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售黑顺片口尝味道与生物碱及胆巴含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辉 李欣欣 +8 位作者 常永卓 刘娜 韩博 刘俊玲 孙咏梅 王建升 王靖越 李飞 王丽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0期1702-1706,1718,共6页
目的:探讨黑顺片中生物碱含量及胆巴残留量与其味觉的关系,为黑顺片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黑顺片中6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Na 2EDTA络合滴定法检测胆巴残留量,结合人工口尝对黑顺片味道的测评,综合... 目的:探讨黑顺片中生物碱含量及胆巴残留量与其味觉的关系,为黑顺片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黑顺片中6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Na 2EDTA络合滴定法检测胆巴残留量,结合人工口尝对黑顺片味道的测评,综合分析市售黑顺片样品间味道差异与两类成分的关系。结果:32批市售黑顺片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26批黑顺片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有6批样品质量分数为0.021%~0.030%,合格率为81%,口尝麻舌感明显的黑顺片样品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偏高;胆巴质量分数为1.85%~8.95%,咸味明显的黑顺片样品胆巴残留量偏高;收集的样品中黑顺片味道差异较大,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味淡”要求的约占16%。结论:收集的样品中黑顺片大多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生物碱的质控标准,但味道不合格的比较普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与黑顺片口尝麻舌感有关联性;胆巴含量与咸味有关联性,建议制定相应的胆巴残留量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胆巴 质量评价 单酯型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下载PDF
基于militarine含量结合UPLC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白及饮片质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娜 袁金凤 +5 位作者 彭诗涛 柴冲冲 王靖越 张凯 李欣欣 李飞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militarine(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并建立不同产地白及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为白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誖BEH C18色谱柱(2.1 mm×...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militarine(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并建立不同产地白及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为白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誖BE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以乙腈-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6℃,建立白及饮片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白及饮片质量进行分析。[结果]24批次的白及饮片militarine含量在18.98~44.87 mg/g之间,指纹图谱分析共标定12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12~0.976之间,其中22批白及饮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市售白及饮片整体质量基本一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militarine含量和指纹图谱中4个关键成分的总相对含量均较低的样品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相似度高低关系不大。[结论]测定militarine含量结合UPLC指纹图谱评价白及饮片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饮片 UPLC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质量分析
下载PDF
何首乌饮片的颜色与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靖越 张语凡 +6 位作者 柴冲冲 刘娜 毛民 魏嘉 李欣欣 张凯 李飞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考察何首乌饮片的颜色与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快速评价何首乌饮片质量的方法。方法观察何首乌饮片的外观性状,并采用分光测... 目的考察何首乌饮片的颜色与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快速评价何首乌饮片质量的方法。方法观察何首乌饮片的外观性状,并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其粉末颜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何首乌5种成分含量与颜色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颜色变深,总色值E(E ab)减小,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游离蒽醌含量呈升高趋势,其颜色测定值与5种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何首乌炮制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可量化表达,E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何首乌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等5种成分的含量,色差检测是一种方便、快速评价何首乌饮片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颜色 二苯乙烯苷 蒽醌类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定量比较厚朴姜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娜 袁金凤 +8 位作者 谢登香 柴冲冲 王靖越 李欣欣 张凯 尹贻慧 魏龙吟 陈冬玲 李飞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比较厚朴姜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不同姜制方法对厚朴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UV... 目的比较厚朴姜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不同姜制方法对厚朴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多糖及鞣质的含量,并采用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厚朴生品比较,4种姜制品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鞣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与厚朴生品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炙品、姜煮品与生姜紫苏制品中的挥发油和多糖含量均降低,姜浸品则明显升高,且4种厚朴姜制品中除生姜紫苏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变化不明显,其他3种姜制品的多糖与挥发油含量较生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厚朴姜制品中的5种成分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炙品和姜煮品的各类成分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厚朴姜制前后多种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厚朴姜炙品和姜煮品在临床上可作为同一种炮制品应用,而厚朴姜浸品和生姜紫苏制品炮制后药性变化及功效具有何特点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炮制 厚朴酚 和厚朴酚 挥发油 多糖 鞣质
