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含水率下电-热耦合应力对油纸绝缘界面小分子气体扩散特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云鹏 王靖瑞 +2 位作者 李庆民 吴兴旺 吴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1,共10页
油纸绝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电—热耦合应力作用,其内部产生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界面处析出,造成局部放电甚至绝缘击穿,危害变压器的运行安全。文中通过搭建油纸绝缘电—热耦合实验平台,分别对不同温度、不同电场强度以及不同含水... 油纸绝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电—热耦合应力作用,其内部产生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从界面处析出,造成局部放电甚至绝缘击穿,危害变压器的运行安全。文中通过搭建油纸绝缘电—热耦合实验平台,分别对不同温度、不同电场强度以及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油纸绝缘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以及含水率的提高,气泡析出的起始温度逐渐下降。由此进一步建立油纸绝缘界面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以绝缘纸老化裂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CO_(2)为例,对其在油纸绝缘界面处的聚集状态、相对浓度,扩散系数,氢键作用以及自由体积分数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升温提高了自由体积分数,促进了CO_(2)分子的布朗运动,较多CO_(2)分子扩散至界面处与绝缘油中,扩散系数提高了187.96%。相同温度作用下,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CO_(2)分子与其他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量减少,导致CO_(2)受到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小,290K时,电场从50kV/m增大到200kV/m时,扩散系数平均提高了90.41%;360K时,提高14.02%。含水率的提高使得CO_(2)分子的扩散系数平均提高了367.17%。结果表明,温度和含水率在油纸界面气体分子扩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研究通过微观分子动力学仿真手段,揭示了电—热耦合应力对气体分子扩散的影响机制,为变压器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监测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分子动力学模拟 电热耦合 扩散机制
下载PDF
Long-term corona behaviour and performance enhancing mechanism of SiC/epoxy nanocomposite in SF6 gas environment
2
作者 王靖瑞 李庆民 +4 位作者 公衍峰 侯启鑫 刘衡 王健 任瀚文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nterface insulation problem of DC GIS/GIL basin insulators,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ating will change greatly, and the insulation strength will be comp...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nterface insulation problem of DC GIS/GIL basin insulators,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ating will change greatly, and the insulation strength will be completely lost, after long-term use in the extreme conditions of corona eros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multi-needle-plate electrode platform was constructed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use performance of Si C-doped nanocomposite exposed to corona discharge in SF6gas. Samples with a high Si C content have advantages in maintain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elemental composition, erosion dep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mass loss. The nanocomposite doped with 6 wt.% Si C has prominent surface insulation strength after long term exposure to corona, and the others are close to losing, or have completely lost,their insulating properties. Furthermore,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exposed to corona discharge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proposed Reax FF MD model of energetic particles from SF6decomposition bombarding the epoxy surface.