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熙才 谷玉兰 +2 位作者 金从国 陈艳 伍治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的特点,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肝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120例肝癌患者、66例非癌肝病患者及206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并对...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的特点,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肝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120例肝癌患者、66例非癌肝病患者及206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AFP(169·95±172·17)ng/mL、CA125(165·79±240·63)ku/mL、CA199(105·22±160·41)ku/mL、CEA(16·88±24·98)ng/mL、CA242(50·52±70·72)ku/mL、NSE(14·67±59·07)ng/mL、CA153(28·70±36·01)ku/mL及HGH(6·84±18·74)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分别为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1,P=0·000,P=0·000。其灵敏度分别为:72·5%、50·0%、57·5%、53·3%、40·0%、13·3%、26·7%及15·0%,特异度为:96·6%、94·7%、94·2%、91·3%、96·1%、99·0%、90·8%及95·1%;上述指标除NSE外,其他均明显高于非肝癌患者的水平;单一指标肝癌患者血清阳性解除率最高为AFP达72·5%,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及70·9%,与单一指标比较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为肝癌患者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以及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肝肿瘤/血液 肿瘤标记 生物学/血液 蛋白质阵列分析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多药耐药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熙才 蒋永新 +4 位作者 伍治平 金从国 谷玉兰 陈晓群 陈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3-285,288,共4页
目的建立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基础。方法模拟恶性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经化疗逐渐演化为多药耐药细胞的生理过程,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建成小鼠肿瘤... 目的建立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基础。方法模拟恶性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经化疗逐渐演化为多药耐药细胞的生理过程,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建成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在低剂量阿霉素腹腔注射治疗下,经过15个周期的培育传代,获得了耐药的肿瘤细胞株S-180R。结果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比亲本细胞株高66倍,对VP-16的耐药性高9倍;免疫细胞化学证实耐药细胞显示肿瘤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糖蛋白过量表达;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表明耐药细胞比亲本细胞排除药物的能力提高89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S-180R耐药细胞株的肿瘤多药耐药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筛选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及研究克服肿瘤耐药、提高化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S-180瘤细胞 阿霉素 VP-16
下载PDF
艾舍尔软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熙才 左曙光 +3 位作者 邱宗海 周永春 伍治平 李小英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1-75,89,共6页
目的探讨艾舍尔软胶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经口服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艾舍尔软胶囊50 d后,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等检... 目的探讨艾舍尔软胶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经口服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艾舍尔软胶囊50 d后,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等检测艾舍尔软胶囊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影响;测定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数,观察艾舍尔软胶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测量小鼠的体重及脾脏、胸腺免疫器官重量,评价艾舍尔软胶囊对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艾舍尔软胶囊各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左右耳片重量差值、抗体积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NK细胞活性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舍尔软胶囊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小鼠NK细胞活性的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油 艾舍尔软胶囊 增强免疫
下载PDF
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4 位作者 陈艳 金从国 刘馨 周永春 左曙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2,DNA序列分析证实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VEGFR蛋白表达;以氯化钙法将pcDNA3.1-VR-2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口服型疫苗免疫C57BL/6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外周血VEGFR-2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ELISA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抗体滴度随着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免疫6周后产生了高水平抗VEGFR-2IgG类抗体(1.07±0.01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4±0.033)和质粒对照组(0.14±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17,P=0.000)。MTT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MS1的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效靶比8∶1时CTL活性(89.38±1.5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17±2.54)和空质粒对照组(12.9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2,P=0.0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口服型VEGFR-2DNA疫苗,该疫苗可激活小鼠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 减毒沙门菌 口服型DNA疫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联合CTLs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5
