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鹏建 梁戈 +2 位作者 阮狄克 李景云 安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 84例。结果 :84例中 ,获得随访 6 8例 ,平均随访 31.2个月 ,优良率 88.2 % ,除 9例死亡外 ,其余病...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 84例。结果 :84例中 ,获得随访 6 8例 ,平均随访 31.2个月 ,优良率 88.2 % ,除 9例死亡外 ,其余病人骨折均愈合 ,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并发症多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鹏建 梁戈 +3 位作者 张世华 李景云 何勍 丁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949-951,共3页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3 6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3 6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 2 1例 ,梅花钉 9例 ,“V”形针 3例 ,国产带锁髓内钉 3例。其中内固定物选择错...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3 6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3 6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 2 1例 ,梅花钉 9例 ,“V”形针 3例 ,国产带锁髓内钉 3例。其中内固定物选择错误 16例 ,骨折复位不良或有明显骨缺损 18例 ,术后过早负重 2 2例。所有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植骨后全部愈合。结论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遵循生物力学原则。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在良好复位的同时尽量保护骨折处的血运、有明显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及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 ,避免术后过早负重是预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生物力学 骨折 股骨干
下载PDF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鹏建 李超 +3 位作者 张超 李海峰 丁宇 阮狄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8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在以往髌骨骨折诊断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髌骨骨折后的移位情况、骨折部位和骨折块的数量及大小,结合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将髌骨骨折分为Ⅰ~Ⅲ型3种类型。根据分型标准对56例髌骨骨折进行分型,选...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在以往髌骨骨折诊断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髌骨骨折后的移位情况、骨折部位和骨折块的数量及大小,结合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将髌骨骨折分为Ⅰ~Ⅲ型3种类型。根据分型标准对56例髌骨骨折进行分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60个月,按贺建新等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6%。结论髌骨骨折的分型标准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对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分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科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9
4
作者 王鹏建 张超 +3 位作者 阮狄克 丁宇 何勍 李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2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照Evans分型:Ⅰ型13例,Ⅱ型28例,Ⅲ型37例,Ⅳ型15例,Ⅴ型4例。其中采用DHS内固定51例,髓内固定系统(Gamma钉和PFN)2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9例。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照Evans分型:Ⅰ型13例,Ⅱ型28例,Ⅲ型37例,Ⅳ型15例,Ⅴ型4例。其中采用DHS内固定51例,髓内固定系统(Gamma钉和PFN)2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9例。结果术后随访83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5例;钢板断裂1例,骨折畸形愈合4例。根据董纪元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优43例,良28例,可5例,差7例,总优良率85.5%。结论根据骨折分型,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Evans Ⅰ、Ⅱ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DHS内固定,Ⅲ~Ⅴ型不稳定性骨折可选择髓内固定系统,不稳定性骨折合并明显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宜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粗隆间 手术治疗
下载PDF
Gamma3钉与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鹏建 王德利 +2 位作者 丁宇 李威 季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09-311,320,共4页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分别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钉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其中DHS内固定51例(DHS组),Gamma3钉内固...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分别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钉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其中DHS内固定51例(DHS组),Gamma3钉内固定38例(Gamma3钉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mma3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延长但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少。结论 DHS和Gamma3钉内固定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同样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3钉内固定能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疗效 比较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建 阮狄克 +2 位作者 丁宇 李海峰 王亦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面积14cm×11cm,术后随访6~24个月,...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面积14cm×11cm,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皮瓣成活率高,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腓肠神经 筋膜 组织移植
