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脑肌病临床与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晓露 陈晓丽 +2 位作者 陈为安 潘思培 胡章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88-1893,共6页
背景线粒体脑肌病影像学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疾病进展中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尤其是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颅脑CT及MRI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背景线粒体脑肌病影像学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尚缺乏针对该病疾病进展中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尤其是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颅脑CT及MRI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2015年确诊的9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共19次发作时的临床特点及颅脑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病情演变过程中相应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5例确诊为MELAS综合征。9例患者以年轻男性(6例)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痫性发作、脑卒中样发作、认知功能减退、头痛或头晕、听力或视力下降、明显肌肉萎缩。9例患者共计23个病灶累及大脑各脑叶,颅脑CT检查显示病灶部位呈低密度改变,MRI检查显示病灶部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初期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脑回部位DWI高信号ADC低信号,邻近皮质下出现云絮状高信号改变并持续存在,脑回部位DWI信号随时间缓慢减低,而ADC随之升高;病程中部分组织坏死,出现邻近脑室扩大或脑沟增宽、蜂窝状液化等不可逆改变。4例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核区高密度影(铁沉积/钙化)。结论线粒体脑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皮质受累为主,颅脑CT检查可发现铁沉积/钙化,而颅脑MRI检查中病灶部位DWI和ADC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动态反映线粒体脑肌病的疾病演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综合征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脑萎缩 铁沉积
下载PDF
血尿酸、MMP-3水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楠 郦铮铮 +2 位作者 潘思培 郑晓露 祁晓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血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型脑卒中疗效的相关性,并评估血清各项指标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 目的分析血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型脑卒中疗效的相关性,并评估血清各项指标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的8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A组(基本治愈)、B组(显效)、C组(有效)和D组(无效)。检测并比较各组血尿酸、MMP-3、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析血清各项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各指标用于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血尿酸、MMP-3、Hcy水平D组>C组>B组>A组(P<0.05);IL-10水平D组<C组<B组<A组(P<0.05)。血尿酸、MMP-3及Hcy与疗效呈负相关(r=-0.524、-0.486和-0.245,均P<0.05);IL-10与疗效呈正相关(r=0.78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尿酸、MMP-3、Hcy、IL-10预测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敏感性分别为0.902、0.845、0.713、0.685,特异性分别为0.785、0.781、0.684、0.684。结论血尿酸、MMP-3水平可作为预测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血清学指标,且两者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故临床治疗时需积极调节患者血尿酸、MMP-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达莫注射液 血尿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继发内毒素血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郦铮铮 陈瑾 +2 位作者 潘珍珍 潘思培 张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58-664,共7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继发内毒素血症的抑制作用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是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槲皮素组、中剂量槲皮素组及高剂量槲皮素组,每组各10...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继发内毒素血症的抑制作用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是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槲皮素组、中剂量槲皮素组及高剂量槲皮素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大鼠制备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模型,造模后阳性对照组灌胃2mL剂量为100mg/L的地塞米松药液,低、中、高剂量槲皮素组灌胃2mL剂量为50、100、200mg/L的槲皮素药液,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间隔12h,共给药5次。观察各组大鼠给药12、24、36、48及60h时其存活率状况,同时间隔12h检测大鼠体温一次,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脂多糖、IL-1β、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65与IκB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CD68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24h内模型组大鼠全部死亡,模型组大鼠存活率低于正常组,中剂量及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存活率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剂量槲皮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他各给药组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降低显著,和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下降,p65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上升,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上升,p65蛋白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机体NF-κB炎症通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大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球菌 内毒素血症 炎性因子 槲皮素