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SF particles and F particles with the cross-linked epoxy resin, and the Si C nanoparticles providing shelter to the surrounding polymer and mitigating their suffering direct bombardment,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damage propagation depth, mass lo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change of nanocomposite material bombarded by SF6decomposition products is reproduced in this simulation. Finally, the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of insulation properties for the Si C-doped composite was elucidated with DFT analysis. The band gap of the molecule containing S drops directly from the initial 7.785 e V to 1.875 e V, which causes the deterioration of surface electr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discharge in SF6 SiC doped nanocomposite epoxy resin ReaxFF MD DFT(Some figures may appear in colour only in the online journal)
下载PDF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庆民 常亚楠 +3 位作者 王健 胡琦 王靖瑞 郭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82-4193,共12页
金属微粒是威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粒陷阱作为抑制GIL内微粒的重要措施,其设计技术是GIL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GIL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GIL微粒陷阱的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 金属微粒是威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粒陷阱作为抑制GIL内微粒的重要措施,其设计技术是GIL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对GIL微粒陷阱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GIL微粒陷阱的发展历程,并对已有的GIL微粒陷阱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概述了GIL内金属微粒的运动特性,重点对比了交、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交、直流GIL中微粒陷阱的捕捉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此外介绍了微粒陷阱参数优化与布置策略等关键设计技术,提出了通过建立微粒运动轨迹计算模型分析陷阱捕捉效果的方法,获得陷阱优化参数与最佳布置位置;最后归纳了微粒陷阱设计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为GIL内部微粒陷阱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 金属微粒 微粒陷阱 设计优化 布置策略
下载PDF
不同麻醉状态下Wistar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靖瑞 张伟 +1 位作者 郑婕 史学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状态对Wistar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40只8~10周龄Wistar大鼠,麻醉后于初级视皮层对应位置硬脑膜表面埋置记录电极,于鼻骨处埋置参考电极。对麻醉状态下的大... 目的探索不同麻醉状态对Wistar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40只8~10周龄Wistar大鼠,麻醉后于初级视皮层对应位置硬脑膜表面埋置记录电极,于鼻骨处埋置参考电极。对麻醉状态下的大鼠采用时间频率为2 Hz和空间频率为0.04 c·d^(-1)的黑白翻转棋盘格刺激,记录相同时间段内的PVEP及基线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根据EEG功率频谱分析将麻醉分为多个阶段,比较不同阶段大鼠PVEP振幅及峰值期的稳定性。结果麻醉状态下大鼠的EEG可以根据功率频谱图分为delta波为主的慢波睡眠期(0.1~3.0 Hz)、过渡期(3.1~4.4Hz)、theta波为主的浅睡眠期(4.5~6.0 Hz)。三个阶段的PVEP振幅分别为(20.55±8.32)μV、(32.25±4.86)μV、(28.12±4.79)μV,振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49%、15.08%、17.04%。结论不同的麻醉状态下记录到的PVEP的振幅及峰值期稳定性不同。记录麻醉动物的PVEP时,应当同时监测实验动物的EEG活动情况,并且建议在EEG活动表现为浅麻醉状态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视觉诱发电位 麻醉状态
下载PDF
直流电场下C_4F_7N/CO_2与SF_6/N_2混合气体中铝质球形自由微粒放电敏感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靖瑞 王健 +2 位作者 倪潇茹 王璁 李庆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682-4691,共10页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充SF_6混合气体或SF_6替代气体时,其绝缘性能将受到自由金属微粒的影响。本文重点针对C_4F_7N/CO_2以及SF_6/N_2混合气体,开展绝缘强度的影响分析。选用的实验气体组份为:C_4F_7N/CO_2(4%/96%)、SF_6/... 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充SF_6混合气体或SF_6替代气体时,其绝缘性能将受到自由金属微粒的影响。本文重点针对C_4F_7N/CO_2以及SF_6/N_2混合气体,开展绝缘强度的影响分析。