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质重塑:在疾病机制与治疗中的新视角
1
作者 陈卉(综述) 王季石(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16-1020,共5页
染色质重塑是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机制。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染色质重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等疾病中,染色质重塑因子的异常活动... 染色质重塑是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机制。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染色质重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等疾病中,染色质重塑因子的异常活动已被证明与疾病的机制密切相关。文章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 疾病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G-MDSCs及HO-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璐 倪明 +5 位作者 王力 潘成云 亢倩 詹雲 赵鹏 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G-MDSCs)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9例allo-HSCT术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据1974年西雅图分级标准判断aGvHD... 目的探讨粒细胞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G-MDSCs)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9例allo-HSCT术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据1974年西雅图分级标准判断aGvHD发生情况分为有aGvHD组和无aGvHD组,抽取2组患者移植后第2、3、4、6、8周及第3月时全血,运用多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G-MDSCs及胞内H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表面抗原染色检测G-MDSCs的百分比和绝对值计数,采用破膜染色检测G-MDSCs中HO-1和IL-10的中位荧光强度(MFI)、表达百分比及绝对值计数。结果2组患者allo-HSCT后第2周于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G-MDSCs,但第4周时有aGvHD组患者外周血G-MDSCs较无aGvHD组升高(P<0.05);破膜染色结果显示,有aGvHD组患者于allo-HSCT后第4周时G-MDSCs内HO-1高于无aGvHD组(P<0.05)。结论allo-HSCT患者术后第4周外周血中G-MDSCs和HO-1的高表达可预测a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白细胞介素10 粒细胞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新鲜外周血
下载PDF
PMN-MDSCs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干扰素-γ分泌的影响
3
作者 陈璐 倪明 +5 位作者 王力 潘成云 亢倩 詹雲 赵鹏 王季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53-758,766,共7页
目的探讨多形核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抽取16例allo-HSCT术后患者第80天及8例健康供者任意时间点空腹全血标本,先采用中性粒细... 目的探讨多形核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抽取16例allo-HSCT术后患者第80天及8例健康供者任意时间点空腹全血标本,先采用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2组受检者外周血含PMN-MDSCs与T细胞的白细胞、再采用流式分选出患者PMN-MDSCs与T细胞及健康供者PMN-MDSCs;采用瑞氏-姬姆萨(WG)染色观察2组受检者外周血PMN-MDSCs的形态学特征,Annexin V-APC/7-AAD法检测0 h、12 h、24 h及48 h时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细胞凋亡情况,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和荧光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对T细胞增殖及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多呈不成熟粒细胞表型,健康供者PMN-MDSCs呈成熟粒细胞表型,且患者PMN-MDSCs于48 h时大部分仍处于存活状态;CFSE和ELISpot实验表明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可抑制其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裂及胞内IFN-γ的释放。结论PMN-MDSCs可抑制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INF-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干扰素-Γ 多形核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融合基因检测在AML-M_2与AML-M_3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季石 夏学鸣 +3 位作者 陈子兴 王阳 王玮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本研究对临床形态学上难以分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免疫表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AML-M_3的PML-RARα和AML-M_2的AML_1-Eto两种融合基因的mRNA,并对该两种亚型的鉴别诊断及其实用意... 本研究对临床形态学上难以分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免疫表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AML-M_3的PML-RARα和AML-M_2的AML_1-Eto两种融合基因的mRNA,并对该两种亚型的鉴别诊断及其实用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RT-PCR PML-RARΑ融合基因 AML-Eto融合基因
下载PDF
融合基因检测在FAB难以分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季石 夏学鸣 +4 位作者 陈子兴 薛永权 王阳 王玮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12例FAB难以分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在核型和免疫表型分析基础上应用RT-PCR方法,同时进行PML-RARa和AML-ETO两种融合基因的检测。除1例杂合性白血病外,均检出融合基因转录本。本法具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明显... 12例FAB难以分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在核型和免疫表型分析基础上应用RT-PCR方法,同时进行PML-RARa和AML-ETO两种融合基因的检测。除1例杂合性白血病外,均检出融合基因转录本。本法具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明显提高确诊率,对治疗策略制定、预后判断,微小残留病监测有重要意义。但该技术仍具局限性,对其结果应作客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NLL 融合基因检测 RT-PCR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MGMT和MDR1基因增强人脐血CD34+细胞对联合化疗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季石 孙等军 +1 位作者 林果为 费俭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33,共7页
为探讨转染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卡氮芥(BCNU)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 为探讨转染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卡氮芥(BCNU)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cDNA,构建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GMT-IRES-MDR1,以电穿孔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导入GP+E86和PA317病毒包装细胞,采用含BCNU和长春新碱(VCR)的培养基克隆选择后收集重组病毒上清于单向型GP+E86与双嗜型PA317包装细胞行乒乓交互感染,将含MGMT和MDR1双耐药基因重组病毒的上清在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下重复感染经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细胞,用PCR,RT-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FACS和MTT等方法检测外源MGMT与MDR1基因在CD34^+细胞中的转移和表达。结果显示,DNA测序及酶切鉴定证实MGMTcDNA克隆和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正确性,MACS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细胞纯度平均达92%,回收率为75%,含双耐药基因重组病毒的上清最高滴度为5.8×10~5cfu/ml,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双耐药基因已整合入转染靶细胞中基因组并获得有效表达,同时传递不同的耐药表型,应用集落计数、PCR方法测定基因转导效率分别为18%和20%,巢式PCR及补救分析均未检测到辅助病毒存在,经双耐药基因修饰的脐血CD34^+细胞对BCNU的IC_(50)较对照组提高4.5倍,对VCR,柔红霉素(DNR)和秋水仙碱(COL)的IC_(50)较未转染细胞分别高7.8,6.6和5.5倍。本研究对降低联合化疗骨髓毒性作用的肿瘤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MGMT MDR1基因 CD34+细胞 联合化疗抗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逆病毒载体介导双耐药基因在脐血CD34^+细胞中的表达和抗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季石 夏学鸣 +3 位作者 陈子兴 卢大儒 薛京伦 阮长耿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41-348,共8页
