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568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凤玲 赵刚 +1 位作者 蔡海峰 刘小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0-941,共2页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祛痰散结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合剂(柴胡、丹参、郁金、王不留行、青皮、枳壳、瓦楞子、赤芍、当归、白术、栀子等)治疗乳腺增生病568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对照组...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祛痰散结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合剂(柴胡、丹参、郁金、王不留行、青皮、枳壳、瓦楞子、赤芍、当归、白术、栀子等)治疗乳腺增生病568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此方法对本病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剂/治疗应用 @柴胡疏肝合剂
下载PDF
乳头溢液患者血清CA15-3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凤玲 赵刚 +1 位作者 孙志国 陈静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患者血清CA15-3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A15-3免疫化学检测法对64例乳头溢液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分为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术前进行血清CA15-3测定,并与40例无乳头溢液的健康妇女(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患者血清CA15-3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A15-3免疫化学检测法对64例乳头溢液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分为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术前进行血清CA15-3测定,并与40例无乳头溢液的健康妇女(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三组血清CA15-3含量分别为,乳腺癌组值为35.5±7.3U/ml,乳腺良性病变组值为26.2±3.9U/ml,正常组值为23.1±4.7U/ml,其中乳腺癌组和其余两个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未见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组血清CA15-3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血清CA15-3阳性率比较发现,正常组(5.0%)、乳腺癌组(53.8%)和乳腺良性病变组(29.4%)三组差异均见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头溢液患者血清CA15-3的测定对于乳腺良性或者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血清CA15—3测定 乳腺疾病
下载PDF
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凤玲 储金秀 韩淑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3期210-213,共4页
背景: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前期实验表明荞麦花总黄酮能改善糖耐量,此作用是否与荞麦花总黄酮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尚不清除。目的:观察荞麦花总黄酮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地... 背景: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前期实验表明荞麦花总黄酮能改善糖耐量,此作用是否与荞麦花总黄酮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尚不清除。目的:观察荞麦花总黄酮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地点:华北煤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材料:选用75只成年SD大鼠,清洁级,雌性大鼠38只,雄性大鼠37只,体质量(200±20)g,由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CXK11-00-0006)。荞麦花总黄酮自制,血糖试剂盒(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霉素(批号031020,80万单位,购自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30920,100万单位),链脲佐菌素(Sigma公司),果糖胺试剂(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Sigma公司),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10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完成。实验1,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测定:①造模和分组:将大鼠按体质量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5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mL/kg。治疗组45只:大鼠禁食16h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mg/kg,8mL/kg,72h后取尾静脉血测血糖,凡空腹血糖≥15mmol/L作为糖尿病大鼠,摸球法将治疗组大鼠分为3个亚组,每组15只,分别灌胃给予0.1,0.2,0.4g/kg荞麦花总黄酮。模型组15只:仅将大鼠制作成糖尿病模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80mg/kg,8mL/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容积常用水灌胃,上述各组灌胃均为1次/d,连续12周。②空腹血糖的测定:治疗组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取尾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其空腹血糖,其他组别大鼠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相应测量作为对照。③血浆及肾组织果糖胺及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检测:各组大鼠乙醚麻醉后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同时取肾脏,制成质量分数为100g/L肾脏组织匀浆,低温离心。按试剂盒要求测定血浆及肾匀浆上清果糖胺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上清荧光强度,观察样品的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生成量。实验2,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测定:配置葡萄糖含量为0.2mol/L、牛血清白蛋白含量20g/L的磷酸盐缓冲液,加入青霉素20万U/L,链霉素20万U/L得A液。用A液配制终浓度为0.01,0.05,0.10mg/L的荞麦花总黄酮混悬液各60mL,将不加药物完整的非酶糖基化系统、不加药物不含糖的系统、加药物不含白蛋白的系统和加药物不含糖的系统设为对照,每1样品作5个平行管,作为体外糖基化的培养液,将配好的蛋白糖基化培养液放入37℃的恒温箱内培养孵化,于第4,8,12周分别无菌取部分培养液,按上述方法测定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荧光值,并计算抑制率,观察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抑制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实验1中大鼠空腹血糖、血浆及肾组织果糖胺及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检测结果;实验2中荞麦花总黄酮对体外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抑制情况。结果:实验1:纳入大鼠75只,56只造模成功并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血糖值、血浆及肾脏果糖胺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7.572,10.186,5.794,P<0.01)。荞麦花总黄酮3个剂量治疗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3.357,4.382,3.938,P<0.05~0.01),荞麦花总黄酮0.1g/kg组血浆及肾脏果糖胺与模型组相近(P>0.05),荞麦花总黄酮0.2,0.4g/kg组血浆及肾脏果糖胺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5.109,4.605,3.731,3.097,P<0.05~0.01)。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肾脏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生成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463,12.704,P>0.05),而治疗组大鼠血浆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近(P<0.01)。治疗组各亚组肾脏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9.845,12.799,12.899,P<0.01)。实验2:随时间的推移,各组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均逐渐增加,而各组荞麦花总黄酮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分子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荞麦花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在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黄酮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糖尿病
下载PDF
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相关死亡因素分析(附66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凤玲 蔡海峰 +1 位作者 孙志国 张景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9期981-98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细胞抗原 押癌基因 死亡因素 青年人
下载PDF
