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温变作用下水泥砂浆相对含冰量变化及其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建省 宫经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研究孔隙相对含冰量影响下的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基于周期性温变作用下水泥砂浆的电阻率测试结果,计算并分析得到水泥砂浆相对含冰量时程变化规律,并利用PPR建模技术建立了不同相对含冰量影响下的相对抗压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 为研究孔隙相对含冰量影响下的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基于周期性温变作用下水泥砂浆的电阻率测试结果,计算并分析得到水泥砂浆相对含冰量时程变化规律,并利用PPR建模技术建立了不同相对含冰量影响下的相对抗压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周期性温变作用下,水泥砂浆电阻率与相对含冰量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周期性温变作用下相对抗压强度随水泥砂浆的水胶比、饱和度、循环次数、最大相对含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温变 抗压强度 水泥砂浆 相对含冰量 PPR
下载PDF
F掺杂SrTiO_(3)的制备及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建省 孔存辉 +1 位作者 曾雄丰 赵英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13,共7页
SrTiO_(3)因合适的能带结构和稳定的物化特性,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利用阴离子(F)掺杂对SrTiO_(3)改性,以得到高效、稳定光电转... SrTiO_(3)因合适的能带结构和稳定的物化特性,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利用阴离子(F)掺杂对SrTiO_(3)改性,以得到高效、稳定光电转换性能的SrTiO_(3)光阳极材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F掺杂浓度的SrTiO_(3)光阳极材料,UV-Vis DRS和PL测试结果表明,F掺杂提高了SrTiO_(3)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能力。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测试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当F掺杂量为2.0%(原子数分数)时,F-2.0%-SrTiO_(3)与304不锈钢偶联后其光电流密度达到3.7μA/cm^(2),使304不锈钢的开路电位负移至-0.42 V,在模拟海水中为304不锈钢提供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iO_(3) F掺杂 溶剂热法 光电化学阴极保护 光学性质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庆达 王建省 +2 位作者 苏新悦 赵英娜 曾雄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会直接影响材料形貌并导致其性能差异,通过改变合成方法,能够显著改变材料性能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综述总结了近年来MOFs材料的多种合成方法及其典型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方法 催化 吸附 传感
下载PDF
BaTi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子翱 赵慧珍 +2 位作者 庆达 王建省 曾雄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样品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与超声波作用下降解罗丹明(Rh B),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0%BaTiO_(3)/g-C_(3)N_(4)光吸收性能最好,压电光催化性能最优,100 min内对Rh B降解率为97.81%,是g-C_(3)N_(4)降解速率的1.48倍。捕获剂实验表明,压电光催化条件下·OH与·O_(2)^(-)为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类石墨相氮化碳 压电光催化
下载PDF
压电效应增强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晓宇 曾雄丰 +2 位作者 彭俊淇 王建省 赵英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7,82,共7页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因利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通过压电效应协同光催化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压电效应协同光催化技...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因利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通过压电效应协同光催化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压电效应协同光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产生压电效应的方法,以及常见的压电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压电效应协同光催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趋势及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效应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降解 协同催化
下载PDF
钛酸钡薄膜制备及压电光催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庆达 王晓宇 +3 位作者 苏新悦 王建省 赵英娜 曾雄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62,共17页
压电催化和光催化的耦合被称为压电光催化,作为处理废水最有效的工艺之一,压电光催化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消毒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压电光催化材料往往含铅,其造价昂贵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者们在不断探... 压电催化和光催化的耦合被称为压电光催化,作为处理废水最有效的工艺之一,压电光催化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消毒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压电光催化材料往往含铅,其造价昂贵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者们在不断探索新型压电材料来驱动压电催化过程。钛酸钡(BaTiO3)作为一种典型的压电半导体材料,其制备成本低、压电活性强、具有优异的压电催化性能,已被广泛用于水分解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细菌消毒和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然而,现有钛酸钡材料存在光生载流子分离率低等问题,实际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BaTiO3的晶体结构、压电光催化原理、极化方式、薄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薄膜 极化方式 制备方法 压电光催化
下载PDF
梯度掺杂半导体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7
作者 庆达 苏新悦 +3 位作者 王晓宇 彭俊淇 王建省 赵英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产生内建电场的另一种方法是构建同质结结构的内建电场,使用带隙相等但掺杂水平不同的同种半导体相互接触连接构成的同质结结构,相比于异质结,同样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且由于只需要使用单一半导体材料,同质结的制备更为简便,已经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诸多领域被应用。构建同质结结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梯度掺杂在材料内部引入掺杂元素浓度阶梯式分布。文章介绍了梯度掺杂同质结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概述了梯度掺杂的不同掺杂方式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掺杂 掺杂方式 掺杂离子
下载PDF
钛酸锶钡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佳阔 王晓宇 +4 位作者 王仟禧龙 彭俊淇 王建省 赵英娜 曾雄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8-669,共12页