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3 位作者 蒋永新 苏晓三 金丛国 周永春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21,F0002,共9页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新鲜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 lood mononuc learcells,CBMCs),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4+TNF... 目的探讨从人脐血中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新鲜脐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 lood mononuc learcells,CBMCs),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培养并进行相应的表型鉴定.观察肿瘤抗原负载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生成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结果从人脐血分离到的CBMCs经GM-CSF+IL-4+TNF-α共同培养后,第7天镜下即可见典型形态的DCs,细胞表型检测见CD1 a+细胞比例增加到(20.8±1.62)%.DCs负载肿瘤抗原后能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并可特异性抑制YTMLC肿瘤细胞.结论经细胞因子组合可以从脐血中诱导出DCs,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s)的产生,为进一步开展DCs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单个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下载PDF
基因重组构建MDR基因表达载体及其表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熙才 周克敏 +2 位作者 韩复生 张霆均 张莉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构建了人MDRI基因片断的表达载体pGE-Hmdr-1,用氯化钙方法转化E.coliHB101,挑选20个克隆扩增培养,经提质粒,酶切,Agarose电泳检测证实:其中4个克隆含有重组质粒,选...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构建了人MDRI基因片断的表达载体pGE-Hmdr-1,用氯化钙方法转化E.coliHB101,挑选20个克隆扩增培养,经提质粒,酶切,Agarose电泳检测证实:其中4个克隆含有重组质粒,选用含重组质粒载体的菌株扩增培养,经IPTG诱导,超声波破碎,抽提蛋白,GSH-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电泳检测证实:此重组载体已表达所需的目的蛋白(GST-mdr融合蛋白).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基因工程制备人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奠定了基础,纯化的P-糖蛋白将用作抗原制备特异的抗P-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也可用于筛选逆转MDR药物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基因 P糖蛋白 多药耐药
下载PDF
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组织瓣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修复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王熙才 许建波 +6 位作者 李建林 蒋永新 曾才铭 张晋煜 肖砚斌 袁涛 张文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88-88,共1页
目的:为了修复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造成的局部皮肤和肌肉缺损,采用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肌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方法:根据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和侵犯程度、临床分期,精心设计皮瓣或带血管蒂... 目的:为了修复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造成的局部皮肤和肌肉缺损,采用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肌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方法:根据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和侵犯程度、临床分期,精心设计皮瓣或带血管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进行修复。结果:从1998年5月-1999年3月,我科共收治了9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广泛切除肿瘤后,其中4例采用游离植皮,5例采用带血管蒂肌皮瓣或皮瓣转位修复,均获成功,手术前后配合相应的放、化疗,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无一例复发或坏死.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游离植皮或带血管蒂肌皮瓣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修复中疗效较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肿瘤 带血管蒂 游离植皮 切除修复 组织瓣 昆明医学院 肌皮瓣 临床应用 云南 不同部位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小鼠3LL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4
8
作者 蒋永新 王熙才 +5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李佳 伍治平 刘光明 李树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TUNEL分析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24%及81.08%。流式细胞术检测美洲大蠊提取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其凋亡率也升高,S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流式细胞法分析3LL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显示,无论是低剂量组还是高剂量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上调Fas、FasR、p53等凋亡基因表达,下调Bcl-2抑制凋亡基因表达。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LL肺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3LL肺肿瘤 凋亡 FAS FasR P53 BCL-2基因
下载PDF
小鼠Lewis肺癌原位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馨 伍治平 +3 位作者 左曙光 周永春 陈艳 王熙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2-4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原位模型包括小鼠自发性肺肿瘤模型和气道内接种模型等,但自发性肺肿瘤模型耗时较长且成瘤率不能保证,而气道内接种模型成瘤部位及大小不稳定。本研究以3LL细胞系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肺原位,与皮下接种模型比较,探讨其... 背景与目的肺癌原位模型包括小鼠自发性肺肿瘤模型和气道内接种模型等,但自发性肺肿瘤模型耗时较长且成瘤率不能保证,而气道内接种模型成瘤部位及大小不稳定。本研究以3LL细胞系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肺原位,与皮下接种模型比较,探讨其稳定性、转移特性,并建立小鼠肺原位癌模型的优化方法。方法将不同数量级的3LL细胞分别直接接种于C57BL/6小鼠左侧腋下制备皮下接种模型和以Matrigel悬浮后接种于其左肺制备原位接种模型,观察两种模型的生存期,并对小鼠进行解剖后行病理切片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v。结果皮下组成瘤率分别为100%、66.7%、16.7%,未见明显转移。原位组成瘤率分别为100%、100%、83.3%,并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及肺脏。