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榄地区慢性疼痛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立勋 朱亮先 +3 位作者 郭瑞 马钧阳 程松鹤 李瑞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0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慢性疼痛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2月间,对小榄地区常住人口,年龄在40-70岁间进行整群多级抽样,随机取样。采用调查员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3226份。结果疼痛患病率为53.6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慢性疼痛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2月间,对小榄地区常住人口,年龄在40-70岁间进行整群多级抽样,随机取样。采用调查员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3226份。结果疼痛患病率为53.6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2.97%,女性为57.03%,女性多于男性。慢性疼痛患者常见的疼痛区域分别是腰、颈、膝关节和三叉神经。67.3%慢性疼痛患者由于缺乏目的性分布在非疼痛专科门诊就诊,32.7%就诊于疼痛专科。慢性疼痛与患者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关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小榄地区慢性疼痛发病率较高,导致许多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和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但干预措施有限,地区性疼痛专科医疗服务还需积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流行病学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静镇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勋 汤志平 +2 位作者 李建宾 李瑞钰 李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自控镇静镇痛(PC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D组)常规术前用药及术中强化麻醉+局麻;余3组行PCSA+局麻,PCSA药物配伍为均含异丙酚5mg/ml...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自控镇静镇痛(PC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D组)常规术前用药及术中强化麻醉+局麻;余3组行PCSA+局麻,PCSA药物配伍为均含异丙酚5mg/ml外,另复合舒芬太尼0.625μg/ml(S1组)、0.875μg/ml(S2组)、1.25μg/ml(S3组),于术前半小时以负荷剂量、每小时持续剂量及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均为0.04ml/kg、锁定时间为3min的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病人自控镇静镇静(LCP)模式给药。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PCSA。监测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焦虑评分(AVTV)、镇静评分(OAA/S)、脑电双频指数(BIS)、疼痛评分(VAS)、病人按压PCA键总次数(D1)与实际进药次数(D2)并计算其比值D1/D2,以及SpO2、MAP和HR。比较各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除D组外,PCSA3组术前均达到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术中基本达到稳定的清醒镇静状态,而D组有部分病人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镇静评分OAA/S与.BIS值的相关系数PCSA3组明显高于D组(P<0.01)。术中VAS最高评分S2组和S3组低于D组(P<0.05,P<0.01),且S2组和S3组D1/D2比值低于S1组。MAP、HR比较:D组手术前、中、后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S1组术中高于基础值(P<0.05),S2及S3组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SpO2:SpO2<95%的发生率分别为16.7%(D组),0(S1组),12.50%(S2组),25.0%(S3组)。PCSA3组病人满意度及术者对病人的合作评分均高于D组(P<0.01)。结论局麻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PCSA是可行的,病人的舒适度及合作度得以提高,合理的药物配伍剂量和给药参数能提高疗效,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镇静 镇痛 异丙酚 舒芬太尼 甲状腺 手术
下载PDF
椎间盘造影术与椎间盘阻滞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中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勋 吕飞舟 +3 位作者 马晓生 夏新雷 王洪立 姜建元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椎间盘造影术与椎间盘阻滞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诊断中的检查结果。方法 2008年9~2011年9月收治78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男32例,女46例,平均年龄38岁(29岁~46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考虑椎间盘源性腰痛。为进一步诊断进... 目的比较分析椎间盘造影术与椎间盘阻滞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诊断中的检查结果。方法 2008年9~2011年9月收治78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男32例,女46例,平均年龄38岁(29岁~46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考虑椎间盘源性腰痛。为进一步诊断进行椎间盘造影术,注射造影剂复制出平时典型腰痛者为阳性,造影诱发痛结果为单节段阳性者同时进行该节段椎间盘阻滞术,造影诱发痛结果为阴性者,选择临床高度怀疑的责任节段进行椎间盘阻滞术。椎间盘内阻滞后30 min,患者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缓解60%以上者为阳性。记录并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椎间盘造影术:阳性60例,其中42例为单节段,18例为多节段;阴性18例。椎间盘阻滞术:42例单节段诱发痛阳性病例中30例椎间盘阻滞术阳性;18例诱发痛阴性病例中10例椎间盘阻滞术阳性。结论椎间盘阻滞术的检查结果与椎间盘造影术检查有差异,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腰痛 放射摄影术 布比卡因
下载PDF
不同小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立勋 廖家荣 +1 位作者 李瑞钰 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7期18-19,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小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效价比。方法166例拟行无痛人流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3组(S1组,S2组,S3组),分别静脉注射...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小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效价比。方法166例拟行无痛人流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3组(S1组,S2组,S3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舒芬太尼5μg、7.5μg和10μg,3min后静脉匀速推注异丙酚2mg/kg,神志消失后开始手术操作。术中视情况追加异丙酚0.5mg/kg~1.0mg/kg。连续观察HR、SBP、DBP、SpO2,以及麻醉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和副作用。结果麻醉时间及术中异丙酚用量S1组与F组相似(P>0.05),而S2组,S3组均少于F组(P<0.05,P<0.01),麻醉恢复时间F组均长于S1、S2、S3组(P<0.01),S3组长于S1组(P<0.05),心率变化幅度S2组S3组均小于F组(P<0.05),血压降低幅度四组无差别(P>0.05)。SpO2最低值S1组与F组相似(P>0.05),S2组S3组均低于F组(P<0.05),S2组与S3组相似(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更能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要求,副作用少,随着舒芬太尼用量的增加,异丙酚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增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镇痛效价比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镇痛效果
