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比对草地贪夜蛾交配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海亮 包斐 +4 位作者 陈斌 徐红星 王桂跃 吕仲贤 赵福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5-1384,共10页
为明确性比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Noctuidae)成虫交配和繁殖的影响,为性信息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特设置雌雄性比为4∶1、3∶1、2∶1、1∶1、1∶2、1∶3和1∶4的7个处理,通过解剖雌蛾卵巢的方法调查不同性比... 为明确性比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Noctuidae)成虫交配和繁殖的影响,为性信息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特设置雌雄性比为4∶1、3∶1、2∶1、1∶1、1∶2、1∶3和1∶4的7个处理,通过解剖雌蛾卵巢的方法调查不同性比对成虫交配能力的影响,并采用生物学方法调查性比对成虫寿命,以及雌蛾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与孵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雄蛾比例可以显著(P<0.05)降低雌蛾的交配率,单头雌蛾的平均交配次数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从4∶1时的0.39次增加到1∶4时的2.31次。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平均单头雄蛾的交配次数从4∶1时的1.56次下降到1∶4时的0.50次。当雌雄性比为1∶1时,雌、雄成虫的寿命均最长。当雌雄性比>1时,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较低,随着雌雄性比的降低,二者显著增加,当雌雄性比降至1∶1时,二者分别为949.48粒和73.68%,但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雄蛾比例,这两个参数不再显著增加。不同性比下,雌蛾的产卵量和幼虫孵化量均集中在羽化后7 d以内。随着雌雄性比的增大,产卵历期相对延长,但峰值相对降低。综上,当雌雄性比为1∶1时,草地贪夜蛾的雌蛾具有最长寿命,可充分交配,并具有最高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此基础上降低雄蛾比例,可降低交配率和雌蛾交配次数,进而降低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比 成虫寿命 交配次数 繁殖能力
下载PDF
两种测报灯对浙中地区玉米田害虫的种群监测与动态分析
2
作者 韩海亮 章金明 +5 位作者 董航顺 陈斌 王桂跃 徐红星 吕仲贤 赵福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研究浙中地区不同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在东阳市同时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东方蝼蛄和斜纹夜蛾进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监测... 为研究浙中地区不同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在东阳市同时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东方蝼蛄和斜纹夜蛾进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监测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峰值数量存在差别,高空测报灯诱集的成虫数量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和斜纹夜蛾在浙中地区每年均可发生4—5代,东方蝼蛄每年可发生1代;高空测报灯监测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春季高峰均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提早2—6 d。利用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峰值的时间差可有效指示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测报灯 自动虫情测报灯 玉米害虫 种群监测 动态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鲜食玉米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分析及其育种目标选择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桂跃 赵福成 +3 位作者 韩海亮 包斐 谭禾平 俞琦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55,共13页
以2010—2016年浙江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表明,16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在品种间、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产量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3.7%(生育期)~17.8%(穗位... 以2010—2016年浙江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结果表明,165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性状在品种间、年份间均有显著差异。在产量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3.7%(生育期)~17.8%(穗位高),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2%(生育期)~11.5%(千粒质量);在品质性状中,甜玉米的变异系数为2.6%(总评分)~6.4%(风味),糯玉米的变异系数为1.9%(气味)~8.4%(风味)。参试品种对玉米螟的整体抗性较差,无高抗品种;对小斑病抗性水平较低,但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对大斑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无对纹枯病高抗的品种,但对纹枯病抗性水平在提高;对茎腐病抗性水平总体较好,抗性品种比例有上升趋势。浙江省鲜食玉米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水平较低,但有逐步提高的趋势,综合抗性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多数品种产量较高(1×10~4kg/hm^2以上),品质中等(总评分84~86分),处于中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合区域试验数据与浙江省的实际生产,提出了鲜食玉米育种的具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品质 抗性 育种目标
下载PDF
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桂跃 韩海亮 +3 位作者 赵福成 王华第 孔晓民 叶建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4-567,共4页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抗性也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类型对粗缩病抗性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农甜3号’对玉米粗缩病表现较强耐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品种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桂跃 苏婷 +3 位作者 韩海亮 谭禾平 包斐 赵福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7-824,共8页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2009年在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站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由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组成:水田无肥区(PCK),水田常规施肥区(PCF),水田测土配方施肥纯...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2009年在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站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由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组成:水田无肥区(PCK),水田常规施肥区(PCF),水田测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PSTF),水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肥区(PSTF+OF),旱地常规施肥区(DCF),旱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肥区(DSTF+OF)。