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制代谢组学研究
1
作者 宋伟丰 韦庆慧 +2 位作者 师正浩 李志勇 潘亚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55,共7页
二苯醚类除草剂氟磺胺草醚是防除大豆田杂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主要除草剂,但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越来越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目前尚无关于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抗性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本研究基于... 二苯醚类除草剂氟磺胺草醚是防除大豆田杂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主要除草剂,但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性越来越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目前尚无关于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抗性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本研究基于未处理(CK)以及氟磺胺草醚处理后反枝苋敏感种群(SY)、抗性种群(RY)的叶组织的代谢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RY组代谢分子表型更贴近于CK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结果发现,氟磺胺草醚的主要作用通路有3条,分别是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arginine biosynthesis (精氨酸生物合成)和2-oxocarboxylic acid metabolism (2-氧代羧酸代谢)。CK vs RY和SY vs RY有1条共有的差异通路——degradation of flavonoids (类黄酮的降解),因此,类黄酮的降解可能是RY组抗性的特异性通路。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析进一步发现,4-hydroxy-2-oxoglutaric acid (4-羟基2-氧化戊二酸)、citrulline (瓜氨酸)和L-ornithine (L-鸟氨酸)是氟磺胺草醚处理后反枝苋产生抗药性的关键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氟磺胺草醚 代谢组学 支持向量机 抗药性
下载PDF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亚清 史淑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366-369,共4页
诱导抗病性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株,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使原来感病反应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在此,着重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 诱导抗病性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株,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使原来感病反应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在此,着重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作了概括性介绍。许多研究表明,植株经诱导物诱导后,体内产生PR蛋白,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酶活性都大大增加,侵染点周围迅速木质化;在植物的诱导抗病进程中有两套基因先后起作用,即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抗病基因产物与病菌无毒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从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诱导抗病性 抗病基因 防卫反应基因 生理变化 木质化
下载PDF
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潘亚清 郑铁军 +1 位作者 李宝英 郭玉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唑醇 微粉种衣剂 玉米丝黑穗病
下载PDF
我国农田化学除草现状及综合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亚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化学除草剂是用于毒杀和消灭农田杂草,或非耕地里生长的绿色植物,并对人畜没有安全危害的一类农药。我国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随着受草害面积的不断增加,化学除草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化学除草在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论述农田杂草防治... 化学除草剂是用于毒杀和消灭农田杂草,或非耕地里生长的绿色植物,并对人畜没有安全危害的一类农药。我国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随着受草害面积的不断增加,化学除草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化学除草在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论述农田杂草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化学除草 综述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亚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5,216,共3页
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玉米田杂草种类逐年增多,化学除草已占主导地位。目前,市场上除草剂种类繁多。为此,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并根据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确定除草剂的用量,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 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玉米田杂草种类逐年增多,化学除草已占主导地位。目前,市场上除草剂种类繁多。为此,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并根据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确定除草剂的用量,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化学除草 应用 玉米田
下载PDF
“绿神”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潘亚清 《大豆通报》 2001年第4期14-14,共1页
本文对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明确了不同浓度及不同喷肥时期对大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肥的各处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均好于喷清水对照 ,结荚期叶面积指数增加 0 0 797~ 2 5 34 3,干物重增加 ... 本文对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明确了不同浓度及不同喷肥时期对大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肥的各处理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均好于喷清水对照 ,结荚期叶面积指数增加 0 0 797~ 2 5 34 3,干物重增加 1 6 1 1~ 86 1 3g/m2 ,光合势增加 0 74 %~ 36 76% ;净光合生产率增加 0 62 %~1 6 4 % ,产量增加 1 72 %~ 1 7 9% ,各处理以 1 :80 0喷肥三次 (分枝期、初花期、结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神植物光合促进素 大豆 光合生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爽 孙磊 +7 位作者 陈雪丽 谷学佳 李伟群 王晓军 张磊 刘颖 潘亚清 王玉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7-391,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残留量的影响,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园区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65 k... 