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MRI和MRS表现 被引量:8
1
作者 田志雄 孙骏谟 +2 位作者 吴光耀 黄雄 屈艳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的MR和MRS的表现 ,探讨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2 7例 (BPH 1 7例 ,PC 1 0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和MRS所见。MRI分析指标为前列腺大小和形态...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的MR和MRS的表现 ,探讨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2 7例 (BPH 1 7例 ,PC 1 0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和MRS所见。MRI分析指标为前列腺大小和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肿瘤侵犯程度。MRS观察枸橼酸盐 (Citr)和胆碱复合物(Cho)化学位移及其比值。结果  1 2例 ( 1 2 / 1 7,70 .6 %)BPHT1 WI上前列腺不规则增大 ,呈均匀的低信号 ,5例( 5 / 1 7,2 9.4 %)前列腺大小、形态正常 ;T2 WI上前列腺中央腺体显著增大 ,与外周带高信号分界清楚 ,1 4例 ( 82 .4 %)增生腺体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低信号和高信号结节灶 ,3例 ( 1 7.6 %)表现为弥漫性低信号 ;MRS上Citr波峰升高 ,Citr/Cho比值增大。 1 0例PCT2 WI上高信号外周带内见局灶性低信号区 ;4例位于前列腺包膜内 ,6例前列腺包膜受累 ,3例侵犯精囊 ,2例侵犯血管神经束 ,1例侵犯膀胱 ,1例盆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部分相互融合成块。MRS上Citr峰明显下降 ,Cho峰升高 ,Citr/Cho比值明显下降 ,与BP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RI能很好地反映BPH特点和判断PC包膜内、外受累 ;MRS能提供前列腺组织的代谢信息有助于鉴别PC和B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MRI表现 MRS表现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志雄 屈艳娟 +2 位作者 廖美焱 张在鹏 孙骏漠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描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CT表现 ,复习相关文献 ,探讨C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复习 1 0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 ,其中 5例还行术后CT随访。结果 :肿瘤 6... 目的 :描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CT表现 ,复习相关文献 ,探讨C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复习 1 0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 ,其中 5例还行术后CT随访。结果 :肿瘤 6例起源于小肠 ,其中 1例伴有结肠病变 ,2例源于胃 ,2例源于小肠系膜。CT平扫大多数为密度不均匀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肿块中心见液化坏死区 ,3例密度均匀 ,平均径线为 86 .7mm。所有病变均未见钙化和出血征象。 1例多发 ;较大 2个病灶分别位于回肠和结肠。 1例肿块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 ,腰大肌肿大。 8例增强均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外周强化。 2例可见远处转移灶 ,1例伴肝多发性转移 ,1例见左肺孤立转移灶和脑多发转移灶。 5例术后追踪CT检查中 2例见肿瘤局部复发 ,3例见肝多发转移。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无特异性 ,但CT对病变的定位 ,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观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 CT表现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PACS实现方案及策略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志雄 孙骏谟 +1 位作者 黄雄 易少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国内医院实现PACS的方案和策略。材料与方法 系统采用菲特公司最新的多服务器PACS软件 MiNet系列 ,全面支持DICOM 3.0标准 ,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2台服务器、1个光盘库、5个工作站、2个登记站 ,系统采用 10 0MInternet网。... 目的 探讨国内医院实现PACS的方案和策略。材料与方法 系统采用菲特公司最新的多服务器PACS软件 MiNet系列 ,全面支持DICOM 3.0标准 ,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2台服务器、1个光盘库、5个工作站、2个登记站 ,系统采用 10 0MInternet网。结果 成功的实现了数字图像在放射科的PACS内传输、存储、管理和备份 ,而且可以方便地编辑、打印全中文报告。结论 在医院组建PACS系统是实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方案 策略 医院管理 医学影像存档 通讯系统
下载PDF
巨淋巴结增生三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志雄 孙骏谟 张在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4-255,共2页