钛酸锶钡(BST)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可被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对可见光的响应率低且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改性。BST是具有压电效应的半导体,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压电效应形成的内建电场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提... 钛酸锶钡(BST)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可被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对可见光的响应率低且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改性。BST是具有压电效应的半导体,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压电效应形成的内建电场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提升自身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光压协同、调控组成、元素掺杂等方法改性后,BST可被应用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降解污染物等领域。通过梳理学者在BST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概述了BST的制备过程、压电光催化的机理以及BST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光催化 压电效应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Span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Beam Bridge Based on Vehicle -Bridge Coupling Effect
9
作者 WANG Jianxing CAI Ran +1 位作者 JIA Yumeng ZHANG Jianmeng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suspension bridg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 three-dimensional spa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ehicle-bridge coupling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suspension bridg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model of the bridge and a biaxial vehicle model of the vehicle are established,and then a vehicle-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mak-βmethod,and the impact coeffici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bridge ar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bridge deck unevenness and vehicle spe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idge deck unevenness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bridge,and the bridge impact coefficient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bridge deck unevenness,and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longitudinal girder and the secondary longitudinal girder achieves the maximum value when the level 4 unevenness is 0.328 and 0.314,respectively;when the vehicle speed is increased,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bridge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and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f the bridge in the middle of the bridge at a speed of 60 km/h achieves the maximum value of 0.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y bridge vehicle-bridge coupling effect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suspension bridg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古建砖塔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建省 杜自芬 +3 位作者 闫晓丰 张德利 张玉芬 王龙龙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70-1473,共4页
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对砖塔砌体的影响得到古建砌体结构抗震特点。建立砖塔砌体结构力学分析模型,对结构分别施加特定的人工波和天然波,进行时程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X、Y方向层间位移图,层间剪力图以及弯矩图。结果表明,在人工波作用... 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对砖塔砌体的影响得到古建砌体结构抗震特点。建立砖塔砌体结构力学分析模型,对结构分别施加特定的人工波和天然波,进行时程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X、Y方向层间位移图,层间剪力图以及弯矩图。结果表明,在人工波作用下,结构第3层和第4层的层间剪力比天然波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大30%左右,第2层和第3层的弯矩比第2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弯矩大20%左右;在2种特征周期的地震波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都集中体现在第6层,其层间位移是第1层的2倍多,塔在天然波作用下将会发生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塔砌体 地震波 层间位移 层间剪力 弯矩
下载PDF
三层阁结构仿古建筑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建省 薛美慧 王宗泽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仿古中式三层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抗震分析模型.对结构整体分别施加人工波和天然波2种地震波,并进行时程分析,得到X和Y方向的层间位移.研究表明:模型X向层间位移比Y向小,说明X向侧移刚度与Y向相比较大;模型的1~3层的层间位移角远... 以仿古中式三层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抗震分析模型.对结构整体分别施加人工波和天然波2种地震波,并进行时程分析,得到X和Y方向的层间位移.研究表明:模型X向层间位移比Y向小,说明X向侧移刚度与Y向相比较大;模型的1~3层的层间位移角远小于弹性限值1/550,结构刚度偏大;减少墙、柱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或减少梁柱数量,对结构力学的性能影响不大.为提高结构整体刚度,需加大Y向侧移刚度,这可以通过加大Y向截面尺寸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阁楼 地震波 层间位移
下载PDF
多孔介质的一种流-固耦合动态边界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省 王晓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Biot理论,推导了考虑渗流作用的可变形多孔介质流-固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建立了本问题的渗流模型,给出了所考虑问题的流体动力弥散分布概率及系数表达式,进一步建立了多孔介质中微压液体位移场模型,讨论了流体动力弥散因素对多孔介... 基于Biot理论,推导了考虑渗流作用的可变形多孔介质流-固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建立了本问题的渗流模型,给出了所考虑问题的流体动力弥散分布概率及系数表达式,进一步建立了多孔介质中微压液体位移场模型,讨论了流体动力弥散因素对多孔介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孔介质的动态边界方程,并分别对所建立的四种边界模拟了动态结果及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多孔介质 流体动力弥散 流固耦合 动态边界理论 渗流
下载PDF