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残留量的影响,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园区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6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当施氮量高于165 kg.hm-2,产量反而有降低的趋势,过量施氮也并不能增加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因而氮素利用率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玉米收获后土壤剖面无机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因施氮量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0-8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随氮肥输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以表层(0-40 cm)硝态氮质量分数最高,中间层(60-80 cm)质量分数最低,100 cm以下土层以施氮量为165 kg.hm-2的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最低,降低了硝态氮淋溶风险;铵态氮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不同的施氮量对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主要在0-20 cm土层,铵态氮质量分数与施氮量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以165 kg.hm-2(优化施氮量)为最佳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产量 氮素利用率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黑龙江省除草剂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凡 朴英 +3 位作者 王洪武 潘亚清 傅迎春 宋伟丰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5-31,共7页
全面摸清黑龙江省农田除草剂使用情况,将会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在黑龙江省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除草剂生产企业及部分农药经销商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黑龙江除草剂使用的品种、使用量及在各... 全面摸清黑龙江省农田除草剂使用情况,将会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在黑龙江省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除草剂生产企业及部分农药经销商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黑龙江除草剂使用的品种、使用量及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为指导除草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黑龙江农药使用以除草剂为主,占农药量的85%以上。在黑龙江应用的除草剂品种单剂55种、混剂41种,其中旱田单剂34种、混剂29种,水田单剂21种、混剂12种。2012年除草剂使用商品量59504 t,有效量28693 t,可用面积3575万hm2次。2012年除草剂商品使用量比2011年增加11.9%;有效量增加7.7%;可使用面积增加12.9%。在全省分布方面,哈尔滨占33%,因为哈尔滨是农药的集散地;其次是佳木斯占22%,齐齐哈尔17%。建议建立经济、合理使用除草剂的标准体系,限制和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使用面积 分布 建议
下载PDF
旱稻研究进展与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宋伟丰 潘亚清 +4 位作者 翟喜海 李宝英 焦占力 李志勇 韦庆慧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2期55-58,共4页
旱稻相比水稻具有更强抗逆性,具有更大优势,选育优良高产的旱稻品种对解决粮食危机更具可行性,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系统总结旱稻的优势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事宜,可为旱稻推广、种植、产量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旱稻 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10
作者 潘亚清 《农技服务》 2011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系统综述了黑龙江省玉米田杂草防除的主要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化学除草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下载PDF
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应用及残留药害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凡 朴英 +3 位作者 王洪武 潘亚清 傅迎春 宋伟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50-56,共7页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氯嘧磺隆、咪草烟、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和莠去津。涉及药害的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亚麻、马铃薯、白瓜、甜菜及一些经济作物。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对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的使...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氯嘧磺隆、咪草烟、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和莠去津。涉及药害的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亚麻、马铃薯、白瓜、甜菜及一些经济作物。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对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的使用及产生残留药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使用商品量7 659.2t,有效量2 473.8t,可用面积305.72万hm2次。2012年全省使用有效量比2011年增加18.16%。2012年全省长残留除草剂造成的残留药害面积达65.81万hm2次,药害发生面积最多的是黑河地区,达21.09万hm2次,其次是佳木斯地区18.88万hm2次,哈尔滨地区11.17万hm2次。建议限制和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应用降低除草剂残留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残留除草剂 使用面积 残留药害
下载PDF
微生物源抗逆剂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明 马启全 +4 位作者 赵洪军 陶波 宋伟丰 翟喜海 潘亚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47-49,共3页
为探讨微生物源抗逆剂的作用机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研究了3种微生物源抗逆剂浸种处理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3种微生物源抗逆剂浸种,能显著调控玉米根系内的激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根系内IAA... 为探讨微生物源抗逆剂的作用机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研究了3种微生物源抗逆剂浸种处理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3种微生物源抗逆剂浸种,能显著调控玉米根系内的激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根系内IAA含量降低,GA、ZR含量则升高。uv48抗逆剂(UMHA)IAA/ZR值各时期均高于对照,青霉抗逆剂(PMHA)和黑曲霉(AMHA)抗逆剂则在三叶期后IAA/ZR值明显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抗逆剂 玉米 根系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纳米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喜海 李宝英 +4 位作者 韦庆慧 宋伟丰 李志勇 潘亚清 焦占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34-39,共6页