唐山市女性乳腺癌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君 刘桦 +5 位作者 荣素英 牛凤玲 张国志 姚三巧 王茂清 赵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其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4年4月-2005年7月在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和非乳腺癌对照各175例。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进行调...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其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04年4月-2005年7月在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和非乳腺癌对照各175例。采用面对面访谈式进行调查,应用配对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农药暴露年限长、居住区环境污染、被动吸烟年限长、放射线检查次数多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即接触年限越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豆类食品摄入、蔬菜摄入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即摄入频率越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降低。结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等化学物接触年限长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蔬菜、豆类食品摄入量高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境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环境污染物 内分泌干扰物
下载PDF
CD109、HMW-CK、Vimentin、p63和AR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侍朋举 蔡海峰 +2 位作者 牛凤玲 赵燕会 赵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CD109、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HMW-CK)、波形蛋白(Vimentin)、p63和雄激素受体(AR)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ER、HER-2均阴性,CK5/6和/或EGFR阳性表达者定义为BLBC,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目的探讨CD109、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HMW-CK)、波形蛋白(Vimentin)、p63和雄激素受体(AR)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ER、HER-2均阴性,CK5/6和/或EGFR阳性表达者定义为BLBC,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9、HMW-CK、Vimentin、p63和AR在86例BLBC、57例管腔细胞型(Luminal)乳腺癌和33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09在BLBC、Luminal型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8.8%和9.1%,HMW-CK分别为90.7%、26.3%和33.3%,AR分别为31.4%、71.9%和42.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0%、42.1%和51.5%,p63分别为31.4%、29.8%和2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LBC中CD109、HMW-CK、Vimentin和p6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A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CD109和HMW-CK是诊断BLBC的特异性标记物,而Vimentin和p63无诊断意义,AR表达缺失与BLBC的侵袭和恶性表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109 HMW-CK VIMENTIN P63 AR
下载PDF
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宋亚琪 牛凤玲 +2 位作者 林婷 王秀丽 段韩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他莫昔芬治疗,实验组使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不...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他莫昔芬治疗,实验组使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不同时段骨密度、血清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各个时段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在治疗后各个时段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内分泌治疗可导致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量丢失,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对骨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绝经前 戈舍瑞林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密度
下载PDF
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侍朋举 赵燕会 +3 位作者 蔡海峰 牛凤玲 李红民 赵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9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D109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 目的探讨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9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D109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09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关。CD109表达阳性乳腺癌中组织学Ⅲ级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D109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365,P<0.01)。结论 CD109是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新的特异性标志物,CD109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鉴于CD109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其有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基底细胞 病理学 α巨球蛋白类 分析 补体系统蛋白质类 分析 抗原 CD 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琪 张海萍 +2 位作者 牛凤玲 林婷 闫金银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SAM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分成4组,分别加入0、25、50、100μmol/L的SAMC。分别于给药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量吸光度值(OD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 目的观察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SAM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分成4组,分别加入0、25、50、100μmol/L的SAMC。分别于给药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量吸光度值(OD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SAMC浓度与细胞的关系。结果同一浓度组内,给药后24、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率依次下降(P均<0.01);相同培养时间下,0μmol/L组、25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细胞增殖率依次下降(P均<0.01)。给药24、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率与SAMC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0.35、-0.71,P均<0.05)。同一浓度组内,给药后24、48、72 h后MCF-7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P均<0.01);相同培养时间下,0μmol/L组、25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P均<0.01)。MCF-7细胞凋亡率与SAMC浓度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 SAMC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与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 乳腺癌 乳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唑来膦酸预防内分泌治疗所致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骨丢失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亚琪 牛凤玲 +2 位作者 林婷 王秀丽 段韩立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早期应用对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所致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丢失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90例接受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早期应用对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所致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骨丢失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90例接受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早期治疗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同时使用唑来膦酸;延迟治疗组(30例)在检测骨密度T值<-1.0时开始使用唑来膦酸;对照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未使用唑来膦酸。