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4-5p通过DNMT1介导的AXIN2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斯颖 邵蕾 +2 位作者 杨艳 高爱莉 揭丽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轴抑制蛋白2(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及miR-214-5p通过靶向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对AXIN2甲基化率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轴抑制蛋白2(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及miR-214-5p通过靶向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对AXIN2甲基化率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治疗的10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Cutaneous basal cell carcinoma,B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及基线资料。焦磷酸测序法检测AXIN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XIN2、DNMT1基因mRNA和miR-214-5p的表达水平。将miR-214-5p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mimic NC和inhibitor NC)分别对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进行转染,48 h后检测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AXIN2基因甲基化率。结果BCC癌组织的AXIN2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5.128,P<0.001),AXIN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7.826,P<0.001),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4.838,P<0.001),miR-214-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t=5.426,P<0.001)。BCC癌组织的AXIN2基因甲基化率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3,P<0.001),DNMT1基因mRNA水平与AXIN2基因甲基化率呈正相关(r=0.814,P<0.001),miR-214-5p表达水平与DNMT1基因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7,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DNMT1是miR-214-5p的靶基因。细胞转染后,与mimic NC、inhibitor和inhibitor NC比较,mimic的DNMT1基因mRNA水平、AXIN2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降低(P<0.001);而inhibitor的DNMT1基因mRNA水平和AXIN2基因甲基化率相较于其他三组明显上升(P<0.001)。结论miR-214-5p可通过调控下游靶蛋白DNMT1表达,影响AXIN2基因的DNA甲基化率,调控AXIN2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miR-214-5p DNA甲基化转移酶1 轴抑制蛋白2 启动子区甲基化
下载PDF
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燕秋 熊斯颖 张玉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银屑病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维A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皮损程度[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研究组轻度患者与中、重度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χ^(2)=4.582,P=0.032)。治疗2个月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C、TG、HDL-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C及LDL-C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及T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患者与中、重度患者TC及T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中、重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均<0.01);轻度患者与中、重度患者HDL-C及LDL-C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9.52%,χ^(2)=0.681,P=0.409);研究组轻度患者与中、重度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9%vs.29.41%,χ^(2)=0.026,P=0.873)。结论阿维A治疗银屑病可有效改善其皮损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该药物易引起患者血脂升高,且服药剂量越大血脂升高越明显;而阿维A用药剂量大小与不良反应之间暂未发现密切联系,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阿维A 皮损程度 血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浅表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探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熊斯颖 杨艳 +2 位作者 邵蕾 田歆 刘玉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 目的:探讨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科室接受治疗的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分别接受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和单纯浅表切除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累积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体重指数、肿瘤特征(数目、位置、形状、最大直径、周长以及深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整体切除率(93.5%vs93.8%,P=1.000)、完全切除率(69.6%vs 76.2%,P=0.433)以及治愈性切除率(54.3%vs 60.0%,P=0.602)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vs5.1%,P=0.007)。结论:浅表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于面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切除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面部鳞状细胞癌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头皮银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斯颖 刘炜钰 +2 位作者 李薇 田歆 刘玉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银屑病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简称皮肤CT)图像特征,分析皮肤CT在其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头皮银屑病患者55例,分别行皮肤CT扫描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皮肤CT对头皮银屑病的特征表现及诊断准确度。结... 目的:探讨头皮银屑病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简称皮肤CT)图像特征,分析皮肤CT在其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拟诊为头皮银屑病患者55例,分别行皮肤CT扫描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皮肤CT对头皮银屑病的特征表现及诊断准确度。结果:头皮银屑病皮肤CT的主要特征为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真皮乳头上顶、真皮乳头密度增加、规则排列,真皮乳头内明显迂曲扩张充血的血管。皮肤CT诊断银屑病47例(85.5%),通过病理检查确诊银屑病49例(89.1%),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CT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1.8%(45/49),特异度为66.7%(4/6),准确度89.1%(49/55),误诊率33.3%(2/6),漏诊率8.2%(4/49),Youden指数为0.585,Kappa值为0.510(P<0.05)。结论:RCM(皮肤CT)扫描检查对头皮银屑病具有辅助诊断及提供鉴别诊断线索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银屑病 头皮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熊斯颖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6期857-858,共2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名白癜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人。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激光治疗,分析两组...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名白癜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人。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激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他克莫司联合308激光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308激光 白癜风 治疗