于2015年分析测定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p H值。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田和旱地土壤的可培养细菌与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影响,仅PSTF+OF处理显著(P<0.05)提高土壤可培养真菌的数量。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PSTF+OF和DSTF+OF)显著(P<0.05)提高水田和旱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各处理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PSTF+OF和DSTF+OF)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总体来看,化肥和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下载PDF
玉米苗枯病发病因素调查初报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桂跃 殷为汉 金加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3-24,共2页
苗枯病是发生在玉米苗期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初步鉴定病原为Fusuriummoniliforme Sheld。国外早在50年代就有过报道,国内由于该病很少发生,至今也未对该病作过较详细的报道。1990年在浙江省天台、仙居、临海、东阳等县(市)山区春玉米... 苗枯病是发生在玉米苗期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初步鉴定病原为Fusuriummoniliforme Sheld。国外早在50年代就有过报道,国内由于该病很少发生,至今也未对该病作过较详细的报道。1990年在浙江省天台、仙居、临海、东阳等县(市)山区春玉米大面积发生玉米苗枯病,特别是天台县的西坎、岭上、南平3个山区乡,近5000亩春玉米均有发生,其中2000多亩严重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枯病 病害 防治 发生
下载PDF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桂跃 殷为汉 +1 位作者 金加同 金德庆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75-77,共3页
玉米苗枯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浙江20%春玉米播种面积发生了该病。经初步鉴定,串珠镰刀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明确了品种抗性差、春季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以及玉米苗期缺磷等因子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提出了以推广抗... 玉米苗枯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浙江20%春玉米播种面积发生了该病。经初步鉴定,串珠镰刀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明确了品种抗性差、春季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以及玉米苗期缺磷等因子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提出了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做好种子处理;加强肥水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枯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玉米螟在不同类型玉米上的为害及其去雄与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桂跃 吕仲贤 +2 位作者 陈建明 卜卫良 包焕正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2-94,共3页
根据玉米螟在田间幼虫分布转移规律和不同类型玉米上的为害及去雄与防治效果比较研究 ,提出了玉米喇叭口期免施农药、抽雄初期 1/ 2去雄以及在为害严重地区、1/ 2去雄的基础上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玉米螟防治新方法。
关键词 玉米螟 产量损失 为害特点 去雄 防治
下载PDF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玉米新品种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桂跃 张朝新 蒋炳松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1996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的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时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新品种进行多性...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1996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的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时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新品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组合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此法可作为玉米品比或区试中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综合评估 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新品种超甜135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桂跃 谭禾平 卢德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3-94,共2页
本文论述了鲜食甜玉米的选育目标、超甜135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各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并对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适宜种植区域 推广应用前景 鲜食甜玉米 选育目标 亲本来源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主要种植模式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桂跃 赵福成 +3 位作者 谭禾平 包斐 韩海亮 苏婷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553-1556,1628,共5页
论述浙江省鲜食玉米的产区分布和播种面积、近年主推品种、鲜食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鲜食玉米在浙江省的主要种植模式和最新审定品种的详细介绍,这对进一步促进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 论述浙江省鲜食玉米的产区分布和播种面积、近年主推品种、鲜食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鲜食玉米在浙江省的主要种植模式和最新审定品种的详细介绍,这对进一步促进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现状 种植模式
下载PDF
苏云金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试验、示范初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桂跃 金加同 金德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1期27-29,共3页