巨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是一种淋巴结瘤样增生性疾病。有关本病的CT所见国内报道尚不多[1,2]。现报告3例并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CT所见。例1男,49岁。右颈部无痛性肿块1月余,外院CT片示气管右侧旁一类圆... 巨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是一种淋巴结瘤样增生性疾病。有关本病的CT所见国内报道尚不多[1,2]。现报告3例并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CT所见。例1男,49岁。右颈部无痛性肿块1月余,外院CT片示气管右侧旁一类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淋巴结增生 CT 诊断
下载PDF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志雄 孙骏谟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腹部闭合性损伤 CT 诊断 腹腔内出血 脾脏
下载PDF
脑内环状强化病变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光耀 雷皓 +2 位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黄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和整个病灶(非强化区和环状强化病灶).结果①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3例,高Lac峰14例;病灶中心Cho/Cr 1.80±0.17(0.57~3.47),整个病灶Cho/Cr 4.17±0.26(2.03~8.57),P值0.001.13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76.5%).②转移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11例(57.9%),高Lac峰8例;病灶中心Cho/Cr 1.08±0.24(0.68~2.71),整个病灶Cho/Cr 3.62±0.38 (1.02~7.19),P值0.031.病灶中心检测NAA峰5例(26.3%).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病灶中心NAA和Lip出现几率差异显著,P值分别是0.003和0.013.③放射性坏死病灶中心Cho/Cr 1.67±0.32(0~2.12),整个病灶Cho/Cr 2.13±0.33(1.08~3.59),P值0.334;并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04和0.028.④8例脑脓肿病灶中心Lac峰外,7例显示AA峰,5例Ace峰,3例Suc峰;2例Ala峰;1例Lip峰;1例Cho和NAA峰.结论 1H MRS能提供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信息,高Cho/Cr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灶中心NAA峰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脑脓肿有特征性AA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光谱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 脑脓肿 放射性坏死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光耀 孙骏谟 +3 位作者 田志雄 黄雄 张在鹏 谢长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 研究脑肿瘤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不同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追踪证实的 6 5例脑肿瘤患者 ,其中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12例 ,Ⅲ级星形细胞瘤 6例 ,成胶质细胞瘤 8例 ,胶质瘤术后复发 4例 ... 目的 研究脑肿瘤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不同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追踪证实的 6 5例脑肿瘤患者 ,其中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12例 ,Ⅲ级星形细胞瘤 6例 ,成胶质细胞瘤 8例 ,胶质瘤术后复发 4例 ,脑膜瘤 9例 ,转移瘤 17例 ,神经鞘瘤 4例 ,垂体瘤 4例 ,表皮样囊肿 1例 ;对侧正常相应部位作为自身对照组 2 0例。观察定点分辨选择波谱 (PRESS)采集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磷酸肌酸 (Cr/PCr)、含胆碱类化合物 (Cho)及乳酸 (Lac)的共振峰 ,化学位移成像(CSI)代谢物的区域分布和回波脉冲序列 (STEAM )对脂质 (Lip)、丙氨酸 (Ala)等短T2 代谢物的显示。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脑肿瘤NAA有不同程度下降 (P <0 .0 5 ) ;脑外肿瘤NAA低于脑内肿瘤 ,脑膜瘤NAA/Cr、NAA/Cho比Ⅲ级星形细胞瘤低 (P <0 .0 5 ) ;NAA减少在肿瘤中心明显 ;在肿瘤坏死区及术后残腔几乎测不到NAA。胶质瘤实体部分Cho信号增加 (P <0 .0 0 5 ) ;成胶质细胞瘤Cho/Cr比Ⅰ~Ⅱ级星形细胞瘤高 (P <0 .0 5 ) ;4例肿瘤复发Cho明显升高。约 2 1.5 %的肿瘤显示Lac峰 ,其中高级别胶质瘤坏死区和术后残腔 8例 ,表皮样囊肿 1例 ,神经鞘瘤囊变区 2例 ,肿瘤水肿区 3例。约 2 1%的未经治疗的胶质瘤出现Lip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 化学位移成像 脑肿瘤 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权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谢长清 吴光耀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后 3 0分钟、1小时、2小时再通 ,各组于不同时间点进行DWI和T2 WI ,于最后一次成像后取脑行红四氮唑 (TTC)染色观察 ;病理组 9只 ,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计算各时间点的DWI和T2 WI上的异常高信号面积及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及相对ADC值 (rADC)。