下载PDF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鹏建 丁宇 +3 位作者 阮狄克 李海峰 何勍 李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6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41例、DCS内固定3例、Gamma钉内固定7例、PFN内固定11例、PFNA内固定5例。结果 67例均获随访,时间6~68个月。... 目的探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6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41例、DCS内固定3例、Gamma钉内固定7例、PFN内固定11例、PFNA内固定5例。结果 67例均获随访,时间6~68个月。参照董纪元等推荐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19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0.59%。术后并发症:DHS内固定41例中发生髋内翻5例,股骨颈干角变小5例,患肢短缩1例;Gamma钉内固定7例中发生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PFN内固定11例中发生患肢短缩1例。结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首选髓内固定;内固定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过早负重锻炼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跟腱断裂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鹏建 丁宇 +1 位作者 张超 王德力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03-404,共2页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 4 8例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 ,分析其中 17例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急性跟腱断裂 2 5例 ,陈旧性跟腱断裂 2 3例 ,其中因误诊导致陈旧性跟腱断裂 17例、术后再次...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 4 8例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 ,分析其中 17例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急性跟腱断裂 2 5例 ,陈旧性跟腱断裂 2 3例 ,其中因误诊导致陈旧性跟腱断裂 17例、术后再次跟腱断裂合并感染及软组织缺损 2例。 17例中误诊为踝部软组织挫伤 8例、踝关节扭伤 9例。 4 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重建 ,疗效优 2 8例 ,良 18例 ,差 2例。结论 跟腱断裂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应根据跟腱断裂部位、缺损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疑有跟腱断裂的患者未进行认真的体检是导致跟腱断裂误诊的重要原因。避免误诊、尽早手术及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外科手术 误诊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鹏建 阮狄克 +2 位作者 李海峰 李景云 丁宇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21例中假体柄周围骨折7例,术后早期脱位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8例,下肢不等长1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术...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21例中假体柄周围骨折7例,术后早期脱位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8例,下肢不等长1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术中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伸膝装置粘连松解硅胶膜置入术31例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鹏建 叶映祥 +3 位作者 屈玉琛 巫发祥 许可青 安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2期72-73,共2页
膝关节僵直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硅胶膜置入及术后应用下肢功能康复机活动膝关节防止粘连,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效果满意.31例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1岁.骨折25例,感染4例,滑膜病变2例,术后平均随... 膝关节僵直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硅胶膜置入及术后应用下肢功能康复机活动膝关节防止粘连,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效果满意.31例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1岁.骨折25例,感染4例,滑膜病变2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膝关节屈曲平均改善86.1°.我们认为在松解创面之间置入硅胶膜;术后尽早进行有效的膝关节活动;慎重、适当的进行股直肌延长和术前进行膝前皮肤扩张,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伸膝装置 关节强直 粘连松解 硅胶膜置入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建 梁戈 +3 位作者 张世华 李景云 何勍 丁宇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36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36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 2 1例 ,梅花钉 9例 ,“V“形针 3例 ,国产带锁髓内钉 3例。其中内固定物选择错误...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 36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  36例中采用钢板内固定 2 1例 ,梅花钉 9例 ,“V“形针 3例 ,国产带锁髓内钉 3例。其中内固定物选择错误 16例 ,骨折复位不良或有明显骨缺损 18例 ,术后过早负重 2 2例。所有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植骨后全部愈合。结论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未遵循生物力学原则。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在良好复位的同时尽量保护骨折处的血运、有明显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 ,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 ,避免术后过早负重是预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失败 生物力学 股骨干骨折 预防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鹏建 李景云 何勍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8-48,共1页
目的:应用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将大隐静脉与股动脉原位端侧吻合。结果:5例病人随访l~3年,静息痛100%消失,间歇性跛行消失率93%,全部病人避免截肢,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静脉动脉化,确... 目的:应用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将大隐静脉与股动脉原位端侧吻合。结果:5例病人随访l~3年,静息痛100%消失,间歇性跛行消失率93%,全部病人避免截肢,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静脉动脉化,确能改善严重缺血肢体的血循环,不影响静脉血回流,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静脉动脉化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载PDF
改良法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4例
13
作者 王鹏建 叶映祥 屈玉琛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39,共2页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有百余种,但每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均不够满意。作者自1984年以来联合应用Campbell法和Roux-Goldthwait法(坎贝尔法和鲁-德思韦特法)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4例,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 髌骨脱位 手术
下载PDF
肌皮瓣转移在臀骶部褥疮、窦道及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鹏建 邱强 +3 位作者 龚文汇 粱戈 陈波 巫发祥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应用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臀大肌下部肌皮瓣、全臀大肌肌皮瓣、臀中肌肌皮瓣、 绳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 39例 57处,病... 目的:探讨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应用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臀大肌下部肌皮瓣、全臀大肌肌皮瓣、臀中肌肌皮瓣、 绳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 39例 57处,病灶切除前平均 4.1cm × 5.5 cm.切除后平均 7.3 cm × 9.2 cm.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39例57处褥疮、窦道和溃疡中的49处 肌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有6处肌皮瓣的边缘部分坏死.2处肌皮瓣边缘切口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治愈。除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次用肌皮瓣修复治愈外、其余病例经9个月~10年随访未再发现复发。结论: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汤具有病史长、合并症多、病灶口小底大等特点;彻底切除病灶周围的瘢痕、肉芽组织及死骨,用肌肉充分填塞死腔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选择肌皮瓣应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而定,以就近、便于转移和便于供区缝合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瓣 褥疮 窦道 溃疡 治疗