下载PDF
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与补体C5a、症状评分及风团持续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梁碧华 李润祥 +4 位作者 林路洋 龚业青 熊斯颖 马少吟 朱慧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抗组胺敏感CU及抗组胺耐药CU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片段F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抗凝因子[血栓调节蛋白(... 目的探讨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抗组胺敏感CU及抗组胺耐药CU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片段F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抗凝因子[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纤溶标志物[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MW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补体(C5a、C3、C4)、炎性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nti-streptolysin"O",AS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及CU病情等与CU抗组胺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与敏感CU患者[(40.43±10.89)ng/ml]比较,抗组胺药耐受CU患者C5a水平[(50.67±16.83)n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1+2、TF、TM、HMWK、t-PA、C3、C4、ESR、ASO、RF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组胺药物敏感与否与症状评分及风团持续时间相关(r=0.42,P<0.01;r=0.57,P<0.01)。结论抗组胺耐药CU患者血浆C5a水平升高、症状评分较高且风团持续时间较长,提示抗组胺耐药CU患者病情更严重且存在更复杂的自身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凝血 补体 炎性标志物 抗组胺耐药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润祥 梁碧华 +4 位作者 杨婧 熊斯颖 马少吟 梁艳华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19.3±8.1)p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对成人型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产生eotaxin和CCR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艳 李嘉彦 +7 位作者 周欣 田歆 高爱莉 熊斯颖 李薇 陈晓吟 刘玉梅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检测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与其相应受体CCR3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30... 目的:检测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与其相应受体CCR3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30例成人型AD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eotaxin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3的表达。结果:治疗前,AD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为(133.86±42.23)pg/mL,CCR3表达水平为(23.10±6.31)%;治疗后,AD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为(101.54±35.63)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20,P<0.01);外周血CCR3表达水平为(16.52±6.59)%,较治疗前亦明显降低(t=3.59,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可能通过降低eotaxin、CCR3表达,从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活化,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EOTAXIN CCR3 窄谱中波紫外线 吡美莫司乳膏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化光动力嫩肤的治疗方案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润祥 朱慧兰 +1 位作者 梁碧华 熊斯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优化选择光动力疗法在嫩肤中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5%、10%、20%的5-氨基酮戊酸药物外涂于光老化患者的上臂皮肤,封包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60min,然后给予80J/cm2的红光照射20min、40min、60min,观察其不良反应... 目的:优化选择光动力疗法在嫩肤中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5%、10%、20%的5-氨基酮戊酸药物外涂于光老化患者的上臂皮肤,封包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60min,然后给予80J/cm2的红光照射20min、40min、60min,观察其不良反应并选择最佳的嫩肤方案。结果:浓度为10%的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嫩肤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结论:10%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治疗方案在嫩肤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光动力疗法 嫩肤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与CCR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艳 李嘉彦 +5 位作者 李薇 周欣 熊斯颖 张三泉 刘玉梅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与其相应受体CCR3的表达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eotaxin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3的表达...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与其相应受体CCR3的表达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eotaxin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清中eotaxin明显升高[(198.63±46.35)pg/m L vs(104.55±38.45)pg/m L];外周血CCR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38.24±6.87)%vs(20.37±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5、11.98,P值均<0.05)。结论:具有生物活性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激活后释放的炎性介质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EOTAXIN CCR3
下载PDF
