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被引量:9
1
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2 位作者 卞留贯 成侃 蔡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 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mm,高15~20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景尽管... 目的 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mm,高15~20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景尽管开颅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该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率达93.3%,术后视力改善者达86.7%,没有与人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眶上匙孔人路是用于切除最大径〈3cm鞍结节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结节 匙孔入路
下载PDF
CEA、CA199、CA724及HSP6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建康 袁建明 蔡中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水平...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水平,分析其与胃癌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及4项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CEA、CA199、CA724及HSP6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的阳性率与胃癌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达74.36%,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及HSP60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血清水平变化对胃癌诊断及病情变化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7-24 热休克蛋白60
下载PDF
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建康 冯东侠 +7 位作者 赵卫国 卞留贯 张怡璐 周新民 成侃 孙青芳 高恒 徐卫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索改良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提高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前颅底者64例、中颅底23例以及后颅底81... 目的探索改良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提高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1年12月施行手术治疗的168例颅底中线和旁中线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前颅底者64例、中颅底23例以及后颅底81例;中型(2~4cm)91例、大型(>4cm)77例。采用扩大前颅底入路、单侧额下入路、额下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眶颧入路、眶颧颞极入路、岩骨联合入路、远外侧枕下入路及口-咽入路等9种不同手术入路方法施行手术。结果168例颅底部肿瘤患者,138例(82.1%)全切除,其中脑膜瘤全切除率为88.8%(79/89)、神经鞘瘤83.3%(35/42)、脊索瘤31.3%(5/16)、斜坡胆脂瘤93.3%(14/15)以及其他肿瘤83.3%(5/6)。手术后恢复良好者153例(91.1%),中度致残包括手术后失明或持久性精神症状者11例,重残3例,死亡1例(0.6%)。手术后新产生脑神经功能障碍25例(14.9%),与入路有关的并发症4例(2.4%)。结论合适的颅底手术入路、精良的手术技巧和正确的手术策略可以改善手术显露,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适应证 并发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DSA、CTA还是MRA? 被引量:13
4
作者 沈建康 胡锦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15-417,共3页
自从1927年Moniz发明了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动脉内插管技术进行的脑血管造影一直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是决定是否施行手术治疗的唯一的最终依据。1977年Nudelman将计算机技术与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首次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自从1927年Moniz发明了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动脉内插管技术进行的脑血管造影一直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是决定是否施行手术治疗的唯一的最终依据。1977年Nudelman将计算机技术与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首次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图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动脉内造影的金标准地位。20世纪末,CTA和MRA技术的出现,使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金标准地位开始动摇,特别是近年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增强MRA扫描技术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垄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MRA 颅内动脉瘤 金标准 CTA 脑血管造影检查 诊断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内插管技术
下载PDF
经扩大的前颅底入路切除鼻、蝶、斜坡肿瘤 被引量:8
5
作者 沈建康 胡秉诚 +1 位作者 李国文 赵卫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颅底中线部位侵袭鼻、蝶、斜坡的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时,遗留的颅底缺损修复十分困难。改良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方法: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是在双额瓣开颅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双侧眶顶和额窦的游离骨瓣,以扩大显露。... 目的:颅底中线部位侵袭鼻、蝶、斜坡的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时,遗留的颅底缺损修复十分困难。改良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方法:扩大的前颅底入路是在双额瓣开颅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双侧眶顶和额窦的游离骨瓣,以扩大显露。我科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该方法对10例鼻、蝶、斜坡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0(34~63)岁。组织学诊断为脊索瘤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垂体瘤1例,脑膜瘤1例,巨细胞瘤1例,鳞癌1例。肿瘤侵入副鼻窦8例、斜坡6例、眶内1例、颅内鞍上或前、中颅窝7例。结果:获肿瘤全切除者7例,近全切除者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颅底缺损的修复也无困难。结论:我们采用扩大的前颅底入路的初步手术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①显露良好,不必过高抬起额叶底面即可增加术者在矢状面上的视角30°。②可显露和直视下切除的肿瘤范围广。③颅底重建可靠,基本上可避免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手术 经前颅底入路 前颅窝 前颅底重建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建康 胡锦清 +3 位作者 赵卫国 凌华威 张仲伟 孙青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7年9月至2000年4月间手术的32例脑动脉瘤病人在术前进行3D-CTA检查,并将其图像应用于手术。