结果 MCAO后 3 0分钟所有动物缺血区于DWI上均出现高信号 ,而T2 WI显示正常 ,随时间延长 ,信号强度升高 ,范围扩大 ,6小时内ADC值呈下降趋势。MCAO 3 0分钟及 1小时后再通者DWI上的高信号完全或部分恢复 ,而MCAO 2小时后再通者缺血区范围无恢复。结论 DWI是评价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的敏感方法 ,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并为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实验研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再灌注
下载PDF
魔角旋转高分辨离体质子波谱在常见脑肿瘤中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红萍 孙骏谟 +2 位作者 田志雄 吴光耀 陈文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 探讨离体脑膜瘤和胶质瘤魔角旋转高分辨质子波谱(HRMAS1H MRS)特点及其在病理分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肿瘤32例(脑胶质瘤2 1例,脑膜瘤11例) ,其中胶质瘤又分为良性组、过渡组和恶性组。将其离体标本在室温下... 目的 探讨离体脑膜瘤和胶质瘤魔角旋转高分辨质子波谱(HRMAS1H MRS)特点及其在病理分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肿瘤32例(脑胶质瘤2 1例,脑膜瘤11例) ,其中胶质瘤又分为良性组、过渡组和恶性组。将其离体标本在室温下6 0 0MHz波谱仪上行HRMAS1H MRS采集。检测的化合物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胆碱类化合物(Cho)、谷氨酸和谷氨酰氨(Glu Gln)、甘氨酸(Gly)、牛磺酸(Tau)、肌醇(mI)、丙氨酸(Ala)、乳酸(Lac)等。将3组胶质瘤代谢物相对浓度及脑膜瘤和胶质瘤的代谢物相对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1)Cho/Cr在良性组与过渡组和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和P <0 .0 0 1) ,而过渡组与恶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Gly/Cr在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良性组与过渡组及过渡组与恶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和P >0 .0 5 ) ;Tau/Cr在良性组与恶性组和过渡组与恶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和P <0 .0 5 ) ,而良性组与过渡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NAA/Cr、Ala/Cr、mI/Cr、Glu Gln/Cr、Lac/Cr和Lip/Cr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2 )在胶质瘤和脑膜瘤的比较中,脑膜瘤中的Ala/Cr、Cho/Cr、Glu Gln/Cr、Tau/Cr和Lac/Cr都较胶质瘤高,其差异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波谱 魔角旋转 脑肿瘤 高分辨 显著性差异 NAA/Cr P〉0.05 脑膜瘤 天门冬氨酸 统计学 病理分级 脑胶质瘤 病理证实 离体标本 类化合物 生化信息 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Tau Ala 组间差 Lip LAC 良性 恶性 波谱仪 谷氨酰
下载PDF
^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光耀 孙骏谟 田志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和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shiftimaging ,CSI)研究人脑梗塞中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评价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发作时间将其分为 :超急性期 (6小时内 ...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和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shiftimaging ,CSI)研究人脑梗塞中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评价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发作时间将其分为 :超急性期 (6小时内 ) 2例 ;急性期 (6小时后至 2天内 ) 6例 ;亚急性期 (2天后至 6周内 ) 12例 ;慢性期 (6周后 ) 8例。将正常对侧相同部位 2 0例作为自身对照组。应用定点分辨选择波谱 (pointedresolvedselectivespectroscopy ,PRESS) /TE 13 5msCSI和两侧相对应部位PRESS/TE 13 5ms单体素采集。测算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含胆碱类化合物 (Cho)与对照组的比值及同侧NAA/Cho、NAA/Cr、Lac/Cho(乳酸 /含胆碱类化合物 )的变化。结果 超急性期 2例出现Lac而NAA、Cho、Cr改变不明显 ;急性期 5例Lac增加 ,NAA开始减少 ,Cr稍降低 ,Cho未见明显改变 ;亚急性期Lac进一步增加 ,2例复查患者 2周后Lac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浓度 ,NAA继续减少 ,Cr降低 ,Cho稍减少 ;慢性期NAA、Cr进一步减少 ,3例在病灶区仍检测到一定浓度Lac ,5例未见明显的Lac ,3例 6个月后病灶边缘Cho浓度比对侧高 ,5例Cho降低。另外 3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明显脂肪峰。