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满志敏 葛全胜 张丕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 1 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 ,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 ,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 1 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 ,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 ,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同时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系统起作用的 ,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过渡带附近对峙时 ,气候向寒冷方向的变化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触发因素 ,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过渡带 历史时期 个例研究
下载PDF
《王文韶日记》记载的1867—1872年武汉和长沙地区梅雨特征 被引量:24
2
作者 满志敏 李卓仑 杨煜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1-438,共8页
根据清代王文韶所著《王文韶日记》中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沙地区的夏季天气气候记录,重建了1867—1872年夏季武汉和长沙地区的降水序列,并确定其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时间。以此为依据,对上述年份梅雨进行分类,同时与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进行对... 根据清代王文韶所著《王文韶日记》中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沙地区的夏季天气气候记录,重建了1867—1872年夏季武汉和长沙地区的降水序列,并确定其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时间。以此为依据,对上述年份梅雨进行分类,同时与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进行对比,指出1867年与1872年是典型的梅雨年份,降水相对适中。1868年虽然划作空梅,但可能是非典型梅雨,降水适中或偏多。1869年则是丰梅,降水异常偏多。1870年为早梅雨,夏季降水相对适中。1871年梅雨期偏短,降水偏少,形成旱灾。由此发现,天气日记可以很好地用来复原历史时期梅雨等较长尺度的天气过程,如对日记进行系统整理,则能更准确地分析梅雨带的年际一年代际的变化过程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韶日记》 梅雨 湖北 湖南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3
3
作者 满志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30,共11页
本文就历史文献记载的资料详细讨论了唐代气候冷暖两方面的证据。从现有支持气候温暖的证据来分析,它们难于确定相应的气候限制因子,并且类似的证据存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从有关的寒冷资料分析,唐代气候至少可分为两大阶段,8世... 本文就历史文献记载的资料详细讨论了唐代气候冷暖两方面的证据。从现有支持气候温暖的证据来分析,它们难于确定相应的气候限制因子,并且类似的证据存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从有关的寒冷资料分析,唐代气候至少可分为两大阶段,8世纪50年代以前大体与现代相差不大,但8世纪60年代以后气候变冷,某些时段寒冷的特征可与明清小冰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气候变化 隋唐气候 古气候 冷暖变化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4
4
作者 满志敏 郑景云 方修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19,共8页
过去2 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的目标有三个:其一,跟踪国际IGBP研究前沿;其二,中国作为东亚的重要地区,加上中华文明传承的大量文献记录,可以成为这个研究领域中中国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独特贡献;其三,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国家的重大... 过去2 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的目标有三个:其一,跟踪国际IGBP研究前沿;其二,中国作为东亚的重要地区,加上中华文明传承的大量文献记录,可以成为这个研究领域中中国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独特贡献;其三,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我们自己的科学参考。当然,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的框架很大,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气候变化中的温度问题以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综合研究 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土地利用/覆盖 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 被引量:59
5
作者 满志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8-35,共8页
光绪三年北方地区的大旱灾是清朝后期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旱灾。大旱灾形成的原因,在于在全球性的特强ENSO事件影响下,亚洲地区的季风显著减弱。东亚季风的减弱,使季风雨带的推进过程和降水特征发生变异,这是北方大旱灾的气候背景... 光绪三年北方地区的大旱灾是清朝后期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旱灾。大旱灾形成的原因,在于在全球性的特强ENSO事件影响下,亚洲地区的季风显著减弱。东亚季风的减弱,使季风雨带的推进过程和降水特征发生变异,这是北方大旱灾的气候背景。夏季风雨带北推比常年偏晚,而雨带在进入北方地区后,至少可以分辨出两条雨带,其南面一条出现于六月中旬,北面一条出现于在六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历史气候 历史时期
下载PDF
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 被引量:11
6
作者 满志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59,111,共7页
