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流行株VP1部分序列及VP2高变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忠贤 何秀苗 +3 位作者 杨霖 戴书剑 韦平 刘红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为了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13个地方分离株与3个商品疫苗株的VP1-b基因(756 bp~1 522 bp)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对其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VP1-b基因长度均为767 bp;13个分离株VP1-b节段核苷... 为了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13个地方分离株与3个商品疫苗株的VP1-b基因(756 bp~1 522 bp)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对其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VP1-b基因长度均为767 bp;13个分离株VP1-b节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7%~100%和72.9%~100%,其中10株超强毒分离株与经典株、弱毒株、疫苗株的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7%~100%和94.5%~100%,所有12个超强毒分离株与超强毒参考病毒株的同源性均较低,核苷酸同源性仅为68.2%~79.2%;在遗传进化分析中,所有病毒株被分为3个分支,与相应病毒株的基于IBDV-VP2高变区(vVP2)序列的遗传进化树比较并结合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弱毒株HUN0804之外,其它12个分离株可能均为重组病毒。据此推测,基因重组可能是目前IBDV流行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1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IB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何秀苗 甘珊珊 +3 位作者 熊忠贤 禤金彩 廖艳娟 韦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802,共5页
研究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了两条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IBDV的VP2进行扩增,构建IBDV-VP2的标准品质粒,建立基于IBDV-VP2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QRT-PCR)技术和标准曲线,并检测该QRT-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 研究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了两条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IBDV的VP2进行扩增,构建IBDV-VP2的标准品质粒,建立基于IBDV-VP2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QRT-PCR)技术和标准曲线,并检测该QRT-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最后将该QRT-PCR体系应用于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IBDV超强毒株(vvIBDV)复制规律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QRT-PCR体系特异性好,不能与NDV、IBV及FAV1等发生反应,敏感度为1.51×101拷贝数/μl,扩增效率达1.018,重复性试验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0.5%;在vvIBDV感染后6 h收获的细胞含病毒基因组拷贝数最高,对IBD疑似病例的检测敏感度高于套式RT-PCR技术。表明建立的反应体系特异、灵敏度高,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应用于病毒复制水平的检测和临床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荧光定量RT-PCR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补锌对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忠贤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补充锌对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儿科2006年至2008年住院的41例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善情况。结果应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目的探讨补充锌对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儿科2006年至2008年住院的41例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善情况。结果应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儿童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泻可造成锌营养状态的改变,导致锌摄入减少和丢失增多,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明显缩短腹泻恢复期,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儿童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其VP2高变区序列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华智 杨霖 +2 位作者 熊忠贤 何秀苗 韦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从病鸡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并对其VP2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SPF鸡胚的方法分离到2株IBDV。对分离株(vVP2)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分离株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特征,并与参考毒株相... [目的]从病鸡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并对其VP2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SPF鸡胚的方法分离到2株IBDV。对分离株(vVP2)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分离株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特征,并与参考毒株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2株分离株特征性位点的氨基酸为222A、249Q、254G、256I、279D、284A、294I和299S,属于wIB-DV的特征,与wIBDV参考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0%~97.0%和98.7%~99.4%。从遗传进化树来看,2个分离株与参考的vvIBDV也在一个分支。此外,2个分离株表现出与该鸡场常用的疫苗株MB有较高的同源性,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8%和98.1%,并在遗传进化树中同属于一个大分支,但其特征性位点的氨基酸明显不同。在其他氨基酸位点上,2个分离株均发生了D212N的特有变化。[结论]该鸡群感染的IBDV具有vvIBDV的分子特征,并发生了与疫苗株和参考株不同的分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超强毒株 vVP2 分子特征 RT-PCR
下载PDF
川崎病21例误诊原因分析
5
作者 熊忠贤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9期120-120,共1页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10余年来发病者逐年增多,而且非典型川崎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误诊率高,现将我院自2004年至今误诊的21例不典型川崎病作以下分析,旨在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10余年来发病者逐年增多,而且非典型川崎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误诊率高,现将我院自2004年至今误诊的21例不典型川崎病作以下分析,旨在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蒋春华 熊忠贤 邓俊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A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A组应用肌肉注射方案,B组采用雾化吸入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周均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愈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两组IL-6、IL-10、TNF-α、LDH水平均降低,IgA、IgM、IgG均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且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下调细胞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肌肉注射 雾化吸入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橘园自有飘香时
7
作者 熊忠贤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06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老师 文具盒 办公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