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被引量:158
1
作者 王二七 孟庆任 +1 位作者 陈智樑 陈良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前龙门山存在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掩断层 ,它们将许多由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层组成的断片向南东置于四川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之上 ,构成典型的薄皮构造。许多研究由此断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中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然而 ,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部的挤压构造线大多是垂直于而不是平形于龙门山断裂带 ,这表明当时的挤压应力不是北西—南东向而是北东—南西向。近年来在龙门山构造带内发现 ,在三叠纪时龙门山断裂带在发生推覆的同时还经历过大规模的北东—南西向的左旋走滑运动 ,协调走滑运动的主要构造为汶川—茂汶断裂。走滑运动的成因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有关。汶川—茂汶断裂的左旋走滑在龙门山的北东端被古特提斯海沿勉略俯冲带的消减和发生在大巴山的古生代 /中生代岩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收 ,在龙门山的南西端被古特提斯海沿甘孜—理塘俯冲带的消减和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印支期 地壳逃逸 断裂带 冲断作用 走滑运动 大地构造 成因
下载PDF
滇西哀牢山-点苍山形成的构造和地貌过程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二七 樊春 +3 位作者 石许华 陈良忠 陈智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0-227,共8页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规模最大的一条新生代走滑剪切带沿云南滇西的哀牢山-点苍山山脉分布。构造和地貌证据表明,该山脉的形成可能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2.17百万年),以差异性大规模的隆升为特征,同时伴随着剥...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规模最大的一条新生代走滑剪切带沿云南滇西的哀牢山-点苍山山脉分布。构造和地貌证据表明,该山脉的形成可能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2.17百万年),以差异性大规模的隆升为特征,同时伴随着剥蚀,成因是剪切带的左行走滑运动;第2阶段发生在20.10百万年,以区域性侵蚀为特征,山体的大部分与周边地体同时被夷平;第3阶段发生在中新世中晚期(13-9百万年),以区域性隆升和河流快速下切为特征,差异性的侵蚀导致山体雏形的形成;第4阶段始于晚新生代(5百万年),以差异性隆升为特征,其中,点苍山的隆升是构造成因,而哀牢山山体的形成可能与红河的下切相辅相成,有限的隆升是地壳发生均衡反弹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点苍山 走滑 正断层 隆升 河流下切 均衡反弹 同构造沉积 气候
下载PDF
板块汇聚带的造山和重力垮塌作用及其力学成因:以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汇聚带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二七 +1 位作者 樊春 石许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6,共9页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 从大洋底部磁异常条带的宽度变化可以看出,大洋的扩张速率是时常变化的,这种变化与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一样,对板块汇聚带的应力和应变场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国存在众多不同特征、不同年代的板块汇聚带,根据其中发生的构造作用可以反演汇聚带在板块扩张速率和俯冲角度控制下的演化。有着巨大高差的喜马拉雅山构造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喜马拉雅山东、西构造结逐渐交汇在一起,其平均海拔高度随之增大而宽度不断变小。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发生在中新世早期,在推覆的过程中,其北缘沿藏南拆离系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伸展。这表明在中新世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可能存在一个规模很大的造山带,在这里称之为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它在中新世初发生了垮塌。作为这个造山带的前缘,喜马拉雅山中段发生向南的推覆,这就是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推覆时间要远远滞后于印度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的原因。造山带的垮塌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间水平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发生在古近纪的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的弧后扩张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造山带的重力垮塌作用可以对比,可能是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的突然减小造成的。在白垩纪,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汇聚速率很大,所以,欧亚大陆东缘,包括日本海和中国的松辽盆地,在当时可能是规模很大的造山带。位于秦岭南侧,上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的大巴山推覆带的形成机制与喜马拉雅山在中新世的推覆成因类似,与晚白垩世—古近纪秦岭的垮塌有成因关联。秦岭的垮塌可能是华南—华北汇聚速率减小造成的,在此之前秦岭要比现今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聚速率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江 东亚边缘 秦岭 造山 重力垮塌
下载PDF