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育的过程与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北宋开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区水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湖群扩张,三路排水格局转为吴淞江一路,吴淞江曲流发育。这个变化是黄浦江水系开... 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育的过程与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北宋开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区水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湖群扩张,三路排水格局转为吴淞江一路,吴淞江曲流发育。这个变化是黄浦江水系开始发育的动力。13世纪末海平面下降,又导致了太湖地区的水文环境发生相应改变。吴淞江的迅速淤浅,推动黄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水系 太湖流域 形成原因 水文环境 太湖地区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下降 海平面变化 河道宽度 湘江
下载PDF
历史自然地理学发展和前沿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满志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7,共3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历史气候 地貌 海岸线 沙漠 历史时期 植被 研究内容 前沿问题 自然环境
下载PDF
清代登陆海南岛台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满志敏 刘大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
台风导致的暴雨,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灾害之一,对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利用台风登陆地点与路径的相关信息,重建了若干次影响到西南地区的强台风事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清代登陆海南台风的时间特征... 台风导致的暴雨,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灾害之一,对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利用台风登陆地点与路径的相关信息,重建了若干次影响到西南地区的强台风事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清代登陆海南台风的时间特征,发现登陆海南的台风序列在17世纪后半期与19世纪后半期都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而这两个高峰期与小冰期气温的两个谷值完全吻合,说明气温变化与台风系统活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国西南 海南岛 清代 小冰期
下载PDF
历史时期柑橘种植北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满志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7,142,共7页
本文利用文献记录讨论了我国历史上柑橘北缘种植地区的位置变化。在南北朝后期、元朝前期和明朝后期 ,柑橘种植北界超过现代的北界 ,而另一些时期柑橘种植的北界出现明显的南退。造成亚热带果木柑橘种植北界大幅度迁移的主要原因与气候... 本文利用文献记录讨论了我国历史上柑橘北缘种植地区的位置变化。在南北朝后期、元朝前期和明朝后期 ,柑橘种植北界超过现代的北界 ,而另一些时期柑橘种植的北界出现明显的南退。造成亚热带果木柑橘种植北界大幅度迁移的主要原因与气候的冷暖变化有关 ,记载较详细的清朝初期例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气候变化 气候影响
下载PDF
中世纪温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满志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 华东沿海 中国 中世纪
下载PDF
行政区划:范围和界线 被引量:4
11
作者 满志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据《财经时报》报道,滕州市1988年被列为山东省辖的县级市,但实际上一直由地级市枣庄代管。枣庄市"代管"的结果是严重影响到滕州的经济发展,以财政收入为例,1979年前,滕州的财政收入等于山东邹城、兖州两县的财政收入总和。... 据《财经时报》报道,滕州市1988年被列为山东省辖的县级市,但实际上一直由地级市枣庄代管。枣庄市"代管"的结果是严重影响到滕州的经济发展,以财政收入为例,1979年前,滕州的财政收入等于山东邹城、兖州两县的财政收入总和。自从划入枣庄市后,现在的财政收入仅是邹城市的1/2。为此,滕州许多干部群众联名给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书,要求脱离枣庄市,使滕州名副其实地由省直辖。滕州和枣庄之间的矛盾只是我国地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所体现出来的弊病的一个缩影。政区地理研究是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制度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可谓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本着"有用于世"的美好愿望,本期特邀葛剑雄、唐晓峰、侯甬坚、满志敏、郭声波、李晓杰六位学者,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与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输竭尽诚,期望对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有所裨画。本期刊出第一部分,主要偏重于历史回顾;稍后我们还有关于此议题的另一部分,着眼点在今后改革思路之思考,请学界同好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历史地理 地理现象 界线 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集权制 管理制度 管理组织 职官制度
下载PDF
全球环境变化视角下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满志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环境史目前已成为一门热学,从全球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审视这门学问,一定会有不少的启迪。环境史研究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研究的对象,环境史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廓清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讨论人类社会与变动着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环境史目前已成为一门热学,从全球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审视这门学问,一定会有不少的启迪。环境史研究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研究的对象,环境史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是廓清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讨论人类社会与变动着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二是学科属性,环境史从属历史学范畴,"史"是历史学占优势的论述概念,环境史主要依赖文献记载进行研究;三是环境史研究的内容,可归结为三大命题,即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的特征和分析方法;四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统的研究手段、理念都不敷应用,这需要从其他学科(包括理科)借助新概念和新手段,才能促使环境史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全球变化 理论方法