下载PDF
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的诊断及治疗:26例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勋 姜建元 +3 位作者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王洪立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的临床特点及后路融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5月本院采用手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患者26例。分析总结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手术...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的临床特点及后路融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5月本院采用手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患者26例。分析总结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6-66岁,平均43.3岁。15例既往有明确外伤史,21例患者有颈部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前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8-15分,平均10.1分。所有患者影像学均有寰枢椎脱位表现,其中22例为可复性,有2例伴有上颈椎其他畸形。24例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2例行枕颈融合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12-36个月),26例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颈部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2-17分,平均15.1分(P〈0.05)。结论不稳定性齿突游离小骨容易损伤脊髓,应尽早手术重建其稳定性,经后路融合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尖 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及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勋 马钧阳 +1 位作者 曹欣 李瑞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及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者10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及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者10例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测检查,明确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价值,随后对颈源性头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明确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效果。结果行超高频超声对3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检查,颈部血流正常患者4例(13.33%),颈部血流异常患者26例(86.67%),其中血流速度减慢患者11例,双侧血流不对称患者11例,血流不稳定患者4例。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肌电图正常患者5例(16.67%),异常者25例(83.33%),对照组正常者10例(100.00%);两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对比,VAS评分均明显降低(F=58.389,P=0.000)。结论颈源性头痛患者超声引导下选择性肌电图和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选择性肌电图 神经阻滞 颈源性头痛 诊断 疗效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针刀治疗靶点体表定位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立勋 马钧阳 +2 位作者 朱亮先 蔡永红 郭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2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患者诊疗信息,研究针刀治疗靶点的体表定位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初步诊断为颈源性头痛患者,按以下方法查找阳性反应点:①患者主诉疼痛部位;②高位颈神经(C1-C3)走向的体表投影;③高位颈神经支配的肌筋膜组织及其筋膜链...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患者诊疗信息,研究针刀治疗靶点的体表定位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初步诊断为颈源性头痛患者,按以下方法查找阳性反应点:①患者主诉疼痛部位;②高位颈神经(C1-C3)走向的体表投影;③高位颈神经支配的肌筋膜组织及其筋膜链。行阳性反应点局麻药阻滞效果阳性后行针刀治疗,1次/周,共3次。分别于治疗后2周、6周、12周随访;统计头痛缓解、颈椎活动度及伴随症状改善等临床疗效,分析有效治疗点(靶点)的体表定位和组织结构,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①确诊11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访治疗后2周、6周、1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111例)、94.9%(113例)、86.6%(103例);②治疗靶点定位及频数:颈源性头痛病例中治疗靶点出现在第C2棘突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占78.2%(93例)、C2-C3小关节处75.6%(90例),乳突下缘C1横突尖65.5%(78例),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内1/3处52.1%(62例)和外1/3处43.7%(52例)、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35.3%(42例)、其余出现在C3-C7棘突旁开2~3 cm区域、头皮下筋膜、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区域。结论颈源性头痛针刀治疗靶点主要分布在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第三枕神经及耳大神经易被肌筋膜卡压处,其次为中下位颈神经后内侧支/小关节处;针刀松解肌筋膜链上激痛点亦可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刀 治疗靶点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勋 程松鹤 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3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拟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点穿刺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 目的观察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拟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点穿刺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21例。