冻土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及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省 宁建国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77-88,共12页
论述了冻土力学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应用现代数学和综合力学理论与技术解决冻土这类多相介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难题 .分析指出 ,仅仅有大量的实验还不足 ,还需进一步揭示出冻土的基本性质 。
关键词 冻土力学 耦合本构关系 力学性质 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建省 戴智彪 +1 位作者 王宗泽 金璇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第23期30-31,共2页
中国的古建筑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建筑特点 构形 建筑实践 古代技术 示范作用 构建原理 抗震技术
下载PDF
地铁线路设计的优化与断面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省 王宗泽 +2 位作者 孟聪 刘旭辉 徐厚安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苏州地铁1号线会展站至华池街站这一条线中心路为例,进行了平面纵断面因素分析计算,确定相关参数。结合地铁线路平纵断面的设计理论,进而探讨地铁车站平纵断面设计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地铁1号线 设计优化 断面设计 线路设计 平纵断面 设计理论 地铁线路 地铁车站
下载PDF
顶管工程的施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省 王宗泽 +2 位作者 葛澄 康鑫 李建明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铁路施工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城市地面交通顺畅,同时尽量减少开挖城市地表,传统的地下管道和人行通道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取而代之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铁路施工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城市地面交通顺畅,同时尽量减少开挖城市地表,传统的地下管道和人行通道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飞速发展的非开挖技术,其中就包括顶管技术。顶管法在管道和通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对地表尽量小开挖、少开挖,使得对城市地下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对加强城市环境及地下管网合理规范化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顶管法施工的设计概况和主要的工程计算进行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分析 顶管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 非开挖技术 顶管法施工 城市地表 施工技术 人行通道
下载PDF
顶进式框架桥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省 王宗泽 +1 位作者 高歌 李艳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2期58-59,共2页
随着道桥技术的发展,下穿铁路框架桥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框架桥的主体设计及施工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在本次工程中,采用顶进法施工。此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前提下,使用机械力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 随着道桥技术的发展,下穿铁路框架桥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框架桥的主体设计及施工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在本次工程中,采用顶进法施工。此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前提下,使用机械力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顶入铁路路基内,成为一个完整的铁路钢构架。随着国内最大下穿铁路框架桥的竣工,此项技术已趋近成熟。在不能停运的铁道线路下,需增设桥涵,此时顶入法便得到了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框架桥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搭建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交通。框架桥基本样式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进式框架桥 工程实例 应用 铁路框架桥 顶进法施工 钢筋混凝土 主体设计 铁路路基
下载PDF
古建筑楼阁抗震性能及刚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省 王宗泽 +2 位作者 唐思勤 黄运生 岳增国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第24期58-59,共2页
本文以某楼阁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结构研究,介绍了古建筑结构的荷载体系和刚度分析。并分析了叠柱式、通柱式(此处所讲的柱指内圈主要承重柱)或混合式的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同时对古建筑在竖直方向上的荷载进行了公式推导。运用ANSY... 本文以某楼阁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结构研究,介绍了古建筑结构的荷载体系和刚度分析。并分析了叠柱式、通柱式(此处所讲的柱指内圈主要承重柱)或混合式的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同时对古建筑在竖直方向上的荷载进行了公式推导。运用ANSYS软件来进行模拟,建立整体模型探访古建筑中薄弱部位受力的问题,通过分析荷载作用下X,Y,Z轴方向上的位移变形图,结合考虑该古建筑楼阁在受力状态下的关键部位,得出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分析 古建筑 抗震性能 楼阁 ANSYS软件 建筑结构 薄弱部位 整体模型
下载PDF
三维多孔介质的热弹性动力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建省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53-60,共8页
在Biot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瞬态热弹性、热载荷影响因素,对在这一因素作用下的三维多孔介质的基本方程进行了推导.讨论了瞬态热弹性、热载荷作用下多孔介质4种情况的边界(即Phrear-atos-1~4)并进行了划分.分析了热载荷对渗透... 在Biot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瞬态热弹性、热载荷影响因素,对在这一因素作用下的三维多孔介质的基本方程进行了推导.讨论了瞬态热弹性、热载荷作用下多孔介质4种情况的边界(即Phrear-atos-1~4)并进行了划分.分析了热载荷对渗透层介质力学性能的影响,从数学理论上论证了宏观固化Biot理论在有瞬态热载荷下的边界单元法格式,给出了在微孔压力下位移场的积分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边界积分方程法 热弹性 动力问题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省 王宗泽 戴智彪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第19期33-34,共2页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独特、造型优美,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深受人民的喜爱,因此大量仿造建筑开始出现。将古建筑特有的元素融合到仿古建筑中,使其具有古建筑一样的外观造型。此外,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在稳定性、抗震性能方面也十分良好,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独特、造型优美,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深受人民的喜爱,因此大量仿造建筑开始出现。将古建筑特有的元素融合到仿古建筑中,使其具有古建筑一样的外观造型。此外,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在稳定性、抗震性能方面也十分良好,结构受力合理,符合力学规律,对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性。中国古建筑包括在中国古文化作用下产生的而没有受到近代西方文明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方法和相关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设计 中国古建筑 外观造型 借鉴性 抗震性能 仿古建筑 力学规律 木结构建筑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