下载PDF
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及炮制前后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诗涛 柴冲冲 +6 位作者 袁金凤 刘娜 王靖越 李欣欣 张凯 杜红 李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63-2568,共6页
目的建立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分析炮附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方法Agilent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乙腈(A)-40 mM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为10.5)(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建立了炮附... 目的建立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分析炮附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方法AgilentExtend-C18(4.6 mm×250 mm,5μm);乙腈(A)-40 mM乙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为10.5)(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建立了炮附片HPLC特征图谱。生附子经炮制成为黑顺片后,11个峰的峰面积显著减小,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3种双酯型生物碱基本检测不到。黑顺片经砂炒制成炮附片后,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进一步降低,且无新成分峰出现。结论生附子经炮制成为炮附片后,可使生附子的成分发生量变和质变。炮附片与黑顺片特征图谱基本一致,含量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附片 黑顺片 生附片 特征图谱 炮制
下载PDF
厚朴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袁金凤 乔艺涵 +4 位作者 彭诗涛 刘娜 王靖越 柴冲冲 李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GC-MS法分析厚朴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并鉴定生姜、厚朴生品及各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有量。结果厚朴生品及各炮制品挥发油含有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姜浸品>生品... 目的 GC-MS法分析厚朴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并鉴定生姜、厚朴生品及各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有量。结果厚朴生品及各炮制品挥发油含有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姜浸品>生品>姜炙品>姜煮品>清水煮品。生品、姜浸品、姜炙品、姜煮品、清水煮品分别鉴定出28、28、24、25、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21%~97.99%。生制品共有成分20种,姜煮品与清水煮品相比新增生姜中的3种成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厚朴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炮制品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从生长年限和入药部位探讨厚朴净制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袁金凤 朱林峰 +4 位作者 彭诗涛 王靖越 柴冲冲 刘娜 李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9-564,共6页
目的:研究厚朴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入药部位净制去粗皮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已知不同生长年限(10,15,20,25,30,40年)和市售未知年限的不同部位(干皮、枝皮、根皮)的带皮厚朴、去皮厚朴、厚朴粗皮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 目的:研究厚朴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入药部位净制去粗皮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已知不同生长年限(10,15,20,25,30,40年)和市售未知年限的不同部位(干皮、枝皮、根皮)的带皮厚朴、去皮厚朴、厚朴粗皮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已知不同生长年限、不同药用部位的厚朴净制前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均为去皮厚朴>带皮厚朴>厚朴粗皮;枝皮、根皮部位粗皮所占比例分别为5.09%-6.66%、4.42%-10.84%;生长年限在10-25年间的厚朴,其干皮粗皮所占比例为10%以下,30-40年干皮粗皮所占比例增长为20%左右;根皮中两种酚类含量显著高于枝皮、干皮;未知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与已知生长年限一致。结论:不同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含量均升高,表明粗皮为厚朴中的非药用部位,厚朴净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厚朴粗皮所占比例与其生长年限有关;厚朴不同部位酚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建议厚朴应按部位不同区分等级以保证临床药效;厚朴净制是否去粗皮单从其酚类含量等方面确定似有不足,还应结合对其他成分的影响以及药效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生长年限 不同部位 净制 厚朴酚 和厚朴酚
下载PDF
基于HPLC特征图谱、UPLC-Q-TOF/MS定性及多成分定量的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柴冲冲 曹妍 +8 位作者 毛民 尹贻慧 王靖越 刘娜 李欣欣 张凯 魏龙吟 陈冬玲 李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6-2447,共12页