原位组中位生存期(38d、35d、23d)明显少于皮下接种组(82d、72d、50d)。原位接种组微血管密度(120.2±9.73)高于皮下组(92.6±7.12)。原位接种组肿瘤细胞悬液CD44v表达(26.46±1.56)%高于皮下接种组(23.13±1.02)%。结论以3LL细胞接种于小鼠肺部所建立的肺癌原位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高,具有较皮下接种模型更强的转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伍治平 王熙才 +4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蒋永新 谷玉兰 陈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8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8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3个标志物检测水平(CD62P分别为:2.58±1.62、15.71±12.27和3.01±1.63)与正常对照组(CD62P分别为:1.04±0.45、2.18±0.85和1.48±0.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分别受临床分期(CD62P分别为:1.87±1.16/3.28±1.71、7.67±2.46/23.58±12.94和2.25±1.11/3.76±1.73)、手术与否(CD62P分别为:1.50±0.59/3.20±1.69、9.08±4.94/19.49±13.58和2.02±0.75/3.58±1.74)及肿瘤有否转移(CD62P分别为:2.10±1.60/3.19±1.44、8.27±2.42/25.00±13.18和2.51±1.74/3.64±1.24)等因素影响。结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可能成为监测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外周血 血小板 活化标志物CD62p
下载PDF
阿霉素在小鼠体内诱导S-180细胞株抗药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霆钧 高翠华 +2 位作者 张莉芳 王熙才 韩复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阿霉素腹腔注射治疗15个周期培育传代,得到抗阿霉素的S-180细胞株(S-180R)。此抗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抗药性比亲本细胞提高66倍。对典型的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刻V... 利用BABL/c小鼠,腹腔接种S-180瘤细胞,阿霉素腹腔注射治疗15个周期培育传代,得到抗阿霉素的S-180细胞株(S-180R)。此抗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抗药性比亲本细胞提高66倍。对典型的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刻VP16(Etoposide)抗药性增加9倍。经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抗药细胞显示多药抗药基因(MDRgene)产物P-170糖蛋白过表达。流式萤光细胞仪测试结果也表明抗药细胞比亲本细胞排出药物能力提高89倍。可以肯定这是MDR基因过表达产物所致。本工作为筛选有效逆转抗药功能的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提供了有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阿霉素 S-180细胞株 肿瘤
下载PDF
蒿甲醚对小鼠结直肠癌的抑瘤及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启顺 伍治平 +2 位作者 高诚伟 吴永贵 王熙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mL-1)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d)、中剂量50mg/(kg...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mL-1)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d)、中剂量50mg/(kg·d)、高剂量66.6mg/(kg·d)和中剂量50mg/(kg.d)加铁剂1.5mg/(kg·d)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d)、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均在接种5d后,顺铂采用腹腔注射15d停药,其余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d,每天1次,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3)=0.5ab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各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和53.5%;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P<0.05,P<0.01);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铁剂合用能使抑瘤率增加;在具有抑瘤作用的同时,蒿甲醚还具有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蒿甲醚 BALB/C 小鼠CT-26 抑瘤作用 抑制血管生成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永新 王熙才 +4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伍治平 李新 李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肺鳞癌细胞系YTMLC的作用并对其抗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双氢青蒿素对YTM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和TUNEL分析,检测双氢青蒿素对YTML...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肺鳞癌细胞系YTMLC的作用并对其抗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双氢青蒿素对YTML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和TUNEL分析,检测双氢青蒿素对YTMLC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早期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对YT-MLC细胞分别作用48h、72h,其IC50分别为310·456μg/ml、77·983μg/ml(P<0·01),对YTMLC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显示肺鳞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凋亡率逐渐升高,且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数目减少;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其作用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结论:双氢青蒿素具有较明显的抑瘤效应,其抗癌机理可能与诱导YTMLC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YTMLC细胞系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绿原酸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馨 陈晓群 +3 位作者 李佳 金从国 伍治平 王熙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12-14,共3页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5 mg/ml CGA作用MCF-7细胞48 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 mg/ml CGA处理MCF-7细胞48 h后,Cyc-lin 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0.28(P=0.001)。结论 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G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素D1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永新 李高峰 +5 位作者 王熙才 金从国 李佳 陈晓群 李明 伍治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4-787,共4页