除4例危重患者仅行3D-CTA外,其余患者均同期行DSA检查。结果 除1例...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7年9月至2000年4月间手术的32例脑动脉瘤病人在术前进行3D-CTA检查,并将其图像应用于手术。除4例危重患者仅行3D-CTA外,其余患者均同期行DSA检查。结果 除1例多发性动脉瘤因3D-CTA扫描平面确定有误而漏检1个动脉瘤外,其余的动脉瘤均被3D-CTA发现,并被手术所证实。3D-CTA均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指向、瘤颈部位以及动脉瘤的破口,并显示了动脉瘤与载瘤动脉以及颅底骨结构的三维影像。其在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方向、部位与毗邻骨结构上优于DSA,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以及术中寻找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结论 3D-CTA有助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设计以及术中寻找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尤其适合于床突旁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大型或巨型动脉瘤的手术以及急诊夹闭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神经外科 三维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动脉瘤栓塞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建康 胡锦清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栓塞材料 治疗中 电解脱弹簧圈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治疗 栓塞治疗 治疗模式 改变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附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建康 林东 李云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报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B 细胞淋巴瘤(CPML)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6~67岁,病程2周~2个月。病灶位于额叶1例,小脑半球1例,高颈髓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7例行放疗和/或化疗。随访2个月~4年,5例健在,2... 报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B 细胞淋巴瘤(CPML)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6~67岁,病程2周~2个月。病灶位于额叶1例,小脑半球1例,高颈髓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7例行放疗和/或化疗。随访2个月~4年,5例健在,2例中残,1例死亡,1例失随访。对本病的类型、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恶性淋巴瘤 治疗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脑Willis动脉环远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5 位作者 李国文 成侃 卞留贯 孙青芳 濮春华 李云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I001,共4页
目的 本文探讨脑Willis动脉环远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85年10月至2001年9月期间收治脑动脉远端的动脉瘤26例,其中位于大脑前动脉远侧段6例,大脑中动脉远侧段3例,大脑后动脉远侧段9例,小脑上动脉主干2... 目的 本文探讨脑Willis动脉环远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85年10月至2001年9月期间收治脑动脉远端的动脉瘤26例,其中位于大脑前动脉远侧段6例,大脑中动脉远侧段3例,大脑后动脉远侧段9例,小脑上动脉主干2例、小脑前下动脉主干1例,小脑后下动脉主干5例。动脉瘤最大径小于0.5 cm 9个,非囊状动脉瘤6例,合并脑AVM 5例。25例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脑干 AVM者采用γ-刀治疗AVM。结果 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者22例(84.6%),轻残者2例,重残者1例,死亡1例。另1例γ-刀治疗者在6个月后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而死亡。结论 脑Willis动脉环远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①大脑后动脉(P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远侧动脉瘤发生率高;②非囊状动脉瘤较多;③动脉瘤较小;④合并脑AVM的发生率高;⑤引起脑内血肿多。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合并脑AVM时手术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Willis动脉环远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前颅窝底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5 位作者 成侃 孙青芳 濮春华 林东 李云峰 胡锦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和评价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前颅窝底脑膜瘤68例,将其分为前部和后部二组,大、中小三型,采用5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的全切除率与... 目的 探讨和评价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前颅窝底脑膜瘤68例,将其分为前部和后部二组,大、中小三型,采用5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中、小型肿瘤和前部肿瘤的全切除率较高。翼点入路和眶颧入路明显优于双侧或单侧额下入路,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和手术效果好。结论 前颅窝底前部脑膜瘤宜采用眶颧侧裂入路,后部脑膜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切除肿瘤,双侧额下入路应尽量少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 脑膜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建康 胡锦清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影像学评估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MILLER FISHER 社会负担 脑卒中
下载PDF
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6 位作者 卞留贯 成侃 孙青芳 濮春华 李云峰 林东 胡锦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195-197,共3页
目的评价锁孔入路和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应用在前组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12月期间采用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2例,着重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目的评价锁孔入路和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应用在前组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12月期间采用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2例,着重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尽管骨窗小,术中显露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本组病人出院时恢复良好,没有与入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瘤均消失,载瘤动脉通畅。结论锁孔入路结合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和脑脊液引流,是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用于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 锁孔入路 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 经验
