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kohelp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田强元 齐鹏 +2 位作者 刘洪恩 赵全成 巩本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Lokohelp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师辅助步行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Lokohelp康复机器人行功能训练... 目的观察Lokohelp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师辅助步行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Lokohelp康复机器人行功能训练,疗程6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质量,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行走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下肢平衡能力,应用美国步态分析系统测定步长、步频、步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MA、BBS评分及步长、步频、步速增加,FAC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增加或增高,P均<0.05。结论 Lokohelp康复机器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能够改善其平衡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利于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强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神经功能及脑水肿和血肿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三组的IL-6、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神经功能及脑水肿和血肿变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三组的IL-6、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依达拉奉组IL-6、NIHSS评分、血肿体积、水肿容积在治疗后1d、7d、14d低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也低于依达拉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联合治疗组、依达拉奉组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常规治疗组在7d后才降低明显。结论依达拉奉与三七总皂甙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神经功能及脑水肿和血肿,比单一用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依达拉奉 三七总皂甙 IL-6 神经功能 水肿 血肿
下载PDF
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巩法桃 于立萍 +4 位作者 田强元 董树刚 朱莉 刘龙龙 沈象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强化降压组和普通降压组,每组60例,分别在开始治疗后的lh内用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Hg(1mmHg=0.133kPa)、160~180m... 目的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强化降压组和普通降压组,每组60例,分别在开始治疗后的lh内用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Hg(1mmHg=0.133kPa)、160~180mmHg,并维持24h。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头颅CT检测,计算血肿量、血肿扩大例数和水肿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14d时强化降压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降压组(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90d时mRS评分为中重度残疾的比例(25.O%,15/60)明显低于普通降压组(43,3%,26/60)(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24h时血肿量明显小于、血肿扩大例数明显少于普通降压组(均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5d、14d时水肿量明显小于普通降压组(均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减少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超早期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脑水肿
下载PDF
水蛭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程方敏 周风平 +5 位作者 王忠功 吴刚 王新民 夏翠玲 田强元 孙丰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5例入选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8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给予水蛭素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 目的观察水蛭素注射液对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5例入选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8例)和对照组(157例)。治疗组给予水蛭素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发病第1、4、10、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肿体积第10天为(21±10)ml,第21天为(14±7)ml,对照组第10天为(27±8)ml,第21天为(25±9)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20d时血肿周围密度区为1·5mm,对照组为3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第10、20天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62±19、66±24,对照组分别为46±16、51±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水蛭素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脑出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胰岛素与硫酸镁佐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丹 赵伟秦 田强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53,共2页
我们采取胰岛素与硫酸镁联合应用和分别使用的方法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8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硫酸镁 胰岛素 临床研究 佐治 辅助治疗 疗效满意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程方敏 周凤平 +4 位作者 王忠功 吴刚 王新民 田强元 孙奉辉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6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1次/d静滴,连用21d,甘露醇作为基础治...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6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1次/d静滴,连用21d,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药物。于治疗第4、10和第21天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肢体功能改变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10和21天治疗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较高(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脑出血 水蛭素 临床研究 中药制剂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田强元 董树岗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9期3652-3653,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早期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早期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MESSS、ADL评分差异不显著(...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早期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早期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MESSS、AD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ESSS、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抑制脑卒中抑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早期综合康复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田强元 齐鹏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高龄组(n=48)和中龄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尤瑞克林治疗,1个疗程(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高龄组(n=48)和中龄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尤瑞克林治疗,1个疗程(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总有效率略低于中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龄组:(9.81±2.37)、(6.79±0.82)分;中龄组:(9.75±2.46)、(3.04±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中龄组NIHSS评分降低的程度显著优于高龄组(P=0.00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可靠。结论尤瑞克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NIHSS评分,年龄较低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年龄 NIHSS评分
原文传递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强元 齐鹏 王志敏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8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在对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 目的:研究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在对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丁咯地尔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扩血管治疗。观察组以常规组治疗为基础,加用丁苯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常规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肽注射液可显著减少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的发作次数,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肽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效果
原文传递
控制血压对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扩大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巩法桃 于立萍 +3 位作者 李霞 田东惠 田强元 王忠功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血压对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防治作用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强化降压组和普通降压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讨控制血压对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防治作用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强化降压组和普通降压组,每组各60例。强化降压组在开始治疗后的1h内首选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Hg,普通降压组收缩压控制在160—180mmHg,均持续24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h测定CT血肿体积,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和2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强化降压组患者24h时的血肿体积(11.99±6.90)ml明显低于普通降压组(14.74±7.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9,P=0.043)、血肿扩大例数明显少于普通降压组(5例和14例,χ^2=5.070,P=0.024);强化降压组NIHSS评分治疗前(9.74±4.49)分与治疗后24h(9.25±4.1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前NIHSS评分(9.74±4.49)分与治疗后2周(6.28±3.68)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降压组[(9.50±4.81)分、(7.82±4.28)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8±3.68)分与(7.82±4.28)分,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安全,能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原文传递
富半胱氨酸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敏 李尊昌 +3 位作者 潘学霞 田强元 韩艳鑫 丛雅琴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8期487-49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富半胱氨酸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yr61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VEGF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3...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富半胱氨酸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yr61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VEGF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31例不同病程阶段MM患者及10例非肿瘤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yr61和VEGF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患者骨髓Cyr61和VEGF表达量(0.3652±1.5423,0.4815±1.3423)均高于对照组(0.1862±0.7542,0.2012±1.2331)(t值分别为2.352、2.403,均P〈0.05),Cyr61和VEGF的表达在Ⅰ期和Ⅱ期(0.2513±0.1365,0.3064±0.2124;0.3084±0.2254,0.3653±0.126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2、1.824,均P〉0.05),而Ⅲ期患者Cyr61、VEGF表达(0.4632±0.1634,0.5356±0.2342)均较I期和Ⅱ期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23、2.524,均P〈0.05),治疗前后Cyr61、VEGF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3、2.346、2.546、2.612,均P〈0.05)。MM患者Cyr6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941,P〈0.01)。结论Cyr61、VEGF的表达上调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血管新生、疾病分期密切相关,两者可能通过共同的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富半胱氨酸6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以皮肤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12
作者 王志敏 田强元 王雨存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216-216,共1页
患者男,72岁,因乏力、全身皮疹2个月余于2013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多月前全身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丘疹,伴有乏力,初始以大腿部为主,后扩散至胸、背部,病后无发热、盗汗,无活动后心慌、胸闷,仔细询问病史,发病前... 患者男,72岁,因乏力、全身皮疹2个月余于2013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多月前全身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丘疹,伴有乏力,初始以大腿部为主,后扩散至胸、背部,病后无发热、盗汗,无活动后心慌、胸闷,仔细询问病史,发病前无应用特殊药物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皮肤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