选用的实验气体组份为:C_4F_7N/CO_2(4%/96%)、SF_6/N_2(其中SF_6比例分别为20%、30%、50%和70%)以及纯SF_6气体,在球-碗电极直流电场下,开展微粒影响下的气隙击穿实验。提出微粒放电敏感度(DSP)的概念及定义,用以评估不同组分气体绝缘强度对金属微粒导致的局部电场强度剧变的敏感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0.1~0.5MPa气压范围内,不存在微粒时,4%C_4F_7N/96%CO_2绝缘强度与30%SF_6/70%N2混合气体相当;存在微粒影响时,4%C_4F_7N/96%CO_2混合气体的DSP值低于30%SF_6/70%N2混合气体的,而高于20%SF_6/80%N2混合气体的,且放电电流呈现双峰值特征。C_4F_7N/CO_2混合气体具有绝缘强度高、对微粒放电敏感度低的特性,这与C_4F_7N具有强电负性和高吸附系数有关。本文还结合微粒运动触发放电的物理模型,阐明了气隙击穿电流出现双峰特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穿电压 球形自由金属微粒 混合气体 微粒放电敏感度 击穿电流
下载PDF
纳米复合涂层对微米级金属粉尘吸附行为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靖瑞 李庆民 +2 位作者 刘衡 王健 倪潇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72-3182,共11页
绝缘子表面吸附的金属粉尘可能引起放电甚至诱发闪络,抑制粉尘在绝缘子表面的吸附对提高气固绝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用纳米碳化硅(nano-SiC)和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MMT-nano-TiO_(2)),分别从调控表面电荷和改善表面粘黏... 绝缘子表面吸附的金属粉尘可能引起放电甚至诱发闪络,抑制粉尘在绝缘子表面的吸附对提高气固绝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用纳米碳化硅(nano-SiC)和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MMT-nano-TiO_(2)),分别从调控表面电荷和改善表面粘黏性能的角度,设计了两种纳米复合涂层。实验表明,蒙脱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涂层(MEP)抑制粉尘吸附的效果整体优于碳化硅纳米复合涂层(SEP),与无涂层绝缘子模型相比,MEP6涂层表面吸附的粉尘分布范围大幅减小,吸附质量降低54%,抑制金属粉尘吸附的效果最优。进一步建立粉尘受力分析模型,将其运动吸附过程划分为启举、飞行和吸附三个阶段,阐释了粉尘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最后,结合表面电荷分布特征、材料间本征粘附特性分析,指出MEP6涂层抑制粉尘吸附效果明显是缘于同时实现了电荷调控与抗粘黏性能的提升。该研究通过引入纳米复合涂层有效抑制了金属粉尘吸附,可为提升绝缘子表面绝缘强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尘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吸附过程 抑制作用 纳米复合涂层
下载PDF
直流GIL电极覆膜对微粒抑制的极性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倪潇茹 王靖瑞 +2 位作者 王健 王志远 李庆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95-2703,共9页
自由金属微粒的存在是制约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极覆膜可以有效降低微粒活性、提高系统绝缘程度。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极性直流应力下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带电量及运动活性的影响,搭建了金属微... 自由金属微粒的存在是制约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电极覆膜可以有效降低微粒活性、提高系统绝缘程度。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极性直流应力下电极覆膜对金属微粒带电量及运动活性的影响,搭建了金属微粒电荷测量及运动观测平台,并提出了金属微粒的"活跃指数"M,分析了不同覆膜情况下微粒的活跃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覆膜时微粒带电存在时滞特性,且负极性下的时滞时间比正极性下高16%;下极板覆膜后,微粒静止时通过传导和微放电带电,而微粒运动过程中与介质膜碰撞时通过微放电带电;电极覆膜后微粒的启举电压可以提高10%左右,且微粒运动的"活跃指数"M将降低69%~94%。据此得出,正电压下应采取地电极覆膜措施,而负电压下应采取双电极覆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L 金属微粒 电极覆膜 传导带电 微放电 极性效应
下载PDF
全封闭组合电器室SF_6气体泄漏分布规律与气体检测布置策略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芮 赵建勇 +3 位作者 石磊 王靖瑞 王健 李庆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107,共9页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运行过程中不免故障,会出现SF_6气体泄漏的问题;这不仅会对设备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目前,SF_6气体检测及回收装置布置策略缺乏理论指导。针对盆式绝缘子开裂而造成...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运行过程中不免故障,会出现SF_6气体泄漏的问题;这不仅会对设备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目前,SF_6气体检测及回收装置布置策略缺乏理论指导。针对盆式绝缘子开裂而造成的SF_6气体泄漏事故,基于FLUENT软件,结合SF_6气体泄漏的两相流三维非定常态湍流流动特征,搭建三维传递现象模型;进行真型尺寸GIS站室泄漏SF_6气体分布规律仿真研究。分析了GIS设备因故障而发生气体泄漏时,SF_6气体扩散的过程及SF_6气云的分布规律;比较了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出现单点泄漏时SF_6气体的扩散分布情况。再结合GIS室实际空间布局,指出应在贴地安全警示带距离地面0.5 m处及GIS设备上方沿纵横方向均匀布置SF_6气体检测设备,形成立体的空间密集网状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F6气体泄漏 分布规律 气体检测布置策略