我国的一些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构造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二七 苏哲 许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6-1288,共23页
尽管大陆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人类生活在大陆上,大部分资源也来自于大陆,因此大陆构造研究有特别的意义,我国的地质前辈们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陆壳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因此大陆构造要比大洋构造复杂的多,认识其演化规... 尽管大陆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人类生活在大陆上,大部分资源也来自于大陆,因此大陆构造研究有特别的意义,我国的地质前辈们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陆壳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因此大陆构造要比大洋构造复杂的多,认识其演化规律极其困难,但是人类正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朝这个目标前进。地块的侧向挤出是大陆构造的主要形式。尽管大规模的地块侧向挤出是否发生在青藏高原主体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有证据显示地块的侧向挤出广泛地发生在青藏高原周边以及我国其它的一些造山带内,呈现出不同的规模、位移量和变形特征。位于滇西三江断裂带内的兰坪—思茅盆地在印度和华南第三纪的压扭性相互作用下向南挤出;沿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形成于早第三纪印度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南北向碰撞,最新的挤出地体是塔里木盆地;雪峰地块向南的侧向挤出受控于华南地区北西—南东向区域性扭性构造作用;沿扬子地块北缘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形成于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晚期的南北向挤压,造成四川盆地发生向西的侧向挤出;沿秦岭—大别山发生的地块侧向挤出发生在中生代,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下地壳随扬子地块的挤入向东运动,最后在桐柏—大别山隆升到地表,而中上地壳包括留风关复理石沉积和碧口地块向西挤出。桐柏—大别山和青藏高原均形成于大陆的碰撞,地壳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增厚。因此,有理由相信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和桐柏—大别山的下地壳结构和构造是一样的,要研究两者物质组成和赋存状态以及运动和变形特征可以互相参考和借鉴。例如: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对高原下地壳流变的关注和争论。上述桐柏—大别山中生代下地壳的侧向挤出就是通道流,由此证明青藏高原下地壳通道流是存在的;而青藏高原下地壳和桐柏—大别山一样,一定是由壳内花岗岩、活化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变质核杂岩以及混入的上地幔物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构造 侧向挤出构造 青藏高原 秦岭-大别山 华南
下载PDF
东喜马拉雅缺口的地质与地貌成因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二七 周勇 +2 位作者 陈智樑 ClarkB.Burchfiel 季建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8,T005,T006,共9页
东喜马拉雅缺口位于西藏东南部米林地区 ,平均海拔高度只有 450 0 m,远远低于喜马拉雅山其它地段。我们的研究揭示 ,它的形成是由一条规模很大的 ,称之为米林韧性正断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带的宽度至少有 2 0 km,大体倾向西 ,主要由眼... 东喜马拉雅缺口位于西藏东南部米林地区 ,平均海拔高度只有 450 0 m,远远低于喜马拉雅山其它地段。我们的研究揭示 ,它的形成是由一条规模很大的 ,称之为米林韧性正断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带的宽度至少有 2 0 km,大体倾向西 ,主要由眼球状糜棱岩组成 ,岩石中的拉伸线理以及眼球旋转的方式表明位于其东西两侧的高喜马拉雅深变质岩系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浅变质岩系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拆离运动 ,导致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最高峰——南迦巴瓦 (7756m)的早期抬升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重力垮塌。该断裂的南西端和藏南拆离系 (STDS)相交 ,因此 ,它很可能是藏南拆离系的东翼断裂 ,同样形成于中新世。拆离构造的发生表明喜马拉雅山在中新世发生南北向构造缩短的同时还伴随着近东西向的拉伸。米林断裂的北东端和派区断裂相接。后者在中新世呈左旋剪切 ,构成东喜马拉雅挤入构造的西边界。米林断裂和上述两个断裂的衔接关系表明该断裂是一个协调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之间斜向拆离运动的转换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缺口 变质岩系 断层带 成因 拆离构造 地貌 重力垮塌 转换断层
下载PDF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二七 世锋 +1 位作者 樊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0-180,I0005-I0006,共13页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带的一系列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有的飞来峰在就位后再次遭受到强烈的变形,如分布在兰坪盆地金顶一带的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在渐新世时与下伏岩层一同卷入了强烈的褶皱变形;分布在大理地区鹤庆盆地西侧的中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因受到后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破坏,已被改造成分选极差的重力滑塌沉积。这些古近纪飞来峰由于在就位后再次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应称之为飞来峰,应称为异地岩或者是外来岩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飞来峰 褶皱 重力滑塌 异地岩 原地岩