1988~1990年在浙江省东阳、磐安等县(市)春、秋玉米心叶末期亩用700克苏云金颗粒剂撮心防治玉米螟,平均幼虫死亡率为97.7%,为害下降率91.5%,校正防效达93.3%,累计应用面积5300多亩。此当地应用的甲胺磷、杀虫双的防效要高,与呋喃丹... 1988~1990年在浙江省东阳、磐安等县(市)春、秋玉米心叶末期亩用700克苏云金颗粒剂撮心防治玉米螟,平均幼虫死亡率为97.7%,为害下降率91.5%,校正防效达93.3%,累计应用面积5300多亩。此当地应用的甲胺磷、杀虫双的防效要高,与呋喃丹的防效相当,且具有省工、省成本、施用安全、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防治方法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可在玉米产区推广应用,尤其在种植甜玉米、玉米笋和吃鲜玉米的地区,其推广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玉米 苏云金杆菌剂 防治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桂跃 卜卫良 《科技通报》 199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在心叶末期防治的基础上,在吐丝期再防治一次,才能有效地减少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玉米螟 幼虫 防治适期
下载PDF
密度对不同基因型糯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桂跃 赵福成 +2 位作者 谭禾平 卢德生 包斐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1期3-5,共3页
经2009—2011年试验,以9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常规密度(3500株/667m2)和高密度(4500株/667m2)2个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不同基因型糯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密度间的产量也有... 经2009—2011年试验,以9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常规密度(3500株/667m2)和高密度(4500株/667m2)2个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不同基因型糯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密度间的产量也有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筛选出了产量、品质、抗性较好的品种为浙糯玉5号、苏玉糯14、浙糯玉4号和渝糯7号,种植密度4 500株/667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耐密性 遗传评价
下载PDF
糯玉米浙糯玉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桂跃 谭禾平 +2 位作者 卢德生 楼肖成 赵福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浙糯玉2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W41为母本,W04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产黄色糯玉米单交种,经品比、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具广阔推广前景。本文论述了浙糯玉2号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主要栽培技... 浙糯玉2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W41为母本,W04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产黄色糯玉米单交种,经品比、区试、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具广阔推广前景。本文论述了浙糯玉2号的特征特性、生育特点、产量表现、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浙糯玉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甜玉米新品种浙甜9号的选育
16
作者 王桂跃 赵福成 +2 位作者 卢德生 谭禾平 楼肖成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杂交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食用品质 玉米杂交种 浙江省 区域试验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发病流行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桂跃 韩海亮 +1 位作者 苏婷 王华第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283-1285,共3页
通过人工饲养灰飞虱,饲毒后经网箱接种和田间网棚接种不同叶龄的玉米,结果表明,室内网箱接种后移栽大田效果优于室外网棚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株做毒源饲毒效果优于玉米粗缩病株做毒源,玉米5叶龄以前是粗缩病发生的敏感期,叶龄越小,粗缩... 通过人工饲养灰飞虱,饲毒后经网箱接种和田间网棚接种不同叶龄的玉米,结果表明,室内网箱接种后移栽大田效果优于室外网棚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株做毒源饲毒效果优于玉米粗缩病株做毒源,玉米5叶龄以前是粗缩病发生的敏感期,叶龄越小,粗缩病发病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流行规律
下载PDF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
18
作者 王桂跃 卢德生 石建尧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石建尧(浙... 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在我省试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途径概述王桂跃卢德生(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石建尧(浙江省种子公司)糯玉米又称蜡质型玉米,它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糯玉米 品种 区域试验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和防治研究
19
作者 王桂跃 金加同 《科技通报》 1991年第6期331-334,共4页
1982~1989年,对浙江省玉米青枯病进行了研究,明确该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的重要病害。病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呈现水渍状腐烂,经鉴定认为该病是由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Ithews)和禾生腐霉(P. graminicol... 1982~1989年,对浙江省玉米青枯病进行了研究,明确该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的重要病害。病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呈现水渍状腐烂,经鉴定认为该病是由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Ithews)和禾生腐霉(P. graminicola Subram)侵染引起。并阐明了品种、播种期、气候、肥料与该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以选育推广抗病品种为主,强调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的防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桔病 侵染规律 防治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20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3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44-1651,共8页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气温相比,高温缩短甜玉米灌浆进程,显著降低粒重、含水量,提高皮渣率。在最佳采收期(水分含量为68%~74%)甜玉米鲜百粒重分别下降了20.8%(厦甜1号)和16.4%(粤甜16)。在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授粉后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高温处理不利于可溶性糖和蔗糖积累,籽粒中糖分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升高。籽粒中蔗糖的合成与分解主要由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催化,SS催化反应是可逆的。高温明显降低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提高ss分解方向活性,导致糖分含量降低,品质变劣。高温缩短两品种SS(合成方向)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而对于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厦甜1号被缩短,粤甜16为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糖分积累 蔗糖代谢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