下载PDF
SF_(6)放电分解机理及其在故障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磊 于彤 +7 位作者 方烈 张琛 杨芮 王靖瑞 郭瑞 倪潇茹 常亚楠 王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共9页
SF6因其性能优异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当电气设备出现放电故障或过热故障时,SF6气体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解。研究SF6分解机理,掌握SF6分解特性,以期提高设备的运维水平。文中从SF6分子解离、特征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总结了SF6气体放电... SF6因其性能优异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当电气设备出现放电故障或过热故障时,SF6气体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解。研究SF6分解机理,掌握SF6分解特性,以期提高设备的运维水平。文中从SF6分子解离、特征产物生成路径等方面,总结了SF6气体放电分解机理的相关研究进展,鉴于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指出结合DFT、ReaxFF等研究方法可厘清SF6的复杂分解过程;重点介绍了开展气体分解特性研究的基本测量与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气敏传感器法等,其中气敏传感器因具备小型化、强响应等优势,是未来SF6气体绝缘装备内置传感、在线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SF6分解特性研究由定性评判发展到定量分析的历程,总结了基于分解特性分析的气体绝缘设备故障诊断研究进展,其中以特征气体浓度比值法、产物分析与传统局放检测结合的方法最具代表性,但这些方法尚需完善,需要提出量化标准以在电力系统装备运维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气体 分解产物 分解机理 分解组分检测与分析 故障诊断方法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的GIS局部放电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金 徐轩 +5 位作者 曹梦 满玉岩 陈荣 张春晖 王檬 王靖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2,共7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局部放电存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文中采用特高频法研究GIS中典型局部放电过程,建立局部放电缺陷模型,进行大量试验获得数据。提取数据得到局部放电特征量,并采用局部放电特征谱图...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局部放电存在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文中采用特高频法研究GIS中典型局部放电过程,建立局部放电缺陷模型,进行大量试验获得数据。提取数据得到局部放电特征量,并采用局部放电特征谱图研究局部放电的特征。对特征量进行筛选、分类,选取不同类型特征量代入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中对GIS局部放电发展趋势的预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局部放电线性参量,ARMA预测模型可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整体预测误差值均在10%以下;②对于局部放电阶跃参量,ARMA预测模型可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但难以较为精确地预测其具体数值;③对于局部放电非线性参量,ARMA预测模型难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但所预测参量的极值和峰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征谱图 ARMA模型 发展趋势预测
下载PDF
预防近视必须从儿童抓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靖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第6期10-10,共1页
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世界第一,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眼... 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世界第一,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眼病的发生率,尤其是高度近视。预防近视,必须从儿童抓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儿童 玻璃体混浊 高度近视 预防近视 视网膜病变 近视患病率
下载PDF
电极声阻抗对电声脉冲法恢复算法与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瀚文 李庆民 +2 位作者 王靖瑞 刘涛 王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采用电声脉冲法测量空间电荷分布时,对畸变的测试波形进行准确恢复至为关键。基于电极与试样界面压力波的等效传输模型,提出上电极与试样声阻抗的不同会影响实际测试得到的电极界面压力波幅值,同时结合电脉冲下不同区域内压力波的传播过... 采用电声脉冲法测量空间电荷分布时,对畸变的测试波形进行准确恢复至为关键。基于电极与试样界面压力波的等效传输模型,提出上电极与试样声阻抗的不同会影响实际测试得到的电极界面压力波幅值,同时结合电脉冲下不同区域内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分析指出声阻抗差异会影响衰减恢复与电荷量转换两个过程。进一步,基于衰减系数与电压-电荷转换系数的推导,提出考虑上电极声阻抗影响的单双层介质界面与空间电荷的改进恢复算法,不同电极材料下测试波形的恢复结果验证了算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以往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半导电上电极,在恢复计算中仍需计入其与试样的声阻抗差异。最后由双层介质测试波形的恢复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推广应用于多层介质的空间电荷波形恢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声脉冲法 空间电荷 声阻抗 衰减恢复 电荷量转换