下载PDF
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楠 祁晓媛 +2 位作者 潘思培 郑晓露 郦铮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96-3000,3007,共6页
目的:探索香叶木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I/R组、尼莫地平组[6 mg/(kg·h)]、香叶木素(0.25 mg/kg)、香叶木素(0.5 mg/kg)、香叶木素(1 mg/kg)。采用线... 目的:探索香叶木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I/R组、尼莫地平组[6 mg/(kg·h)]、香叶木素(0.25 mg/kg)、香叶木素(0.5 mg/kg)、香叶木素(1 mg/kg)。采用线栓法制备CI/R损伤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损伤、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不同组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SOD、MDA、炎症因子以及CysLT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脑组织损伤加剧,SOD活性降低、MDA活性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caspase 9的表达量增多,炎症因子IL-1β、TNF-α以及CysLTs含量升高。相对于CI/R组,不同剂量的香叶木素处理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上述指标都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凋亡以及抗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ω-3脂肪酸免疫营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剑虹 潘思培 +2 位作者 郦铮铮 朱伟谦 张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ω-3脂肪酸(ω-3PUFA)的免疫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ω-3脂肪酸(ω-3PUFA)的免疫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留置胃管,并计算能量需要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自制匀浆液;观察组给予含有ω-3PUFA的免疫营养制剂,ω-6PUFA/ω-3PUFA为4.9.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1、7、14、21 d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ld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和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TC、LDL-C、CPR和hs-CRP呈降低趋势,而TG和HDL-C则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DL-C和LDL-C变化更为显著,治疗7d即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并持续至21 d[HDL-C(mmol/L):7d为0.98±0.24比0.83±0.20,21 d为1.24±0.60比0.81±0.17;LDL-C(mmol/L):7 d为2.21±0.76比2.71±0.72,21 d为1.77±0.39比2.20±0.65,P<0.05或P<0.01];而两组间各时间点其他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CRP和hs-CRP变化也较对照组更明显,并于7d表现出统计学意义[CRP(mg/L):13.78±11.45比33.92±25.75,hs-CRP(mg/L):13.78±9.72比32.93±23.35,均P<0.05].结论 添加ω-3PUFA免疫营养可调节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结合其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进一步证实了ω-3PUFA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抗炎和免疫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免疫营养 卒中 缺血性 急性
下载PDF
发作间期癎样放电对致癎区定位的诊断意义
6
作者 王芳 刘兴洲 +3 位作者 潘思培 韩一仙 王梦阳 经贺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评估发作间期癎样放电在清醒睡眠周期的各期中定位作用的差异,以为癫癎的临床定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博脑科医院的癫癎患者34例,并分为颞叶癫癎组和对照组。按入选标准选择的24h脑电图...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评估发作间期癎样放电在清醒睡眠周期的各期中定位作用的差异,以为癫癎的临床定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博脑科医院的癫癎患者34例,并分为颞叶癫癎组和对照组。按入选标准选择的24h脑电图分为清醒、NREMI-Ⅱ期、NREMⅢ-IV、REM四种时段。使用ROC曲线定量地评价各个时段发作间期癎样放电对致癎灶的定位价值,并用ROC曲线求各个时段的最佳诊断界值点。结果:去除各个时段中无发作间期癎样放电的病例之后,以上四个时段,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用ROC曲线完成了最佳诊断点的估计。结论:依据清醒期的癎样放电定位诊断准确性较高,依据REM期的癎样放电定位诊断准确性达到理想,NREMI-Ⅱ期和NREMIII—IV期的癎样放电具有比较好的诊断意义。可以用ROC曲线来估计最佳诊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癎 发作间期 痫样放电 致癎灶定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下载PDF
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
7
作者 唐海 潘思培 +7 位作者 张婷 周鹏 李琛 韩曙光 孔令文 崔程程 徐凯 崔桂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9岁,平均病程136.8 d,从出现临床症状至诊断为鼻咽癌平均为149.5 d。主... 目的探讨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9岁,平均病程136.8 d,从出现临床症状至诊断为鼻咽癌平均为149.5 d。主要临床表现为中耳乳突炎(6例)、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6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视物模糊(2例)、复视(2例)、霍纳综合征(2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3例)。CT或MRI检查显示,鼻咽部顶后壁或侧壁增厚及颅底骨质破坏。6例患者均行鼻咽部活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鳞状细胞癌),其中非角化性未分化型4例,非角化性分化型2例。