下载PDF
在构造和气候因素制约下的雅鲁藏布江的演化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二七 陈良忠 陈智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5-373,共9页
雅鲁藏布江位于印度和欧亚大陆汇聚带内 ,其形成受到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差异性抬升的控制。冈底斯山抬升在先 ,发生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一系列起源于冈底斯山和青藏高原的水系向南先是流入特提斯海 ,在特提斯海关闭后流入印度... 雅鲁藏布江位于印度和欧亚大陆汇聚带内 ,其形成受到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差异性抬升的控制。冈底斯山抬升在先 ,发生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一系列起源于冈底斯山和青藏高原的水系向南先是流入特提斯海 ,在特提斯海关闭后流入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构造抬升要晚于冈底斯山 ,大规模抬升发生在中新世早期 ,其抬升阻断了这些河流的通道 ,水流开始汇聚在这两个造山带之间 ,雅鲁藏布江由此形成。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在海拔 45 0 0m处存在一个平坦的侵蚀面 ,并构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高的一级谷肩 ,这表明雅鲁藏布江在下切前就在该面上流动 ,而且流速不大。在大拐弯以南 ,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印度洋热带季风带内 ,其下切和溯源侵蚀速率很大。印度洋热带季风形成于 6~ 9MaB .P .。因此 ,该河流很可能形成于该时期 ,要比雅鲁藏布江年轻 ,它在向北的溯源侵蚀的过程中袭夺了雅鲁藏布江 ,袭夺处可能就在大拐弯的北端 ,因此大拐弯是袭夺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气候 雅鲁藏布江 差异性抬升 早中新世 侵蚀面 形成年代
下载PDF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二七 张旗 Clark B.Burchfiel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3-500,共8页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 ,呈北西 -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 :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 ,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 ,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 ,呈北西 -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 :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 ,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 ,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对拉鸡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 ,祁连山褶皱带在古生代加里东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缩短 ,北祁连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沿祁连山中央冲断层向南 ,陆内俯冲到中祁连元古界变质杂岩之下。由于发生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的陆内变形 ,位于中祁连之下的北祁连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发生褶皱 ,并被抬升到地表。到新生代 ,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陆内汇聚作用 ,拉鸡山断裂带再次活动 ,这些下古生界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通过冲断作用快速抬升 ,将中祁连地块一分为二。因此 ,拉鸡山是一个抬升的构造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褶皱带 拉鸡山断裂带 推覆构造 构造窗
下载PDF
印度陆块新生代两次仰冲事件及其构造驱动机制:论印度洋、特提斯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二七 孟恺 +2 位作者 许光 樊春 苏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67-1875,共9页
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印度洋扩张和特提斯洋闭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这3个板块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陆块发生过2次向北的仰冲:早期(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7Ma)仰冲受其超高速运动(>140mm/yr)的驱动,与特... 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印度洋扩张和特提斯洋闭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这3个板块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陆块发生过2次向北的仰冲:早期(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7Ma)仰冲受其超高速运动(>140mm/yr)的驱动,与特提斯之间产生的速度差致使两者间的边界发生破裂,密度小的印度陆块沿印度洋东经90°海岭和马尔代夫岛链向北仰冲到特提斯洋壳之上,两者的叠加导致印度陆块北缘——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70km)并且沉积了一套造山磨拉石——柳曲砾岩;晚期(渐新世-中新世之交,~25Ma)仰冲发生在碰撞后,由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沿主中央冲断带和藏南拆离断裂发生的垂向挤出,位于上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盖层同时发生重力垮塌,沿大喜马拉雅反冲断裂仰冲到冈底斯岩浆岩带之上并且造成后者的隆升和前陆下陷,其北缘充填了一套造山磨拉石沉积——大竹卡砾岩。这两次构造事件均受印度陆块的快速运动驱动。此外,在印度陆块超高速运动的挤压下,特提斯洋可能在早白垩世之后就停止了扩张,而老的洋壳不是俯冲消减了就是被仰冲的印度陆块掩盖了,这解释了为什么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只存早白垩世蛇绿岩。印度洋内东经90°海岭和马尔代夫岛链构成印度陆块的南东和南西边界,前者呈右行走滑,后者呈左行走滑,两者勾画出印度陆块向北漂移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板块 特提斯洋 欧亚大陆 陆块仰冲 地壳增厚 重力垮塌 磨拉石沉积