同对照组比较 ,2 8例患者总的NAA下降最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化学位移成像 脑梗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脑血吸虫病CT分型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1 位作者 张在鹏 谢长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3-525,共3页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讨论CT分型。结果:2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2个灶),共27个病灶。右侧大脑半球16个病灶(59.3%),其中额叶6个,额顶叶3个,枕顶叶7个。左侧大脑半球11个病灶(40.7%),其中额叶4个,额顶叶2个,枕顶叶5个。病灶呈炎性水肿样改变2例,梗塞样改变3例,不规则结节伴水肿13例,局限性脑萎缩8例。脑炎型2例(7.8%).脑梗塞型3例(11.5%),结节型13例(50%),另8例(30.8%)局限性脑萎缩表现届后遗改变,不宜分型。结论:CT分型有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吸虫病 CT分型 诊断 血吸虫病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连续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光耀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谢长清 张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 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MRS)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连续观察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 (MCAO)模型2 4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探讨1 HMRS对脑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后脑恢复程度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共 2 9只Wistar成年鼠 ,4 .7T超导磁... 目的 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MRS)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连续观察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 (MCAO)模型2 4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探讨1 HMRS对脑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后脑恢复程度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共 2 9只Wistar成年鼠 ,4 .7T超导磁共振仪扫描。术前先取其中 8只作为正常组扫描 ;再将这 2 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 ) 7只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组 7只 ,缺血 30min再灌组 5只 ,缺血 1h再灌组 5只 ,缺血 2h再灌组 5只。检查完成后取栓塞组和再灌组的鼠脑四氮唑 (TTC)染色。结果  (1 )在正常组 ,双侧代谢物分布对称 ,胆碱类复合物 (Cho) /肌酸和磷酸肌酸 (CrandPCr)、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Cr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在对照组 ,双侧Cho/Cr、NAA/Cr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没有检测到乳酸 (Lac)。 (2 )本实验最早观察到MCAO后 2 2min兴趣区内出现Lac ,DWI为高信号 ,ADC值下降。缺血 2 4h内Lac持续升高 ,以 0 .5hLac水平为基数 ,6h内升高最快 ,增加了 1 .2倍 ;1 2h内增加到 1 .6 2倍 ;2 4h后为 1 .4 7倍 ,稍显降低。相反 ,NAA呈持续下降 ,0 .5~ 1h内变化不明显 ,1 .5± 0 .2h观测到NAA下降 ;2h内下降 (2 3.6± 1 3.1 ) % ;1 2h内下降 (6 8.2± 2 1 .9) %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肺真菌病的影像征象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丽莹 田志雄 +1 位作者 鲁植艳 胡金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X线片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真菌培养证实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小的散在分布的斑片影,9例表... 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X线片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真菌培养证实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小的散在分布的斑片影,9例表现为弥漫混合病变即双肺多处渗出、实变与结节或肿块并存;3例仅表现为肺段或亚段肺不张;4例曲菌球,变换体位见其可改变位置,周边可见新月形透亮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例见一侧支气管内乳白色或黄白色新生物,4例见段支气管或亚段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呈球状或条索状,部分或完全堵塞支气管腔。钳夹有豆腐渣样物。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真菌培养结果:19例中10例为曲霉菌,2例新型隐球菌,7例白色念珠菌。