红蓝光治疗60例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润祥 黄振明 +3 位作者 丘小珊 张三泉 熊斯颖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红、蓝光在治疗寻常型痤疮中的疗效。方法:采用LED-I光动力治疗机对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在第4、8周进行总体临床评估,炎性皮损的治愈率分别为1.7%... 目的:观察红、蓝光在治疗寻常型痤疮中的疗效。方法:采用LED-I光动力治疗机对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周2次,疗程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在第4、8周进行总体临床评估,炎性皮损的治愈率分别为1.7%和13.3%,显效率分别为33.3%和46.7%,炎性皮损平均消退率分别为48.1%和65.6%,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联合应用红光和蓝光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 蓝光 红光 联合治疗
下载PDF
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艳 陈荃 +7 位作者 刘玉梅 周欣 田歆 高爱莉 熊斯颖 陈晓吟 李薇 朱慧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分析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PCR-SSP方法检测89例AD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L-33和IL1RL1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AD患者的IL-33 rs1800925 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 目的:分析IL-33和IL1R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PCR-SSP方法检测89例AD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L-33和IL1RL1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AD患者的IL-33 rs1800925 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而T等位基因和rs764706552等位基因G低于对照组(均P<0.001)。IL-33 rs1800925基因型CC和rs764706552基因型CG与AD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两组患者的IL1RL1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IL-33基因可能与AD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IL-3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病因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
13
作者 朱慧兰 胡斌 +3 位作者 李润祥 林路洋 熊斯颖 赖维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HD)的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C-FQ-PCR)方法,并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TP、HSV和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3株参考株进行扩... 目的建立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HD)的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C-FQ-PCR)方法,并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TP、HSV和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3株参考株进行扩增,证实其特异性;再设计探针做三种参考株的双色荧光定量PCR;以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同时检测320份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标本,每份标本同时进行暗视野显微镜(D-F)、梅毒血清学试验(STS)、HD培养和酶免疫法(EIA)检查HSV抗原。结果用FQ-M-PCR检测TP、HSV和HD 3株参考株均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27bp、233bp和238bp;其敏感度为10拷贝/μl。将DC-FQ-PCR用于检测320例生殖器溃疡分泌物标本,与D-F、TPHA、EIA法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58、0.797、0.703)。结论DC-FQ-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检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HD的方法,可用于临床GUD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 单纯疱疹病毒 杜克雷嗜血杆菌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杨艳 陈荃 +7 位作者 刘玉梅 周欣 田歆 高爱莉 熊斯颖 陈晓吟 李薇 朱慧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13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用药组(n=57)和对照组(n=56),所有患者均接受30 d的治疗。使用SCORAD评分、皮肤病变...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13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用药组(n=57)和对照组(n=56),所有患者均接受30 d的治疗。使用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情况,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MDA、SOD、CAT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用药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SCORAD评分、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MDA、SOD和C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水平,联合用药组治疗后SOD和C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自制剂维生素E乳膏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自制剂维生素E乳膏治疗,且能有效改善MDA、SOD和CAT的水平,对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轻中度特应性皮炎 氧化应激 MDA SOD
下载PDF
乌帕替尼治疗度普利尤单抗抵抗的面颈部特应性皮炎1例
15
作者 陈教全 余南极 +4 位作者 高爱莉 熊斯颖 赵晓岚 叶倩如 杨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2-774,共3页
患者女,21岁,全身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患者于外院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D),传统治疗欠佳。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实验室检查:过敏原特异性IgE 4607.00 IU/mL。患者接受12次的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躯干、四肢的皮损基本消退,瘙痒得到... 患者女,21岁,全身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患者于外院诊断为特应性皮炎(AD),传统治疗欠佳。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实验室检查:过敏原特异性IgE 4607.00 IU/mL。患者接受12次的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躯干、四肢的皮损基本消退,瘙痒得到控制,但面颈部皮损无明显改善。停用度普利尤单抗并口服乌帕替尼治疗后,患者面颈部皮疹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度普利尤单抗 乌帕替尼
下载PDF
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质量控制及方法探析
16
作者 熊斯颖 《区域治理》 2020年第41期152-152,共1页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只有依靠水利工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是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甚至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积极影...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只有依靠水利工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是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甚至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是当前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施工技术 难点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