目的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与完全培养基(CM)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及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用AIMV及完全培养基加入4种细胞因子(IFN-γ、IL2、IL-1及OKT3)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 目的比较无血清培养基(AIMV)与完全培养基(CM)体外诱导扩增CIK细胞及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用AIMV及完全培养基加入4种细胞因子(IFN-γ、IL2、IL-1及OKT3)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增殖高峰较晚(14~17天),但增殖倍数高,在细胞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方面两种培养基培养的CIK细胞均无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无血清培养基可代替完全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免疫 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肿瘤
下载PDF
癌相关性炎症因子IL-6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萍 刘馨 +1 位作者 刘洪璐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74-3177,共4页
慢性炎症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癌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6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能增加肿瘤的侵袭能力、促进肿瘤远处转移及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等,深入研究IL-6作用于恶性肿瘤的机制,揭示微环境与实体肿瘤相... 慢性炎症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癌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6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能增加肿瘤的侵袭能力、促进肿瘤远处转移及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等,深入研究IL-6作用于恶性肿瘤的机制,揭示微环境与实体肿瘤相互联系的分子基础,为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癌相关性炎症因子IL-6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炎症 白介素6 微环境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肿瘤化疗辅助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7
作者 柏茂树 伍治平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97-601,共5页
中药可通过改善免疫功能、保护造血功能、协同增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化疗辅助作用,但其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辅助药物 中药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肺癌及其他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房娟 刘馨 +1 位作者 陈艳 王熙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740-1742,共3页
人参皂苷抗癌症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人参皂苷抗肺癌;联合化疗抗肺癌的作用机制;在抗肿瘤方面的其他作用;抗肺癌外的其他肿瘤等实验研究作一文献综述。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肺癌 其他肿瘤 实验研究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miR-370和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馨 兰敏 +3 位作者 陈晓群 黄尤光 李佳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miR-370和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肺癌及对应的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q PCR检测miR-370和EGFR m RNA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共转染野生型及突变型EGFR 3’UTR质粒和miR-370... 目的:探讨miR-370和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肺癌及对应的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q PCR检测miR-370和EGFR m RNA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共转染野生型及突变型EGFR 3’UTR质粒和miR-370 mimics后的荧光强度。分析miR-370和EGFR的相关性及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R-370在肺癌组织中的中位(P25,P7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0.153(0.119,3.068)vs 0.875(0.026,6.145),P<0.05],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2.974(1.728,2.975)vs 2.081(0.897,4.873),P<0.05],两者水平呈负相关(r=–0.361,P<0.01)。双荧光素酶检测显示EGFR 3’UTR可与miR-370结合。miR-370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肺癌组织中miR-370低表达、EGFR高表达,两者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iR-370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70(miR-37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肺癌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联华 黄云超 +6 位作者 赵光强 王熙才 周永春 马千里 雷玉洁 陈安宁 王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期、期和a期NSCLC患者50例,经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CIK细胞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和8周动...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期、期和a期NSCLC患者50例,经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CIK细胞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和8周动态监测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比率以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CIK细胞治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外周血CD3+、CD4+T细胞、NK细胞和CD4+/CD8+的比值、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于治疗后4周达高峰,此后逐渐回落;而Th2细胞因子于CIK细胞治疗后2周下降,治疗后4周降至低谷。CIK细胞治疗组于CIK细胞治疗后2、4、8周CD3+、CD4+、CD4+/CD8+、NK细胞、IL-2、INF-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常规治疗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CD3+70.2%±9.1%vs.46.3%±5.8%;CD4+40.2%±7.1%vs.22.9%±4.5%;CD4+/CD8+1.82±0.43vs.1.09±0.34;NK15.7%±5.4%vs.10.5%±2.5%;IL-234.8±11.7ng/Lvs.19.8±12.1ng/L;INF-γ63.7±23.3ng/Lvs.30.8±10.6ng/L;IL-410.2±8.6ng/Lvs.25.8±6.3ng/L;IL-1010.6±3.4ng/Lvs.21.4±8.6ng/L]。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增强NSCLC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