下载PDF
过去2000a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重建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90
13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2 位作者 满志敏 方修琦 张丕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冷暖记载及其气候信息提取方法 ,并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资料对中国东部地区 (10 5°E以东 ,2 5°~ 40°N)气候变化一致性、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集成利用物候学... 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冷暖记载及其气候信息提取方法 ,并利用现代仪器观测资料对中国东部地区 (10 5°E以东 ,2 5°~ 40°N)气候变化一致性、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集成利用物候学与统计学方法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其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a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a分辨率为 10~ 30a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0 0a的冷暖变化特征 ,并将其与自然证据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 :自公元初起 ,中国东部的冬半年温度在波动中下降 ,至 490’s前后下降到最低点 ,降温率达 0 17℃ / 10 0a ,最冷时期的 30年平均值较 195 1—1980年均值低 1℃。此后气候转暖进入温暖期 ,在以温暖气候为主的 5 70’s— 1310’s中 ,温度在波动中略呈上升趋势 ,其间暖峰时期 30a平均温度值较 195 1— 1980年高 0 3~ 0 6℃ ,最高达 0 9℃ ,暖峰之间冷谷的 30a平均温度值较 195 1— 1980年低 0 5~ 0 7℃。 1310’s之后气候又迅速转冷 ,温度再次迅速下降 ,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波动 ,其间 4个冷谷的 30a温度平均值较 195 1— 1980年低 0 6~ 0 9℃ ,最低达 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冬半年温度 古气候 气候信息 冷暖记载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被引量:147
14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4 位作者 方修琦 满志敏 张雪芹 张丕远 王维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根据近年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冷暖记载及过去有关研究结果 ,对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冬半年的温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推断 ,重建了中国东部地区过去 2 0 0 0年分辨率为1 0~ 3 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中国东部过去 2 0 0 0年的冷暖变化阶段与变化幅度。结果发现 :在过去 2 0 0 0年中 ,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高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暖期有 4个 ,其中最暖的 3 0年出现在 1 2 3 0’s~ 1 2 5 0’s(较 1 95 1~ 1 980年高 0 .9℃ ) ;低于 1 95 1~ 1 980年平均值且持续时间超过百年的冷期有 3个 ,其中最冷的 3 0年出现在1 6 5 0’s~ 1 6 70’s(较 1 95 1~ 1 980年低 1 .1℃ )。在冷暖期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中 ,冬半年温度一般都出现 1℃左右的升、降温 ;在冷暖期内 ,一些幅度较大的升、降温也与之相仿 ;在相邻的两个 3 0年中 ,温度变化幅度达 0 .5℃以上的有 1 9次之多。对比过去 2 0 0 0年中的冷暖交替变化还可以看出 :2 0世纪回暖时的升温幅度与过去 2 0 0 0年中的其他回暖过程所出现的幅度相似 ,特别是与 5世纪末至 6世纪的回暖极为相似 ;而在当前温暖阶段中 ,1 981~ 1 999年较 1 95 1~ 1 980年升高了 0 .5℃ ,不但使其接近过去 2 0 0 0年中的最暖 3 0年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2000年 中国东部 冬半年温度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0
15
作者 葛全胜 何凡能 +2 位作者 郑景云 满志敏 方修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本文在回顾中国历史与近 5 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 ,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 ,分析历史上... 本文在回顾中国历史与近 5 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 ,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 ,分析历史上人地交互作用的时空特征为核心 ,以探寻当今地理学历史渊源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 ,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 ,以编制5 0 0 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的发展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历史地理学 思考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 被引量:50
16
作者 郑景云 满志敏 +1 位作者 方修琦 葛全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常霜雪记载及植物物候记述,推算了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年代及每 3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并结合有关自然证据,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较现代约... 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常霜雪记载及植物物候记述,推算了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年代及每 30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并结合有关自然证据,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特征。主要结论有: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距平较现代约低 0 5℃,最冷的 30年(480s^500s)较现代约低 1 2℃,是一个可与小冰期相比拟的寒冷气候阶段。2)魏晋南北朝的温度存在“冷 -暖 -冷”世纪波动;其中两个冷谷为 270s^350s及 450s^530s,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分别较现代低 0 5℃ (270s^350s)和 0 9℃ (450s^530s);而 360s^440s虽然相对温暖,但当时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中国东部 温度 变化