下载PDF
滇中小江走滑剪切带晚新生代挤压变形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二七 陈良忠 +1 位作者 陈吉琛 林文信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9-219,T002,共12页
对滇中小江走滑剪切带中的挤压变形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变形多发生于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中,其形成时代却可能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和小江断裂带的走滑运动有成因关系,并导致了走滑位移量的衰减。昆阳群的隆起可能主要是... 对滇中小江走滑剪切带中的挤压变形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变形多发生于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中,其形成时代却可能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和小江断裂带的走滑运动有成因关系,并导致了走滑位移量的衰减。昆阳群的隆起可能主要是第四纪变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窗 剪切带 挤压变形 晚新生代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演化——主要构造一热事件的制约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二七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53,共20页
尽管青藏高原具有至少5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多是基于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构造、沉积、热和气候等事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生在高原内的主要构造一热事件进行梳理,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试图确定相对合... 尽管青藏高原具有至少5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多是基于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构造、沉积、热和气候等事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生在高原内的主要构造一热事件进行梳理,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试图确定相对合理的动力学控制因素。在新生代早期(-50Ma)和中新世中晚期(~10Ma),印度板块运动速率发生两次大幅度衰减,前一事件被认为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有关,后一事件被认为与高原向外扩展有关,成因是高原的底部岩石圈的剥离和由此引发的均衡反弹。除此以外,在高原内还发生过两次事件,虽然它们没有反应在印度板块运动速率的变化,但是留下的痕迹遍布高原。一次是高原内部区域性挤压缩短的停止,平坦的高原面得以发育,另一次是高原周边山脉的隆升,这两次事件都发生在新生代中期(~25Ma)。这两次构造事件呈现的“此消彼长”关系反映出高原向外的扩展,成因是否是高原岩石圈底部的剥离还是个未知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中央高原现今的构造与地貌格架定型于早期事件(~25Ma),而高原周边造山带现今的构造和地貌格架定型于晚期事件(-10Ma)。即使是新生代中期的扩展事件,在时间上也远远滞后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青藏高原新生代早期(50~35Ma)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段哑历史,该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碰撞 构造事件 热年代 岩石圈 扩展
下载PDF
川西南新生代构造作用以及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二七 尹纪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9-367,共9页
目的研究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过程。方法川西南构造变形野外研究。结果川西南山地的隆起破坏了四川原型盆地,大凉山中生代凹陷以及楚雄盆地原本可能是四川原型盆地的组成部分。川西南山地的隆升与两个背斜构造的形成有关:牛栏江背斜的形... 目的研究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过程。方法川西南构造变形野外研究。结果川西南山地的隆起破坏了四川原型盆地,大凉山中生代凹陷以及楚雄盆地原本可能是四川原型盆地的组成部分。川西南山地的隆升与两个背斜构造的形成有关:牛栏江背斜的形成造成川西南的隆起,始于北西—南东向挤压,是北西—南东向紫云—罗甸断裂的左行走滑引发的,该断裂是协调四川盆地顺时针旋转运动的主干断裂之一。结论川西南隆起受控于两次构造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古新世或渐新世,导致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楚雄盆地向西挤出。晚新生代,随着青藏高原沿鲜水河—小江断裂左行走滑断裂挤入扬子西缘,川西南发生北西—南东向挤压,由此形成大渡河背斜,与此同时,楚雄盆地沿小江断裂向南运动并位移至现今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运动 走滑断裂 叠加变形 构造转换
下载PDF
关于祁连山东段地块的构造叠加和折返的讨论——答左国朝研究员等的质疑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二七 张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567,共2页
左国朝等人对我们的"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一文(王二七等,2000)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学术争鸣有利于促进祁连山甚至广义的造山带的研究,我们表示欢迎并感谢<地质论评>给我们以答辩的机会.