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前即刻,气腹后5min、30min,术毕30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并记录HR、MAP值。结果CSEA组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改变,手术开始前即刻及气腹后E明显增高(P<0.05),术后30min基本恢复;GA组气腹后NE及E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30min仍未恢复。手术开始前即刻CSEA组HR高于GA组(P<0.05),气腹后CSEA组HR、MAP低于GA组。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能较好地抑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硬膜外麻醉 应激反应 腹腔镜 腹股沟疝修补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C2-3小关节阻滞联合寰枢侧关节后方针刀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立勋 马钧阳 +1 位作者 朱亮先 蔡永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8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究颈源性头痛应用超声引导下颈2-3小关节阻滞联合寰枢侧关节后方针刀松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超声引导下寰枢侧关节后方局麻后针刀松... 目的:探究颈源性头痛应用超声引导下颈2-3小关节阻滞联合寰枢侧关节后方针刀松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超声引导下寰枢侧关节后方局麻后针刀松解联合颈2/3小关节阻滞。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行寰枢侧关节后方局麻,联合颈2-3小关节阻滞,将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头痛持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治疗之前无明显差异,疼痛持续时间无差异,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患者患者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均降低,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V A S评分显著降低,疼痛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1)。结论:颈源性头痛应用颈2-3小关节阻滞能缓解头痛,联合应用寰枢侧关节后方针刀松解能够明显提升长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针刀松解 神经阻滞 寰枢侧关节 颈源性头痛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的处理
10
作者 王立勋 姜建元 黄煌渊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置换髌骨仍有争论。术后膝前疼痛及与髌骨有关的并发症是争论的焦点。假体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减少的关键。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表面置换 髌股关节 假体设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杨纲华 林静丽 +2 位作者 何绮桃 王韬 王立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全麻复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VB)+术后CTPVB镇痛,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CTPVB,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CTPVB效果。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拔出气管导管30min(T1)、术后2h(T2)、6h(T3)、24h(T4)、48h(T5)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入室后(T0)、T4、T5时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记录三次测量的最大值;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相应时段的血气分析各一次,抽取桡动脉血标本前停止吸氧30min,记录PaCO2、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5时G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FVC、FEV1、MMF明显降低(P〈0.05),GP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PaO2明显降低(P〈0.05)、PA-aO2明显增大(P〈0.05);T4、T5时GP组的PaO2明显高于G组、PA-a O2明显小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PVB镇痛效果完善,可明显改善开胸术后肺功能,促进肺部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肺功能 开胸手术 镇痛
下载PDF
NI和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增停 王立勋 +1 位作者 李瑞钰 马钧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878-2880,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趋势指数(N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I组、BIS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 目的探讨麻醉趋势指数(N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I组、BIS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术中知晓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I组和BIS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NI组和BIS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知晓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期间使用NI和BIS监测,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趋势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深度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脊髓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立勋 黄煌渊 +1 位作者 姜建元 俞永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44-546,i004,共4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脊髓压迫伤中的局部聚集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致大鼠脊髓中度损伤,实验动物分正常大鼠损伤组、低白细胞血症大鼠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观察伤后1、3、6、12、24h伤段脊髓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记录...