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I法测定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铵态氮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熊桂云 刘冬碧 +6 位作者 陈防 郑雪虹 袁家富 赵书军 范先鹏 张继铭 胡小燕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用ASI法测定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铵态氮,并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ASI-P与Olse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水作条件下比旱作条件下高,在酸性条件下比中、碱性条件下高,随着土壤pH值升高,两者的相关系... 用ASI法测定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铵态氮,并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ASI-P与Olse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水作条件下比旱作条件下高,在酸性条件下比中、碱性条件下高,随着土壤pH值升高,两者的相关系数迅速降低;(2)ASI-K与NH4OAc-K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旱作条件下比水作条件下高,在碱性条件下比中、酸性条件下高,且对pH值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均较敏感;(3)ASI-N比碱解N低得多,且在水作条件的中、酸性pH范围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法 常规分析方法 有效养分 相关性
下载PDF
莲藕氮磷钾锌肥配合施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熊桂云 刘冬碧 +2 位作者 陈防 张继铭 范先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39,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2005—2006年连续2年研究了莲藕配施氮、磷、钾、锌肥的效应。结果表明:(1)莲藕氮、磷、钾、锌肥配施(OPT),荷叶高大、荷秆粗壮、单位面积内荷叶数量较多;后期形成的莲藕单支主藕长度较长、主藕节数较多、藕节...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2005—2006年连续2年研究了莲藕配施氮、磷、钾、锌肥的效应。结果表明:(1)莲藕氮、磷、钾、锌肥配施(OPT),荷叶高大、荷秆粗壮、单位面积内荷叶数量较多;后期形成的莲藕单支主藕长度较长、主藕节数较多、藕节较粗、单支藕重量较高,其商品品质较好;莲藕氮磷钾锌肥配施平均产量为37136kg/hm^2,不施氮肥、磷肥、钾肥和锌肥分别比OPT处理平均减产37.2%、15.9%、19.3%和7.90%,不同元素肥料对莲藕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氮〉钾〉磷〉锌。(2)氮磷钾锌肥配施处理的莲藕,其养分吸收量较高,不施某一元素肥料,莲藕中相应的元素含量和吸收量均较低;莲藕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之比平均为1:0.28:2.30,集中了整株植株中75%以上的氮、90%左右的磷和约95%的钾,可认为莲藕为喜钾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平衡施肥 生长 产量 商品品质 养分吸收
下载PDF
藜蒿肥料用量与施肥效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桂云 刘冬碧 +4 位作者 胡时友 杜华清 肖习明 田仕平 陈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2,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藜蒿对N、P、K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当地条件下以每公顷施用纯N2 70kg、P2 O51 2 0kg、K2 O1 50kg较为适宜 ,要掌握N、P、K养分的平衡施用 。
关键词 藜蒿 肥料 使用量 施肥 品种类型 需求量
下载PDF
湖北省莲藕生产与施肥现状调查 被引量:26
4
作者 熊桂云 童军 +6 位作者 刘冬碧 邓艳国 王金明 方建坤 曹国松 王必武 丁亨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34-3939,共6页
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详尽调查了湖北省几个主要产区莲藕的生产和施肥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习惯生产管理条件下,优质莲藕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部分藕田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和施肥技术不合理是莲藕单产较低的两个重要原... 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详尽调查了湖北省几个主要产区莲藕的生产和施肥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习惯生产管理条件下,优质莲藕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部分藕田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和施肥技术不合理是莲藕单产较低的两个重要原因。莲藕施肥技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用量不足,磷、钾肥尤其是磷肥施用时间过迟,忽视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减氮减磷增钾补锌补硼"和"磷钾肥前移"的莲藕高产高效优化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产量现状 施肥现状 湖北省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氮合理用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桂云 刘冬碧 +4 位作者 巴瑞先 杨利 张富林 张继铭 余延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94-2096,2100,共4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的氮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0kg/hm2P2O5和75.0kg/hm2K2O基础上,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28.6和205.7kg/hm2;在施用90.0kg/hm2P2O5、75.0kg/hm2K2O和3.0kg/hm2持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的氮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0kg/hm2P2O5和75.0kg/hm2K2O基础上,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28.6和205.7kg/hm2;在施用90.0kg/hm2P2O5、75.0kg/hm2K2O和3.0kg/hm2持力硼基础上,油菜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54.0和215.2kg/hm2;当小麦施氮量为15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79.9%,氮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7.18、15.26kg/kg和36.3%,小麦氮吸收总量为142.7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34∶0.57;当油菜施氮量为18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62.7%,氮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4、4.34kg/kg和21.9%,油菜氮吸收总量为90.5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40∶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油菜 氮肥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氮农学效率 氮表观利用率
