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2年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预测
1
作者 黄佳峰 钟春燕 +2 位作者 柯雪梅 王明斋 黄仕杰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6期315-320,共6页
目的 分析近年来厦门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并对今后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当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厦门市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 目的 分析近年来厦门市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并对今后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为当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厦门市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对2023—2025年厦门市恙虫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3—2022年,厦门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62例,年均发病率为2.06/10万,不同年份的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χ~2_(趋势)=170.74,P<0.05)。时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呈现双峰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737例,占85.50%),其中6—7月和9—10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不同地区中,报告年均发病率较高的是海沧区(3.56/10万)、思明区(2.64/10万)和同安区(1.95/10万)。人群分布上,报告病例的男女比例为1.09∶1,男女报告发病率均为2.06/10万;报告病例平均年龄(46.97±17.35)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547例,占63.46%),其中50~59岁年龄组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28例,占26.45%),60~69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最高(6.75/10万);不同职业中,家务及待业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最多(208例,占24.13%),其次为农民(197例,占22.85%)。报告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7(4,12)d。SARI-MA(2,0,0)(0,1,1)[12]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厦门市恙虫病流行趋势(RMSE=0.50,R2=0.75),对2023、2024和2025年发病数的预测值分别为42例、39例和36例。对2023年1—9月的预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际发病数据均位于SARIMA模型的预测区间(RMSE=7.84,R~2=0.76)。结论 厦门市恙虫病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3—2025年预计将保持中等流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特征 趋势预测 厦门市
下载PDF
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性传播动力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卢文奎 苏成豪 +4 位作者 陈田木 王明斋 郭志南 赵泽宇 黄杰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通过传播动力学模型量化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传播能力并阐释疾病季节性传播特征。方法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自然史和人口特征,构建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者-潜伏者-有症状者-无症状者-恢复者/移出者模型,收集厦门市2011年1月1日到2020年12... 目的通过传播动力学模型量化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传播能力并阐释疾病季节性传播特征。方法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自然史和人口特征,构建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者-潜伏者-有症状者-无症状者-恢复者/移出者模型,收集厦门市2011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采用有效再生数(Reff)量化计算传播能力。结果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厦门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累计病例58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2/10万。发病趋势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模型与厦门市发病数据拟合较好,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模型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1,P=0.140)。厦门市Reff的中位数为1.09。结论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呈现季节性升高的流行特征,5~7月及11月~次年1月病例数明显增多,呈双峰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能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福州市居民甲型流感信息获取情况电话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斋 欧剑鸣 +2 位作者 詹美蓉 洪荣涛 欧阳雪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9期795-797,共3页
目的了解公众获取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途径以及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为政府制定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8月项目组通过电话调查在福州市14岁以上居民中开展,以2009年甲流流行事件为指标判别是否知晓以及... 目的了解公众获取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途径以及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为政府制定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8月项目组通过电话调查在福州市14岁以上居民中开展,以2009年甲流流行事件为指标判别是否知晓以及如何知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目前的最方便和最信任信息渠道。结果总共拨打2000个手机号码,接通569个,接通号码中有56.41%(321)应答。在甲流流行事件中,235名查对象得到过相关信息。最常用的信息沟通渠道为电视(50.16%)。只有9.79%的人收到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应答者中有74.14%倾向于从电视中得到风险信息,42.05%选择网络,39.88%选择报纸。最信任的信息渠道67.60%应答者选择电视,9.76%选择网络,5.51%选择报纸。结论电视是公众最常使用也是最方便、最信任的信息沟通渠道。极少公众收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信息。建议政府应当重点通过公众方便和信任的渠道来发布信息,并采取措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发布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 电话调查