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脊髓压迫伤中的局部聚集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致大鼠脊髓中度损伤,实验动物分正常大鼠损伤组、低白细胞血症大鼠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观察伤后1、3、6、12、24h伤段脊髓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记录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斜板试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结果:脊髓压迫伤后1hMPO活性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低白细胞血症组伤后3hMPO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脊髓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脊髓损伤后局部中性粒细胞聚集增加,可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急性脊髓损伤 实验 低白细胞血症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MAP、HR、StO_2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瑞 何婉雯 +3 位作者 王立勋 李辉 陈友利 李建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95-9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的全身麻醉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血氧饱和度(St O2)。方法60例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均采用闭环靶控输注系统维持全身麻醉,分为靶麻醉深度指数(NI)45~55者(A组)、35~45者(B组)...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的全身麻醉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血氧饱和度(St O2)。方法60例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均采用闭环靶控输注系统维持全身麻醉,分为靶麻醉深度指数(NI)45~55者(A组)、35~45者(B组)、25~35者(C组)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切皮时(T4)、切皮后5 min(T5)、麻醉药物停药时(T6)、手术结束拔管时(T7)的MAP、HR及St O2。结果 B、C组T1T6时MAP、HR均低于A组(P均〈0.05;T1T6时C组MAP、HR均低于B组,P均〈0.05。各时点A、B组St O2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与A、B组比较,各时点C组St O2均降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NI维持在35~45时,MAP、HR、St O2可保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即NI维持在35~45时患者循环稳定,脑氧代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镇静深度 全身麻醉 平均动脉压 心率 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桡侧腕屈肌H反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超君 吕飞舟 +5 位作者 夏新雷 王立勋 马晓生 金翔 朱愈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50%-60%。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1.3%。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无法耐受相应症状者,手术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近期研究证明NDI、SF-36、SF-12及VAS疼痛评分等评分系统都是较为可靠的评估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方法,但由于个体对于不适及疼痛等的耐受能力不同,所以利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桡侧腕屈肌H反射是一项常规且可靠的评估C6及C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试图通过术前及术后桡侧腕屈肌H反射的相关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对C6或C7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客观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桡侧腕屈肌 术后评估 H反射 神经电生理技术 应用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晓生 姜建元 +5 位作者 吕飞舟 邵明昊 夏新雷 王立勋 王洪立 张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评估无骨折脱位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traumatic central cord syndrome,TCCS)的手术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的颈椎TCCS患者66例,评估损伤后24h内、术前、术后5d、末次随访时的ASI... 目的 :评估无骨折脱位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traumatic central cord syndrome,TCCS)的手术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的颈椎TCCS患者66例,评估损伤后24h内、术前、术后5d、末次随访时的ASIA评分和JOA评分,测量椎管最大狭窄程度(maximum canal compromise,MCC)及脊髓最大受压程度(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了解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椎管狭窄程度、椎管狭窄节段数及术前ASIA评分与手术前后ASI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相关性。按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分为A(〈1周)、B(1~3周)、C(〉3周)3组,在不同时间点评估3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情况。结果:66例患者术后5d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ASI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MCC平均为(52.64±10.89)%,MSCC平均为(26.71±13.27)%;MSCC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及ASIA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患者年龄与JOA评分改善率呈负相关(P〈0.05);术前ASIA评分与末次随访ASIA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MCC、椎管狭窄节段数、手术入路与JOA评分改善率及末次随访ASIA评分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3组伤后不同时间手术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前ASI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JOA评分及ASIA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A、B、C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78.4±6.7)%、(71.3±7.8)%、(63.2±9.1)%,三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椎TCCS安全有效,术前ASIA评分、脊髓受压程度、患者年龄影响TCCS预后;尽早(1周内)行减压手术可能更有利于颈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椎管狭窄 颈椎手术
下载PDF