关键词 祁连山 构造叠加 折返机制 造山带 拉鸡山 蛇绿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对同碰撞岩浆侵位的制约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二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8-566,共9页
同碰撞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类型岩浆岩广泛分布于高原内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其中有的来自地幔,不过规模都不大,它们是如何穿过异常厚的地壳侵位到近地表或喷出地表,这还是个未解之谜。根据构造分析... 同碰撞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类型岩浆岩广泛分布于高原内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其中有的来自地幔,不过规模都不大,它们是如何穿过异常厚的地壳侵位到近地表或喷出地表,这还是个未解之谜。根据构造分析,这些岩浆岩均侵位于新生代向斜构造中,例如侵入于高原东南边缘的楚雄复向斜、兰坪-思茅复向斜和老君山向斜的碱性岩,侵入于高原南缘的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向斜的片麻状花岗岩以及喷出于高原北部巴颜喀拉和雁石坪复向斜的安山-玄武岩。文中通过一个力学模式,说明这些岩浆岩的侵位受控于地壳应力场特征,即:向斜构造的下部承受的是张应力,地壳发生减薄和张裂,下地壳或上地幔熔融物质以此为通道发生向上的侵位。不过,因向斜顶部地壳承受的是挤压应力,地壳发生挤压缩短,所以只有少量岩浆能侵位到近地表并发生变形。与此相反,背斜构造的下部地壳产生的是挤压应力,阻止了下伏地壳内岩浆的侵入。因此,岩浆的侵位一般不会沿背斜发生。这一力学机制解释了为什么青藏高原规模很小的同碰撞岩浆能穿过异常厚的地壳沿一系列向斜构造侵位到近地表或喷出地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同碰撞岩浆 侵位 向斜-背斜 伸展 挤压
下载PDF
第3届北郊地球科学学术沙龙于2007年2月9日举行
15
作者 王二七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学术沙龙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科学问题 相互作用 中国西部 研究人员 研究生
下载PDF
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地质力学】读书笔记
16
作者 王二七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956-961,共6页
李四光先生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以力学为基础的现代地质学以区别传统地质学,地质学研究从而从定性走向了半定量-定量化。学术观点是见仁见智,强调百花齐放,但是李四光先生以力学为基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四光先生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以力学为基础的现代地质学以区别传统地质学,地质学研究从而从定性走向了半定量-定量化。学术观点是见仁见智,强调百花齐放,但是李四光先生以力学为基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具有普适性,开拓了后人的眼光,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后来的板块构造和大陆构造研究。重要的是,尽管他为地质添加了丰富的现代科学因素,但是他仍和传统地质学一样强调地质学基本功的培养,野外观察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学科的交叉以及第一手资料的积累,这些传统和能力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四光 地质力学 定性及半定量-定量科学 地球自转 水平运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被引量:294
17
作者 侯增谦 潘桂棠 +16 位作者 安建 莫宣学 田世洪 孙晓明 丁林 王二七 高永丰 谢玉玲 曾普胜 秦克章 许继峰 曲晓明 杨志明 杨竹森 费红彩 孟祥金 李振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43,共23页
许多古老造山带的碰撞造山过程,因从晚碰撞向后碰撞的转换,既不清楚,又难以界定,常被分为碰撞和后碰撞2个阶段。文章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的3段性,由此将碰撞造山过程分为主碰撞(65-41Ma)、晚碰撞(... 许多古老造山带的碰撞造山过程,因从晚碰撞向后碰撞的转换,既不清楚,又难以界定,常被分为碰撞和后碰撞2个阶段。文章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的3段性,由此将碰撞造山过程分为主碰撞(65-41Ma)、晚碰撞(40-26Ma)和后碰撞(25-0Ma)3个阶段。其中,晚碰撞造山作用发生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持续汇聚和SN向挤压背景之下,以陆内俯冲、大规模逆冲推覆、走滑断裂系统的发育为特征,导致了区域尺度的地壳缩短及藏东富碱斑岩和碳酸岩一正长岩、藏北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大规模产出。晚碰撞期成矿作用强烈发育,主要集中于高原东缘的构造转换带,成矿高峰期集中于(35±5)Ma。现已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有关的斑岩型Cu-Mo(Au)成矿事件,形成著名的玉龙斑岩铜矿带(40~36Ma);②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有关的REE成矿事件,在二叠纪攀西古裂谷带内发育勉宁-德昌喜马拉雅期REE成矿带(41~27Ma);③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有关的热卤水型Pb-Zn-Ag-Cu成矿事件,集中产出于兰坪盆地,形成大型Pb-Zn-Ag矿集区(40-30Ma);④与大规模剪切系统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形成著名的哀牢山大型Au矿带(63~28Ma)。晚碰撞成矿作用主要发育于陆内转换造山环境,受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控制,受控于统一的深部作用过程,与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幔源或壳很混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晚碰撞转换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晚碰撞 转换成矿 动力学背景 深部过程 构造控制 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被引量:374