目的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 目的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QMS对2种饮片中11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苷、野黄芩苷、芹菜素、高车前素、木犀草苷、白杨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标定9个共有峰,2种饮片相似度均在0.947以上。在黄芩饮片中,共发现50种成分,通过多级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匹配,并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4种成分。UPLC-TQMS定量结果显示酒炙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稍有增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2种饮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载荷图结果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苷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引起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黄芩酒炙后没有新增或消失成分,但成分含量有所变化。所建立黄芩饮片的定性、定量方法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酒炙前后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酒黄芩 HPLC 特征图谱 UPLC-Q-TOF/MS UPLC-TQMS 化学成分组 多元统计学分析 质量评价 相似度评价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千层纸素A 千层纸苷 野黄芩苷 芹菜素 高车前素 木犀草苷 白杨素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软化切制后的黄芩饮片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柴冲冲 毛民 +7 位作者 袁金凤 彭诗涛 王靖越 刘娜 魏嘉 李欣欣 张凯 李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467-4475,共9页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之一,建立黄芩特色质量评价体系对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制备了水煮、常压蒸、加压蒸3种软化方法下不同工艺条件的黄芩饮片,利用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用色差仪测量代表黄芩...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之一,建立黄芩特色质量评价体系对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制备了水煮、常压蒸、加压蒸3种软化方法下不同工艺条件的黄芩饮片,利用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用色差仪测量代表黄芩饮片粉末颜色色度的L*,a*,b,并计算出总色值E*,利用简单相关及典型相关分析探索黄芩饮片粉末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含量与L*,b*,E*呈现显著正相关,与a*呈现显著负相关。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与a*呈现显著正相关,与L*,b*,E*呈现显著负相关(P<0. 01)。黄酮苷类成分与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P<0. 01),黄芩饮片粉末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经实验验证,黄芩饮片与药材的色差值保持在ΔL*<6,Δb*<3,ΔE*<6时,饮片中2种苷类成分总量较药材的变化率在±1. 5%,此时2种苷类成分总量较高且相对稳定,表明黄芩饮片的色泽是其内在质量的具体体现,色差仪检测的色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快速评价黄芩饮片质量的手段。该结果为黄芩饮片特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饮片颜色 黄酮类成分 相关性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舌技术评价黄芩酒炙前后滋味变化及其在黄芩饮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柴冲冲 曹妍 +8 位作者 毛民 王靖越 刘娜 李欣欣 张凯 陈东玲 魏龙吟 尹怡慧 李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52-2559,共8页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药,生用苦寒,酒炙可缓和苦寒之性。研究黄芩酒炙前后滋味变化对鉴别黄芩、酒黄芩及阐明传统酒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制备黄芩片、酒黄芩各10批,采用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以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为变量做PC...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药,生用苦寒,酒炙可缓和苦寒之性。研究黄芩酒炙前后滋味变化对鉴别黄芩、酒黄芩及阐明传统酒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制备黄芩片、酒黄芩各10批,采用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以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为变量做PCA分析,结果不同批次黄芩饮片之间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无法将黄芩片、酒黄芩区分开。通过人工口尝评价2种饮片的酸、咸、鲜、甜、苦5种感官属性,再利用电子舌检测代表饮片滋味的7根传感器(AHS,PKS,CTS,NMS,CPS,ANS,SCS)响应值。分析感官评价与电子舌响应值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感官评价的酸,咸,鲜,甜,苦与AHS,CTS,NMS,ANS,SCS 5根传感器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明电子舌技术可作为一种代替人工口尝并且量化检测味觉的手段,应用于中药饮片的滋味评价。采用味觉法对电子舌响应值进行分析,发现酒黄芩苦味降低,咸味增加;PCA分析黄芩酒炙前后滋味变化,结果显示2种饮片的滋味差异将其分成2类,PCA载荷图表明咸味和苦味的响应值是影响黄芩与酒黄芩整体味道的主要因素。基于电子舌响应值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Fisher判别模型,可对黄芩酒炙前后能进行有效的判别,判别识别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舌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用于评价中药滋味,同时为鉴别不同炮制品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酒黄芩 滋味检测 多元统计分析 鉴别
原文传递
体现辅料特征的淡附片薄层色谱特征图谱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诗涛 毛民 +5 位作者 柴冲冲 袁金凤 王靖越 刘娜 李飞 杜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66-5467,共2页
目的:建立体现辅料特征的淡附片薄层色谱(TLC)特征图谱,为淡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TLC以甘草苷、大豆苷、甘草、黑豆标准物质为对照,对加辅料炮制的淡附片与未加辅料炮制的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以及生附片进行了TLC... 目的:建立体现辅料特征的淡附片薄层色谱(TLC)特征图谱,为淡附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TLC以甘草苷、大豆苷、甘草、黑豆标准物质为对照,对加辅料炮制的淡附片与未加辅料炮制的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以及生附片进行了TLC特征研究。结果:淡附片供试品色谱中,6号斑点在与甘草标准物质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淡附片与生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TLC特征区别明显,1、3、6号斑点能体现淡附片区别于生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的特征。结论:建立了体现辅料特征的淡附片TLC特征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饮片 淡附片 薄层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