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各时间点各组骨密度值,采用数字评分法进行骨痛评定。各组间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早期治疗组治疗后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其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达到(0.955±0.146)g/cm2、(0.896±0.218)g/cm2、(0.864±0.127)g/cm2和(0.847±0.171)g/cm2、(0.820±0.138)g/cm2、(0.792±0.149)g/c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延迟治疗组(P<0.05);延迟治疗组在治疗第12、24个月后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达到(0.854±0.142)g/cm2、(0.827±0.135)g/cm2和(0.782±0.144)g/cm2,(0.741±0.225)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患者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的肢体疼痛数字评分分别为(2.47±0.56)分、(2.87±0.90)分、(3.53±1.04)分和(3.04±1.30)分、(3.87±0.27)分、(4.04±1.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可预防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导致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骨量丢失,缓解四肢骨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绝经前乳腺癌 戈舍瑞林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密度
下载PDF
乳腺癌中VEGF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景华 张德才 +3 位作者 何津 汪萍 马杰 牛凤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VEGF mRNA...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VEGF mRNA的表达,并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中HER-2,ER,PR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VEGF121mRNA、VEGF165mRNA在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ΔCt值分别为:0.5733±0.1764、0.310±0.098,0.2961±0.0845、0.2657±0.0342。乳腺癌组织的VEGF 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HER-2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中表达分别为18.8%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VEGF与HER-2,ER,PR表达不相关(P>0.05)。HER-2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γ=-0.335,P=0.005;γ=-0.300,P=0.012)。结论 VEGF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但与ER,PR表达不相关。HER-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1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乳腺癌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Id1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德才 张景华 +4 位作者 汪萍 何津 刘远廷 马杰 牛凤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1mRNA进行检测...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1mRNA进行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d1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中VEGF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ΔCT值分别为:(3.4581±1.3644)、(1.1042±0.0125)。乳腺癌组织的Id1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其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03,P=0.037)。而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Id1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可能与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1基因 乳腺癌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环境危险因素和NAT2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君 蒋守芳 +4 位作者 陈海燕 刘坤 袁聚祥 牛凤玲 张国志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环境危险因素、N-乙酰基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多态性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新发女性患者140例,对照选择与病例同期入院的非肿瘤女... 目的:探讨环境危险因素、N-乙酰基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多态性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新发女性患者140例,对照选择与病例同期入院的非肿瘤女性患者140例,进行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环境及职业暴露等问卷调查。采用盐析法提取研究对象静脉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AT2基因型并分析环境因素、NAT2基因多态性及其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女性乳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居住地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职业接触多环芳烃、职业使用农药≥10年,室内杀虫剂使用≥5年,被动吸烟≥10年,而烹调使用排油设备、豆类摄入多为保护因素。病例组中NAT2基因快、慢乙酰化表型频率为55.0%、45.0%,对照组为77.9%、22.1%,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10年、职业接触多环芳烃与NAT2慢乙酰化表型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值分别为3.39和1.70(P<0.05)。结论:被动吸烟≥10年、职业接触多环芳烃与携带慢乙酰化表型存在交互作用,增加了易感个体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境因素 N-乙酰基转移酶-2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癫痫动物模型脑中神经肽Y的动态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边进东 马建国 +4 位作者 陈丽丽 郭玉环 郝友 牛凤玲 于得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PILO)诱发的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进一步明确NPY与癫痫的关系,为抗癫痫治疗,研制抗癫痫药物提供新途径。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匹罗卡品(PILO)诱发的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进一步明确NPY与癫痫的关系,为抗癫痫治疗,研制抗癫痫药物提供新途径。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注射匹罗卡品组(癫痫模型组);单纯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注射后根据Racine制定的标准判定是否有癫痫发作,并行脑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癫痫样波(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发放。两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1h,3h,6h,24h,3d,7d,15d,30d,60d将大鼠麻醉,取出脑组织,对脑组织中的NPY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癫痫模型组60只大鼠中,2只死于癫痫持续状态,其余大鼠可观察到边缘发作行为表现,脑电图有典型的癫痫样波发放,对照组无癫痫发作及癫痫样波发放。癫痫模型组脑NPY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癫痫模型组急性期(1h-7d)与慢性期(15d-6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癫痫模型组与对照组脑中的NPY含量在12h,24h,15d,30d,60d.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癫痫模型组脑中的NPY含量各组(各时间段)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癫痫模型组大鼠Ⅳ-Ⅴ级发作与Ⅱ-Ⅲ级发作,脑NPY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神经肽Y与癫痫密切相关,癫痫发作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 癫痫动物模型 神经肽Y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内分泌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所致骨丢失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亚琪 牛凤玲 +2 位作者 林婷 王秀丽 段韩立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830-832,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戈舍瑞林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致骨丢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0例在我院乳腺科接受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戈舍瑞林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致骨丢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0例在我院乳腺科接受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组,A组(30例)和B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同时使用唑来膦酸,疗程分别为5年和2年;C组(30例)在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未使用唑来膦酸。所有患者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各时间点各组骨密度值,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肢体骨痛评定,观察记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结果随访60个月,A组患者各时间点骨密度均较C组升高(P<0.05):A组患者在治疗第48,60个月骨密度较B组患者升高(P<0.05):四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行戈舍瑞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早期足疗程应用唑来膦酸可减少骨量丢失和相关骨折发生,缓解骨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绝经前乳腺癌 戈舍瑞林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密度