下载PDF
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在结核病疫情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斋 余珊珊 +6 位作者 芮佳 杨蒙 王瑶 王琦琦 陈田木 郑蓉蓉 张小芬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利用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进行结核病传播预测,为结核病早期防控特别提供新方法。方法对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的原理、疫情加速关键点计算、优缺点等进行分析,以厦门市报告数据为例开展模拟研究。结果厦门市自2005-2018年来结核病高... 目的利用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进行结核病传播预测,为结核病早期防控特别提供新方法。方法对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的原理、疫情加速关键点计算、优缺点等进行分析,以厦门市报告数据为例开展模拟研究。结果厦门市自2005-2018年来结核病高发,存在明显的冬春季节流行高峰。通过Logistic微分方程拟合结果较好,疫情加速期为每年第1或第2个月。结论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核病“疫情加速时间”和“建议预警时间”,以及疫情变化的时间点,对于基层开展结核病预警防控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微分方程 数学模型 结核病 暴发
下载PDF
常用统计预测模型及其在结核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斋 李佳 +5 位作者 芮佳 王瑶 杨蒙 王琦琦 陈田木 郑蓉蓉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选择简便、可靠的统计预测模型,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常见统计预测模型的原理、拟合优度检验与模型筛选进行介绍,并以厦门市结核病疫情为例开展模型应用。结果模型与数据拟合结果显示,11种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选择简便、可靠的统计预测模型,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常见统计预测模型的原理、拟合优度检验与模型筛选进行介绍,并以厦门市结核病疫情为例开展模型应用。结果模型与数据拟合结果显示,11种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 2最大为Cubic模型,其次为Quadratic模型和Logarithmic模型。Quadratic模型预测2019年7~12月厦门市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91(95%CI:124-259)、192(95%CI:124-260)、193(95%CI:125-261)、194(95%CI:126-262)、195(95%CI:127-263)和196(95%CI:128-264)。结论常见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厦门市结核病发病趋势预测,厦门市短期内报告病例数将略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结核病 预测
下载PDF
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伍啸青 戴龙 +6 位作者 张燕峰 谭东 王明斋 苏惠健 林水春 施红 王玉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6-839,共4页
[目的]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防治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抽查学生甲状腺大小、尿碘、盐碘,开展加工厂盐、居民户盐及盐民自用盐的盐碘含量监测。[结果]查2525名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3.72%(触诊法),自1995... [目的]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防治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抽查学生甲状腺大小、尿碘、盐碘,开展加工厂盐、居民户盐及盐民自用盐的盐碘含量监测。[结果]查2525名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3.72%(触诊法),自199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合格碘盐食用率89.66%,碘盐覆盖率90.72%,尿碘中位数为246.40μg/L;加工厂盐合格率为99.15%,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5.2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盐民自供盐10月份后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90%以上。[结论]我市继续保持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今后应坚持开展病情监测和坚持防制措施不松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碘盐 甲状腺肿 监测
下载PDF
厦门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家旭 戴龙 +1 位作者 王明斋 张燕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自然感染 鼠类 亚热带地区 厦门 粒细胞增多性 死亡病例 集体发病
下载PDF
厦门市常见鼠形动物及其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家旭 戴龙 +3 位作者 王明斋 张燕峰 陈国伟 郑智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5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共同感染 厦门市 鼠形动物 亚热带地区 粒细胞增多性 死亡病例 感染情况
下载PDF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二)——蚊虫综合治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智民 王明斋 郑维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关键词 有害生物 治理 自然生态系统 蚊虫 环境适应 哺乳动物 物质循环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国伟 王明斋 汪家旭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5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黑热病 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误诊 典型症状 粒细胞缺乏症 葡萄糖酸锑钠 长期发热
下载PDF
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家旭 王明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8-188,182,共2页