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菌球者可明确肺曲菌病的诊断,若出现弥漫混合病变(渗出、实变与结节或肿块并存)、绕有晕征的结节以及楔形实变影时,应考虑是否有真菌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征象分析及诊断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俊杰 田志雄 +2 位作者 张在鹏 朱凌 胡慧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FH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瘤体位于四肢,类圆形,边界模糊;其中2例...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FH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瘤体位于四肢,类圆形,边界模糊;其中2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混杂信号;其中2例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原位复发。1例瘤体位于腰背部,边界模糊,邻近骨质可见破坏征象;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稍高混杂信号。3例瘤体位于腹膜后,其中1例最大径约12cm,分叶状,CT增强实质部分中度强化。少见部位:左颞叶、上颌窦、肺部、肝脏、肾脏各1例,其中肝脏MFH术后复发并多处转移。结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MRI表现多样,位于四肢和腹膜后MFH影像表现具有一定鉴别特点,少见部位MFH影像鉴别复杂,最终靠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人脑初级视皮层内事件相关型视觉刺激fMRI BOLD响应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义根 田志雄 +5 位作者 黄雄 吴光耀 李丽云 孙骏谟 刘买利 唐孝威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基于脑血氧水平依赖 (BOLD)对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方法是研究脑功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无损伤探测手段 ,BOLD的机制及它与脑神经活动关系一直是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尤其是在实验研究方面 .视觉刺激所引起的脑的初级视皮层 (V... 基于脑血氧水平依赖 (BOLD)对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方法是研究脑功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无损伤探测手段 ,BOLD的机制及它与脑神经活动关系一直是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尤其是在实验研究方面 .视觉刺激所引起的脑的初级视皮层 (V1 )的BOLD响应的时间特性已有较多的研究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 ,有的结论认为BOLD对视觉刺激的响应是线性的 ,有的结论却是相反的 .我们采用事件关联型核磁共振功能成像 (ER fMRI)方法 ,研究不同的短暂视觉刺激持续时间下的BOLD响应 ,得到了视觉刺激下的脑激活图 .同时找出了视觉刺激时间分别是 1、2、3、4、5和 6s的V1区的BOLD响应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关联型核磁共振功能成像 脑血氧水平依赖 视觉刺激 脑激活图 线性关系 脑功能活动 人脑 初级视皮层
下载PDF
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燕 孙骏谟 +1 位作者 田志雄 吴光耀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改进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装置并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病理学特点及对临床实验的价值。方法采用电磁铁释控开关自由落体模型,以不同冲击力(200g×cm、600g×cm、1000g×cm)致大鼠轻、中、重度脑损伤,并进... 目的改进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装置并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探讨该模型的病理学特点及对临床实验的价值。方法采用电磁铁释控开关自由落体模型,以不同冲击力(200g×cm、600g×cm、1000g×cm)致大鼠轻、中、重度脑损伤,并进行一系列病理学观察。结果病理学证实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与致力伤大小成正比。结论本模型对脑外伤实验和临床研究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外伤 模型制作 动物模型 损伤程度 病理学观察
下载PDF
^1H-MRS在细菌性脑脓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光耀 雷皓 +2 位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黄雄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脑脓肿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评价1H-MRS在细菌性脑脓肿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细菌性脑脓肿20例,17例1H-MRS有能分辨的信噪比(SNR),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脑脓肿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评价1H-MRS在细菌性脑脓肿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细菌性脑脓肿20例,17例1H-MRS有能分辨的信噪比(SNR),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比较分析代谢物出现概率。