为探讨转染醛脱氢酶基因(ALDH1)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活性环磷酰胺(4-HC)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构建了同时含ALDH1和MDR1双耐药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G1Na-ALDH1-IRES-MDR1,经Lipofect-AMINE介导转... 为探讨转染醛脱氢酶基因(ALDH1)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人脐血CD34^+细胞能否同时增强对活性环磷酰胺(4-HC)和MDR1基因靶药的抗性,构建了同时含ALDH1和MDR1双耐药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G1Na-ALDH1-IRES-MDR1,经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GP+E86和PA317包装细胞,采用含长春新碱(VCR)和4-HC的培养基克隆选择后收集重组病毒上清于单向型GP+E86与双嗜型PA317包装细胞行乒乓交互感染,获得PA317重组病毒生产细胞(最高滴度达5.6×10~5CFU/ml),将含ALDH1和MDR1双耐药基因重组病毒的上清在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下重复感染人脐血CD34^+细胞,用PCR、RT-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FACS和MTT等方法检测外源ALDH1与MDR1基因在CD34^+细胞中的转移和表达。结果显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双耐药基因已经整合入转染靶细胞基因组并获得有效表达,同时传递不同的耐药表型。经双耐药基因修饰的脐血CD34^+细胞对4-HC和VCR药物同时产生抗性,其IC_(50)值分别比未转染细胞高4倍和7.2倍,本研究为开展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基因 逆病毒载体介导 脐血CD34^+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季石 卢英豪 +5 位作者 孙志强 张燕 戚璐 谢润兰 龙正美 王椿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3月,其中2例采用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9例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3月,其中2例采用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9例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为11.3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为16.3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严重GVHD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1(2-24)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造血重建
下载PDF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季石 卢英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23-2025,共3页
虽然近年针对难治性白血病。临床应用加强分子靶向治疗、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开发新药、组成新的化疗方案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难治性白血病因自身特性难达完全缓解(CR)和长期无病生存,仍是目前白血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现就... 虽然近年针对难治性白血病。临床应用加强分子靶向治疗、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开发新药、组成新的化疗方案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难治性白血病因自身特性难达完全缓解(CR)和长期无病生存,仍是目前白血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现就难治性白血病治疗进展做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长期无病生存 临床应用 化疗方案 完全缓解 自身特性
下载PDF
RT-PCR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季石 夏学鸣 +2 位作者 陈子兴 王阳 阮长耿 《贵州医药》 CAS 1997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6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患者进行了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所有患者标本均为阳性,1例呈正常核型也检出阳性扩增带,14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时,10例仍可以... 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6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患者进行了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所有患者标本均为阳性,1例呈正常核型也检出阳性扩增带,14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时,10例仍可以检测到融合基因的表达,经过两个疗程的化疗巩固强化后,其中7例转阴,而3例融合基因持缓阳性的患者均在半年内复发,PCR阴性者始终处于完全缓解(CR)中。结果表明,RT-PCR检测ML-RARa基因在AML-M3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是一种有力的手段,同时也证明了ATRA治疗AML-Ma的高效性及CR后加用化疗巩固强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聚合酶链反应 融合基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季石 李卓江 方琴 《贵州医药》 CAS 199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为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临床耐药、预后判断等关系,应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并以MDR/βMG≥0.2定为MDR1mRNA阳性,结果显示,10... 为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临床耐药、预后判断等关系,应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并以MDR/βMG≥0.2定为MDR1mRNA阳性,结果显示,10例正常人MDR1mRN表达均阴性。初治患者中MDR1mRNA阳性率为25%(4/16),而复发和未缓解患者则达80%(16/20)。化疗缓解率在MDR1mRNA阴性及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分别为94%和20%,提示MDRmRNA表达与化疗反应显著相关,MDR1mRNA阳性化疗缓解率低,预后差,可将MDR1mRNA阳性作为化疗耐药指标。本研究为逆转克服多药耐药性药物的应用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Angiosta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B16黑色素瘤体内生长抑制作用
12
作者 王季石 孙等军 +2 位作者 郭礼和 林果为 费检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Angio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肿瘤生长有特异抑制作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实验已证实其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报告构建了含Angiosta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G3,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来研究Angiostatin对人黑色素瘤B16的原位生... Angio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对肿瘤生长有特异抑制作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实验已证实其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报告构建了含Angiosta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G3,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来研究Angiostatin对人黑色素瘤B16的原位生长,植入及与化疗药物DTIC的联合作用等来探讨Angiostatin裸DNA肌肉注射的体内抗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Angiostatin可明显抑制C57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人黑色素瘤B16细胞植入前5天肌肉注射pAG3能显著阻止正常C57小鼠新肿瘤的形成;但在pAG3与DTIC联合化疗实验中,两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强效应。本实验为拓展非病毒介导的Angiostatin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 真核表达载体 人黑色素瘤 荷瘤小鼠 抗血管生成 肌肉注射 N基因 联合作用 病毒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2a型1例报告