下载PDF
基于捕捉效用分析的直流GIL微粒陷阱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健 常亚楠 +3 位作者 王靖瑞 胡琦 梁瑞雪 李庆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50-5060,共11页
微粒陷阱是抑制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金属微粒污染物的重要措施,但对于直流GIL,微粒陷阱的设计仍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且鲜有针对微粒陷阱的理论研究。该文研究直流下微粒陷阱的作用机制,认为电场屏蔽... 微粒陷阱是抑制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金属微粒污染物的重要措施,但对于直流GIL,微粒陷阱的设计仍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且鲜有针对微粒陷阱的理论研究。该文研究直流下微粒陷阱的作用机制,认为电场屏蔽和碰撞能量损耗是微粒陷阱抑制球形微粒活性的主要原因,基于该机制提出一种微粒陷阱设计——楔形微粒陷阱。将楔形微粒陷阱与传统陷阱进行比较,楔形微粒陷阱可以更高效地屏蔽陷阱底部电场,并对球形微粒逃逸起阻挡作用。进一步地,基于微粒的碰撞动力学模型,考虑微粒碰撞运动的强随机性,建立陷阱捕捉概率仿真模型。通过随机释放大量球形金属微粒,模拟微粒随机碰撞运动,以捕获率为优化目标,微粒陷阱槽口宽度、倾斜度为优化变量,设计场强为边界条件,实现了对陷阱参数的定量优化。最后,通过观测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微粒陷阱设计及优化方法可以为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GIL微粒陷阱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金属微粒 楔形微粒陷阱 捕获机制 随机性 设计优化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复合介质电-热裂解特性的微观调控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倪潇茹 王健 +2 位作者 王靖瑞 李庆民 韩智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159-5167,共9页
环氧树脂的老化裂解是影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纳米粒子可有效调控其耐热性能。本文建立了四种交联环氧树脂模型,包括纯环氧树脂模型,以及未封端、半封端和全封端的碳... 环氧树脂的老化裂解是影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添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纳米粒子可有效调控其耐热性能。本文建立了四种交联环氧树脂模型,包括纯环氧树脂模型,以及未封端、半封端和全封端的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介质模型。基于反应力场ReaxFF,利用LAMMPS软件对四种介质模型开展电-热裂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裂解过程中,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介质模型的初始裂解温度均提高,其归一化分子数降低了约15%,裂解产生的小分子产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减少。电-热裂解过程中温度占主导作用,主要发生的是热裂解,电应力的存在则造成各极性分子和基团沿电场方向运动。碳纳米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缓解了其电-热老化过程,其中未封端和半封端碳纳米管复合介质模型的效果更为显著,这为环氧树脂复合介质的微观调控提供辅助设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电-热裂解 微观调控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基于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的GIS室内SF6检测与回收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松霖 杨芮 +2 位作者 赵建勇 石磊 王靖瑞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8,共9页
SF6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但SF6气体泄漏故障时有发生,威胁着大气环境、电气设备及运维人员人身安全。文中以某GIS室内盆式绝缘子开裂导致的气体泄漏事故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开展真型尺寸GIS室SF6泄漏气体分布规... SF6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但SF6气体泄漏故障时有发生,威胁着大气环境、电气设备及运维人员人身安全。文中以某GIS室内盆式绝缘子开裂导致的气体泄漏事故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开展真型尺寸GIS室SF6泄漏气体分布规律研究,掌握了GIS室内站SF6泄漏扩散分布规律。研究发现:SF6由开始外泄到均匀分布,会经历喷射、重力扩展、空气卷吸及被动扩散等4个阶段。进一步提出了SF6泄漏气体的回收策略,在0.3 m水平面合理布置SF6检测装置,能在10 s内快速高效检测到外泄气体;30 s内应将气体回收装置投入到气体泄漏区域开展工作,SF6回收装置应重点布置在GIS的四个角落,GIS室中部区域也应合理增设回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泄漏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扩散过程 分布规律 回收策略
下载PDF
白内障及治疗
16