为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本试验在超微粉体剂型的基础上,应用纳米加工技术,优化种衣剂配方组合,成功研制成8%戊唑醇·咯菌腈纳米型玉米种衣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型玉米种衣剂减量增效增产作用显著,对玉米苗期、乳熟末至蜡熟期... 为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本试验在超微粉体剂型的基础上,应用纳米加工技术,优化种衣剂配方组合,成功研制成8%戊唑醇·咯菌腈纳米型玉米种衣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纳米型玉米种衣剂减量增效增产作用显著,对玉米苗期、乳熟末至蜡熟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当地常用玉米种衣剂,拌种比在1∶1000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7.30%和75.19%。其他常用种衣剂以1∶500的使用量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相比来说本试验研制的纳米型玉米种衣剂使用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基腐病 纳米种衣剂 戊唑醇 成膜剂 药效
下载PDF
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种衣剂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荣芳 郑铁军 +4 位作者 李宝英 潘亚清 郭玉莲 翟喜海 宋伟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50-54,共5页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种衣剂,2014-2015年,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对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种衣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种衣剂1∶300和1∶200拌种处理,对大豆病虫害防效显著,病虫害流行区域的增产效果明显。...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种衣剂,2014-2015年,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对35%多福克大豆超微粉种衣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种衣剂1∶300和1∶200拌种处理,对大豆病虫害防效显著,病虫害流行区域的增产效果明显。超微粉种衣剂1∶300和1∶200处理,对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6.9%、80.2%;对胞囊线虫防效分别为77.1%、83.3%;对蛴螬的防效分别为81.7%、87%,对根潜蝇的防效分别为93.2%、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微粉 种衣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能量大小与运动关系实验改进
15
作者 潘亚清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4年第1期122-122,共1页
本实验设计思路来源于《神奇的能量》单元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中“比较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如图1所示),教材上设计的“火箭弹射”实验虽然取材简单,也容易操作,但它的缺点是无法用较为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 本实验设计思路来源于《神奇的能量》单元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中“比较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如图1所示),教材上设计的“火箭弹射”实验虽然取材简单,也容易操作,但它的缺点是无法用较为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这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降低了实验探究的意义,而且课堂上弹射火箭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缺点,我设计了“过山车能量大小实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能量 运动关系 物体运动 实验分析 实验探究 安全隐患 六年级
下载PDF
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6
作者 潘亚清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6年第6期111-112,共2页
在科学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教会他们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 学生 培养 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课教学 教学活动
下载PDF
“偷梁换柱”与“穷追猛打”——《预测》一课教学反思
17
作者 潘亚清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0年第5期16-17,共2页
我执教《预测》一课后,对实验材料使用、课堂动态资源利用以及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教学反思 预测 课堂教学 材料使用 资源利用
下载PDF
60%吡福甲大豆超微粉体种衣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王艳 张荣芳 潘亚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0-172,共3页
通过对60%吡福甲大豆超微粉体种衣剂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种衣剂的防治效果。其对根腐病防效达74%,对孢囊线虫的防效达70%。与胶体种衣剂相比,减少农药使用量达53.4%,节约农药成本47%;与粉体种衣剂相比,减少农药使用量达37%,节约农药... 通过对60%吡福甲大豆超微粉体种衣剂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种衣剂的防治效果。其对根腐病防效达74%,对孢囊线虫的防效达70%。与胶体种衣剂相比,减少农药使用量达53.4%,节约农药成本47%;与粉体种衣剂相比,减少农药使用量达37%,节约农药成本达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学 超微粉种衣剂 试验 大豆
下载PDF
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及除草剂解毒剂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郭玉莲 陶波 +3 位作者 郑铁军 李宝英 翟喜海 潘亚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36-139,共4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是一个同工酶家族,由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组成,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昆虫、哺乳动物和高等植物)中。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是一个同工酶家族,由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组成,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昆虫、哺乳动物和高等植物)中。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偶联,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穿越细胞膜,分解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GSTs可受多种因素的诱导,对一些有毒物质,包括农药、除草剂、致癌物和诱变剂等起到解毒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典型底物,描述了除草剂和解毒剂对GSTs酶的诱导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典型底物 除草剂 解毒剂 诱导表达
下载PDF
浅谈大豆连作减产的障碍因子及综合治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亚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每年的播种面积在350万hm2左右。由于大豆连作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养分消耗失衡,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产量下降。因此提倡使用优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和合理施肥等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大豆 连作减产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