下载PDF
部分酸化磷肥肥效及适宜酸化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30-31,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部分酸化磷肥的适宜酸化度及肥效。在湖北省黄棕壤上施用部分酸化磷肥对大麦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酸化度以50%~75%较好,与完全酸化的过磷酸钙具有同等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磷肥 部分酸化磷肥 肥效 酸化度
下载PDF
双季稻专用复混肥料肥效、配比校正及适宜用量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1期30-33,共4页
针对我省双季稻产区的土壤及作物需肥特点,研究和开发了适宜不同土壤的早、晚稻专用复混肥料,并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确定其肥效及对养分配比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早、晚稻专用复混肥具有养分配比合理、增产增收显著且施用方... 针对我省双季稻产区的土壤及作物需肥特点,研究和开发了适宜不同土壤的早、晚稻专用复混肥料,并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确定其肥效及对养分配比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早、晚稻专用复混肥具有养分配比合理、增产增收显著且施用方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在不同肥力、不同类型土壤上的适宜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专用复混肥料 配比 用量
下载PDF
不同品系复混肥连续施用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8
作者 熊桂云 熊又升 乔艳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5期24-25,32,共3页
不同品系复混肥连续施用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熊桂云,熊又升,乔艳(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430064)复混肥料按其原料组成可划分为不同品系,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有尿素-普钙-氯化钾系、尿素-磷铵-氯化钾系、硝酸磷肥-氯... 不同品系复混肥连续施用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熊桂云,熊又升,乔艳(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430064)复混肥料按其原料组成可划分为不同品系,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有尿素-普钙-氯化钾系、尿素-磷铵-氯化钾系、硝酸磷肥-氯化钾系、氯化铵-磷铵-氯化钾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品种 复混肥 施肥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6
9
作者 易琼 张秀芝 +2 位作者 何萍 杨利 熊桂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9-1077,共9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体系中减施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小麦:N 225 kg/hm2,基肥与分蘖肥各半;水稻:N 210 kg/hm2,基肥和分蘖肥为3∶2)相比,减氮20%~30%处理产量并没有降低,而氮... 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体系中减施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小麦:N 225 kg/hm2,基肥与分蘖肥各半;水稻:N 210 kg/hm2,基肥和分蘖肥为3∶2)相比,减氮20%~30%处理产量并没有降低,而氮肥当季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以及氮素偏因子生产力则有所增加;而且,氮肥分次追施,能增加子粒产量,并减少氮肥成本。虽然减氮20%~30%处理0—4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较习惯施肥处理降低,但是并没有降低植株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在小麦和水稻收获期,减施氮肥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低于习惯施肥处理;且稻-麦轮作系统中氮的表观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初步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麦轮作体系氮素过量施用地区,第一个轮作周期减施氮肥20%~30%不仅不影响产量,而且可提高氮素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稻-麦轮作 氮肥利用率 土壤无机氮
下载PDF
鄂西北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冬碧 张小勇 +4 位作者 巴瑞先 刘毅 范先鹏 张富林 熊桂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19-3427,共9页
利用雨量器在鄂西北丹江口库区连续3a采集降雨样品,研究了大气氮沉降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月均总氮(TN)浓度为3.70—10.36 mg/L,与当月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0.592**,n=32),季均TN浓度为冬季(8.21 mg/L)>春季(3.... 利用雨量器在鄂西北丹江口库区连续3a采集降雨样品,研究了大气氮沉降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009—2011年月均总氮(TN)浓度为3.70—10.36 mg/L,与当月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0.592**,n=32),季均TN浓度为冬季(8.21 mg/L)>春季(3.94 mg/L)>秋季(3.23 mg/L)>夏季(2.70 mg/L),年均TN浓度为3.70 mg/L。大气氮素年均干湿总沉降量为26.53 kg/hm2,其中干沉降为7.80 kg/hm2,占总沉降量的29.4%;湿沉降为18.73 kg/hm2,占总沉降量的70.6%。干沉降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可溶性有机氮(DON)和颗粒态氮(PN)分别占TN的22.1%、16.8%、37.2%和23.9%,湿沉降中它们分别为TN的36.6%、34.4%、12.9%和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干沉降 湿沉降 氮形态 丹江口库区
下载PDF