本文报道了吸毒者感染粪类圆线虫1例,用肠虫清按常规治疗,治愈。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吸毒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007--2012年厦门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传播途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雪 郑惠能 +3 位作者 王明斋 马桂林 陈娟娟 林碧云 《中国医院统计》 201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2007—2012年HIV/AIDS病人的感染途径及同性感染人群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2007-2012年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流行病学、卡方检验、线性相关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厦... 目的了解厦门市2007—2012年HIV/AIDS病人的感染途径及同性感染人群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2007-2012年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使用描述流行病学、卡方检验、线性相关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厦门市共报告艾滋597例,发病呈上升趋势(r=0.98,P〈0.01);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增加尤为明显。结论近5年来厦门市HIV/AIDS发病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性传播人群尤其是同性传播人群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艾滋病 传播途径 分析
下载PDF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传播能力计算与防控措施效果的模拟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田木 赵泽宇 +13 位作者 芮佳 余珊珊 祝媛钊 徐静文 刘星纯 王瑶 杨蒙 李佳 刘若云 谢昉 雷照 赵本华 王明斋 苏艳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3,共6页
为计算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群传播能力并模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根据COVID-19自然史构建厦门市COVID-19人群传播的易感者-潜伏者-染病者-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covered,SEIAR... 为计算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人群传播能力并模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根据COVID-19自然史构建厦门市COVID-19人群传播的易感者-潜伏者-染病者-隐性感染者-移出者(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asymptomaticrecovered,SEIAR)模型,收集厦门市截至2020年3月7日的COVID-19病例数据建立数据库,将SEIAR模型与数据库拟合计算COVID-19有效再生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Reff),模拟综合干预措施情况下的流行曲线,并评估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截至3月7日厦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35例,其中输入病例22例,继发病例13例,模型与疫情数据拟合结果较好(χ^2=10.375,p=0.996).模型结果显示:1月26日之前,COVID-19在厦门市的Reff为2.78,1月26日之后的Reff为0.35,综合干预措施将Reff降低了87.41%.若1月26日未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则截至3月7日预计累计报告病例和本地病例将分别达到1863和1841例,而实际累计报告病例和本地病例分别为35和13例,分别降低了98.12%和99.29%.上述结果表明厦门市COVID-19人群传播能力较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传播能力 数学模型 干预 效果
下载PDF
厦门市湖里区成蚊密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信金 李学来 +4 位作者 郭志南 王明斋 张峙纬 陈为 陈国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5期499-500,共2页
目的调查厦门市湖里区蚊虫密度及种群构成,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湖里区采获蚊虫2属4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35只/(灯·h)。成蚊密度城乡结... 目的调查厦门市湖里区蚊虫密度及种群构成,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湖里区采获蚊虫2属4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35只/(灯·h)。成蚊密度城乡结合部、医院较高。密度随监测年份逐渐增加,2012-2013年高峰期出现在5、6月份。结论湖里区灭蚊工作可选在5、6月蚊虫密度高峰前开展,特别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医院的灭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密度 调查
下载PDF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明斋 沈理通 +1 位作者 欧阳雪 尹平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掌握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分析其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规律。结果 2011~2015年,厦... 目的掌握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分析其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规律。结果 2011~2015年,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90‰~1.93‰,整体呈上升趋势(P〈0.01)。季节分布特征以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男女性别比1.64∶1,年龄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人群分布主要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病原学检出以EV71为主,占比53.49%。监测预警发现2016年自第15周开始超出常规水平。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处于较高流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警
原文传递
厦门市2013-017年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祝寒松 陈思 +5 位作者 王明斋 欧剑鸣 谢忠杭 黄文龙 林嘉威 叶雯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研究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3.4.3软件对2013-2017年厦门市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资料和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3.4.3软件对2013-2017年厦门市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资料和日手足口病发病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厦门市2013-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6464例,发病数呈上升趋势(F=40.359,P=0.008)。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手足口病发病呈正相关(r>0),日平均本站气压与手足口病发病呈负相关(r<0)。在滞后0~5d的情况下,日平均本站气压>1005hPa时,随着气压的增高,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发病风险随着滞后天数的增加而减弱;气压为1017hPa滞后0d时发病风险最高(RR=1.14,95%CI:0.67~1.94)。