作者 王靖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第6期18-18,共1页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80%。白内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当白内障的混浊程度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吸除混浊的晶状体联合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恢...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80%。白内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当白内障的混浊程度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吸除混浊的晶状体联合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恢复视力。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一种成熟、先进的白内障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人工晶体 发病率高 致盲性眼病 治疗手段 晶状体 恢复视力
下载PDF
关注眼底疾病
17
作者 王靖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第6期19-19,共1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眼底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许多全身疾病都可以从眼底上反映出来,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等都会在眼底留下“蛛丝马迹”。许多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眼底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许多全身疾病都可以从眼底上反映出来,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等都会在眼底留下“蛛丝马迹”。许多眼底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不通过眼底检查根本无法发现。眼底检查有多种,其中眼底照相可以通过直观方式观察到眼底的形态学变化,是常见的眼底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检查 眼底疾病 眼底照相 全身疾病 肾脏病 高血压 毛细血管 糖尿病
下载PDF
警惕“视力杀手”青光眼
18
作者 王靖瑞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第4期33-33,共1页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目前有超过2200万青光眼患者,且实际患者远超这一数字。青光眼发病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目前有超过2200万青光眼患者,且实际患者远超这一数字。青光眼发病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患者 隐匿性 致盲性眼病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下载PDF
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时空频率调谐特性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靖瑞 史学锋 +1 位作者 张伟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1-517,共7页
目的 利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观察Wistar大鼠视皮层对不同空间和时间频率视觉刺激的反应调谐特性.方法 实验研究.8周龄Wistar大鼠15只,麻醉后于初级视皮层对应位置开颅并于硬脑膜表面慢性埋置记录电极,采用同样方法于鼻骨处埋置... 目的 利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观察Wistar大鼠视皮层对不同空间和时间频率视觉刺激的反应调谐特性.方法 实验研究.8周龄Wistar大鼠15只,麻醉后于初级视皮层对应位置开颅并于硬脑膜表面慢性埋置记录电极,采用同样方法于鼻骨处埋置参考电极.分别于术后第3、5、7、9天行PVEP检测.采用图形棋盘格刺激,空间频率分别为0.01、0.02、0.04、0.08 cpd,时间频率分别为l、2、4、6 Hz.采用Matlab及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空间频率对大鼠PVEP幅度和潜伏期的影响,以及测量值的个体间变异和重复测量的变异性.结果 0.01、0.02、0.04、0.08 cpd空间频率下,P100波振幅分别为(29.87±10.37)、(31.92±10.98)、(28.46±6.18)、(20.71 ±6.54) 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5,P=0.018);P100波潜伏期分别为(96.25±12.12)、(95.73±15.13)、(101.75±8.11)、(125.58±18.32)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87,P =0.000).1、2、4、6 Hz时间频率下P100波振幅分别为(30.71 ±8.25)、(29.75±4.76)、(25.79±8.51)、(19.63±6.00) 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15,P=0.001);P100波潜伏期分别为(102.58±16.09)、(101.75±10.32)、(104.25±12.51)、(102.67±13.59)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4,P =0.974).空间频率为0.04cpd,时间频率为2 Hz时,PVEP的P100波振幅和潜伏期的个体间变异系数最小,而各种刺激条件下重复性测量的变异系数总体上无显著改变.结论 在适宜刺激和记录条件下可获得Wistar大鼠稳定可靠的PVEP记录.Wistar大鼠PVEP的P100波振幅的空间频率、时间频率调谐均表现为低通特性.空间频率对Wistar大鼠PVEP的P100波潜伏期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时间频率不影响PVEP的P100波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大鼠 空间频率 时间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