4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结论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中耳乳突炎、外展神经麻痹,可伴有霍纳综合征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尖综合征 鼻咽癌 首发症状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对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思培 刘兴洲 +3 位作者 王芳 韩涛 王静 张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图研究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探讨各种不同类型发作及睡眠与觉醒对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9年153例癫痫外科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患者,要求至少有一次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并将发作分为7期,分...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图研究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探讨各种不同类型发作及睡眠与觉醒对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9年153例癫痫外科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患者,要求至少有一次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并将发作分为7期,分析各期持续时间,睡眠及觉醒对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各种类型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在持续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153例患者共275次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72.0 ±34.5)s,12%发作由完整的五个分期组成.睡眠期较清醒期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短(P<0.05),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由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起始的发作,三者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4.2%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少于2 min,睡眠期较清醒期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性 持续时间 视频脑电图 睡眠 觉醒
原文传递
肺动静脉瘘合并反常性、复发性脑栓塞一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晓丽 刘运财 +3 位作者 张扬 潘思培 王汉旻 夏君慧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6,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闪“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强直2h”于2012年9月1日入院,患者早晨9点咳嗽后饮水时出现呕吐,之后意识不清,四肢强直,2h后至我院急诊,行头颅CT提示“左侧额颞顶叶及基底节区软化灶”,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脑栓塞 复发性 意识不清 临床资料 基底节区 头颅CT 患者
原文传递
局灶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昼夜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梦阳 经贺 +3 位作者 胡井颖 刘兴洲 王芳 潘思培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研究清醒睡眠节律对局灶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1iD)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癫痫内科经过住院期间癫痫手术前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共44例,采用电势定位的方法定位棘波最大电势点,作... 目的研究清醒睡眠节律对局灶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1iD)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癫痫内科经过住院期间癫痫手术前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共44例,采用电势定位的方法定位棘波最大电势点,作为棘波的位置,计数清醒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非快速眼动睡眠I-Ⅱ期(NREMI-Ⅱ),和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NREMⅢ-IV)IID的次数和IID范围,用方差分析比较了各期的IID的次数和范围。结果IID的次数在NREMI-Ⅱ期(中位数:29次)和NREMⅢ-IV(中位数:56次),比REM期(中位数:1次)和清醒期(中位数:5次)明显增多(P〈0.05)。IID的分布范围用所涉及的电极个数计算,在NREMI-Ⅱ期[(1.06±0.85)个]和NREMⅢ-IV[(2.04±1.10)个]比REM期[(1.94±1.18)个]和清醒期[(0.86±0.66)个]明显增大(P〈0.05)。结论IID在NREMI-Ⅱ、NREM Ⅲ-Ⅳ期,出现频率最高,分布范围最广,在清醒期和REM期,IID出现频率明显降低,分布明显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问期癫痫样放电 癫痫 睡眠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ω-3脂肪酸免疫营养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剑虹 潘思培 +3 位作者 陈国钱 杨碎丽 陈为安 张旭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ω-3PUFA)免疫营养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24h内给予留置胃管,给予自制的匀浆膳。治疗...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ω-3PUFA)免疫营养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24h内给予留置胃管,给予自制的匀浆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添加ω-3PUFA的肠内营养制剂。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χ2=4.8,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65.0%)(χ2=4.91,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GCS评分、TSF、AMC均明显好转[(13.38±1.21)分比(10.12±1.33)分、(12.9±2.6)分比(14.1±1.7)分、(14.06±7.16)mm比(14.8±4.18)mm、(26.32±1.42)mm比(29.40±1.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6.44、3.22、5.19,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71)mmol/L比(1.41±0.67)mmol/L、(3.11±0.60)mmol/L比(2.67±0.6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4.22,均P〈0.05)。结论应用ω-3PUFA免疫营养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神经功能、血脂水平及营养状况显著好转,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类 ω-3 免疫 营养支持 卒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