相对湿度>95%时,随着相对湿度增加,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滞后时间分布在0~10d,以第4、5天最为明显,相对湿度为100%滞后5d时发病风险最高(RR=1.32,95%CI:1.02~1.71)。>28℃和<8℃时对手足口病发病都是危险因素,但滞后时间不一致,低温时滞后15~20d相对危险度最高,而高温时滞后时间主要分布在5~15d,以日平均气温28℃滞后4d发病风险最高(RR=1.10,95%CI:0.94~1.29)。日照时数较长时(>12h)滞后0~3d对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危险性,其中日照均数13h滞后0d发病风险最大(RR=1.20,95%CI:1.05~1.36)。结论日平均本站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厦门市手足口病发病相关,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考虑纳入手足口病预警预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厦门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与气象因素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祝寒松 王明斋 +4 位作者 谢忠杭 黄文龙 林嘉威 叶雯婧 陈思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影响,为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2月厦门市日均本站气压、日本站气压差、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日均气温差、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 目的探讨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影响,为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2月厦门市日均本站气压、日本站气压差、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日均气温差、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厦门市2013年1月-2019年2月共报告流行性感冒10573例,男女性别比1.29∶1,4~岁组和0~岁组占比居前,依次为52.44%和32.19%。日均本站气压、日本站气压差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呈正相关(r>0),日均气温、日照时数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呈负相关(r<0)。低气压(<980hPa)滞后0~5d时是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危险因素,气压999hPa滞后4d发病风险最高(RR=1.05,95%CI=1.01~1.11)。气压差>18hPa对流行性感冒发病是危险因素,随气压差的增加而增加,<3hPa也是危险因素,总体呈现“U”型。气温<9°C和>23°C对流行性感冒发病是危险因素,呈现“U”型,日均气温1°C滞后4d时发病风险最高(RR=2.40,95%CI=1.01~5.71)。日照1~5h和11~13h滞后1~15d对流行性感冒发病是危险因素,日照13h滞后15d发病风险最高(RR=8.79,95%CI=1.22~63.30)。低气压975hPa经滞后0~15d对4~岁组儿童累计效应有统计学意义(RR=7.82,95%CI=6.40~9.55);气压差5hPa滞后0~15d对60~岁组老年人流行性感冒发病累积效应最高(RR=3.69,95%CI=1.56~8.68);低温1°C和高温31°C滞后0~15d对13~岁组人群和4~岁组儿童均有显著性累积效应,前者较高(RR=40.82,95%CI=3.53~554.19);日照13h滞后0~15d对4~岁组儿童累积效应最为显著(RR=20.41,95%CI=4.12~99.34)。结论日均本站气压、日本站气压差、日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影响厦门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考虑为预警预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感冒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厦门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健 陈国伟 +4 位作者 王明斋 陈华芳 林敏珍 柯雪梅 郭志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9-110,共2页
2008年厦门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6.37%,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7%、0.29%、0.09%和20.13%。岛外辖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病 流行特征 厦门市
原文传递
厦门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理通 王明斋 +2 位作者 颜玉炳 俞新莲 苏成豪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厦门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4—2017年共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21例,死亡4例;患者1~79岁(中位数59岁),... 目的了解厦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厦门市2014—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4—2017年共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21例,死亡4例;患者1~79岁(中位数59岁),发病多在冬春季。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思明区13例(61.9%);8例(38.1%)有基础性疾病。期间发生1起家庭聚集性疫情。16例(76.2%)曾到过活禽市场,病例暴露的外环境病毒污染场所阳性率为77.8%。结论厦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散发为主,冬春高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以大年龄组为主。病例多有活禽市场暴露史,活禽市场外环境污染严重。对市场进行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 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一起农村聚餐所致霍乱暴发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良松 刘晓峰 +10 位作者 付敏 宁红卫 王明斋 陈伟华 谢丰光 周红梅 马会来 朱保平 张丽杰 欧阳云 郑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1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5例病例(1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1例),罹患率为2.3%,无死... 目的分析1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5例病例(1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3例,健康带菌者1例),罹患率为2.3%,无死亡病例。14日午餐为危险餐次,食用甲鱼或鸡肉者罹患率(4.4%)高于未食用者(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0.398~∞);食用木耳酸菜汤对预防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95%CI=0~0.761);从病例的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4株;从聚餐点清洗甲鱼的污水排放口水样中分离到O139霍乱弧菌1株。结论本次疫情为感染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可疑污染来源为甲鱼,食用酸性食品对预防霍乱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甲鱼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