18
作者 张旗 钱青 +4 位作者 王二七 赵太平 郝杰 郭光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发育 ,其中有一类具埃达克岩的特征 ,并根据埃达克岩的成因提出中国东部在燕山中晚期可能为一个高原。本文就中国东部高原的范围、高原存在的依据、高原隆升和减薄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东部高原大规模的...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广泛发育 ,其中有一类具埃达克岩的特征 ,并根据埃达克岩的成因提出中国东部在燕山中晚期可能为一个高原。本文就中国东部高原的范围、高原存在的依据、高原隆升和减薄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东部高原大规模的抬升事件大约发生在中 -晚侏罗世期间 ,在早白垩世之后塌陷。高原的隆升与板块消减作用无关 ,是陆内事件的产物。高原的塌陷是下地壳拆沉作用的结果。拆沉作用不仅可以解释高原的减薄 ,而且可以解释新生代玄武岩喷发和中国东部盆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高原 燕山中晚期 埃达克岩 高原隆升机制 拆沉作用
下载PDF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121
19
作者 侯增谦 吕庆田 +3 位作者 安建 李晓波 宗起 王二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33,共15页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以其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诸特征而被誉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已有的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 ,概述了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成矿带的时空分布 ,初步分...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以其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诸特征而被誉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已有的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 ,概述了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成矿带的时空分布 ,初步分析了陆_陆碰撞所造就的成矿背景和成矿环境以及控制成矿作用的关键地质过程 ,并草拟了可供今后研究的工作模型。初步研究认为 ,始于 6 0Ma的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至少形成了 3个重要的控矿构造单元 ,即雅鲁藏布江以北的主碰撞变形带 ,雅鲁藏布江以南的藏南拆离_逆冲带和高原东缘的藏东构造转换带。主碰撞变形带以巨大规模的地壳缩短、双倍地壳加厚、大规模逆冲系和SN向正断层系统发育为特征 ,控制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含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安多锑矿化带和风火山铜矿化带及腾冲锡矿带的形成及分布 ;藏南拆离_逆冲带由藏南拆离系 (STDS)和一系列北倾的叠瓦状逆冲断裂带构成 ,控制了藏南变质核杂岩型金矿化、热液脉型金锑矿化和蚀变破碎带型金锑矿化的形成 ;藏东构造转换带以发育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大型剪切带、富碱斑岩带和走滑拉分盆地为特征 ,控制了玉龙斑岩铜矿带、哀牢山和锦屏山金矿带及兰坪盆地银多金属矿带的分布。按成矿系统的基本思想 ,初步将青藏高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陆碰撞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造山带 地质学 矿床类型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段阿克塞—当金山口一带新生代山体抬升和剥蚀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62
20
作者 万景林 +2 位作者 李齐 王二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阿尔金山北段阿克塞—当金山口一带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表明,该地区于9~7 Ma以来发生过快速抬升和剥蚀,并且一直持续形成了现今所见的阿尔金山。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抬升:早期43.6~24.3Ma、中期19.6~13.6 Ma、晚期9~7 Ma。抬升... 阿尔金山北段阿克塞—当金山口一带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表明,该地区于9~7 Ma以来发生过快速抬升和剥蚀,并且一直持续形成了现今所见的阿尔金山。新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抬升:早期43.6~24.3Ma、中期19.6~13.6 Ma、晚期9~7 Ma。抬升速率先缓慢、后相对快速,9~7 Ma以来的抬升速率为0.94 mm/a。晚期的构造拾升可能与阿尔金断裂带左行走滑活动有关,而与相邻的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构造抬升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山体抬升 剥蚀 阿尔金山 裂变径迹 新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