下载PDF
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3
17
作者 葛全胜 戴君虎 +3 位作者 何凡能 郑景云 满志敏 赵赟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25-832,共8页
通过对清代文献资料中田亩数据的分析,认为册载数据基本能够反映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别,但在总量上失之过低,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实际,文中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00余年以来我国内地18省耕地资... 通过对清代文献资料中田亩数据的分析,认为册载数据基本能够反映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别,但在总量上失之过低,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实际,文中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300余年以来我国内地18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点,总体而言,过去300年间研究区的耕地资源数量呈抛物线式变化,清前期的增长趋势明显,但至清晚期逐渐稳定下来,民国时期略有下降,新中国建立初期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此后又开始持续减少,过去300年间耕地资源的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东部地区的垦殖活动远较西部地区剧烈,但在清前期,西部地区,如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份耕地资源数量的增长趋势更加迅猛。分析表明,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政府政策调整、战争影响、自然原因和特定作物的引种与种植扩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地资源 数量变化 驱动因素 耕地面积 时空变化 过去300年
下载PDF
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0
18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2 位作者 满志敏 方修琦 张丕远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5,共7页
根据最近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结合最近其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序列的重建方法、小冰期及魏晋南北朝冷期的起迄时间与寒冷状况、中世纪暖期与隋唐暖期的温暖程度、过去2000年中国冷... 根据最近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结合最近其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序列的重建方法、小冰期及魏晋南北朝冷期的起迄时间与寒冷状况、中世纪暖期与隋唐暖期的温暖程度、过去2000年中国冷暖变化的幅度与速率、温度变化的千年波动周期、20世纪气候增暖是否超出过去2000年气候波动的最大范围及20世纪暖期历史相似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中国 气候波动 线性回归法 物候学
下载PDF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5-712,共8页
根据以档案为主的历史文献资料逐年进行考订,复原了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序列,并利用多种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年际和年代际的波动都较剧烈,还存在年代际尺度以上的长时间尺度波动。雨季开始期从18世纪初逐... 根据以档案为主的历史文献资料逐年进行考订,复原了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序列,并利用多种资料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年际和年代际的波动都较剧烈,还存在年代际尺度以上的长时间尺度波动。雨季开始期从18世纪初逐步转向偏早,19世纪又转向偏迟,到20世纪又偏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季风的长期变迁。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3年周期,准3年周期可能和ElNino事件的准3年周期有关,11.3年周期明显和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有关。同时发现,El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在ElNino年云南雨季开始期主要为偏迟或正常,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清代 雨季开始期 夏季风 ENSO
下载PDF
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5,共7页
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长达三年的大饥荒,是云南前近代有记载的波及范围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其灾害类型,是典型的夏秋季低温导致水稻、荞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大幅欠收引起的。这次连续三年的低温冷害以1816年为高峰,其8月的平均气温在... 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长达三年的大饥荒,是云南前近代有记载的波及范围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其灾害类型,是典型的夏秋季低温导致水稻、荞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大幅欠收引起的。这次连续三年的低温冷害以1816年为高峰,其8月的平均气温在昆明可能要比多年平均气温低2.5—3℃。其原因主要是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火山云减弱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太阳活动可能也有一定影响。这次低温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在东部地区虽有一些极端低温事件,并未造成大范围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饥荒 坦博拉火山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