下载PDF
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15
作者 王鹏建 龚文汇 +3 位作者 屈玉琛 邱强 何勤 安星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正>自1990年~1996年,作者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应用解剖桡动脉在腕背尚未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掌时,分为腕背支及第1掌背动脉,前者向内于尺动脉的腕背支相交通形成腕... <正>自1990年~1996年,作者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应用解剖桡动脉在腕背尚未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掌时,分为腕背支及第1掌背动脉,前者向内于尺动脉的腕背支相交通形成腕背动脉弓,位于腕背伸肌腱深面,第2列腕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带血管蒂骨瓣 植骨 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腰椎管多间隙开窗扩大成形术
16
作者 王鹏建 安星 +3 位作者 龚文汇 邱强 何勤 孙笑非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过去在进行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这种术式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由于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影响脊柱的稳定和术后硬膜外瘢痕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不少病人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复发或仍留有一定症状... 过去在进行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这种术式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由于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影响脊柱的稳定和术后硬膜外瘢痕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不少病人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复发或仍留有一定症状.自1993年10月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成形术
下载PDF
PL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1
17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5 位作者 丁宇 李景云 王鹏建 梁戈 孙笑非 侯黎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L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PLF组32例,PLIF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相近似。PLF组JOA评分16.3±7.8分,PLIF组14...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L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PLF组32例,PLIF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相近似。PLF组JOA评分16.3±7.8分,PLIF组14.5±6.5分。两组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PLF组手术时间平均187min,出血量平均680ml;PLIF组手术时间248min,出血量平均945ml。PLIF组慢性下腰痛改善明显高于PLF组(P=0.042),而临床疗效JOA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骨融合率PLF组74.8%,PLIF组94.3%(P=0.011),经随访PLF组矫正率丢失30.9%,而PLIF组为9.8%(P<0.05)。PLF组各种并发症19例,PLIF组11例。结论:PLF与PLIF手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术式,PLIF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但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晚期慢性下腰痛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F PLIF 治疗 腰椎滑脱症 疗效比较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超 王鹏建 +4 位作者 阮狄克 何勍 丁宇 侯黎升 王亦舟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22例,Ⅳ型16例。术前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内科系统伴随症的51例(73.9%),观察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7例出院后通过门诊及电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41个月。围手术期发生全身系统并发症17例,死亡4例;手术局部相关并发症12人18例次。其中包括滑动髋螺钉松动后退4例、拉力螺钉穿破股骨头3例、钢板断裂1例;髋内翻5例;深部组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不应作为治疗首选。应根据骨折分型,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充分重视高龄患者系统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护,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丁宇 王鹏建 +3 位作者 阮狄克 林建宁 李海峰 王亦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手术证实为破裂型者48例(A组),其余为非破裂型(B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征象,探讨破裂型...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手术证实为破裂型者48例(A组),其余为非破裂型(B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征象,探讨破裂型LDH的诊断依据。结果:A组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JOA评分为12.27±2.94分,B组为18.50±3.6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X线片显示腰椎前凸发生率较高,CT显示边缘模糊、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及后缘锐角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MRI显示脱出髓核周围低信号带亦有较高发生率。髓核脱出率在50%以上者,B组的发生率为10.0%,而A组为45.8%。A组JOA分值与髓核脱出率成负相关(r=-0.77),B组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破裂型LDH具有症状明显、神经损害重等特点;影像学检查多种征象结合有助于提高破裂型LDH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破裂型 临床表现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创伤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德利 阮狄克 +4 位作者 殷琦 李海峰 王鹏建 何勍 李威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9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锁骨远端创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6例...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治疗50例锁骨远端创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43岁。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测量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采用Karlsson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按照Karlsson标准,优44例,良6例。对患肩进行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患肩平均(73.8±8.3)分,术后平均(59.6±6.7)分,术后评分高于术前。无伤口感染发生,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治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同时又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锁骨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