13
作者 王季石 卢英豪 +5 位作者 戚璐 梅丽娜 孙志强 张燕 王兴霞 王椿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93-594,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嵌合体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恶性疟疾重组质粒pPF_(14)DNA探针的制备
14
作者 王季石 陆惠民 +2 位作者 潘卫庆 缪为民 李卓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90-94,共5页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PF1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经扩增后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鉴定后,低熔点胶法回收而获得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插入...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PF14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经扩增后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鉴定后,低熔点胶法回收而获得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插入片段(pPF14DNA),经32P标记后具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该探针制备方法具简便、稳定、省时的优点。本文对各制备程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pPF14 DNA探针 疟原虫
下载PDF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标记重组克隆pPF_(14)DNA探针诊断恶性疟疾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王季石 陆惠民 李卓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164-164,共1页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标记重组克隆pPF_(14)DNA探针诊断恶性疟疾的比较研究王季石,陆惠民,李卓江(贵阳医学院附院内科苏州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本研究用恶性疟原虫重组质粒pPF14DNA片段,分别经[α─32P]─d... 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标记重组克隆pPF_(14)DNA探针诊断恶性疟疾的比较研究王季石,陆惠民,李卓江(贵阳医学院附院内科苏州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本研究用恶性疟原虫重组质粒pPF14DNA片段,分别经[α─32P]─dATP和[Dig]─11─dU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探针 非放射性标记 PPF 重组克隆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疾 苏州医学院 陆惠民 斑点杂交 疟疾流行区
下载PDF
应用形态学、核型、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联合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_(2b)的研究
16
作者 王季石 方琴 李卓江 《贵州医药》 CAS 1998年第6期404-406,共3页
对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2b亚型进行了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MICM)的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形态学分型确诊率为90%(18/20),免疫学分析示80%(16/20)有髓系抗原表达,具有其典型特征者为40%(8... 对2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M2b亚型进行了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MICM)的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形态学分型确诊率为90%(18/20),免疫学分析示80%(16/20)有髓系抗原表达,具有其典型特征者为40%(8/20)。染色体异常t(8;21)检出率为95%(19/20),采用RTPCR技术检测全部病例均显示AWL1-ETO融合基因阳性,提示在MICM联合诊断中,融合基因检测对AML-M2b的诊断,治疗及微小残留病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髓性 白血病 核型 免疫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筑巢式PCR检测白血病bcr-abl mRNA
17
作者 王季石 李卓江 方琴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mRNA,在21例ph阳性的慢粒和2例ph阳性的急淋患者中,检出两种bcrabl融合基...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mRNA,在21例ph阳性的慢粒和2例ph阳性的急淋患者中,检出两种bcrabl融合基因mRNA(165bp或90bp),5例ph阴性的慢粒中,4例阳性,1例阴性,经治疗后ph染色体消失,RTPCR仍能检出bcrabl融合基因。本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从106个正常细胞RNA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是对慢粒和部分急淋的诊断及监测的一种快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白血病 BCR-ABL基因 MRNA PCR
下载PDF
法多琳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36例分析
18
作者 王季石 徐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46-1247,共2页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 中性粒细胞减少 恶性血液病 发热
下载PDF
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燕 曾小菁 +3 位作者 何玲 黄懿 李梦醒 王季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诊治的69例A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为亚砷酸、维甲酸加化疗;对照组32例,治疗方案为维甲酸加化疗,观察2组... 目的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诊治的69例AP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为亚砷酸、维甲酸加化疗;对照组32例,治疗方案为维甲酸加化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达完全缓解中位时间为29d,高于对照组的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化疗治疗APL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砷剂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
下载PDF
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7402、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诱导作用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 被引量:26
20
作者 孙等军 方琴 王季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 740 2、宫颈癌细胞Hela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榄香烯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细胞凋亡、周期... 目的 研究中药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 740 2、宫颈癌细胞Hela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榄香烯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细胞凋亡、周期变化及Bcl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榄香烯对 740 2和Hela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榄香烯能诱导 740 2和Hela细胞凋亡 ,同时伴随有Bcl 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榄香烯对 740 2、Hela细胞有较强的抗瘤效应 ,其可能与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细胞凋亡 HELA细胞 BCL-2蛋白 肝癌 7402细胞 宫颈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