下载PDF
环境因素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君 刘坤 +4 位作者 蒋守芳 陈海燕 袁聚祥 牛凤玲 张国志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外源性环境因素暴露、COM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止,收集... 目的:本研究通过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外源性环境因素暴露、COM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止,收集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120例新发且经病理学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同时选取与病例同期住院非肿瘤、非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1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年龄相差在5岁以内,根据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用盐析法提取研究对象全血中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各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多态性,所有资料用Excel建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鳄%可信区间(CI).结果:居住地环境污染(OR=13.17,95%CI:2.73~63.56),被动吸烟≥10年(OR=17.80,95%C1:4.04~78.47),农药使用≥10年(OR=5.66,95%CI:1.24~25.94)为乳腺癌危险因素.地震后一年内很少闻到农药气味(OR=0.10,95%CI:0.03~0.35),烹调时使用排油烟设备(OR=0.16,95%CI:0.03.0.88)为保护因素;病例与对照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基因型位点至少携带一个突变等位基因(杂合型GA和突变纯合型AA)的为易感基因型,野生纯合型GG为参照基因型,结果提示病例与对照野生型杂合子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型纯合子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79,95% CI:0.57~5.56;OR=1.15,95%CI:0.35~3.85),即携带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为野生纯合型的1.79和1.15倍.结论:居住地环境污染、被动吸烟≥10年、农药使用≥10年为乳腺癌危险因素.地震后接触有机氯农药少,烹调时使用排油设备为保护因素;携带COMTAA突变基因型的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境危险因素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PCR-RFLP)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CD109、AR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侍朋举 蔡海峰 +1 位作者 牛凤玲 赵刚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2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的生物学特征及CD109、AR在BLB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对本院病理科2005年~2008年手术存档乳腺癌石蜡标本全部病例的HE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以确定诊断,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的生物学特征及CD109、AR在BLB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对本院病理科2005年~2008年手术存档乳腺癌石蜡标本全部病例的HE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以确定诊断,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09、AR在86例BLBC和90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cancer,ID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LB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其癌组织异型性明显,组织学分级较高。在BLBC中CD109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DC,而AR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IDC;CD109在BLBC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关,而AR在BLBC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结论:BLBC是一组具有一定形态学特点的乳腺癌,CD109的高表达和AR的低表达在BLBC中具有明显特征,CD109不随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变化而具有稳定的高表达率说明了它可能是BLBC新的特异性标志物,而AR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升高而降低则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白细胞分化抗原109 雄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乳腺癌中Id3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18
作者 张德才 张景华 +2 位作者 汪萍 何津 牛凤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53-2956,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3 mRNA进行检...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的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48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Id3 mRNA进行检测。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d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CT值分别为5.775 7±1.566 4、1.109 6±0.014 5。乳腺癌组织的Id3 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其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379,P=0.008),而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Id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可能与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3基因 乳腺癌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牛凤玲 肖心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1袋·次^(-1...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1袋·次^(-1),1次·d^(-1),连续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醒脾养儿颗粒,均连续治疗5 d。治疗5 d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前、治疗5 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测定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 d后两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减少,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 醒脾养儿颗粒
下载PDF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凤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第S1期79-79,共1页
随着新课改趋势的加强,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如何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构建科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开端,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学... 随着新课改趋势的加强,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如何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构建科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引起足够重视。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开端,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经验出发,探析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高效课堂 基础性 完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