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治疗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钧阳 王立勋 +3 位作者 陈友利 程松鹤 杨纲华 蔡永红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比较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两种技术在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疼痛门诊100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年龄17~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臭氧注射... 目的比较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两种技术在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疼痛门诊100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年龄17~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臭氧注射治疗组(臭氧组)50例和射频热凝治疗组(射频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六点行为评分(BRS-6评分),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缓解优良率和满意度,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臭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为(1.52±1.30)分,BRS-6评分为(1.26±0.72)分,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为(2.82±1.41)分,BRS-6评分为(2.59±1.24)分;射频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为(1.51±1.41)分,BRS-6评分为(1.27±0.69)分,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为(2.73±1.52)分,BRS-6评分为(2.62±1.21)分。两组VAS评分和BRS-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臭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0%,射频组为96.0%,两组治疗满意度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臭氧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16%,射频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在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均有确切疗效,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臭氧 射频热凝 疗效
下载PDF
填充相变材料的复合搁架的传热与蓄冷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学红 李伟平 +3 位作者 王立勋 赵鑫利 吕彦力 龚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8,共6页
为改善冷藏陈列柜性能,降低柜内食品温度,抑制融霜期间食品温度的回升,利用热管的高导热性和相变材料的蓄冷特性,将冷藏陈列柜的搁架设计成由热管和相变材料构成的复合式搁架。通过实验研究填充三种相变材料(RT3、RT4、RT5)的搁架的... 为改善冷藏陈列柜性能,降低柜内食品温度,抑制融霜期间食品温度的回升,利用热管的高导热性和相变材料的蓄冷特性,将冷藏陈列柜的搁架设计成由热管和相变材料构成的复合式搁架。通过实验研究填充三种相变材料(RT3、RT4、RT5)的搁架的传热和蓄冷特性以及对冷藏陈列柜中食品包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相比未改进的搁架,填充RT3的复合搁架上食品包温度降低13.7%~80.0%,温升减小53.3%~70.0%;填充RT4的复合搁架上食品包温度降低20.0%~83.3%,温升减小83.3%~87.5%;填充RT5的复合搁架上食品包温度回升减小66.7%~75.0%。三种复合搁架相比较,填充RT4的复合搁架上各层、各排食品包平均温度最低,均在5℃以内,因此RT4相变材料蓄冷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相变材料 食品温度 热管 冷藏陈列柜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纲华 王立勋 +6 位作者 卢增停 陈立新 李瑞钰 郭瑞 马钧阳 刘细斌 朱亮先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体重指数≥30kg/m2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0岁。随机均分为四组(n=30):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组(US-NS)、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体重指数≥30kg/m2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0岁。随机均分为四组(n=30):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组(US-NS)、超声引导定位组(US)、神经刺激仪定位组(NS)和传统异感定位组(TS)。记录各组臂丛神经阻滞的评价指标。结果 US-NS组、US组和NS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TS组(P〈0.01);US-NS组、US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NS组和TS组(P〈0.01),US-NS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US组、NS组和TS组(P〈0.01);刺破血管发生率US-NS组、US组明显低于NS组和TS组(P〈0.01),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US-NS组、US组明显低于TS组(P〈0.01)。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时间短,并发症少,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臂丛 神经阻滞 肥胖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Narcotrend监测对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瑞 杨慧 +2 位作者 何婉雯 王立勋 李瑞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对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NI)指数、唤醒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寻更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方法将10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分为5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唤醒前15min停用异丙酚,调整瑞芬太尼... 目的对比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对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NI)指数、唤醒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寻更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方法将10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分为5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唤醒前15min停用异丙酚,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R22.1μg/L,R32.4μg/L,R42.7μg/L,R53.0μg/L,R1泵注等容生理盐水。15S唤醒1次,记录停药(T0)、唤醒初期(T1)、配合指令期(T2)、静脉注射异丙酚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I指数及唤醒时间(T0~T2)。结果T1~2与T0的NI、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3组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4~5组唤醒时间长于R1~3组(P〈0.05)。R1~3组NI值在T1~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4~5组NI值低于前3组(P〈0.05)。在T1~2,R2组MAP、HR低于R1组,R3~5组均低于R1~2组(P〈0.05),R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种浓度中瑞芬太尼相对安全有效的靶控浓度为2.4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 脑功能区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