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志毅 熊桂云 +4 位作者 吴茂前 范先鹏 冯婷婷 巴瑞先 段申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412,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秸秆不还田、不施用有机肥、旋耕深度15 cm(CKR)]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SR处理能够降低水稻季土壤容重并增加总孔隙度。相比CKR,小麦季SR处理显著增加>0.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量为7.2%。此外,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影响,酸水解有机碳(LPIc和LPIIc)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SR处理的土壤EOC和LPIc含量比CKR提高0.3~2.6 g·kg−1。颗粒有机碳(POC)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影响,并且秸秆还田处理POC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增加量为0.75 g·kg−1。短期内,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及其交互作用对稳定性有机碳(黑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较小。综上,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EOC、LPIc和P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小麦轮作 秸秆还田 耕作措施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稳定性有机碳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水稻农学效应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张秀芝 易琼 +4 位作者 朱平 何萍 杨利 范先鹏 熊桂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2-788,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以不同氮肥量级为参照,结合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指导氮肥施用,以探明潜江地区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氮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施N 90~180 kg/hm2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当超过N 180 kg/hm2,产量降低。根据水... 通过田间试验,以不同氮肥量级为参照,结合关键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指导氮肥施用,以探明潜江地区水稻关键生育期的氮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施N 90~180 kg/hm2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当超过N 180 kg/hm2,产量降低。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一元二次关系式:y=-0.0728x2+22.335x+6811.5,R2=0.9442。结合当年水稻价格,肥料投入费用等计算出水稻的经济效益(y)和施氮量(x)之间的函数式:y=-0.134x2+37.097x+12533-M,R2=0.9331;由此得出经济效益最大时水稻的施氮量是N 138 kg/hm2。该施氮量下水稻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可保持在40.9%、11.5 kg/kg和63.2 kg/kg,与完全依据SPAD值指导关键生育期的氮肥施用量相近似(N 140 kg/hm2),保证了水稻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表观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量级 SPAD值 氮肥利用率 氮平衡
下载PDF
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速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熊又升 陈明亮 +5 位作者 熊桂云 巴瑞先 张行峰 乔艳 喻永熹 邓波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用直径 2cm、长 10cm的陶土滤管置于内径 3.5cm、高 2 0cm的有机玻璃管中 ,制成一个封闭式的自动连续过滤装置。将一定量被测肥料置于该装置中 ,使上端进水 ,下端收集滤液 ,装置中溶液体积保持相对平衡 ,不同时间检测滤液中养分的浓度变... 用直径 2cm、长 10cm的陶土滤管置于内径 3.5cm、高 2 0cm的有机玻璃管中 ,制成一个封闭式的自动连续过滤装置。将一定量被测肥料置于该装置中 ,使上端进水 ,下端收集滤液 ,装置中溶液体积保持相对平衡 ,不同时间检测滤液中养分的浓度变化 ,即可得到时间与养分释放速率的相关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控释化肥 养分释放峰值 淋滤装置 测定
下载PDF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冬碧 陈防 +4 位作者 熊桂云 巴瑞先 张富林 张继铭 余延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8-985,共8页
【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d膨大茎成型后... 【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d膨大茎成型后逐渐降低;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在早期为+K处理低于-K处理,97d后+K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明显加快,其累积量于139d明显高于-K处理,160d不同处理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量趋于稳定,+K处理为1204g/株,比-K处理高19.7%。在97—160d产量形成关键期,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的累积量,+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32.8%、10.3%和74.2%,其中来自其它器官转移的氮、磷和钾,+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1.20、0.12和1.26g/株,来自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转运的氮、磷和钾,前者比后者高2.16、0.04和5.70g/株。莲藕氮、磷、钾累积总量之比-K处理为1﹕0.14﹕0.90,+K处理为1﹕0.13﹕1.31。【结论】钾营养促进莲藕干物质生产和累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并提高莲藕各器官尤其是叶柄中钾的含量,在生育后期促进干物质和养分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膨大茎中并最终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钾营养 产量形成 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包膜尿素对芹菜产量、品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熊又升 陈明亮 +2 位作者 何圆球 熊桂云 喻永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自制)和尿素等肥料在两种质地灰潮土上对芹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尿素较尿素使当季芹菜增产11.5%-15.2%,氮素吸收增加5.9%-9.5%,氨挥发损失N减少14.2%-14.9%,淋失...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自制)和尿素等肥料在两种质地灰潮土上对芹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尿素较尿素使当季芹菜增产11.5%-15.2%,氮素吸收增加5.9%-9.5%,氨挥发损失N减少14.2%-14.9%,淋失和反硝化氮损失减少25.5%-28.3%,氮素利用率提高19.2%-27.1%,土壤持留氮增加32.0%-37.3%。芹菜植株硝态氮含量降低44.2%-58.9%,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品质改善;后茬作物生菜增产14.4%-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芹菜 氮素利用率 氮平衡
下载PDF
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富林 吴茂前 +6 位作者 夏颖 翟丽梅 段小丽 范先鹏 熊桂云 刘冬碧 高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0-1200,共11页