结果(1)17例细菌性脑脓肿:耳源性2例,肺源性3例,心源性2例,隐源性5例,其他5例。(2)15例细菌性脑脓肿有氨基酸(AA)峰,敏感性88·23%,特异性100%。另2例仅有乳酸(Lac)或脂质(Lip)峰。9例乙酸盐(Ace)峰,敏感性52·3%;7例琥珀酸盐(Suc)峰,敏感性41·2%;6例丙氨酸(Ala)峰,敏感性35·3%;Lip峰和胆碱(Cho)、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磷酸肌酸(PCr)峰各3例。(3)8例平均治疗38d后1H-MRS复查,AA峰和Ace峰降低或消失,仅剩Lac峰。(4)细菌性脑脓肿有两种波谱模式:一种是除了AA峰、Lac峰,还有Ace峰、Suc峰或Ala峰(12例);另一种是仅有AA、Lac峰,而没有Ace峰、Suc峰或Ala峰(3例)。结论AA峰是细菌性脑脓肿特征性的峰;1H-MRS能反映细菌性脑脓肿的疗效;脓肿不同波谱模式可能提示不同的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细菌感染
下载PDF
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诊断(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美焱 周云峰 +4 位作者 汪必成 屈艳娟 田志雄 张在鹏 罗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12-215,22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例肺癌肉瘤均为周围型病变,直径为1.5-5.0 cm。病灶CT值平均为25HU,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可见空洞,病变周围可见...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例肺癌肉瘤均为周围型病变,直径为1.5-5.0 cm。病灶CT值平均为25HU,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可见空洞,病变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影。术前CT诊断均不准确,术后均出现复发,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脑、胸膜、肝或骨转移。2例术后10,14月死亡,1例存活超过33月。镜下见癌与肉瘤成分共存,光镜及免疫组化分析可确诊。结论: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与肺癌不易区别,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但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肉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燕 孙骏谟 +6 位作者 田志雄 吴光耀 方可 雷皓 张在鹏 黄雄 谢长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时间点进行1H MRS检测 ,观察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 (Cr)和乳酸(Lac)代谢物变化 ,损伤侧及对侧皮质的代谢物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5只动物在 1h1H MRS检测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NAA/Cr伤后 1h分别降低了 16 %、2 9%、4 0 % ;各组NAA/Cr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8% (2 4h)、37% (2 4h)、5 4 % (4 8h) ;其后轻度组NAA/Cr逐渐恢复 ,16 8h可达对照组水平 ,而中、重度组NAA/Cr则未完全恢复。伤后NAA/Cr水平与打击力大小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Cho/Cr伤后 1h分别降低 12 %、16 %、31%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7% (6h)、30 %(6h)和 39% (3h) ,其后恢复 ,伤后 16 8h分别恢复到 10 2 %、114 %和 83%。中、重度组损伤对侧皮质NAA/Cr、Cho/Cr在伤后亦见降低 ,但不及伤侧明显。损伤侧皮质Lac/Cr升高 ,以重度组改变较持久。结论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创伤 脑损伤 质子磁共振波谱 代谢
下载PDF
螺旋CT对肺结节生长变化的观察及良恶性的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美焱 孙骏谟 +5 位作者 张在鹏 田志雄 汪必成 黄雄 屈艳娟 罗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观察肺结节生长变化及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肺内结节接受薄层螺旋CT扫描 ,测量结节 2D直径和面积及 3D容积 ,通过计算结节倍增时间来预测其良恶性 ,预测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追踪 2年以上...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观察肺结节生长变化及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肺内结节接受薄层螺旋CT扫描 ,测量结节 2D直径和面积及 3D容积 ,通过计算结节倍增时间来预测其良恶性 ,预测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追踪 2年以上结果比较。结果 :按肺癌标准生长模式 ,恶性结节 4周后直径和面积分别增大超过 3%和 7% ,容积增大超过 11% ;肺内结节 2D预测结果 74 % (14 19)与最终结果一致 ,3D容积预测结果 10 0 % (19 19)与最终结果一致 ,3D结果优于 2D结果 ,P <0 .0 5。结论 :螺旋CT 2D和 3D测量技术能很好地观察肺结节的生长变化 ,倍增时间能准确反映结节性质 ,3D容积测量更为准确 ;肺结节尤其是直径小于 2 4mm者CT短期复查 (4周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肺结节 生长变化 观察 诊断 肺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