下载PDF
颅底外科常用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建康 丘永明 +1 位作者 赵卫国 胡秉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底外科常用手术入路在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以改善位于颅底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的颅底病变175例,其中颅底肿瘤154例,颅内动脉瘤15例,其它病变6例。采用9种手术入路,包括扩大前颅底、额下经眶...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底外科常用手术入路在临床应用的初步经验,以改善位于颅底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的颅底病变175例,其中颅底肿瘤154例,颅内动脉瘤15例,其它病变6例。采用9种手术入路,包括扩大前颅底、额下经眶、眶颧、眶颧-颞极、岩骨联合、远外侧枕下、口-咽、颈-颌下和颞下窝入路。结果:颅内肿瘤154例中,全切除116例(75.3%),与入路有关并发症7例(4.5%),死亡2例(1.3%)。15例动脉瘤中,术后1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的入路具有扩大显露范围、减少脑组织牵拉、便于修复颅底等优点,可明显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手术入路 颅底外科 并发症 颌下 牵拉 切除率 扩大 结论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现代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6
14
作者 沈建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9-86,共8页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现代诊断 治疗方 CVS 神经科学 致残率 病死率
下载PDF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建康 刘承基 +1 位作者 史继新 孙克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7-29,共3页
作者报告经CT或手术证实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5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6.0%。其主要临床特点是:(1)颅脑损伤比较严重;(2)兼有冲击性和对冲性损伤;(3)多数在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4)常见部位在着力点附近。严密观察病情和... 作者报告经CT或手术证实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5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6.0%。其主要临床特点是:(1)颅脑损伤比较严重;(2)兼有冲击性和对冲性损伤;(3)多数在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4)常见部位在着力点附近。严密观察病情和及时进行CT复查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当病情危急或没有CT时,应钻孔探查着力点附近。本文对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也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下载PDF
基于不同规范的顶推施工连续梁桥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建康 董峰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0-174,共5页
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顶推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选... 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顶推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选取的典型截面的可靠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依据JTG D62-2004规范计算得到的施工阶段可靠指标值比JTJ 023-85规范的结果大,而依据JTG D62-2004规范计算得到的成桥阶段的可靠指标值比JTJ 023-85规范的结果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顶推施工 不同规范 可靠指标 施工阶段 成桥阶段
下载PDF
CT在脑脓肿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建康 刘承基 +3 位作者 谭启富 邬祖良 孙克华 史继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我科自1955年5月至1989年5月收治脑脓肿91例,其中1983年7月以后入院者均经CT检查。现将应用CT前48例(对照组)和应用CT后43例(CT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CT在脑脓肿诊治中的作用。
关键词 脑脓肿 CT
下载PDF
进一步规范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建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393-394,共2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尤其足对临床Hunt—HessIV、V级的病例,以往治疗效果均不佳。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尤其足对临床Hunt—HessIV、V级的病例,以往治疗效果均不佳。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血管内治疗设备、材料的改进,如何通过积极而慎重的治疗措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成为神经血管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随着对高分级aSAH研究的不断深入,呈现出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规范 高分级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神经外科研究十年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建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2-102,共11页
近10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团队观念的更新、临床经验的积累,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的实践已经超越了过去有关血管内治疗与显微外科治疗策略的争论。当代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坦率的评价越... 近10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团队观念的更新、临床经验的积累,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的实践已经超越了过去有关血管内治疗与显微外科治疗策略的争论。当代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坦率的评价越来越多的经验之后,更为理性地认识到这两种外科技术的优点和局限。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已经逐渐走向多学科协作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管成形术 放射学 介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脑血管重建术 综述
下载PDF
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建康 袁建明 +1 位作者 郁骁珩 王天翔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469例行胃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前状态、手术因素、肿瘤因素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469例行胃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前状态、手术因素、肿瘤因素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术后7 d白蛋白、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年龄、病理Ⅳ期。结论:术后7 d白蛋白、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年龄、病理分期Ⅳ期是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