在江汉平原地区,因水肥管理粗放,特别是人为排放刚施肥泡田水,水稻种植引发的氮磷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掌握稻田氮、磷动态特征,并据此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氮磷梯度,研究了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 在江汉平原地区,因水肥管理粗放,特别是人为排放刚施肥泡田水,水稻种植引发的氮磷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掌握稻田氮、磷动态特征,并据此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氮磷梯度,研究了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形态与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施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尿素后,田面水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有机氮(DON)和铵态氮(NH4^+-N)占总氮(TN)的比例分别在88.0%、44.7%和31.6%以上,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施磷肥后,田面水中颗粒态磷(PP)占总磷(TP)的比例为76%~93%,且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与施氮量之间呈分段线性相关关系,当施氮量分别超过287.8、289.9、231.5和336.7kg·hm^-2后,TN、DTN、NH4^+-N和DON的浓度会跃增;田面水中各形态磷素浓度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施氮肥后,田面水中TN和DTN浓度均在施肥后1d达到峰值,在基肥和分蘖肥后5d、穗肥后2d降低至与不施氮肥基本接近;NH4+-N浓度在基肥和分蘖肥后2d、穗肥后1d达到峰值,基肥和分蘖肥后5d、穗肥后2d后降低至与不施氮肥趋同。施磷肥后TP、P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浓度均在施肥后1d达到峰值,3d后急剧降低,降幅均在79.0%以上。可见,在江汉平原地区,施尿素后田面水中氮素以DTN为主,尤其是DON和NH4^+-N,施磷肥后以PP为主。减少氮、磷肥用量可降低稻田氮、磷损失,且氮肥施用量应尽可能控制在231.5kg·hm^-2以内。施基肥和分蘖肥后5d内、施穗肥后2d内是江汉平原稻田氮素损失的关键控制期,施磷肥后3d内是磷素流失的关键控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田面水 形态 动态变化 关键控制期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两种水稻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防 刘冬碧 +3 位作者 熊桂云 姜丽娜 郭晓敏 郭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8-692,共5页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水稻土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吸收、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利 张建峰 +7 位作者 张富林 范先鹏 杨俊诚 杨永成 熊桂云 吴运明 余延丰 符家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5-202,共8页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 本试验采用连续两个轮作周期的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推荐施肥(小麦N 195 kg/hm2,水稻210 kg/hm2,均按底肥40%、分蘖肥30%、拔节肥30%分3次施用)的基础上,氮量减施20%,并配合综合调控技术措施,产量并没有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贡献率均得到提高。氮素在作物体内累积随着施量的提高而提高,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也有相同的规律。生产相同数量的籽粒产量的需氮量小麦高于水稻,而氮素表观损失,则水稻高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稻麦轮作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下载PDF
江汉平原棉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 被引量:23
19
作者 段小丽 张富林 +3 位作者 张继铭 范先鹏 刘冬碧 熊桂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径流池收集对照与农民习惯施肥2种处理的地表径流,研究江汉平原区棉花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产生规律,氮、磷流失规律,肥料氮、磷流失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地区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3-... 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径流池收集对照与农民习惯施肥2种处理的地表径流,研究江汉平原区棉花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产生规律,氮、磷流失规律,肥料氮、磷流失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地区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3-8月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径流产生量随产流时段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降雨产流系数平均为26.0%。2008年和2009年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氮流失量分别是36.14,89.52kg/hm2,磷流失量分别是0.42,10.07kg/hm2,氮、磷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较大。氮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其2008年和2009年的流失量分别占氮流失量的92.8%和64.2%,其次是颗粒态氮,以铵态氮形式流失的只是极小一部分;磷主要以颗粒态磷形式流失,其次是可溶性磷,尤其在产流时段降雨量大的年份,颗粒态磷的流失量占到总磷的90%以上。综合2008-2009年的结果,肥料氮、磷的流失率分别为5.4%和3.1%。氮、磷的流失量主要受施肥、产流时段降雨量和作物覆盖率影响,施肥导致氮、磷养分流失量增加,产流时段降雨量越大,作物覆盖率越低,则氮、磷养分流失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棉田 江汉平原
下载PDF
钾素营养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冬碧 熊桂云 +3 位作者 陈防 范先鹏 杨利 魏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采用大盆试验研究了钾素营养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营养明显增加莲藕立叶数量和立叶面积、提高立叶相对叶绿素值和组织器官含水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立叶抗逆性,从而促进莲藕生育前期光合产物的累积和健康生长;... 采用大盆试验研究了钾素营养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营养明显增加莲藕立叶数量和立叶面积、提高立叶相对叶绿素值和组织器官含水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立叶抗逆性,从而促进莲藕生育前期光合产物的累积和健康生长;钾素营养还适当延长莲藕成熟期,促进干物质从叶片转移并贮存到产品中,使莲藕增产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钾素营养 生长 干物质累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