DNA发生交联后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凋亡,但在临床发现严重毒副作用^([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细胞生长和凋亡中起关键作用^([3])。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4]),因此探究奥沙利铂通过EGFR-MAPK信号通路中EGFR-RAS-RAF-ERK1/2的信号级联反应产生的作用机制,为奥沙利铂靶向用药及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直肠癌 EGFR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RAS B-RAF 凋亡
下载PDF
EGFR抑制剂AG1478增强奥沙利铂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东雪 崔珊 +3 位作者 黄金清 李洋 余龙龙 江绍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Tyrphostin AG1478,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AG1478联合OXA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法)检测p53、caspase-3、Bc... 目的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Tyrphostin AG1478,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AG1478联合OXA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法)检测p53、caspase-3、Bcl-2、Bax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p53、caspase-3、cleaved-caspase 3、Bcl-2、Bax、p62、LC3、IL-6)的表达水平。结果OXA和AG1478均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P<0.01),加药48 h后,IC_(50)分别为23.47和26.58 mg·L^(-1)。与OXA单药组比较,AG1478与OXA联合用药组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联合用药组LC3、IL-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用药组,p62明显下调(P<0.01);联合用药组p53、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Bcl-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G1478与OXA联合用药,能协同增强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而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1478 奥沙利铂 EGFR 结直肠癌 增殖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G蛋白β亚基基因克隆与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灿伟 曹琦琦 +2 位作者 赵美 江绍锋 周而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为了揭示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差异,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共13个菌株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的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内含子和开放... 为了揭示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差异,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共13个菌株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的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内含子和开放阅读框数目一致,编码氨基酸均为347个。但氨基酸序列存在14个位点的突变。同源性分析表明,立枯丝核菌各个融合群G蛋白β亚基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较高,同一亚群的菌株同源性达到100%,不同融合群之间存在差异。分子进化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在进化上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不同融合群菌株的G蛋白β亚基基因序列聚为一个分枝且与同属担子菌门的物种同源性最高。该研究揭示了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G蛋白β亚基基因的特征,为该菌基因功能和分子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 G蛋白 基因克隆 分子进化
下载PDF
细胞自噬相关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发育过程中的定量分析
18
作者 舒灿伟 王陈骄子 +2 位作者 江绍锋 张衡 周而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5,共6页
在前期研究中,采用RNA-seq技术获得了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6个自噬相关基因,为阐明这些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提取了菌核发育过程中3个阶段的RNA,根据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在前期研究中,采用RNA-seq技术获得了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6个自噬相关基因,为阐明这些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提取了菌核发育过程中3个阶段的RNA,根据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ssp1、ATG13和Vam6基因的表达量在白色菌核形成阶段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在菌核发育成熟阶段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基因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菌核发育阶段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研究发现这6个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基因的表达谱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可靠;同时也表明了这些基因高度响应了菌核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自噬相关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AG1478调控活性氧抑制PI3K/AKT通路对肺癌的影响
19
作者 韦东雪 江绍锋 +2 位作者 崔珊 李洋 黄金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4-1758,共5页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药)、OXA-25组、OXA-50组、OXA-100组(分别用25、50和100μmol·L^(-1)OXA处理)...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药AG1478联合奥沙利铂(OX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药)、OXA-25组、OXA-50组、OXA-100组(分别用25、50和100μmol·L^(-1)OXA处理)、AG-20组(20μmol·L^(-1)AG1478处理)和OXA+AG组(25μmol·L^(-1)OXA+20μmol·L^(-1)AG1478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活性氧(ROS)探针H2DCFDA检测细胞ROS水平;用丹酰尸胺(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OXA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91.09μmol·L^(-1);AG1478作用于H1299细胞的IC50为31.83μmol·L^(-1)。对照组、OXA-25组、OXA-50组、OXA-100组、AG-20组和OXA+AG组的ROS水平分别为1.00±0.03、1.15±0.02、1.76±0.04、2.89±0.02、1.05±0.01和3.20±0.03;MDC水平分别为1.00±0.04、1.10±0.02、1.16±0.02、1.46±0.04、1.04±0.01和1.31±0.02;p-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05、0.88±0.06、0.72±0.07、0.60±0.05、0.91±0.07和0.64±0.09;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9±0.04、0.87±0.08、0.77±0.07、0.63±0.05、0.76±0.05和0.46±0.0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03、0.91±0.04、1.06±0.28、1.11±0.03、0.87±0.04和1.27±0.10;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8、0.82±0.11、1.08±0.12、1.38±0.09、0.72±0.11和1.38±0.15。OXA+AG组、OXA各剂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XA+AG组的上述指标与OXA各剂量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AG1478联合OXA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可升高ROS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1478 奥沙利铂 非小细胞肺癌 活性氧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直肠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珊 黄金清 +2 位作者 李金娣 王昌波 江绍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采用奥沙利铂进行治疗,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直肠癌的部分突变发生在MAPK信号通路中,本文综述了奥沙利铂通过M...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采用奥沙利铂进行治疗,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直肠癌的部分突变发生在MAPK信号通路中,本文综述了奥沙利铂通过MAPK信号通路在直肠癌中作用,为奥沙利铂的靶点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直肠癌 耐药 靶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